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危物種稜皮龜誤撞入網 海南漁民齊心將其放生入海

2020-12-03 中國日報網

漁民們在海上收網時發現一隻誤撞入網的巨型海龜。通訊員孫諾 攝

被漁網網住的巨型海龜。通訊員孫諾 攝

漁民在清理纏繞海龜的漁網。通訊員孫諾 攝

漁民在清理纏繞海龜的漁網。通訊員孫諾 攝

漁民在清理纏繞海龜的漁網。通訊員孫諾 攝

據海南日報客戶端 | 記者張琬茜

「哇哦!再見了!親愛的大海龜!哈哈」9月15日上午,在樂東黎族自治縣黃流鎮尖界村附近的一片海灘上,一群漁民正一邊鼓著掌一邊歡呼。他們正在集體歡送一隻巨型海龜重歸大海,看著慢慢遠遊而去並最終消失在茫茫大海中的大海龜身影,漁民們十分開心,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在做一件關於環保的大好事。當天早上8點多,在樂東黎族自治縣黃流鎮尖界村附近海域,漁民們在海上收網時,意外地發現了一隻誤撞入網的「迷路」巨型海龜,大家齊心合力將其拉到岸邊進行清網救助後,發生了上面放生的感人一幕。

「好大的傢伙啊!我們一起來給它把漁網剪開。」記者從一段現場拍攝的視頻裡看到,清晨的沙灘上,十多位漁民正圍聚在一隻巨型烏龜旁,有幾位漁民正在細心地剪開纏繞著它的漁網,大家議論紛紛,都不知道它到底是幾級保護動物。「這個東西(海龜)太大了,足足需要七八個漁民才能勉強拉動。」攝影師孫諾是這些視頻的拍攝者,當時他正在海邊拍攝漁民的攝影專題,恰好完整記錄下來事情的整個過程。他還告訴記者,一位從上海回海南過中秋節的樂東人陳運強,當時正在海邊遊玩,看到了眾多漁民圍著這隻巨型海龜的場景,很是擔心。孫諾說,因為這場景讓陳運強不由地聯想起前幾年,在外省某地曾發生過漁民捕獲同類巨型海龜,並進行現場血淋淋宰殺售賣的報導。於是,陳運強現場提出要花2000元購買海龜進行放生,但他很快發現自己的擔心是多餘的,他「保護海龜,進行放生」的環保念頭,與現場漁民們的想法不謀而合。

孫諾電話裡告訴記者,在現場,兩名漁民先後用剪刀將纏繞在烏龜四周的漁網小心翼翼剪掉。在剪網的過程中,只見巨型海龜不停地撲動四肢,很有活力,最終,海龜在漁民的細心救助下,安全地遊向了大海。「漁民們的環保舉動太令人感動了!」孫諾很激動,也很感動,完整地將漁民們毫不猶豫對海龜進行救助放生的過程拍攝了下來。

那麼,這隻巨型烏龜到底是「何方神聖」?記者拿著孫諾發來的現場影像資料,諮詢了海口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秘書長李波。據李波介紹,這是一種極其珍貴的瀕危動物——稜皮龜,從視頻中看,目前健康狀態良好。李波看到相關視頻後,立即就相關情況與國內著名的海龜專家、海南師範大學副校長史海濤博士進行了聯繫溝通,海南師範大學海龜救助站還為該稜皮龜的其他應急救助做了相應準備。李波告訴記者,稜皮龜龜體大,是世界上龜鱉類中體形最大的一種,殼長104-150cm,寬56-90cm,高29-49.5cm,重均達100kg以上,主要棲息於熱帶海域的中上層,分布於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域。2013年,稜皮龜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據目前的考證,除了澳大利亞的大堡礁以外,全世界幾乎沒有稜皮龜的棲息地,稜皮龜每年環遊太平洋一次,靠吃水母為生。

「我們曾經救助過綠海龜、紅海龜、玳瑁等品種的龜,但這個品種實在少見。」曾經在海南救助過大量保護動物的李波介紹,雖然稜皮龜在海南也有分布,但數量極其少,這一次的「偶遇」實在難得,他對海南這些漁民極高的環保意識非常讚賞,但同時也從專業角度提出了有關海航動物放生的科學方法。李波還幫助記者與省級漁業管理部門取得了聯繫,對此事的管理方面做了進一步的了解。據管理部門介紹,一般發現水生野生保護動物,首先要報當地的漁業主管部門,及時安排專業救護機構工作人員對其進行安全檢查,在動物有病或受傷的情況下,需要進行專業治療後,才在適當的環境和時機,進行放生。

來源:海南日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近百條瀕危錘頭鯊在三亞碼頭當眾叫賣,官方:系漁民一網誤捕
    近百條瀕危錘頭鯊在三亞碼頭當眾叫賣,官方:系漁民一網誤捕 澎湃新聞記者 刁凡超 2016-04-11 08:41 來源
  • 誤捕雙髻鯊這事,我要為海南漁民說幾句!切勿把海南漁民妖魔化了…
    一時間斥責之聲不斷,海南漁民似乎成了目無法紀的刁民,只知過度捕撈,不知環境保護!然而真的是這樣嗎?對於此,網友「諸葛也亮了」表示要為海南的漁民說幾句,切勿妖魔化了海南漁民……以下內容來自天涯社區網友原帖:《誤捕雙髻鯊這事,我要為海南漁民說幾句》樓主:諸葛也亮了網友瘋傳的近百條瀕危動物路氏雙髻鯊
  • 廣東放生者亂放外來物種 漁民稱珠江清道夫魚成災
    廣東放生者人數眾多  「蛇類放生國內比較普遍,但在各類放生動物中,蛇不佔多數。一般放生較溫順的小蛇,而且還要進入深山老林裡,不放攻擊人的毒蛇、大型蛇,確保安全。」國內專業放生網站「拔眾生苦放生網」負責人、資深放生者「龍師兄」告訴記者。  龍師兄放生多年,其成立放生協會是經過政府民族宗教管理部門批准。
  • 漁民捕到半人重大海龜 全村總動員幫它回家
    來源:海南特區報漁民將海龜放歸大海海南特區報訊6月10日上午,在萬寧市萬城鎮周家莊村內,一隻體型碩大、圓頭圓腦的海龜吸引了不少村民的目光,捕到海龜,這在村裡還是頭一次。「這隻海龜有50多斤重,活躍得很,在漁網中伸出四肢直躥,整張網都快被『踹』破了。」
  • 野生甲魚成全球瀕危物種 浙江原生品種年年放生
    日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發布最新版全球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瀕危物種名單中出現了中華鱉(甲魚),系瀕危物種3個級別中的最輕一檔「易危」,即「滅絕機率大增種類」。據說,這一結果是考慮到甲魚在日本、中國等地的生存狀況,理由是野生甲魚被捕獲用於食用與養殖,個體數量不斷減少。
  • 除了雙髻鯊 海南還有46種常見瀕危水生野生動物
    南海網三亞4月13日消息(南海網見習記者 葉俊一)連日來,三亞一碼頭捕撈、宰殺、售賣近百條雙髻鯊(錘頭鯊)的消息引起網友廣泛關注。那麼,除了雙髻鯊,還有哪些動物也屬於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呢?
  • 海南三亞碼頭被曝批量出售瀕危物種錘頭鯊:幾塊錢一斤
    海南三亞碼頭被曝批量出售瀕危物種錘頭鯊:幾塊錢一斤 葉俊一/南海網 2016-04-09 20:21 來源:澎湃新聞
  • 加劇外來物種入侵 從"食人鯧"看"非法放生"之憂
    「近年來常有漁民在柳江中捕獲『鱷雀鱔』,而且個頭越來越大,迄今捕獲的最大的一條超過半米,有兩三公斤重。」柳州市漁政漁港監督管理站執法人員王平均說。     日前,在福建龍巖市一個小區的「觀景池」內,市民陳先生發現裡面有一條將近半米長的大魚,四五斤重,他用網兜將其捕獲後,諮詢專家後發現,這也是一條「鱷雀鱔」。
  • 珍貴瀕危海龜今天回家啦~它竟然還「涉黑」
    參加放流活動的江蘇省檢察院第七檢察部主任周合星告訴記者,99隻海龜中有29隻是江蘇司法機關在辦案中移送救助、經專家救治和野化訓練後放生的,其餘的是海南有關方面罰沒、救助的。經鑑別,該龜是海龜科玳瑁,系國家珍貴瀕危野生動物! 玳瑁古名瑁、文甲,是一種生活在熱帶深海底的爬行動物。傳說四大『神獸』中的玄武原型,就是玳瑁。因其壽命可長達150年,且背上又有十三塊狀如盾形、分三行做覆瓦狀排列的鱗片,所以,玳瑁又叫「十三鱗」「長壽龜」。
  • 珍貴瀕危海龜今天回家啦~它竟然還「涉黑」……
    參加放流活動的江蘇省檢察院第七檢察部主任周合星告訴記者,99隻海龜中有29隻是江蘇司法機關在辦案中移送救助、經專家救治和野化訓練後放生的,其餘的是海南有關方面罰沒、救助的。經鑑別,該龜是海龜科玳瑁,系國家珍貴瀕危野生動物! 玳瑁古名瑁、文甲,是一種生活在熱帶深海底的爬行動物。傳說四大『神獸』中的玄武原型,就是玳瑁。因其壽命可長達150年,且背上又有十三塊狀如盾形、分三行做覆瓦狀排列的鱗片,所以,玳瑁又叫「十三鱗」「長壽龜」。
  • 全球最瀕危靈長類物種海南長臂猿喜添新丁 (1/2)
    全球最瀕危靈長類物種海南長臂猿喜添新丁2) "← →"翻頁 9月1日,海南省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全球最瀕危的靈長類動物
  • 這個物種在海南一度瀕臨滅絕,如今獲新生!
    2018年至2019年,他曾參與大洲島生物多樣性調查,發現大洲島共有維管束植物488種,瀕危植物11種,除海南蘇鐵、水芫花、海南龍血樹等珍稀植物外,還生長著血葉蘭、墨蘭等8種蘭科植物。李榕濤眼中的大洲島,簡直是植物的天堂。又何止是植物的天堂。
  • 一網拉上來一條10斤「美人魚」,漁民主動上報求放生
    而前段時間在揚州,就有漁民在太平河當中,捕捉到了一條非常鮮豔漂亮的魚。在9月4日時候,揚州的一個漁民像往常一樣出去打魚,結果捕捉到了一隻十斤多重的胭脂魚,後來將這一條比較稀有的魚類放回到了長江當中在訪問漁民援助的時候,他說當時把網撒下去,過了一段時間之後開始拉網,覺得一沉,就知道這裡面會有一條大魚。捕撈上來一看,果然在網裡面有一條大魚,但是這個魚的顏色卻有點與眾不同。全身帶著紅色,而且它的嘴巴粉嫩嫩的。於是便懷疑這是一條胭脂魚,作為海上的老漁民,袁珠也是知道,胭脂魚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最美漁民」放生綠海龜
    昨日,在這片沙灘上一位「最美漁民」賴先生撿到一隻被浪卷上岸的綠海龜,駕船前往深海將海龜放生。記者了解到,這已經是賴先生第二次在西湧海域發現綠海龜並放生。 昨日傍晚,在深圳環保公益組織「潛愛大鵬」的群裡傳出一段視頻,一位身穿螢光綠防曬服的男子抱著一隻海龜,準備放生。據了解,這位男子姓賴,是西湧本地居民,以駕船載遊客出海為生。
  • 國家Ⅰ級瀕危物種|我國海南特有的珍稀植物——海南蝴蝶蘭
    國家Ⅰ級瀕危物種|我國海南特有的珍稀植物——海南蝴蝶蘭文:花木君蝴蝶蘭是世界著名觀賞花卉,同卡特蘭、大花蕙蘭、石斛蘭並稱「四大洋蘭」。蝴蝶蘭花葶細長,花朵色彩豔麗,排列有序,猶如蝴蝶翩翩飛舞,因而享譽世界。事實上,我國除了卡特蘭以外,其他三大「洋蘭」都有分布,並且不少都是世界珍稀名貴品種的重要親本之一。
  • 湘鄂農村有人用粘網捕捉斑鳩,貓頭鷹被纏住,好心人將其解救放生
    湘鄂農村有些家庭會自己買一張粘網,布置在山間地頭捕一些斑鳩來食用以改善夥食,這些農民大多不懂法律,認為自己捕捉斑鳩和釣魚差不多,或者隱隱約約懂一些法律,但覺得自己這不違法犯罪……捕捉工具一般是一張長約12米,高約5米的大網
  • 巴西龜被放生或危害閩江 市民放生可選本地物種
    5月26日,本報A2版報導了大量「生態殺手」巴西龜被放入閩江,專家認為盲目放生可能會導致本地龜滅亡。連日來有不少讀者撥打本報電話,想要知道除了巴西龜外,常見的外來物種還有哪些。因價格便宜適應力強,巴西龜比本地龜更受歡迎「其實我們此前還沒注意到有人在閩江內如此大規模地放生巴西龜。」
  • 物種保護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發現19個新物種
    除了通過生態搬遷給珍稀瀕危物種「讓路」,一年多來,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霸王嶺林區的斧頭嶺,還多出了不少用繩索搭建的「生態橋」。 「瞧,它們嗖地一下就滑了過去。」霸王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海南長臂猿監測隊隊員李文永點開手機裡的一段視頻。畫面裡,一隻懷抱幼崽的成年海南長臂猿抓著兩根高空繩索正在「過橋」。
  • 漁民捕獲3米長翻車魚後放生 翻車魚是世界上最大最沉的硬骨魚
    漁民捕獲3米長翻車魚後放生 翻車魚是世界上最大最沉的硬骨魚時間:2020-04-29 10:4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漁民捕獲3米長翻車魚後放生 翻車魚是世界上最大最沉的硬骨魚 4月27日晚上7點左右,浙奉漁13035號漁船在東海作業時,意外捕獲一條約3米長的成年翻車魚
  • 福建省嵛山島海域捕獲斑海豹 漁民聯合相關部門放生
    8月22日傍晚,家住福鼎市嵛山島的漁民將春貴,在嵛山島海域附近作業時,發現一隻長相奇怪的海生動物誤入魚網。這隻怪物長約半米,重約30公斤,頭部有點像狗,身上分布著許多黑色斑塊,前面還有一對腳掌。這究竟是什麼動物呢?將春貴沒有細想,準備讓其回歸大海,但是這隻「怪物」還是多次被潮水推回了船網邊。無奈之下,將春貴只得將該「怪物」用漁網拖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