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近百條瀕危動物路氏雙髻鯊「橫屍」三亞水產碼頭的照片,在網絡上引起軒然大波!一時間斥責之聲不斷,海南漁民似乎成了目無法紀的刁民,只知過度捕撈,不知環境保護!然而真的是這樣嗎?對於此,網友「諸葛也亮了」表示要為海南的漁民說幾句,切勿妖魔化了海南漁民……
以下內容來自天涯社區網友原帖:
《誤捕雙髻鯊這事,我要為海南漁民說幾句》
樓主:諸葛也亮了
網友瘋傳的近百條瀕危動物路氏雙髻鯊「橫屍」三亞水產碼頭照(網友提供)
三亞又火了,這次是因為市場上的近百條瀕危動物路氏雙髻鯊。一時間斥責之聲不斷,海南漁民似乎成了目無法紀的刁民,只知過度捕撈,不知環境保護。目前執法部門給出的結果是處罰漁民並加強教育,看似新聞可以告一段落了,但是我總覺得奇怪。
從漁民對這批雙髻鯊的售價來看,也可以看出端倪。報導中,這批雙髻鯊的售價是15塊錢一斤,比市場上人工養殖的草魚每斤貴三塊錢,再加上出海的人力物力消耗,哪個漁民會願意出海撈一網草魚回來賣呢?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虧本的生意沒人做。說漁民故意捕撈瀕危海洋生物,至少在動機上是有待商榷的。
那為什麼漁民會捕撈到雙髻鯊呢?
一般漁民出海時,會去尋找經濟價值比較高的「目標魚」,但是路氏雙髻鯊是洄遊魚類,此時正是他們的集群繁殖的季節,再加上他們是肉食性魚類,經常會追蹤目標魚,所以拖網捕撈的漁船,在捕撈目標魚時,經常會捕到大批的路氏雙髻鯊。而執法部門也最終確定,這是一起誤捕事件。所以看起來,這事情其實並非是漁民環保意識不足那麼簡單,而是涉及到海洋漁業的另一個難題,那就是誤捕問題。
首先,對於誤捕,漁民也是不想的。你能想像圍網收口時,發現網裡有一條鯨魚是多麼痛苦嗎,開網放棄肯定是不能的,那樣幾個月搜魚群、下網、圍網的辛苦就白廢了。但是有鯨魚在,起重機又無法提起漁網,運輸帶也只能輸送小型的魚,最終只能慢慢把鯨魚在網裡肢解了,然後一點點丟出去。而捕到一些偷食的海鳥、海龜,又完全沒有經濟價值,還影響效率,你能想像挖氪金礦脈掉出劣質石頭的感覺嗎?
那麼,誤捕怎麼辦。答案是很難辦。
因為海洋不是養殖的池塘,海洋生物是混雜生存的。特別是近海區域,海洋生物更是密集。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統計,全球每年海洋捕撈的兼捕物達2700萬噸,佔總捕撈量的三分之一。而對於雙髻鯊這樣的肉食性魚類,基本要比目標魚類大一圈,試圖通過擴大網眼避免誤捕的辦法也不靠譜。
那麼,能不能撈上來之後再放生呢?恐怕也不能。
因為海洋捕撈的拖網過程中,經常會持續幾個小時,最終拖上的魚類大多因為相互擠壓死亡了。就算沒死,也因為受傷很難再被放生回海洋裡生存。對於誤捕問題,各國基本沒有什麼辦法,除非直接在特定海域禁海停漁。這又涉及到很多問題,漁民的生活怎麼辦,你不撈別的國家撈怎麼辦。
總之,基於誤捕導致的雙髻鯊死亡事件,不能簡單的歸咎於漁民的環保意識不足,而是整個漁業漁具革新、海洋政策調整的大問題。
那麼新的問題又來了,誤捕且已經死亡的雙髻鯊能拉上岸賣嗎?
在這個事件中,很多媒體引用的法規是,路氏雙髻鯊屬於《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二的生物,所以禁止買賣。但是我查詢到,《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二的解釋是,「目前無滅絕危機,管制其國際貿易的物種。」其要求是締約國要對買賣進行管理,並沒有說禁止買賣。但是在目前,我國並沒有對路氏雙髻鯊的具體法律條文,所以漁民因為這事被處罰實在是冤的可以。
那麼對於誤捕並已經死亡雙髻鯊,可以吃嗎?有的人覺得撈都撈了,死都死了,不吃浪費。但是我覺得吧,鯊魚都是重金屬大戶,魚翅的營養也是被中醫吹出來的,我本人堅決不吃。
總結一句,我本人反對食用瀕危鯊魚,但是同樣反對因為誤捕雙髻鯊這件事,妖魔化海南漁民。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更多網友討論!
來源:天涯社區/海南發展 樓主:諸葛也亮了
海南在線 www.hainan.net 構築網上海南
微信公眾號 | 海南在線 (gotohainan)
爆料郵箱:news@hain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