未來大量複製人出現?人類基因改造即將實現

2020-11-27 遊民星空

在情節波瀾壯闊的電影《雲圖》(Cloud Atlas)裡面,基因改造的複製人撐起了一個反烏託邦社會,成為影片一大亮點。對今天的觀眾來說,這樣的構想或許還遙不可及,畢竟世界上還有不少反對人類克隆和基因改造的政治聲音,但科學明顯走得比大多數人想像的還要遠。

《雲圖》的故事中,一個名為「星美-451」的複製人,同其他數百萬在「子宮銀行」裡成長起來的遺傳工程克隆「產品」一樣,從一出生就註定了被奴役的命運。這些複製人需要從事幾乎各種人力的服務性工作,充當士兵和妓女,甚至作為「活的娃娃」,供未來社會內索國「純血」階層的兒童玩耍。內索國像是未來版的韓國,佔據了亞洲的大部分地區。

「當然,任何技術都有可能被濫用,但像《雲圖》裡描寫的那種噩夢般的場景,不可能是人類生殖細胞基因改造的必然結果。」英國阿伯泰鄧迪大學的生物倫理學家凱文·史密斯如此說道。對生殖細胞——包括卵子和精子——中遺傳物質的改造已經在一些動物實驗中獲得了成功。研究者們已經製造出基因改造的動物和克隆體,包括克隆寵物狗和基因微調後具有嗅出地雷能力的老鼠。相比之下,對人類的類似研究關注的主要是胚胎的克隆,以提取胚胎肝細胞用於醫療。

不過,史密斯和同事們在十月份的《醫學研究》雜誌中撰文寫道,安全、有效的人類基因改造可能在「相對不遠的未來」就會實現。他們還認為,這項技術可能給人類帶來的好處會阻止許多國家對其機械性的禁止,或者各種嚴苛的限制。

從克隆到基因改造

電影《雲圖》改編自大衛·米切爾的同名小說,其中一段故事講述了星美-451在醒來之後,面對未來工業化世界的恐懼。這種恐懼就是社會將基因改造的複製人當作機器人一樣對待,並認為他們沒有感覺,不配獲得人權。

「電影中鏡頭中數量眾多、一模一樣的人類複製品,其實是媒體一直想要告訴我們的,但這其實忽略了該技術真正的潛力,」史密斯告訴《每日技術新聞》,「不過,小說中一模一樣的克隆體在科學上確實存在,我也無法在技術層面否認。」相比電影,現代克隆技術的目標更為溫和。研究者們能夠將未受精卵細胞中的DNA(脫氧核糖核酸)移除,替換上攜帶有想要克隆的DNA的核酸。利用這種稱為「核移植」的方法,科學家創造了諸如多莉羊在內的克隆動物。史密斯說,這是在基因改造的徵途上,所取得的三大科學突破中最早實現的一項。

「說到克隆和基因工程之間的關係,其實有相當多的重疊,」史密斯解釋道,「特別是在與人類生殖細胞基因改造的關係上,克隆提供了一套強大的工具,一旦某些技術革新出現,就將使基因打靶(會使基因序列擾亂或突變)成為可能。」

第二項科學突破是製造人工卵子或精子的能力,無論是胚胎幹細胞或成體幹細胞,都具有發育成人體不同類型細胞的能力。第三大突破與「設計者」即重組酶有關,這種分子具有分裂並重組DNA鏈的能力。每項技術都將最終幫助科學家實現對生命體基因組的改造或修飾。

史密斯說,也許某一天,這種基因改造能終結父母帶給孩子的遺傳疾病,提高基因對癌症等疾病的抵抗力,或許還能提高人類後代的大腦認知能力。


電影《雲圖》改編自大衛·米切爾的同名小說,其中一段故事講述了星美-451在醒來之後,面對未來工業化世界的恐懼。

人造子宮裡的成長

基因改造的人類也許會活得更健康,但這或許還不能撫慰某些人對《雲圖》裡大量克隆工人的恐懼。對他們來說值得慶幸的是,科幻小說中在人造子宮裡培育人類的設想,還需要遠比人類基因改造更長的時間。

科學家曾經嘗試過將老鼠胚胎移入一個立體的人工結構中,但沒能培養成功。另一個實驗中,山羊胚胎在人工羊水袋中存活了9天。美國的一個實驗甚至移植過人體胚胎——來自體外受精實驗室——到人造子宮中,但6天之後因為違反規定不得不中止。這些努力證明了製造人造子宮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面臨的挑戰很多,從複製運輸營養和氧氣的胎盤到培育人類胚胎。

「胎盤聯繫著母體和胎兒,」法國國家農業研究所的獸醫帕斯卡萊·查瓦特帕爾默說,「人工製造胎盤將是最大的技術挑戰。」查瓦特帕爾默從事發育生物學和生物繁殖的研究。她最近正在為《婦女科學與多產雜誌》十月期的有關論文審稿。她說,目前有關人造子宮和體外人工培育的研究還很有限,因為這方面的資助並不多。


情節波瀾壯闊的電影《雲圖》

面對美麗新世界

如果史密斯的預測是對的,那有關基因改造人和複製人的倫理和法律問題就應該儘早著手解決。明智的法規將避免社會出現類似《雲圖》裡的場景,同時保障技術能持續給人類健康和生活帶來好處。但史密斯也認識到社會對基因改造的擔憂可能成為新的挑戰。他指出,歐洲的「反科學元素」已經支配了公眾對於基因改造農作物的觀點,儘管這些作物能帶來極大的收益。

史密斯說:「隨著技術發展,人類生殖細胞的基因改造越來越可能成為現實,我預計這些基因改造的反對者,我稱之為『新勒德分子』,會更加努力地放大這種本能的恐懼——或許就像《雲圖》裡描述的那些噩夢般的場景——以促使公眾反對人類的基因改造。」勒德分子原指1811-1816年英國手工業工人中參加搗毀機器的人,現在引申為反對機械化和自動化的人。

無論如何,基因改造的人體或複製人都還必須在人類母親的子宮中才能發育,而不是在人造子宮的黏液裡。這種未來技術很可能只會出現在諸如《雲圖》的故事裡。「我認為在很長,很長的時間裡這都是不可能的。」查瓦特帕爾默說道。


克隆服務員星美-451醒來發現,眼前的這個世界將基因改造的複製人視作機器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實現人類胚胎基因改造 轉基因人或將出現?
    因此,黃軍就這樣告訴《自然》雜誌:「如果要在正常胚胎上做這些實驗,就需要接近100%的成功率。這也是我們沒有將這項技術應用在正常胚胎的原因,我們認為它還不夠成熟。」目前,基因編輯技術主要應用在體細胞(非生殖細胞),比如皮膚、肌肉、神經、骨頭和肝臟的細胞,以幫助科學家研究疾病。應用這種技術改造人類胚胎的基因將改變精子和卵細胞的DNA,意味著這種基因變異可以遺傳。
  • 後人類時代——簡析賽博格與基因改造人
    摘要:以人類進化/改造為母題的科幻小說/電影不在少數,而以此為研究對象的科學/科技成果近年來也逐漸增多,關於「後人類」的探討在科幻與科技兩種的維度中相互交織又不斷發展,本文將以「賽博格」與「基因改造人」為切入點,簡析「後人類時代」可能展現的圖景。
  • 《千鈞一髮》未來世界,人類以基因劃分三六九等,改造人統治世界
    你相信未來會出現「超級人類「嗎?著名的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去世前就曾預言,基因工程會創造出一個新的人種,他們擁有更長的壽命,更強的身體機能和智慧,並且天生免疫大部分的疾病,而這個新的人種極有可能會給其他人類帶來毀滅性的打擊,試想一下,如果這項技術被應用到現實中,那些富豪和權貴的孩子,無疑將接受最頂尖的基因改造技術,成為完美的「超級人類」,不僅是自身完美,並且還擁有超越常人的背景和資源,簡直如虎添翼。
  • 蜘蛛俠、綠巨人,那些科幻作品中的基因改造人
    這一類變種人基本上都是由於意外或者自然原因而導致的基因變異,而不是主動改造所致。90年來以來,有更多的科幻作品描寫了主動的基因改造,甚至將其描述為未來世界的一種制度,那便是有種族主義之嫌的「優生學」實踐了。
  • 未來人類真會把自己改造成「超人」?揭秘基因改造
    美國哈佛大學研究員胡安·恩裡克斯早前在一場TED演講中,曾做出驚人預測,他說,地球歷史上已經發生過五次大滅絕事件,人類很有可能在未來也會經歷一次。如果你也認為大滅絕是自然、平常且周期性發生的事,那麼改造人類就成了一種需要。而人類可以通過改造基因、細胞以及器官來實現離開地球到其他星球生活的目的。  他還說,在出生前,科學家可以利用基因編輯技術讓人類徹底擺脫遺傳疾病的困擾。
  • 首個基因改造人誕生,霍金預言成真,全世界恐面臨摧毀災難
    3/9 隨著時代進步,克隆技術早已不是小說中虛幻的想像,而是呼之欲出的現實。1996年,克隆羊多利出世,緊接著,牛、老鼠、豬,甚至是與人類最相近的靈長類動物猴子都被陸續克隆成功後,人類開始對克隆技術感到恐懼。
  • 人類基因改造:中國學者已打開「潘多拉魔盒」?
    他們在世界上首次報導了改造人類性細胞基因後獲得早期胚胎。一石激起千層浪,該研究引發的擔憂近日不斷發酵。這一技術進展為何會引發巨大的倫理爭議?基因技術一旦應用於性細胞,不僅可能出現基因的「私人定製」,而且可以影響很多代,甚至人類進化。《賽先生》將對此刊發多篇文章,歡迎不同意見投稿。
  • 斬獲諾獎的基因編輯技術,在未來或將改造人類,進行星際移民
    ,基因編輯技術在未來還將作用於人類的眾多領域,比如動植物的性狀改良,培育人類需要的優良品種;比如用於對滅絕生物的研究等等。科學家還認為基因編輯技術未來將在人類星際移民中發揮重要作用,俄羅斯科學院太空研究所核物理行星學處中子和γ光譜學實驗室主任馬克西姆•利特瓦克指出,在未來星際移民中,不是人類把其他星球地球化,而是讓我們自身去適應外星的條件。人類必須在演化變異後才能適應其他星球的生存條件。而這就要靠基因編輯技術。
  • 科學家證實實現人類胚胎基因改造
    北京時間4月2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中國中山大學的科學家承認,他們已經成功實現了首次人類胚胎基因改造。不過,對於這項成就,科學界存在很大的爭議。有的科學家對此表示擔憂,因為這項技術有可能被父母錯誤使用,以人為選擇他們希望傳給後代的基因。
  • 克隆技術很發達,人類為何不克隆瀕危動物,或者復活史前恐龍?
    圓蛤的壽命達到500歲,讓人羨慕不已可是人類哺乳動物生存規律、又或者是人類細胞分裂次數有限導致人類的極限壽命只能停留在120歲左右,雖然自然界限制了人類壽命的長度,但是人類作為一種高智慧生物,還是想盡辦法延長壽命,或者找到一種實現永生的技術,在人類這種高級智慧生物的研究下,目前人類已經找到了一種實現永生的辦法,這種辦法就是克隆技術
  • 未來世界,可能會出現哪些「新人類」
    根據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人類和類人猿都起源於森林古猿,從靈長類經過漫長的進化過程一步一步發展而來。這期間經過了幾千萬年的時間,人類才逐漸發展成現在這個樣子。可是萬事萬物都在不斷地進化發展,在未來世界人類又會進化成什麼樣子?筆者便簡單的猜想一下。
  • RNA是人類長壽的決定性物質,若能改造它的結構,人類或能長生
    這一觀點無疑將打破常規,人的一生可以長久,並不會到年老細胞老化時,就隨著機體運轉緩慢而死亡。從古至今,關於長生不老靈藥的尋找一直從未停歇,但始終都沒有下文,未來人類真的能夠實現長生不老嗎?    該預測並非完全是空穴來風,科學家一直都在研究克隆技術,而更多的是把克隆手段運用在動物身上,還沒敢對人類進行實驗。
  • 生殖細胞改造合法的話,好基因會被富人壟斷嗎?
    美國克萊格·文特爾研究所主席、生物學家克雷格·文特爾也指出,「基本上沒有有效方法可以監管或控制基因編輯技術在人類生殖系統中的使用。我們這個物種,將不惜一切代價去試圖提高在我們看來好的性狀,除去疾病風險或從未來後代身上移除我們認為差的性狀,特別對那些有辦法或機會接觸到編輯技術和生殖技術的人來說。問題是何時做,而非是否會做。」
  • 基因改造人,帶來的10個嚴重後果
    人類改造嬰兒的基因,大多數人應該感到恐慌。少部分人卻只感到技術的「偉大」「不可思議」。這種認識上的差異,也許是基因原因,也許是閱歷和認識原因。第五、被改造嬰兒的前途,堪憂。被長期監控成為必然,是否會引起心理不健康?大眾將如何看待被改造的人,又將如何的影響被改造人?
  • 基因改造人,帶來的10個嚴重後果
    人類改造嬰兒的基因,大多數人應該感到恐慌。少部分人卻只感到技術的「偉大」「不可思議」。這種認識上的差異,也許是基因原因,也許是閱歷和認識原因。第一、技術上的強大,並沒有人否認。這是探索者和創造者所追求的,但當這一技術會改變人類根本,是否要審慎對待?第二、大部分人擔心的,只是隨意性。有可能給人類帶來不確定性的事情,有人真的就這麼幹了,在全世界都明令禁止的狀況下。而,這可能還不是最糟糕的――這只是公開的,而不公開的呢?第三、國際法將如何處理這件事情,國內法將如何處理這件事情?
  • 霍金在生前最後一本作品中警告人類,未來可能會出現「超級人類」
    霍金在生前最後一本作品中警告人類,未來可能會出現「超級人類」文/曦軒科技霍金是現代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為人類科技的進步與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雖然他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但是他為後人的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復活滅絕動物,造出複製人,瘋狂的科學家帶給人類發展還是毀滅?
    大名鼎鼎的克隆技術,我們大家應該早就有所耳聞了,在這個技術發明之前,地球上機會所有的生物都是靠有性繁殖的,但是科學家發現少數的微生物是靠細胞分離來繁殖,植物能夠依靠單一植株分裂來產生大量的個體,那這項技術能不能用在動物的身上呢?
  • 美媒稱20年後人類可通過皮膚生育 複製人或成現實
    接下來的數十年中,這一比率恐將出現飛速上升。生物科學的飛速發展將令試管嬰兒的花費越來越低,過程也越來越輕鬆。這些新技術將會帶來安全和輕鬆的胚胎選擇。不過同時,它們也將為基因改造嬰兒、具有同性愛人雙方基因的嬰兒、單方基因來源的嬰兒以及人造子宮所孕育的嬰兒敞開大門。報導稱,新的繁衍方式也將帶來一系列棘手的法律和倫理問題。其中一個最為緊迫的問題是胚胎基因選擇的劇增。
  • 諾貝爾化學獎頒發給基因編輯技術先驅,人類會成為變種人嗎
    提到基因編輯技術我不由得想到了美國科幻電影《X戰警》裡面的變種人,很多變種人就是通過基因編輯改造從而形成的超人類!先了解一下什麼是基因編輯技術呢,兩位女科學家所發現的基因編輯技術叫作CRISPR/ Cas9,簡單來說,就是我們人類找到了細胞基因當中的一套工具,可以執行剪切、複製和粘貼的任務,去掉不想要的基因片段,換上想要的基因片段,進而可以改造動植物、細菌等生物體的基因構成。
  • 基因改造人帶來的黑色恐怖
    未來,我們不但會創造一個機器人社會,還會進化出一個轉基因人的世界,而依賴自然進化的人類可能會像如今的瀕危動物那樣逐漸滅絕了。在科學技術深度介入人類社會的今天,這幾乎是一個不可逆轉的歷程,因為與人類創造的技術相比,自然進化的歷程太慢了。定製你的未來中國有句老話,叫做「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說的是我們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著這樣或那樣的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