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民們在海上收網時發現一隻誤撞入網的巨型海龜。通訊員孫諾 攝
被漁網網住的巨型海龜。通訊員孫諾 攝
漁民在清理纏繞海龜的漁網。通訊員孫諾 攝
漁民在清理纏繞海龜的漁網。通訊員孫諾 攝
漁民在清理纏繞海龜的漁網。通訊員孫諾 攝
據海南日報客戶端 | 記者張琬茜
「哇哦!再見了!親愛的大海龜!哈哈」9月15日上午,在樂東黎族自治縣黃流鎮尖界村附近的一片海灘上,一群漁民正一邊鼓著掌一邊歡呼。他們正在集體歡送一隻巨型海龜重歸大海,看著慢慢遠遊而去並最終消失在茫茫大海中的大海龜身影,漁民們十分開心,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在做一件關於環保的大好事。當天早上8點多,在樂東黎族自治縣黃流鎮尖界村附近海域,漁民們在海上收網時,意外地發現了一隻誤撞入網的「迷路」巨型海龜,大家齊心合力將其拉到岸邊進行清網救助後,發生了上面放生的感人一幕。
「好大的傢伙啊!我們一起來給它把漁網剪開。」記者從一段現場拍攝的視頻裡看到,清晨的沙灘上,十多位漁民正圍聚在一隻巨型烏龜旁,有幾位漁民正在細心地剪開纏繞著它的漁網,大家議論紛紛,都不知道它到底是幾級保護動物。「這個東西(海龜)太大了,足足需要七八個漁民才能勉強拉動。」攝影師孫諾是這些視頻的拍攝者,當時他正在海邊拍攝漁民的攝影專題,恰好完整記錄下來事情的整個過程。他還告訴記者,一位從上海回海南過中秋節的樂東人陳運強,當時正在海邊遊玩,看到了眾多漁民圍著這隻巨型海龜的場景,很是擔心。孫諾說,因為這場景讓陳運強不由地聯想起前幾年,在外省某地曾發生過漁民捕獲同類巨型海龜,並進行現場血淋淋宰殺售賣的報導。於是,陳運強現場提出要花2000元購買海龜進行放生,但他很快發現自己的擔心是多餘的,他「保護海龜,進行放生」的環保念頭,與現場漁民們的想法不謀而合。
孫諾電話裡告訴記者,在現場,兩名漁民先後用剪刀將纏繞在烏龜四周的漁網小心翼翼剪掉。在剪網的過程中,只見巨型海龜不停地撲動四肢,很有活力,最終,海龜在漁民的細心救助下,安全地遊向了大海。「漁民們的環保舉動太令人感動了!」孫諾很激動,也很感動,完整地將漁民們毫不猶豫對海龜進行救助放生的過程拍攝了下來。
那麼,這隻巨型烏龜到底是「何方神聖」?記者拿著孫諾發來的現場影像資料,諮詢了海口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秘書長李波。據李波介紹,這是一種極其珍貴的瀕危動物——稜皮龜,從視頻中看,目前健康狀態良好。李波看到相關視頻後,立即就相關情況與國內著名的海龜專家、海南師範大學副校長史海濤博士進行了聯繫溝通,海南師範大學海龜救助站還為該稜皮龜的其他應急救助做了相應準備。李波告訴記者,稜皮龜龜體大,是世界上龜鱉類中體形最大的一種,殼長104-150cm,寬56-90cm,高29-49.5cm,重均達100kg以上,主要棲息於熱帶海域的中上層,分布於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域。2013年,稜皮龜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據目前的考證,除了澳大利亞的大堡礁以外,全世界幾乎沒有稜皮龜的棲息地,稜皮龜每年環遊太平洋一次,靠吃水母為生。
「我們曾經救助過綠海龜、紅海龜、玳瑁等品種的龜,但這個品種實在少見。」曾經在海南救助過大量保護動物的李波介紹,雖然稜皮龜在海南也有分布,但數量極其少,這一次的「偶遇」實在難得,他對海南這些漁民極高的環保意識非常讚賞,但同時也從專業角度提出了有關海航動物放生的科學方法。李波還幫助記者與省級漁業管理部門取得了聯繫,對此事的管理方面做了進一步的了解。據管理部門介紹,一般發現水生野生保護動物,首先要報當地的漁業主管部門,及時安排專業救護機構工作人員對其進行安全檢查,在動物有病或受傷的情況下,需要進行專業治療後,才在適當的環境和時機,進行放生。
來源:海南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