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人們因為缺乏先進的科技和完整的科學知識,所以對一些神秘的現象無法解釋,即使是很普遍的自然現象。其中「神」就是古代人用來解釋神秘現象的「工具」。比如天空出現異象會被認為是「神仙」降臨,出現災難會被認為是「老天爺」發火。有時候,人們為了平息「老天爺」的怒火,常常會修建寺廟,燒香拜佛,祈求一方平安。
如今,人類已經進入了科技時代,人們不再封建迷信,現實中的很多自然現象和災難我們都能找到原因,不會再歸咎於「神」。不過,對於地球之外的宇宙,人們還是充滿疑惑和好奇,就算是離我們最近,已被我們徵服的月球也依舊滿是神秘。月球是不是真如我們所知道的那樣呢?實際上,在古代人們就已經開始對月球進行探索,並且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猜想。
地球誕生以後,月球緊接著出現,月球表面凹凸不平,存在很明顯的隕石坑,月球距離我們很近,所以我們能夠用肉眼看到。月球在規律的運動,所以便成為了古人們驗算、佔卜的工具。這幾年,不少科學家認為月球和地球有著緊密聯繫。眾所周知,月球的引起了地球的潮汐作用。值得一提是地殼的變化會積累能量,月球發生的某種變化可能是引起地球地震的原因之一。
當月球接近地球的時候,月球的重力會比平常要大,自然對地球也會產生更大的影響。在古代,古人們對月球都比較了解,也對月球充滿著好奇,出現了很多關於月球的古詩詞以及傳說等,而且也開創了有關於月亮的傳統節日,比如說中秋節等等,在中國的文化典籍上,也記錄了一些關於月球的故事,雖然很離奇,但卻值得我們思考。
在唐朝有一本奇書名為《酉陽雜俎》,裡面記載了一個離奇的故事,故事是這樣的,在1200多年前,有一位月球的人穿越到了地球,當時有一位秀才在山間遊玩的時候,碰巧出現了雲霧天氣,於是便迷了路,當他四處尋找出路的時候,發現一個男人依靠著石頭睡覺,渾身發出流光,而且手上還拿著一個東西。
這位秀才以為這個人和他一樣也是迷路了,便上前詢問,可是這個人卻突然開口道:「君之月乃七寶合成乎」,這句話的意思是:月球其實是由7種金屬所構成的,所以它的表面才會如此凹凸不平。
除此之外,在宋金時期,也有不少典籍記錄了有關月球的故事,比如在《金石天門之行》中記載了月球突然在一天偏離了軌道。而且提出了月球可能是空心的。這些典籍的記載,雖然可信度不高,但也值得我們思考,畢竟我們對於月球的探索,也只是冰山一角,月球的起源以及發展的歷程是怎麼樣的呢?至今還沒有最終答案。所以,這些書籍或許能給我們提供一個參考,讓我們從能從不同的角度去探索,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