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料」現在市場上各直播間裡也算比較流行的一種翡翠。喜歡翡翠但又不了解「危料」的翠友們,有時候會吃大虧。怎麼吃虧法,大勵小編在這篇文章裡給大家聊聊。
首先,我們來看看什麼是「危料」。「危料」指的是瓜地馬拉翡翠。這裡我普及一下其他知識:世界上產翡翠的地方不單單只有緬甸,還是有好幾個的國家,例如日本、俄羅斯、瓜地馬拉、美國這些國家也出產天然翡翠礦石。但其翡翠玉石品質達到寶石級別的只有緬甸出產的翡翠。我們把市面上流通的緬甸玉叫翡翠,而其他產地的翡翠都在前面加產地名用來區分,如瓜地馬拉翡翠,行內簡稱「危料」。
瓜地馬拉翡翠的礦物學特徵為:以綠輝石為主的硬玉集合體,半透明~不透明,光學折射率為1.67~1.68,礦物密度在3.33~3.41之間,具油脂光澤,莫氏硬度為7。其折射率、密度、硬度在數據上和緬甸翡翠相近或一樣(緬甸翡翠:折射率1.66,硬度7,密度3.33)。這些從礦物學的角度分析,「危料」也是屬於翡翠的。
所以很多的直播間主播或者不良商販會很有底氣的告訴你,這就是百分之百的翡翠!但如果你了解一些,再問一句這是緬甸翡翠還是瓜地馬拉翡翠?估計他們就沒之前的低氣啦。
在多聊一個質檢證書方面的知識吧。質檢證書分地檢、省檢、國檢,但不管什麼質檢證書,基本上都可以在證書上標明:名稱、折射率、密度、顏色、產地這些,但有的不會全標明出來,比如在一些商家把瓜地馬拉翡翠拿去做質檢證書時,往往會讓質檢部門把產地省略掉,這樣質檢出來的證書就只顯示翡翠,不良商家穿個漏洞。所以,翠友們如果懷疑是「危料」要求商家出質檢證書時,請質檢證書上註明翡翠的產地。這個竅門記在心上,你可能會少踩個坑哦。
瓜地馬拉翡翠,它的特性還有那些呢?行內判定「危料」一般更多的在顏色和玉質顆粒上去辨別。危料玉肉偏黑顯暗,肉質顏色偏藍,其玉石斷口部位玉質顆粒一般看得到。在原石上表皮常有脫沙表現,脫沙部位玉質泛黑,這種料常拿來冒充老藍水翡翠,如其透明度稍差而顏色很濃厚時會被拿來冒充墨翠翡翠。所以有時候主播或者商家在告訴你,這塊料肉質泛黑種行當老打光水頭藍的漂亮時,它可能不是一塊翡翠(緬甸翡翠)而是「危料」(瓜地馬拉翡翠)。
瓜地馬拉翡翠成品在市面上常做成磨砂工藝掩蓋其光澤,也有做成亮拋光的,拋光後其油性油脂光澤會非常明顯(緬甸翡翠的光澤是玻璃光澤)。「危料」其玉質常偏藍帶灰底,內部黑點雜質也會比效多,玉質顆粒稍粗。所以磨砂工藝可以最大程度上去掩蓋這些不足之處。
其實就單單「危料」的玉石本質來說,它還是比較漂亮的,也屬於翡翠,也是非常漂亮的玉石雕刻品,但價格和翡翠(緬甸翡翠)相比並不貴。因而,不良商家常用「危料」冒充品質比較好的油青翡翠、墨翠、老藍水翡翠等牟取暴利利。
朋友們這一課,你又學會了嗎?多學習,少走彎路,不踩坑,下一課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