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人類時代——簡析賽博格與基因改造人

2021-01-12 淺見

摘要:以人類進化/改造為母題的科幻小說/電影不在少數,而以此為研究對象的科學/科技成果近年來也逐漸增多,關於「後人類」的探討在科幻與科技兩種的維度中相互交織又不斷發展,本文將以「賽博格」與「基因改造人」為切入點,簡析「後人類時代」可能展現的圖景。


賽博格


「賽博格」,即Cyborg,釋義為「義體人類」,或「機械化有機體」,其原理即「以機械替換人類身體的一部分,並將大腦與機械相連接的系統」。簡單來說,以機械代替人體的部分組織/官能,同時以大腦與機械連接的方式進行操控。


這原本是一個科幻概念,且不斷在許多經典科幻作品中出現。


如1995年上映《攻殼機動隊》中的草薙素子,便是典型的「義體人類」。除了腦部,草薙素子身體的其他部位全是機械改造的「義體」,而與此同時還配備了一個可以接入全球網絡「生化副腦」。這是標準的賽博格。在動畫,押井守集中探討了人/機器和人的意識/人工智慧的矛盾關係,而綜觀系列漫畫,原作者士郎正宗則是藉以「賽博格」,闡發「後人類」時代可能會遭遇的科技發展與人類社會的對立。



草薙素子


而在更早時候上映的《銀翼殺手》中,對「賽博格」的思考啟示了後來一大批經典科幻電影。電影圍繞主人公戴克奉命追殺潛逃的「複製人」這一中心展開,而片中的「複製人」被設計出了軀體、被植入了自我意識。這同樣是典型的賽博格。片中將擁有自我意識的賽博格是否屬於人類的問題上升到了人類存在的合理性的高度,最終的結局在消解了「人性」的同時,提出了這樣的問題:「複製人」是否更能代表人類?



《銀翼殺手》


「賽博格」概念不僅出現在科幻作品中,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這一概念也逐漸滲透到前沿科技中。


2005年,日本NHK電視臺拍攝了一部紀錄片《最前線報告:改變人類的賽博格技術》,以全景式的視角介紹了當今世界賽博格技術的發展情況,其中的有這麼幾個例子:


美國田納西州的男子,因觸電事故失去了雙臂,如今,他裝上了能隨心所欲活動的人工手臂;完全失明的加拿大男子,把攝影機拍攝的映像,直接傳送到腦內,重見光明。醫療福利領域的賽博格技術,人們重獲新生,獲得了人類前所未有的新的感覺。


紀錄片的拍攝展示了「賽博格」技術在醫療等領域的應用,在10年之後,最新的科技成果則是美國軍方「外骨骼裝甲」研究項目。美國陸軍研究發展部、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署自2000年就發布了各種不同資金投入計劃,用於人類外骨骼軍事研究項目,期望研製出適合未來單兵作戰的動力外骨骼裝甲(事實上這和真正的「賽博格」還有很大的差距)。


這不由得又讓人聯想到《阿凡達》、《第九區》和《明日邊緣》中出現的動力骨骼裝甲。實際上在《阿凡達》中出現的「移動擴增平臺裝甲(AMP)」為軍方提供了很多借鑑和思考,而像《第九區》、《明日邊緣》這樣的好萊塢科幻電影,隨著「動力外骨骼」技術的發展,則在電影設定中將「賽博格」技術進行了更為真實的再現。


《阿凡達》



《明日邊緣》


不過從以上例子中可以看出,科幻作品中探討的「賽博格」技術成果,以現有的科技水平還無法實現,而諸如《攻殼機動隊》和《銀翼殺手》所提出的「賽博格」技術可能引發的問題,在近未來的人類社會恐怕也暫時不用擔心。


但這為我們提供了另一種視角:科幻作品與科技成果實際上相互影響又相互補充。科幻作品對於「賽博格」技術在宏觀層面對可能出現的技術危機進行闡釋,而現實技術則在中微觀層面可控制的範圍內逐步予以改造和實現,二者在彌合想像與現實的鴻溝過程中,為人類構築更加真實的「後人類」社會。


基因改造人


如果說「賽博格」技術作用於人類的「外在」,那麼「基因改造」技術則作用於人類的「內在」。


基因改造,實質上便是以生物技術重組DNA,即將脫氧核糖核酸(DNA)從生物中分離出來進行重組,使刪/增染色體後的基因在受體內起作用,以幹預生物體遺傳特性。而基因改造人,則是改造人體基因(包括重寫基因、替換基因等手段),以實現修正基因缺陷、改變人體機能等目的。


實際上基因改造已經在一定範圍內或進行了技術實現或投入了生物應用,前者典型如生物克隆,後者典型如轉基因食品。而關於人類自身的改造,乍一看是一項極為誘人的技術,但不同於「賽博格」技術能夠進行一定範圍可行性討論的境況,無論在科幻作品中還是在現實社會,「基因改造人」都是一個敏感的話題。


科幻片《變蠅人》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便為我們舉出了頗為極端的一例。科學家塞斯發明了一臺可以分解再還原物體的「電動傳送機」,在一次親身實驗中不慎與一隻蒼蠅進行了融合,塞斯於是擁有了蒼蠅的基因,最終變成了一個「蠅人」。所謂的「電動傳送機」,其實就是典型的用於基因改造的機器,這項技術所引發的慘劇,指出了人類濫用基因技術可能引發的後果。


1958年版《變蠅人》


上個世紀40年代,關於基因的「改造、交換、突變」的概念風靡,《變蠅人》便是在技術風潮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對「基因改造人」的批判性思考。


2009年的科幻片《人獸雜交》則是在現今基因技術進一步發展的背景下,對「基因改造人」的再一次探討。這部影片相比《變蠅人》更進一步:混入了女主人公的基因。最終的產物則是一個雌雄同體的怪物,其中又涉及男女主人公對此種造物的哺育、男主人公與其性交的情節,深入倫理與道德層面的探討。



《人獸雜交》


那麼在現實社會,「基因改造人」所涉及技術的現狀又如何?


在某種程度上,這是當今生物基因技術研究的一個「禁區」。2012年,一組美國科學家宣稱通過基因改造技術治癒了一對夫婦的不孕不育,並誕生了三個所謂的「轉基因嬰兒」。此結果一出,引發了激烈的倫理討論,儘管事後有證據指出這是一次偽造實驗,但依舊讓「基因改造人」這個話題成為焦點。


由此可以看出,「基因改造」技術實驗於人類自身,還需解決倫理、道德層面的問題,同時在技術的可靠性、可控性上,囿於此種限制,短期也無法取得突破性的進展。這與「賽博格」技術的發展前景,不可同日而語。


及此,我們或可一瞥「後人類時代」的狀貌:


拓展人類機能與意識的「賽博格」技術會隨著科技的發展而產出新的成果,這種「大型可穿戴設備」也許在軍事領域會率先得到應用,但可以推想在經濟、社會層面也會產生更大的作用。但更進一步,事關意識領域的"高級"賽博格技術(腦機),還要留待長久的攻堅。


至於「基因改造」技術和「基因改造人」,前者會在科研實驗中得到更廣泛的認可、技術或許能夠日趨成熟和穩定,然而後者,儘管其背後所蘊含的價值不可估量,但事關人類倫理和道德的問題,同樣要慎之又慎。





亞文化|歐洲文學|拉美文學|詩歌|藝術與藝術史|繪畫|二次元| 搖滾樂與民謠|日本|古代與現代史|二戰|科技史|六十年代史|天文地理|地圖學與考據|東方神話|西方宗教|佛與禪|哲學|玄學|齊澤克|弗裡德裡希·尼採|老子|後現代主義|垮掉的一代|嬉皮士與雅皮|社會學|邪典|荒誕派|波西米亞|達達主義與超現實主義|神秘學|蒸汽朋克|蘇俄|心理學|移動網際網路|創業|愛與和平|宇宙學

相關焦點

  • 基因改造後的我們,還是人類嗎?
    《贍養人類》講述了這麼一個故事:遙遠的外星,富人用基因技術優化後代,變得越來越聰明,越來越富有。連空氣都被富人壟斷的世界,當整個星球的財富集中在一個人手裡,資源耗盡的窮人終於揭竿而起。02 基因改造人如何看待自己?
  • 人類基因改造的時代將在兩年內到來-科學家
    科學家們確定,基因改造的時代將在兩年內到來。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蘇格蘭阿伯塔大學生物倫理學科學家凱文·史密斯認為,如今的基因工程風險極低,甚至可以用於人類胚胎以防止遺傳疾病的傳播。科學家說,未來,人們的基因改造將大大增加一個人的預期壽命。但是,生物倫理學建議暫時推遲人類基因工程計劃,因為社會尚未為這種科學進步做好準備,並且對此持消極態度。但是,凱文相信情況會在未來兩年內發生變化。現在,科學家們認為,這項技術在道德上是合理的。使用它,你可以糾正人類DNA中的某些遺傳缺陷。
  • 人類基因改造:中國學者已打開「潘多拉魔盒」?
    他們在世界上首次報導了改造人類性細胞基因後獲得早期胚胎。一石激起千層浪,該研究引發的擔憂近日不斷發酵。這一技術進展為何會引發巨大的倫理爭議?基因技術一旦應用於性細胞,不僅可能出現基因的「私人定製」,而且可以影響很多代,甚至人類進化。《賽先生》將對此刊發多篇文章,歡迎不同意見投稿。
  • 在如今的基因編輯時代,你贊同基因改造人體嗎?
    02——我們正處於不是科幻的基因編輯時代在科幻作家王晉康的小說《豹人》裡,就以百米短跑這項體育運動為切入口,通過講述一個讓人唏噓不已的悲劇故事,探討人類是否應該通過基因改造,來提高身體的各項能力。可以預見,這項技術會在人類社會階段性的進行,先是改善人類的健康問題,然後完善基因編輯技術,最後將目標從本質上升級——優化人類。在潛在的巨大需求下,這是一個我們需要提前去面對的問題,而不是等人體基因編輯技術成熟後再去討論。因為那個時候,這種技術的滲透和擴散會成為不確定因素,將變得不再可控。
  • 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誕生,人類需要「基因改造的嬰兒」麼?
    科幻題材影視劇中基因技術定製和改造人類的案例竟然成真了。 11月26日,人民網報導,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
  • 男子自稱基因改造人 DIY 自己的基因靠譜嗎?
    喬賽亞·扎耶納宣稱自己是全球首例正式公開的基因改造人。但有一些人似乎迫不及待,他們不想等待循序漸進的發展,他們要自己動手改變自己的基因,並宣稱要賦予普通人改變自己基因的能力,而且他們很多時候不是為了治病,只是為了顛覆。   如今,喬賽亞·扎耶納宣稱自己是全球首例正式公開的基因改造人。
  • 未來大量複製人出現?人類基因改造即將實現
    在情節波瀾壯闊的電影《雲圖》(Cloud Atlas)裡面,基因改造的複製人撐起了一個反烏託邦社會,成為影片一大亮點。對今天的觀眾來說,這樣的構想或許還遙不可及,畢竟世界上還有不少反對人類克隆和基因改造的政治聲音,但科學明顯走得比大多數人想像的還要遠。
  • 「基因改造人」新進展! 離霍金的人類滅亡論又進了一步...
    據報導,歐洲監管機構在開始試驗DNA切割療法後,近期將首次進行人類基因改造。霍金曾經預言,轉基因病毒可能會滅絕整個人類種族。「基因改造人」的新進展,或使人類離霍金的滅亡論又進了一步...近年來美國好萊塢拍攝的眾多科幻電影中,基因改造人或者說變種人佔有一定的分量,比如《蜘蛛俠》《X戰警》《神奇四俠》《綠巨人》等,他們擁有超過人類的特殊能力,甚至可以拯救世界。未來向綠巨人、金剛狼這些「基因改造人」,可能不再只存在於電影中。
  • 航空AI與「天空博格人」
    其實「天空博格人」並不是一個全新的項目,該項目最早由美國國防部戰略能力辦公室(SCO)提出,最初的目標是主要關注與忠誠僚機概念的研究,即有人/無人機編隊協同作戰研究。2016年,該項目改稱「阿凡達」(Avatar),2018年初再次改稱「天空博格人」並從SCO轉至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AFRL)負責。
  • 基因改造人
    前NASA研究員,成為全球首例正式公開的基因改造人
  • 科幻時代來臨?基因改造嬰兒的事件,似乎與電影情節如出一轍
    科幻時代來臨?基因改造嬰兒的事件,似乎與電影情節如出一轍近日,一則關於基因改造嬰兒出生的新聞震驚了全中國,不,應該說是全世界,一名叫做賀建奎的副博士,宣布一對經過基因改造的嬰兒出生。據賀建奎自己稱,這對雙胞胎的基因的一個ccr5基因經過修改,可以讓她們出生後就能天然抵抗愛滋病毒感染。
  • 科學家實現人類胚胎基因改造 轉基因人或將出現?
    據英國《自然》雜誌的報導,中山大學的科學家已經在《蛋白質與細胞》雜誌上發表了相關論文。根據發表的論文,研究的領導人黃軍就副教授為了降低人們的擔憂,實驗使用的都是無法孕育嬰兒的廢棄胚胎。研究使用了一種叫做CRISPR/Cas9的基因編輯技術。
  • 未來人工智慧飛行員:美空軍「空中博格人」項目發展淺析
    未來無人機構想及「空中博格人」的需求想定大量資料顯示,美空軍正在試圖通過人工智慧僚機再次實現對戰爭的變革。目前,美軍對無人機的新理念追求包括低成本可消耗的無人僚機、無人機蜂群以及更加隱身和可單獨作戰的無人機,而這些無人機也都已成為當今大國競爭時代備受關注的對象。
  • 基因改造人帶來的黑色恐怖
    這是人類第一次給下一代的基因進行了修改,展示了人類對自己進行「基因改造」的能力。那麼幾十年後,一旦基因改造技術成熟並能夠大規模應用,在人類身上進行跨物種基因移植也是可行的,而且還會對人類有巨大幫助。例如:糖尿病是人類常見病,其根源在於體內胰島素細胞死亡,如將其他動物(比如豬)體內生產胰島素的「好基因」移植到患者體內,可以從根本上治癒糖尿病。
  • 基因改造出來的「人類」 成不了英雄就只能成為怪物?
    2018年11月26日,基因編輯嬰兒誕生了,露露和娜娜這對雙胞胎,出生後有天然抵抗愛滋病的能力。當然基因改造目前還只是出於初級階段,那就進入科幻電影中看看那些被基因改造過的「人類」,他們的命運如何?是英雄還是怪物?
  • 人類基因的改造技術已經成真,「超級人類」或許因此誕生!
    歡迎大家來到百家號科幻宇宙,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是人類基因的改造技術已經成真,「超級人類」或許因此誕生。相信大家也都知道霍金在去世之前,是發表過一個這樣的預言:人們終究會發現改變人類基因的辦法,用於提升人的智力、認知力和壽命,在未來,富人會利用科技來改變自己和下一代的基因。然而窮人將會在這群「超級人類」面前顯得一無是處,從而也就會最終被社會給淘汰。
  • 未來人類真會把自己改造成「超人」?揭秘基因改造
    出生後,經過改造的細胞可以自我修復,再也不怕輻射和各種病毒。也許有一天,人類還可以增加腦神經的直徑,以加快反應速度。這樣一來,看到槍口閃出火花的一剎那,你就可以邁開腳步躲避子彈。  如果真如胡安·恩裡克斯所說,就意味著,未來的某一天,人類真的會把自己改造成「超人」。  目前關鍵技術專利為華人所有  基因編輯技術也被稱為「基因剪刀」。
  • 如果人類要移民火星,那麼和水熊蟲的基因改造是必然的嗎?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按照人類如此發展的勢頭,移民火星必然會發生,因此人類也將火星載人任務列入在本世紀計劃之中。然而,面對這項任務,我們還有很有問題需要克服,尤其是對於太空人。他們需要在一定時間內承受高輻射、失重引起的骨骼變輕等身體上的不適,慶幸的是,只要太空人回到地球休養後,就能保持一個相對良好的狀況。但是對於將來移民火星不回家的人來說,要長期適應這樣的環境,並且保持安全和健康,那是一項難以攻克的難題,或許只有基因改造才能克服。
  • 人類基因改造是福音,還是破壞社會平衡的毒藥?
    從優生學到基因剪輯,基因改造越來越進步?基因編輯技術是目前最流行的醫學技術。改造基因來改變身體特徵也是人類最大的夢想。隨著技術的成熟,與轉基因技術相關的倫理問題已經不可避免。從道德上講,我們是否應該允許基因改造技術被用於改善下一代?
  • 基因改造人,帶來的10個嚴重後果
    人類改造嬰兒的基因,大多數人應該感到恐慌。少部分人卻只感到技術的「偉大」「不可思議」。這種認識上的差異,也許是基因原因,也許是閱歷和認識原因。第五、被改造嬰兒的前途,堪憂。被長期監控成為必然,是否會引起心理不健康?大眾將如何看待被改造的人,又將如何的影響被改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