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光電:公司已儲備AR成像的核心材料和AR成像技術方案

2020-12-03 同花順財經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5月8日訊,有投資者向水晶光電提問, IRCF今年價格走勢以及毛利率平?疫情影響產業鏈有砍單動作,公司產品出貨量是否受到明顯影響或者預期下調?看到下遊TOF佔比提升,公司窄帶濾光片市場份額,以及是否有DOE這樣產品出貨貢獻業績?手錶表蓋這塊我們主要覆蓋哪些客戶,今年這塊增長如何看?我們當前在AR上與海外公司合作布局,這塊研發進展怎樣,未來我們自身濾光片產品能否藉此搶佔先機擴大出貨?謝謝!

公司回答表示,IRCF產品價格受供需和成本影響,目前還維持在合理水平;公司目前接單正常,受疫情影響後續尚存不確定性;公司在窄帶市場有先發優勢,佔有較高的市場份額,DOE產品目前還處在研發階段;手錶表蓋主要供貨安卓系智能終端客戶,該業務有較好的市場前景,但受疫情影響今年存在不確定因素;公司始終重視AR產業的研發布局,與業內知名外商合作,積極推動在光學方案設計和光學零組件上的研發布局。公司已儲備AR成像的核心材料和AR成像技術方案,具有市場先發優勢。謝謝!

來源: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

相關焦點

  • 水晶光電:在非光波導技術和光波導技術領域均有所布局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9月15日訊,有投資者向水晶光電(002273)提問, 您好!請問公司與Lumus和Digilens的合作進行如何了?可以量產ar波導鏡片了嗎?在ar行業還有什麼布局?
  • 水晶光電:2019年度董事會工作報告
    水晶光電:2019年度董事會工作報告 時間:2020年04月24日 20:51:35&nbsp中財網 原標題:水晶光電:2019年度董事會工作報告1、聚焦行業發展,打造產業集群 公司聚焦成像、感知、顯示領域,以耕耘多年的元器件業務為基礎,緊跟3D生物識別、5G、AR等前沿技術領域發展方向,持續投入研發資源,綜合利用公司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薄膜光學技術、半導體光學技術和冷加工技術,依託公司業已建成並不斷擴張的大規模高質量精密生產能力,著力打造光學成像元器件、生物識別、薄膜光學面板
  • 蘋果或將在iPhone中加入紅外熱成像 以提升AR性能(股)
    來源:金融界網站據外媒報導,近日曝光的一項蘋果專利顯示,蘋果可能將會在iPhone中加入紅外熱成像,讓用戶可以在更多環境中使用AR。據專利描述,這項技術將依靠熱成像或紅外線的攝像頭來增強AR視覺攝像頭,可利用場景中真實物體的熱屬性,以提高計算機視覺算法的準確性。這項專利可以讓用戶在黑暗的環境中,更輕鬆的使用AR系統。 紅外熱像技術,最早使用於軍事領域,後轉入民用,以熱像儀最為普遍,主要用於工業檢測、設備維護、防火、夜視以及安防等領域。
  • 水晶光電:2020年度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修訂稿)
    公司經過多年研發、生產經驗的積累以及業務的擴張,主營業務逐步發展形成了光學成像元器件、生物識別、薄膜光學面板、新型顯示、藍寶石襯底及反光材料六大業務板塊,涉及光學光電子元器件、反光材料兩大行業。其中,公司的光學成像元器件、生物識別光學元器件、新型顯示光機模組等核心產品均達到國內或國際先進水平,已逐步成為全球重要的光學光電子元器件生產商和光學解決方案提供商。
  • 水晶光電:最具增長潛力的光學龍頭 強烈推薦評級
    [摘要]  事件描述:  公司公告非公開發行不超過13258萬股,募集不超過16.42億元,擬用於藍玻璃和生物識別技改項目,以及AR投影和補充流動性等用途。
  • 夜視技術中的微光成像和紅外熱成像技術比較
    2.4.2 第四代徽光夜視技術 近來,微光管的設計者從MCP中去除離子壁壘膜以得到無膜的微光管,同時增加1個自動門開關電源,以控制光電陰極電壓的開關速度,並且改進了低暈成像技術,有助於增強在強光下的視覺性能。1998年Litton公司首先研製成功無膜MCP的成像管,在目標探測距離和分辨力上有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在極低照度條件下。
  • 肖特公司推出高折射率光學玻璃 實現更逼真的AR效果
    SCHOTT Realview™能實現更逼真的增強現實(AR)體驗,將AR設備的視場角(FOV)擴大兩倍並大幅提高成像質量,呈現出可媲美現實世界的高清畫面,為AR應用創新帶來無限可能。肖特通過與浙江水晶光電的合資項目在中國提高生產能力,現已能夠批量生產這種創新光學晶圓,實現了光學玻璃開發、定製光學塗層和大規模生產的完美整合。
  • 夜視技術中的微光成像和紅外熱成像技術對比分析
    可以說,微光成像技術和紅外熱成像技術已經成為夜視技術的二大砥柱。2.4.1 超二代微光夜視技術 超二代微光管採用與第三代微光近貼管結構大體相同的技術,主要技術特點是將高靈敏度的多鹼光電陰極引入到第二代微光管中,並借用第三代微光MCP、管結構、集成電源以及結晶學、半導體本體特性等機理和工藝研究成果,其成像質量大幅度提高,由於工藝相對簡單,價格相對較低,因而成為目前的主流產品。
  • 新型光電探測器,有出色的傳感和成像能力
    當前技術背景下,研究者在設計光電探測器時,需要在帶寬、靈敏度與速度之間做出權衡與犧牲。 光電探測器是光傳感器;在照相機和其他成像器件中,光電探測器可感知被稱為光子的基本粒子的圖案,並根據這些圖案創造圖像。不同的光電探測器可感知到的光譜範圍不同。例如,在夜視鏡中,就可使用光探測器來感知肉眼不可見的熱輻射。另外,通過了解物質反射光的特性,光電探測器還可用於識別環境中的化學物質。
  • Leapsy發布熱成像AR頭顯:將AR與紅外熱像技術集成,使操作更加方便
    > 近日,AR頭顯公司Leapsy發布熱成像AR頭顯,將AR與紅外熱像技術集成,以此來解決傳統熱像儀設備佔用雙手不方便操作的問題。 據悉,Leaspy熱成像AR頭顯採用自由曲面方案,視場角(FOV)為60°,內置單目紅外鏡頭,通過軟體算法實現對熱源溫度的檢測,將具有不同溫度區分的熱像結果顯示於
  • VR和AR的未來發展
    vr/ar的應用什麼是虛擬實境?虛擬實境技術(vr)是一種能夠創造和體驗虛擬世界的計算機仿真系統,它使用計算機生成一個模擬環境,它是多源信息融合、交互式三維動態場景和實體行為的系統仿真,使用戶能夠沉浸在環境中,什麼是AR?
  • 應用材料公司推出光刻空間成像技術
    近日,應用材料公司宣布推出Aera2™ for Lithography系統。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90001.htm  應用材料公司資深副總裁、矽系統事業部總經理Tom St. Dennis表示:「 對於45nm及以下技術節點的臨界尺寸均勻性要求是非常高的,特別是對於雙圖形曝光(double patterning)工藝。並且至少一半的臨界尺寸的變化來自於光掩膜。
  • 紅外熱成像技術由於疫情有什麼改變的
    他發現,當水銀溫度計移到紅色光邊界以外,人眼看不見任何光線的黑暗區的時候,溫度和熱量反而比紅光區更高。經過試驗檢測後,在紅色光譜外確實存在一種看不見的「光線」,後來稱為「紅外線」,也就是「紅外輻射」。 起源於軍事的熱成像技術 紅外熱成像技術最早是應用在軍事領域,例如夜間觀測、飛彈制導等。
  • 拍一張照片10分鐘變水晶中立體成像
    該項目由周壽桓院士團隊註冊的青島海鐳雷射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作為雷射系列研發成果的轉化載體,按照目前的市場推進情況,該公司預計今年銷售收入將完成5000萬元以上。20日進入運營階段開始對外銷售,目前,雷射內雕系列產品已最先有了定單。
  • Spark AR 統整特效發布
    本文轉載自【Facebook開發者】公眾號,無論您想增加下載量、提升用戶留存,還是想讓應用程式變現,Facebook 平臺都有能助您一臂之力的工具和解決方案,歡迎大家關注。
  • 從AR光學開始,了解AR眼鏡
    年就開始為自己的AR硬體鋪路,2018年更是直接收購了生產用於AR眼鏡上的波導反射鏡片公司 Akonia Holographics,同時也在一邊申請了200多個包括頭戴式顯示系統在內的AR硬體相關技術專利;不僅國外大廠如此,國內的眾多AR硬體生產公司也在2019年年初紛紛拿到了風投,在短短的幾個月內,出現了近十筆涉及AR硬體核心技術的投資,每筆規模都在數千萬人民幣以上
  • 成像光譜偏振技術
    成像技術可以獲取目標的物理形狀信息,是最直觀、最簡捷、應用領域最廣泛、效果最明顯的信息獲取手段。特徵光譜信息可以認知目標的物質結構和化學組成,光譜識別和光譜分析已在軍事和民用方面得到了廣泛應用。偏振信息與目標的外形輪廓、表面粗糙度及邊角特性相關,相同材質製作的不同形狀的目標具有不同的偏振特性。
  • 極客時代的VR成像技術將破解AR密碼
    談到VR極客的顛覆,不妨結合AI技術從產業發展的對比說起,VR計算機視覺是人工智慧最早『成名』的戰場,知名的AI企業的商湯、曠視等無一不是以計算機視覺起家,且這些企業在2015年幾乎都已完成了高額融資,而同時缺少「殺手級」的技術是計算機視覺產業發展的掣肘。
  • Nanobase之拉曼成像 對中國市場寄予厚望
    Nanobase拉曼成像光譜儀不但可提供高性價比解決方案,模塊化的設計易於使用和維護,節省客戶的的學習成本,也可根據客戶具體需求擴展和定製,滿足不同客戶群體的需求。  儀器信息網:請回顧貴公司拉曼光譜儀的研發及技術進展歷史,貴公司在拉曼光譜儀器方面有哪些優勢/專利技術?
  • 蔡司推出半導體封裝失效分析的新型高解析度3D X射線成像解決方案
    蔡司製程控制解決方案(PCS)部門與蔡司SMT部門總裁Raj Jammy博士介紹說:「在170年的歷史中,蔡司始終致力於拓展科學研究的疆域,推動成像技術的發展,以實現新的工業應用和技術創新。在今天的半導體行業,封裝尺寸與器件尺寸越做越小,因此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新型成像解決方案,用於快速排除故障,實現更高的封裝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