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書摘 | 試著每天多幾個目的地
探究微觀生命世界的奧秘,新的發現使生命更美好!
醋酸洋紅染色液是一種比較常用的鹼性染料,常用於細胞核染色、染色體的固定和染色。在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時,對染色體進行染色,需要用鹼性染液,此時可以使用醋酸洋紅或龍膽紫染液。花粉檢測中,可以採用醋酸洋紅檢測花粉是否處於單核期。華越洋醋酸洋紅染色液含高濃度乙酸和洋紅,pH呈酸性,是很好的細胞核、線粒體染色劑。
鹼性(或酸性)染色劑的界定並非由染料溶液的pH值決定的,而是根據染料物質中助色基團電離後所帶的電荷來決定的。
助色基團帶正電荷的染色劑為鹼性染色劑(又稱陽離子染料)。
助色基團帶負電荷的染色劑為酸性染色劑(又稱陰離子染料)。
作為染色劑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一是具有顏色;產生顏色的部分稱為發色基團
染料的顏色和它與組織間的親和力是由染料本身的分子結構決定的。分子結構的某些基團吸收某種波長的光,而不吸收另外波長的光,從而使人覺得好像這一物質「發出顏色」似的,因此把這些基團稱為「發色基團」。
二是要與被染組織間有親和力,與組織間產生親和力的部分稱為助色基團
助色基團的存在使染料物質離子化,極性增強,促進染料與組織間發生作用, 產生染色效果。
(1)鹼性染料可以使酸性物質染色,因為酸性物質可以電離出H+從而使自身帶負電荷,鹼性染液中的有色陽離子和帶負電荷的酸性物質相吸引,牢固地將其染上顏色。(2)酸性染料可以使鹼性物質染色, 因為鹼性物質可以電離出OH-從而使自身帶正電荷,酸性染液中的有色陰離子和帶正電荷的酸性物質相吸引,牢固地將其染上顏色。如果染色目標為蛋白質,染料的選擇要根據溶液pH的變化而變化。因蛋白質含有氨基和羧基,在酸性溶液中,當溶液的pH值小於該蛋白質的等電點時,則蛋白質帶正電荷,易被酸性染料染色。在鹼性溶液中,當溶液的pH值大於該蛋白質的等電點時,則蛋白質帶負電荷,易被鹼性染料染色。聲明: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僅供師生學習交流,不可用作商業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