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竟發現了人類的新「器官」:皮膚和內臟下的一層膜,難道真是...

2021-01-14 騰訊網

這兩天,醫療圈子裡發生了一則非常奇幻的新聞。這讓咚咚編輯部的同事們非常緊張:

臨近愚人節了,這又是哪家醫療媒體的愚人節套路?

然而,經過反覆確認求證,這則新聞竟然是真的,這可謂是醫療圈子裡的年度重大新聞了……

(當然,在各個媒體的報導中存在誇張成分。)

人體新「器官」——間質

美國紐約西奈山依坎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一次研究中,發現了人體組織中從未見過的充滿液體的空間網絡組織。

這句話讀起來費勁吧?簡單來說,你可以把它理解成遍布我們身體的一層充滿液體的膜。這樣說起來就明白了吧。

這項研究《Structure and Distribution of an Unrecognized Interstitium in Human Tissues》在 Nature 旗下的《Scientific Reports》中刊登。

當然,對於這份期刊的內容風格如何,我們就不做評價了

原文中,這個新發現的人體結構被叫做間質(interstitium),研究者們最初在一截切除的膽管外周找到了這個結構,膠原蛋白織成了這層網狀的空間結構。

對於間質到底是什麼樣的,我們的美工小姐姐實在難以描繪出來。各位讀者可以想像一下,一截水管狀的膽管外圍包裹了一層充滿液體的膜,而其中液體則被稱為間質液。

隨後,研究者們陸續在肺、主動脈、餐後的消化道、排尿時的膀胱、受壓的皮膚和運動時的筋膜中發現了類似的結構。

這個研究的發現,意味著我們過去認為的器官與組織外層都是由緊密的結締組織構成是錯誤的,事實上,它們其實都是充滿了間質液的間質結構。

對於這個研究成果,可以說是非常令人震驚了。在人類醫學發展了兩千多年,現代醫學也發展了數百年的情況下,我們竟然還有沒有被發現的組織或「器官」?

這讓我們警醒,人類自以為了解自己,但事實並不是這樣的。

「新器官」誘發的腫瘤轉移

論文中,作者認為這是人體解剖學的限制導致了間質始終未被發現。在解剖學中,所有解剖標本都是失去生命的人體與組織,畢竟不能真的搞個活人來做實驗,這聽起來就相當驚悚了...

研究者的觀察樣本是12名需要進行膽管部分切除手術的患者,採用基於探針的共聚焦顯微內鏡觀察了 13 例手術病人的肝外膽管和胰管。

觀察過程中,研究人員發現間質中的間質液會直接流入淋巴系統。而淋巴系統作為腫瘤轉移的一個重要渠道,是否預示著間質也是腫瘤轉移的一個重要渠道呢?

對此,研究人員觀察了5名腫瘤患者,均發現這幾位患者的腫瘤細胞從黏膜侵犯到黏膜下層,但淋巴管沒有受影響。癌細胞的可能是通過間質及間質液向不同的淋巴結區域產生了轉移。據此,論文認為:

間質可能是腫瘤轉移的一個重要途徑。

通過觀察,研究人員還猜測:

間質可能與一些受傷或術後組織的水腫有關,間質液可能會隨著間質蠕動而流動,可能有信號傳輸的功能。在有感染的時候,它可能在免疫應答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不管怎樣,間質的發現是人類對自身認知的進步。醫學就是這樣,在不斷的突破中,越是能到達醫學的本質。而在那一刻,相信癌症,甚至是疾病都將成為人類的歷史。

期待這一次的發現,能遏制住癌症轉移的阿克琉斯之踵。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人類新器官,穴位經絡或許成為下一個新發現
    最近,荷蘭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了一組新的人類器官:一對隱藏在鼻咽後部的唾液腺。其實,這也沒什麼好震驚的,事實上,最近這些年,人類一直有新的發現,隨著這些發現,人類對自己的身體的了解也更加的深入,生物課本、解剖學課本也該隨著修改了。比如,2019年,瑞典科學家在皮膚中發現了一種新的感覺器官,該器官對危險環境的刺激,比如蚊子叮咬等十分敏感,分布於皮膚內,呈網狀結構。
  • 玻璃蛙新物種:皮膚透明可看清內臟器官
    目前,科學家最新發現一種玻璃蛙新物種,它們長著透明皮膚,能夠看到其內臟器官。該物種被命名為Hyalinobatrachium dianae,發現於哥斯大黎加東部山脈,它們具有一種獨特的叫聲。雖然它們身體多數部分是美麗的石灰綠色,像所有玻璃蛙物種一樣,但是它腹部下方皮膚是透明的,很容易清晰地看到心臟、肝臟和胃腸道。
  • 科學家發現人體新器官?咽鼓管唾液腺真的是新器官嗎?
    鼻咽區——鼻子後面——被認為除了顯微鏡下的、瀰漫性的唾液腺外沒有其他宿主;但新發現的這一組平均長度約為3.9cm。由於它們位於一塊叫做咽鼓管圓枕的軟骨上,這些新腺體的發現者將它們命名為管狀唾液腺( tubarial salivary glands),也會稱其為咽鼓管唾液腺。
  • 科學家發現人類新器官 發現了一個未知新器官人體秘密還有很多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科學家發現人類新器官 發現了一個未知新器官人體秘密還有很多 在生物學如此發達的今天,雖然我們已經攻克了很多疾病,可以在細胞甚至是分子的層面上對人體進行研究,甚至能夠利用基因編輯的手段來改變一個生物體的性狀,但是對於人體來說依舊有很多的未解之謎.
  • 皮膚下發現新的痛覺器官
    據英國《獨立報》近日報導,科學家們在皮膚下發現了一個新器官,它可以幫助人們感覺到針刺的疼痛,新發現有望催生治療慢性疼痛的新方案。        研究資深作者、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組織生物學教授派屈克·恩福斯說:「我們早就知道,皮膚中有各種各樣的感覺器官,但我們所知道的這些器官只與觸覺有關。
  • 科學家發現人體新器官,帶來意外驚喜,難道人類還在進化?
    按照達爾文進化論,我們是由猴子進化而來的,地球上其他生物也是從遠古時代經過漫長的進化而形成的,我們和其他靈長類動物,比如大猩猩來自同一個祖宗。雖然這個說法大多數人比較信服,但也出現了質疑的聲音,為什麼現在看不到猩猩、猴子進化成人類呢?
  • 皮膚下發現新的痛覺器官 組成細胞像章魚
    皮膚下發現新的痛覺器官 組成細胞像章魚 2019-08-22 14參與互動    皮膚下發現新的痛覺器官  組成細胞像章魚 對針刺很敏感  科技日報北京
  • 科學家發現了「新器官」間質?別逗了,這連新發現都不算!
    原標題:科學家發現了「新器官」間質?別逗了,這連新發現都不算!作者:Yuki小柒編輯:明天最近幾天,以「科學家發現人體新器官」為主題的眾多報導忽然席捲網際網路,一度登上熱搜榜首,還迅速衍生出了「最大器官」、「經絡證據」等等說法。
  • 科學家發現人類新器官 這個器官在哪?人類進化——未來的你還會有哪些新器官?
    人體內被發現有一個未知的新器官,這一器官一直沒有被發現嗎?這個器官在哪?  在今年的9月份,一篇論文的出現又顛覆了我們的三觀,人類的身體可能一直在持續的進化當中,因為在人類的喉嚨部位,有科學家發現了一個新的器官,這是近三個世紀的時間內,第1次發現,那麼這一奇觀究竟是什麼呢?它的出現又會給人體帶來哪些變化呢?
  • 科學家剛剛在人類頭部中心發現一個神秘器官,竟被忽視了幾個世紀
    科學家剛剛在人類頭部中心發現一個神秘器官,竟被忽視了幾個世紀  olivia chan • 2020-10-20 17:00:31 來源:前瞻網 E3721G0
  • 科學家發現未知人體新器官
    近日荷蘭科學家在一篇雜誌上發文,文章內容表示:他們在身體上發現了一個新的人體器官。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疑惑了?現在科技那麼發達,人體不是早已經被透了嗎?為什麼還能發現人體的新器官?人體也被解剖了好多年了,什麼東西應該都懶得差不多了吧? 可事實是並非如此! 這個被發現的新器官只有幾釐米大小,名叫:管狀唾液腺。
  • 荷蘭科學家發現了一個人體新器官
    CT-PET掃描發現了一個新的器官——位於鼻咽後端的一個唾液腺。唾液腺的確早就發現了,但是人類之前發現的唾液腺只有這三處位置:現在,人類有三個已知大唾液腺:一個在舌下,一個在下顎下,還有一個在臉頰後部的下顎的後面。
  • 每個細胞看起來都有點像章魚,皮膚下發現新的痛覺器官
    科技日報北京8月21日電 (記者劉霞)據英國《獨立報》近日報導,科學家們在皮膚下發現了一個新器官,它可以幫助人們感覺到針刺的疼痛,新發現有望催生治療慢性疼痛的新方案。研究資深作者、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組織生物學教授派屈克·恩福斯說:「我們早就知道,皮膚中有各種各樣的感覺器官,但我們所知道的這些器官只與觸覺有關。而這種由分支細胞和神經構成的網狀結構是一種新發現的『感覺器官』。與其他已知的皮膚下感覺器官不同,這種器官在痛覺中起著作用。」
  • 科學家發現了新器官?別逗了,連新發現都不算!
    這篇文章的「新」並不在於「發現新器官」,而是首次採用了一種新的技術方法——雷射共聚焦顯微內窺鏡檢測法,觀察了一些已存在的組織結構。以往人們觀察這些組織時需要先採樣再經過一系列處理和染色製作成組織切片再放到顯微鏡下觀察,這些處理過程破壞了間質的原有結構,間質由於失水而變得「乾癟皺縮」。而雷射共聚焦顯微內窺鏡可以直接對人體組織進行實時觀測,不會破壞組織形態,因此間質原本充滿流動液體的結構才被完整的呈現在屏幕上。與其說「發現了間質」,不如說「看清了間質」更恰當。
  • 新的器官?科學家在人的喉嚨深處,發現一個未知新器官
    人類對自身解剖結構的研究歷史已有數千年,時至今日,科學家似乎已經對人體解剖學了解得非常透徹。數十個器官、數百塊骨頭和結締組織連接在一起,組成了複雜的人體。然而,儘管經過了多個世紀的仔細研究,人類的身體依然能讓科學家感到驚訝。
  • 人體發現新血管、新器官,甚至還有退化器官,人類真是在進化嗎?
    手臂上的這條血管的作用其實和腿部的備用血管差不多。除了手臂中的這條血管之外,科學家還發現了一個新器官,也證實了人類是在不斷進化的2020年9月,《放射性治療與腫瘤學》期刊刊登了一篇論文,論文顯示,在人鼻子咽喉位置出現了一個新器官,最後經過研究,證實了這是一個唾液腺。這個新的唾液腺引發了科學家思考,人類已經有了三種唾液腺,為何還要多一種呢?又有什麼作用呢?
  • 別再說人類沒有進化了,科學家不僅發現新血管,還發現新器官
    根據研究:發現人類依然在不斷的進化,而這個進化的過程已經被縮短。甚至這個進化過程,從上萬年的定義中已經演變到了百年。而這被我們人類發現了出來,那麼究竟進化出了什麼呢?而從1880年,科學家發現只有10%的人會保留這條血管,但是隨後科學家在近幾年進行採樣的時候,發現有33%的人成年後依然有這條血管的存在,也就是說20世紀出生的人比19世紀出生的人手臂上的新血管概率高出了三倍。隨後科學家通過估算得出,大約在22世紀的時候,或許人類身上大部分都存在著這條動脈。
  • 科學家發現新器官 可能是人體內最大的數個器官之一
    3月29日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一個研究團隊已識別出一個以前未被發現的器官,它可能是人體內最大的數個器官之一。他們發現,曾被認為遍布全身的密集結締組織實際上是充滿流體的間質(interstitium)網絡,並發揮著「減震器」的作用。
  • 英美科學家發現"恐龍木乃伊" 皮膚組織清晰可見(圖)
    因為我們所了解的恐龍多是科學家們根據恐龍化石推測出來的,這些恐龍的機體組織已經完全礦物化,得到的信息十分有限。但英國和美國科學家們日前在美國的北達科他州發現了一具「恐龍木乃伊」,它保存了大部分外皮組織、肌肉、肌腱乃至消化系統內的食物。科學家們為此驚呼,這項發現可稱之為「古生物學上的聖杯」。
  • 人類進化沒有停,科學家或發現一個隱藏很好的新器官,是什麼?
    所以說這到底是人類進化出來的,還是以前沒有發現的,這引發了大家的熱議,按照道理說,人類對身體研究已經有很長時間了,居然如今還能找到可能存在的「新器官」,真的是意外。確實,在人類科學發展到如今的階段,對人類身體的研究可以說已經非常透徹了,多少器官,多少骨頭等等都是一清二楚,而這次的研究是來自荷蘭科學團隊。根據科學報告指出,這次發現的器官是位於在鼻腔和喉嚨交匯的角落裡,是一組可能之前未被確認的器官。如果得到了證實,這意味著這是大約三個世紀以來首次發現這樣的腺體,所以讓科學家感到驚訝,上面我們也說了,隱藏很好,所以才這麼難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