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捕雙髻鯊這事,我要為海南漁民說幾句!切勿把海南漁民妖魔化了…

2021-01-14 海南在線

4月9日,近百條瀕危動物路氏雙髻鯊「橫屍」三亞水產碼頭的照片,在網絡上引起軒然大波!一時間斥責之聲不斷,海南漁民似乎成了目無法紀的刁民,只知過度捕撈,不知環境保護!然而真的是這樣嗎?對於此,網友「諸葛也亮了」表示要為海南的漁民說幾句,切勿妖魔化了海南漁民……


以下內容來自天涯社區網友原帖:

《誤捕雙髻鯊這事,我要為海南漁民說幾句》

樓主:諸葛也亮了


網友瘋傳的近百條瀕危動物路氏雙髻鯊「橫屍」三亞水產碼頭照(網友提供)

三亞又火了,這次是因為市場上的近百條瀕危動物路氏雙髻鯊。一時間斥責之聲不斷,海南漁民似乎成了目無法紀的刁民,只知過度捕撈,不知環境保護。目前執法部門給出的結果是處罰漁民並加強教育,看似新聞可以告一段落了,但是我總覺得奇怪。 

從漁民對這批雙髻鯊的售價來看,也可以看出端倪。報導中,這批雙髻鯊的售價是15塊錢一斤,比市場上人工養殖的草魚每斤貴三塊錢,再加上出海的人力物力消耗,哪個漁民會願意出海撈一網草魚回來賣呢?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虧本的生意沒人做。說漁民故意捕撈瀕危海洋生物,至少在動機上是有待商榷的。

那為什麼漁民會捕撈到雙髻鯊呢?

一般漁民出海時,會去尋找經濟價值比較高的「目標魚」,但是路氏雙髻鯊是洄遊魚類,此時正是他們的集群繁殖的季節,再加上他們是肉食性魚類,經常會追蹤目標魚,所以拖網捕撈的漁船,在捕撈目標魚時,經常會捕到大批的路氏雙髻鯊。而執法部門也最終確定,這是一起誤捕事件。所以看起來,這事情其實並非是漁民環保意識不足那麼簡單,而是涉及到海洋漁業的另一個難題,那就是誤捕問題。

首先,對於誤捕,漁民也是不想的。你能想像圍網收口時,發現網裡有一條鯨魚是多麼痛苦嗎,開網放棄肯定是不能的,那樣幾個月搜魚群、下網、圍網的辛苦就白廢了。但是有鯨魚在,起重機又無法提起漁網,運輸帶也只能輸送小型的魚,最終只能慢慢把鯨魚在網裡肢解了,然後一點點丟出去。而捕到一些偷食的海鳥、海龜,又完全沒有經濟價值,還影響效率,你能想像挖氪金礦脈掉出劣質石頭的感覺嗎?

那麼,誤捕怎麼辦。答案是很難辦。

因為海洋不是養殖的池塘,海洋生物是混雜生存的。特別是近海區域,海洋生物更是密集。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統計,全球每年海洋捕撈的兼捕物達2700萬噸,佔總捕撈量的三分之一。而對於雙髻鯊這樣的肉食性魚類,基本要比目標魚類大一圈,試圖通過擴大網眼避免誤捕的辦法也不靠譜。

那麼,能不能撈上來之後再放生呢?恐怕也不能。

因為海洋捕撈的拖網過程中,經常會持續幾個小時,最終拖上的魚類大多因為相互擠壓死亡了。就算沒死,也因為受傷很難再被放生回海洋裡生存。對於誤捕問題,各國基本沒有什麼辦法,除非直接在特定海域禁海停漁。這又涉及到很多問題,漁民的生活怎麼辦,你不撈別的國家撈怎麼辦。

總之,基於誤捕導致的雙髻鯊死亡事件,不能簡單的歸咎於漁民的環保意識不足,而是整個漁業漁具革新、海洋政策調整的大問題。

那麼新的問題又來了,誤捕且已經死亡的雙髻鯊能拉上岸賣嗎?

在這個事件中,很多媒體引用的法規是,路氏雙髻鯊屬於《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二的生物,所以禁止買賣。但是我查詢到,《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二的解釋是,「目前無滅絕危機,管制其國際貿易的物種。」其要求是締約國要對買賣進行管理,並沒有說禁止買賣。但是在目前,我國並沒有對路氏雙髻鯊的具體法律條文,所以漁民因為這事被處罰實在是冤的可以。

那麼對於誤捕並已經死亡雙髻鯊,可以吃嗎?有的人覺得撈都撈了,死都死了,不吃浪費。但是我覺得吧,鯊魚都是重金屬大戶,魚翅的營養也是被中醫吹出來的,我本人堅決不吃。

總結一句,我本人反對食用瀕危鯊魚,但是同樣反對因為誤捕雙髻鯊這件事,妖魔化海南漁民。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更多網友討論!


來源:天涯社區/海南發展 樓主:諸葛也亮了




海南在線 www.hainan.net 構築網上海南

微信公眾號 | 海南在線 (gotohainan)

爆料郵箱:news@hainan.net


相關焦點

  • 近百條瀕危錘頭鯊在三亞碼頭當眾叫賣,官方:系漁民一網誤捕
    近百條瀕危錘頭鯊在三亞碼頭當眾叫賣,官方:系漁民一網誤捕 澎湃新聞記者 刁凡超 2016-04-11 08:41 來源
  • 錘頭鯊被 「誤捕」,我們該怎麼辦?
    日前,海南省三亞市水產碼頭低價售賣錘頭鯊一事引發網友熱議,漁民的解釋是「誤捕」。
  • 除了雙髻鯊 海南還有46種常見瀕危水生野生動物
    南海網三亞4月13日消息(南海網見習記者 葉俊一)連日來,三亞一碼頭捕撈、宰殺、售賣近百條雙髻鯊(錘頭鯊)的消息引起網友廣泛關注。那麼,除了雙髻鯊,還有哪些動物也屬於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呢?
  • 三亞儲藏錘頭鯊冷庫曝光 鯊肉分放30餘個泡沫箱
    今天,被漁政部門封存的雙髻鯊凍庫被曝光,經過處理後的雙髻鯊肉讓人觸目驚心。據了解,600餘公斤雙髻鯊被處理後,存放在冷庫內30餘個泡沫箱子中,雙髻鯊仍在流淌的血,讓人有一種深入骨髓的寒冷。  雖然相關部門最後調查出此次碼頭宰殺、售賣鯊魚肉乃漁民「誤捕」所致,相關人員也受到了相應的處罰,如今雙髻鯊肉已被封存。
  • 錘頭鯊是「誤捕」? 「誤捕」「誤賣」實為管理缺位
    新華社北京4月13日新媒體專電(記者張玉潔 吳慧珺 張墨成)近日,三亞水產碼頭當街低價售賣錘頭鯊的消息被曝光,漁民的解釋是「誤捕」。春季正值錘頭鯊的繁殖季,這種無視國際公約的行為對於瀕危物種無疑是毀滅性的打擊。  隨後是數百頭、總重達600公斤的錘頭鯊的肉被售賣。
  • 漁民捕到半人重大海龜 全村總動員幫它回家
    來源:海南特區報漁民將海龜放歸大海海南特區報訊6月10日上午,在萬寧市萬城鎮周家莊村內,一隻體型碩大、圓頭圓腦的海龜吸引了不少村民的目光,捕到海龜,這在村裡還是頭一次。「這隻海龜有50多斤重,活躍得很,在漁網中伸出四肢直躥,整張網都快被『踹』破了。」
  • 瀕危物種稜皮龜誤撞入網 海南漁民齊心將其放生入海
    漁民們在海上收網時發現一隻誤撞入網的巨型海龜。通訊員孫諾 攝被漁網網住的巨型海龜。通訊員孫諾 攝漁民在清理纏繞海龜的漁網。他還告訴記者,一位從上海回海南過中秋節的樂東人陳運強,當時正在海邊遊玩,看到了眾多漁民圍著這隻巨型海龜的場景,很是擔心。孫諾說,因為這場景讓陳運強不由地聯想起前幾年,在外省某地曾發生過漁民捕獲同類巨型海龜,並進行現場血淋淋宰殺售賣的報導。於是,陳運強現場提出要花2000元購買海龜進行放生,但他很快發現自己的擔心是多餘的,他「保護海龜,進行放生」的環保念頭,與現場漁民們的想法不謀而合。
  • 海南水產品優質不優價漁民困惑 石斑價格20年沒變
    受廣東、廣西等地大量養殖金鯧魚的影響,去年9月收穫的海南金鯧魚,到如今還沒賣完。眼見著新魚即將上市,養殖戶們只能將這批魚虧本甩賣。  讓養殖戶們更為困惑的是,海南金鯧魚多採用深水網箱進行標準化養殖,魚肉質好、味香。而其他一些省份的金鯧魚多為池塘養殖,魚有土腥味。魚比別人好,價格和別人一樣,為什麼賣不過別人?這讓養殖戶們百思不得其解。
  • 浙江舟山夜排檔售瀕危動物雙髻鯊 官方稱可食用
    浙江舟山夜排檔售瀕危動物雙髻鯊 官方稱可食用 圖為:浙江舟山沈家門港銷售的雙髻鯊 網友「攝影家謝墨」 攝圖為:浙江舟山沈家門港銷售的雙髻鯊 網友「攝影家謝墨」 攝   中新網舟山6月19日電(見習記者 王譯萱)各類瀕危動物本應受到合理保護。
  • 是我殺死了這一堆錘頭鯊
    ▲看這躺在地方的錘頭鯊寶寶們(此時的寶寶們,已經死亡了,完全失去了知覺,你的頭壓著我的鰭,我的鰭靠著你的背鰭。一堆堆屍體,像極了當年的集中營。多希望這一切都只是個夢,夢醒後,又能和你們一起暢遊在美麗的深藍海底。)
  • 海南漁民伏季休漁期:產業謀轉型 造船闖深海
    中新社海口7月16日電 題:海南漁民伏季休漁期:產業謀轉型 造船闖深海  中新社記者 王子謙 尹海明  時值南海伏季休漁期,海南省瓊海市潭門鎮依然熱鬧,工藝品一條街上的小寶工藝店一早開門,遊客便進來「尋寶」。
  • 圖文:海南惡劣天氣給漁民帶來嚴重損失
    陵水(海南),2010年10月6日 海南惡劣天氣給漁民帶來嚴重損失 陵水縣一漁村漁船無一完好 10月6日,福灣村漁民正在奮力將漁船從沙土裡推出來。新華社記者 侯建森 攝 陵水(海南),2010年10月6日 海南惡劣天氣給漁民帶來嚴重損失 陵水縣一漁村漁船無一完好 10月6日,在海南省陵水縣福灣村海邊,漁船殘骸隨處可見。 當日記者在海南省陵水縣福灣村採訪時看到,漁船殘骸在海邊隨處可見,當地漁民正在全力打撈,不少漁船被巨浪衝到岸邊,碎成兩截,有的只剩下一個空殼,還有的漁船、漁網被埋在岸邊的沙裡。
  • 誤捕300斤大海龜一米多長稜皮龜被漁民放生
    原標題:漁民誤捕300斤重大海龜果斷放歸大海 龜背形似楊桃漁民視為吉祥物近日,南澳漁民出海時意外捕獲了一隻大海龜,不過,他們並沒將大海龜帶回,而是把大海龜放歸大海,還其自由。經查,這隻大海龜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稜皮龜,潮汕人稱之為「楊桃龜」。
  • 李克強在海南考察20個瞬間:漁民贈使用20年船槳
    獲知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後,當地註冊企業井噴式增長,李克強說,什麼是改革?改革就是最大限度調動老百姓的積極性,解放生產力。簡政放權能夠讓百姓創業收入提高,生活成本降低,這「一高一低」就是政府應該做的事!
  • 象山漁民誤捕100公斤重稜皮龜,要4個人抬得動
    象山漁民誤捕100公斤重稜皮龜,要4個人抬得動 2020-10-10 13: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澳漁民捕獲1.25噸重巨型錘頭雙髻鯊(圖)
    鯊魚博物館老闆維克·希斯洛普和在新南威爾斯北部海岸捕到的龐然大物——錘頭雙髻鯊。據國外媒體報導,漁民們從澳大利亞東海岸暖水域捕到一隻巨大的鯊魚,這令他們欣喜不已。這只在新南威爾斯北海岸捕到的鯊魚重1.25噸,長20英尺(約6米),被認為至少40歲。昆士蘭鯊魚博物館的老闆維克·希斯洛普聽到捕獲鯊魚的消息感到萬分興奮,希斯洛普買下了這只在被拖上岸時就已死掉的鯊魚。他說:「它是一個壯觀的標本,這是肯定的。我計劃先冷凍它,然後在鯊魚博物館展出。」錘頭雙髻鯊的一些種類屬於全球瀕危動物,但是與吃人的大白鯊不同,它們不以襲擊人類而聞名。
  • 黃驊漁民誤捕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中華鱟
    當地漁業部門表示,會和漁民一起幫助中華鱟回歸大海   本報訊(陸旭東張國賓劉傑)日前,黃驊南排河漁民在海上生產作業時,誤捕到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中華鱟,當地漁業部門表示,會和漁民一起幫助中華鱟回歸大海。    南排海漁民李春營介紹,15日,他與其他船員一同駕船前往渤海捕撈,出海第一耙子就拉上來一個生物。
  • 漁民誤捕300斤達氏鰉,已放歸黑龍江
    漁民誤捕300斤達氏鰉,已放歸黑龍江 2020-06-29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