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細胞看起來都有點像章魚,皮膚下發現新的痛覺器官

2020-12-05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北京8月21日電 (記者劉霞)據英國《獨立報》近日報導,科學家們在皮膚下發現了一個新器官,它可以幫助人們感覺到針刺的疼痛,新發現有望催生治療慢性疼痛的新方案。

研究資深作者、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組織生物學教授派屈克·恩福斯說:「我們早就知道,皮膚中有各種各樣的感覺器官,但我們所知道的這些器官只與觸覺有關。而這種由分支細胞和神經構成的網狀結構是一種新發現的『感覺器官』。與其他已知的皮膚下感覺器官不同,這種器官在痛覺中起著作用。」

研究人員稱,這個感覺器官對針刺的疼痛很敏感,一旦被壓力激活,它就會向大腦發送信號。然後,大腦向刺痛處發送信號,告訴我們應感覺到疼痛。

恩福斯說,組成這個器官的細胞叫做施萬細胞(Schwann cell),每個細胞看起來都「有點像章魚」,擁有長長的觸角狀突起,延伸到周圍的神經。施萬細胞通常包圍和隔離神經。

為了弄清楚這些皮膚中特定的施萬細胞的功能,研究人員測試了將老鼠身上的施萬細胞關閉時會發生什麼情況。他們使用了一種叫「光遺傳學」的方法,將一種吸收光的蛋白插入基因組,當足夠的光被吸收時,這種蛋白就會啟動施萬細胞。

當這些細胞被激活時,老鼠會縮回它們的爪子,這表明它們感到了疼痛。老鼠也表現出應對行為,如舔舐和搖動爪子等。

恩福斯說:「當我們關閉這些細胞時,動物對刺痛感覺的壓力和疼痛感比普通老鼠要小得多。」不過,當研究人員關閉這些細胞,然後測試老鼠對冷和熱的敏感度時,它們的表現與沒有關閉這些細胞時一樣。

恩福斯說,這意味著對冷熱感覺來說,神經本身可能比施萬細胞更重要;而對壓力感覺來說,施萬細胞更重要。

研究人員希望,他們的研究能幫助專家們理解慢性疼痛,從而給無數慢性疼痛患者帶來新的治療方法。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皮膚下發現新的痛覺器官 組成細胞像章魚
    皮膚下發現新的痛覺器官 組成細胞像章魚 2019-08-22 14 2019年08月22日 14:01 來源:科技日報 參與互動    皮膚下發現新的痛覺器官
  • 皮膚下發現新的痛覺器官
    據英國《獨立報》近日報導,科學家們在皮膚下發現了一個新器官,它可以幫助人們感覺到針刺的疼痛,新發現有望催生治療慢性疼痛的新方案。        研究資深作者、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組織生物學教授派屈克·恩福斯說:「我們早就知道,皮膚中有各種各樣的感覺器官,但我們所知道的這些器官只與觸覺有關。
  • 十大神奇美麗的透明動物:玻璃章魚很難發現
    玻璃章魚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動物之一,它是一種深海章魚,很難被發現。事實上,除了消化器官和眼睛,玻璃章魚全身透明。此外,它的觸角和傘蓋邊緣布滿了刺細胞,可以用來捕捉更大的食物(小魚等)。這些毛髮狀結構看起來很像梳子,海胡桃因此也被叫做梳狀水母。海胡桃是透明的,但它的梳毛可以將光線散射成彩虹的顏色,看起來就像閃爍的長條形霓虹燈。
  • 章魚等頭足類動物皮膚可以「看到」外界情況
    章魚等頭足類動物外觀是迷人的,甚至有點嚇人,因為頭足類動物可以基於其周圍環境進行變色。
  • 精密迴路研發對痛覺有反應的電子皮膚
    ,未來機器人和義肢使用者也能夠感到痛覺,進而保護自己和避開危險。首先是可延展電子裝置,結合了氧化物材質和生物兼容性矽膠,讓穿戴式電子裝置做得像貼紙一樣薄。其次是溫度反應塗層,比髮絲細了1,000倍,採用會因熱度而變形的材料。第三是模擬腦部的存儲器,以電子存儲單元重現腦部長期記憶。
  • 英科學家發現新的「痛覺基因」
    最近,一個由英國劍橋大學科學家領導的國際研究小組識別出一種新基因PRDM12,對痛覺神經的產生和形成至關重要,可作為藥物標靶,有助於開發出緩解疼痛的新方法
  • 皮膚,人體最大的器官,也是人體最大的性器官!
    皮膚,人體最大的器官,也許也是最大的性器官。與視覺、嗅覺、味覺、聽覺和平衡覺不同,皮膚感覺的一大特徵是作為感受器的皮膚覆蓋了我們的全身。雖然程度上會有一定差異,但無論是身體的哪個部位,都能感知到觸覺、冷、熱和疼痛。
  • 科學家發現一個新的痛覺調製通路
    以往,研究比較清楚的痛覺調控通路主要有四大系 ①腦幹下行抑制系統:中央導水管周圍灰質(PAG)---延髓頭端腹內側核群(RVM)---脊髓背角/三叉神經脊束核通路;② 中腦邊緣鎮痛迴路:PAG-伏核---杏仁核---韁核---PAG;③大腦皮層下行抑制通路:皮層體感Ⅱ區---伏核/韁核---中縫大核(NRM)---脊髓背角通路;皮層體感Ⅱ區---運動皮層---丘腦髓板內核群通路
  • 器官移植的成功,從皮膚開始丨展卷
    獲 取我那時剛開始為紐約消防員皮膚庫工作,這是紐約醫院燒傷中心1978年成立的一個組織,目的是從最近去世的捐獻者那裡採集並保存皮膚。每個班都有幾個醫學生被精心挑選來為皮膚庫工作,他們組成一個「精英」小組,在半夜去查看捐獻皮膚的死者。
  • 生物冷知識科普 人體最大的器官是大腦還是皮膚
    生物冷知識科普 人體最大的器官是大腦還是皮膚時間:2020-06-24 21:4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生物冷知識科普 人體最大的器官是大腦還是皮膚 支付寶小雞莊園每日答題的答案是很多小夥伴們現在每天都必做的一件事,為自己的小雞賺取飼料,那麼答題的過程當中很多小夥伴就會不知道答案
  • 漁民釣到三條腿的怪魚,看起來像松鼠和章魚的結合體
    我們這個星球的海洋中生活了形形色色奇奇怪怪的生物,很多都超過了一般人的認識。近日美國一位漁民就從大西洋中釣起了一條神秘的怪魚,這隻神秘的海洋生物長了個球根狀的腦袋,而且還有三條腿,不禁讓人萌生好奇心。怪魚的三條腿看起來就像是章魚的觸角,但是外觀又和章魚完全不同,因此才會讓網友們十分迷惑不解。 有媒體報導稱,這條奇怪的魚長了一個像獾一樣的腦袋,但是三條腿卻又像是章魚的觸角。因此釣到怪魚的漁民才會將圖片發布在網絡上請網友分辨這是什麼生物。也有的網友說怪魚看起來有點像是章魚和松鼠的結合體。
  • 人類多能幹細胞培養出皮膚「類器官」治療禿頂成為可能
    幹細胞也被稱為「種子細胞」,這是因為它具有多向分化的潛能,在特定條件下,幹細胞能夠分化成為機體組織器官所需的各種類型的細胞,如神經幹細胞、肝細胞、胰島細胞、心肌細胞等等。因此,利用幹細胞進行人工組織或器官的再生,用於器官移植,也是目前再生醫學研究的一個重點。
  • 人類發現了「新的人體器官」!但你被忽悠了……
    連播客都要湊熱鬧這些報導的標題還是十分吸引眼球的。「一個巨大的人體新器官被發現,將顛覆人類以前的認知」「學者發現人體新器官,可助癌症轉移」「Nature 美科學家發現人體新器官,網友:那是經絡!」(一些激進分子看了標題可能想打人:你告訴我癌症是通過經絡傳播的?)
  • 眼睛和人類很像!
    它們的皮膚表面有觸覺細胞、感光細胞、嗅覺細胞和味覺細胞。科學家們進行了以下實驗:在章魚旁邊滴一滴水,這是從養鰻魚的水箱裡取出來的,鰻魚是章魚最兇惡的敵人。章魚立刻表現出非常害怕的表情,把他的身體變成紅色,很快就跑掉了。那麼,用什麼樣的感覺來識別敵人呢?是味覺,還是嗅覺?事實上,對於章魚來說,兩種感官之間的差別並不大,也許根本沒有區別。章魚的味覺器官可以分辨酸甜、鹹年和苦味。
  • 最接近真實人類皮膚的皮膚類器官
    身體真皮組織主要來源於近軸和側板中胚層,面部真皮組織則主要來源於顱神經嵴細胞【2】。不論皮膚來源於何,所有的皮膚類型都需要上皮(表皮)和間充質(真皮)細胞的相互作用才能最終發育和形成各種附屬結構,從而真正地發揮皮膚的功能。
  • 近些年來,科學家們所發現的10個關於人體的有趣事實
    每一天,每個人的身上都一定會有一些共同之處,例如必然存在的吃飯、睡覺,又或者是在沙發上放鬆一下的習慣。但是,你有多了解自己的身體呢?經過數十萬年的演變,我們已經成為了地球上的領導者,但是我們並沒有真正地去考慮自己的身體。
  • 這些器官的獨特功能,你都知道嗎?
    在發育的過程中,我們要感謝一種細胞——胚胎幹細胞。是它們擁有如此強大的分化能力,發育出了各種不同功能的器官,組成了我們一個個的個體。今天,咱們來看看胚胎幹細胞的「傑作」,看看它所形成的各個器官,分別有哪些功能、在哪些功能上」笑傲人體「。
  • 意念可以控制痛覺? 人類可以控制痛覺嗎?
    痛覺是一種人類無法適應的感覺,那麼人類可以控制它嗎?     首先,要想了解痛覺是否能被控制,就要先了解其機制。人的神經系統就像網線一樣,可以傳遞信號,只不過大多數神經細胞都是單向的。每根網線的插頭和接口就像神經和神經連接處構成的「特殊結構」——突觸。
  • 世界上最奇特的10種章魚和魷魚!
    大西洋脆魷魚就是在北大西洋溫帶至亞北極水域發現的。它們最引人注目的身體特徵可能不是透明的皮膚,而是眼睛。它們的眼睛看起來很像金屬做的,眼球上有三個發光的器官。#6 鞭狀魷魚雖然地球表面70%都是海洋,但迄今為止,只有大約5%被探索過。所以,也許在看到那些像外星人的深海生物時,我們不應如此震驚。
  • 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圖形
    它是身體中細胞群緊密排列的一種形式,是為了細胞能夠高效地包裹器官上的複雜曲線。scutoid credit:當這些細胞包括皮膚、其他器官和血管中的細胞,被稱為上皮細胞,分布在動物身體組織中大多數的表面。這些細胞通常在生物學書籍中描述為柱狀或稜柱狀——兩個平行面加上幾個平行四邊形。有時,它們也可以被描述為瓶狀的稜鏡,稱為「截錐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