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武漢巴適酒店老闆欠下500萬貨款跑路 曾開9家分店
圖為:位於武昌徐東的巴適門店已經停業,人去樓空 (記者鄒斌攝)
楚天金報訊 □文/本報首席記者饒純武 記者李光正 魏寧菲 圖/本報記者鄒斌
主打川菜牌的武漢巴適酒店,曾在三鎮盛極一時,最多時開了九家分店。今年4月下旬,其最後一家自營店悄然關門,店老闆悄然「失聯」。
拖欠員工20餘萬元工資,供貨商500多萬元的欠條沒有兌現,銀行和小貸公司找上門,轉讓的門店也未釐清關係……巴適背後,有著多大的財務黑洞?
酒店關門或轉讓,總會有各種無奈。選擇一走了之,不是負責任的表現。巴適的員工、供貨商和合作夥伴呼籲,巴適老闆張某應站出來面對現實。
員工說
最後自營店關門拖欠20餘萬工資
巴適,是巴蜀方言,「舒服」、「安逸」和「超級爽」之意。來自四川的覃軍告訴記者,他在武漢巴適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下簡稱巴適)融科天城店做廚師,店方欠他一萬二千多元工資,他感到很不爽。
今年4月15日,巴適漢口融科天城店,未能正常發放員工3月份的工資。「當時酒店老闆張某說,工資要緩一緩,到4月20日會發。」員工們知道,融科店的生意確實不太好,春節前後旺季時,每天只能炒四百多個菜,到了春天淡季,只能炒兩百多個菜。
4月20日,老闆張某沒有如期發工資,有員工和他通過最後一次電話,就再也無法與他取得聯繫,張某的妻子、巴適店法人代表吳亞萍也一同「失聯」。其間,有許多服務員陸續請假。4月22日,因服務員嚴重短缺,巴適融科天城店被迫關門謝客。
廚師覃軍說,當時曾有員工提議,大家再堅持幾天,用營業款發工資。但考慮到許多顧客是刷卡消費,還有的使用消費券或低價團購消費,員工「自救」經營未付諸實施。
武漢巴適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財務會計劉文迪,月薪6570元,最後50天的工資也沒有領到。劉文迪告訴記者,僅巴適融科天城店和漢街店,3月應付員工工資為7.1萬元和7.3萬元。巴適關門前,拖欠員工的工資達20餘萬元。
在巴適融科天城店的大門上,張貼有勞動保障監察調查詢問通知書,被詢問人是巴適酒店,主要調查今年2-4月期間,該酒店的考勤記錄、社保繳費憑證等。江岸區人力資源局勞動保障監察人員表示,目前正處於調查階段。
巴適會計劉文迪,除了掌握員工工資表外,還要負責巴適供貨商對帳。他稱個人為巴適墊付房租款等支出50萬元,現在無法討回,而且確認巴適還拖欠巨額的貨款。
供貨商說
貨款結算緩一緩
累計達到545萬
昨日上午10時許,黃遠階師傅匆匆趕至漢口球場派出所門口時,手機驟然響起,來電的是華南海鮮的徐老闆,他在電話裡催問:「麼時候能夠還錢?」「我欠徐老闆13萬元,巴適老闆欠我132萬元,我正準備報案,你給我證明一下!」說著黃遠階將手機遞給了記者。
來自黃陂的黃遠階,2008年成為巴適酒店的鮮魚供應商。他回憶說,僅僅一兩年,巴適就欠他40多萬魚款,後經廚師長擔保,巴適支付數萬元貨款後,他才繼續送貨。
每天,黃遠階從漢口華南海鮮批發市場購進鮮魚,分別運送至巴適武漢天地店和徐東店,平均每天送魚一千公斤和八百公斤左右,「我們的工作不僅僅是送魚,還要負責打鱗和剖開!」黃遠階感嘆賺點兒錢不容易。
巴適酒店負責人稱,酒店擴張需要資金,貨款結算緩一緩。拖欠的魚款越來越多,黃遠階用房屋作抵押貸款30萬元,這筆流動資金很快也變成了欠條。2014年11月,已債臺高築的黃遠階,只得暫停給巴適送魚。黃遠階手中的欠條顯示,武漢巴適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至今仍欠他132萬元,他欠外債30多萬元,天天有人討債。
漢口球場街大菜場商戶任女士表示,自己給巴適酒店供應雞肉五六年,最多時要送六個店,煨燙的是老土雞,員工餐用的是三黃雞,還有涼菜用的公雞等,都要活殺現宰,為確保供應曾請兩個人幫忙。前三四年,貨款都能及時結清。2013年底開始,巴適老闆張某以新店開張裝修為由,讓他緩結貨款。目前,任女士還有35.7萬元的送雞貨款沒有結回,折合土雞達5000隻以上。
漢口中環商貿城F-8棟20號的高長生,是巴適酒店的資深供貨商。早在2007年,巴適酒店在香港路上的第一家單店開張時,高長生就開始給酒店送幹調料,供應品種達200多個,目前尚有107萬元未收回。
供貨商提供巴適所欠貨款清單顯示,水產200萬元,食用油38萬元,雞蛋12萬元,配菜76萬元,豆腐65萬元,等等,巴適酒店所欠供貨商貨款合計545萬元。
探訪店面
巴適下屬門店
或關門或易主
2007年4月,巴適酒店發軔於漢口香港路中段,一家單店從零開始。輝煌時巴適酒店在武漢三鎮開下九家分店。2013年,巴適香港路店移師融科天城,這也成為巴適堅守的最後一家自營店。今年4月22日關閉停業後,記者昨日見到,該店至今大門緊鎖。
2013年開業的巴適光谷店,現已改換門庭,成為鑫小城故事餐廳。巴適武昌漢街店,於2011年9月開業。記者昨探訪發現,漢街道路指示牌上130號仍標為巴適,可現場在重新裝修,並張貼了招聘啟事。現場工作人員稱,他們是通過漢街物業直接租賃,與此前一個月就關門的巴適沒有聯繫,現裝修改為茶屋。
記者採訪中了解到,2008年10月和2011年7月開張的巴適武漢天地店和經開萬達店,也分別於2014年8月和10月先後關門。
目前仍保留巴適店招牌的,還有武昌徐東店、漢口菱角湖店和礄口武勝店。巴適員工稱今年3月6日接到電話,這三個店已被武漢老村長私募菜餐飲有限公司(下簡稱老村長)接手,新產生的貨款由老村長支付。
老村長股東和相關負責人李志偉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老村長接收巴適三個店的品牌、店鋪和員工,已支付巴適400餘萬元,目前無法聯繫上巴適的吳亞萍和張某,不能辦理過戶手續;而且,事先不知道巴適債務纏身,現在銀行、小貸公司均已找上巴適門店,向巴適公司追討貸款。「我們也是受害者!」李志偉無奈地說。
昨日,記者撥打巴適負責人的電話,吳亞萍尾號6666的手機已停機,其丈夫張某尾號2277的電話已關機。
原因追問
關店轉讓本正常
老闆不應「玩失蹤」
巴適酒店為何關門?原因眾說紛紜。
武漢餐飲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李旺林認為,巴適開店選擇的多為商圈,經營成本(房租、物業費)高昂,加上人工、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餐飲業利潤日趨下滑,這是盲目擴張帶來的悲劇。
還有人認為,巴適酒店管理存在問題,此前其涼菜間保潔不到位、調料罐直接與垃圾桶接觸等被媒體曝光。
李旺林秘書長認為,未來餐飲的發展趨勢仍是大眾化餐飲,要長期持久地發展就要做接地氣、平民化的餐飲。關店轉讓本是正常的市場行為,在賺錢的時候廣開店,虧本之時選擇休整。但是,關門不等同於甩包袱。
湖北金衛律師事務所律師李海夫認為,只要工商註冊未註銷,其主體資格就存在,員工、供貨商等債權人,可通過法院起訴要求公司還款。如果公司資不抵債,就要進入破產程序,債權人按照債權比例分割公司去除清算費、稅費、工資等的剩餘資產。
昨日,部分巴適的員工和供貨商輾轉法院和警方,希望巴適酒店老闆早日現身,給大家一本明白帳,而不是逃避現實,將眾人置於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