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宸媽2020年發布的第65篇原創內容。
全文共計3184字,大約需要4-6分鐘時間閱讀
有人說,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生命;也有人說,成為母親女人的生命才最完整;有人說,爸爸對女兒的影響是最大的;也有人說,孩子是每個女人的生命……
作為一個女人,我工作和生活的圈子裡,大部分社會成員都是女人。從佔據學校大半壁江山的女老師們到身邊各行各業職業的女性朋友們;從周圍各類媽媽群到我熟悉的閨蜜們,我一直在觀察和思考:女人的一生,究竟是怎樣的一生?女人的一生,到底哪些因素對她們影響最大?
小時候,聽媽媽和阿姨們聊天,她們時常會感嘆一句:「女孩子,就是菜籽命,撒到哪就是哪……」這樣的話語,是帶著過來人的無奈和心酸的,更是讓年少的我懵懂間感到悲涼的。為什麼說女孩子就是「菜籽命」?什麼叫「撒到哪就是哪」?
人到中年,我開始慢慢的對這句話有了理解。
拿我工作的學校同事舉例。籍貫在外地的女老師們,幾乎都是因為談戀愛結婚才到這座城市定居,遠離家鄉,遠離父母,只因為一個他,所以心甘情願來到這座陌生的城市,開始找工作,開始洗手作羹湯,成為他背後的那個溫柔女人,成為那個獨立小家中那位24小時隨時在線被稱為「媽媽」的女人。
這就是「菜籽命」,不論之前的籍貫在哪裡,家鄉有多好,父母之前有多寵愛,一旦戀愛結婚,大多數女孩子終究會選擇像顆菜籽一樣,隨著愛情而漂泊,撒在愛情的土地上,逐漸長成新生家庭中新生代母親的樣子。
前段時間papi醬因為孩子隨爸爸姓的一條微博被女權粉們大罵;著名舞蹈藝術家楊麗萍因為沒有生育也在之前備受爭議;女人,究竟應該怎麼樣生活才更合適呢?
大火的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為什麼突然大火?
一方面固然是因為30位姐姐都是各行各業成名的姐姐,另外一方面也因為這些姐姐們無一例外都是30+以上的年齡,一群有顏值、有閱歷、有能力、有野心的女人們,湊在一起使出全身解數拼才藝,怎麼能不好看?怎麼能不火?
最近看了兩本女性話題的小說,兩本都是低音·北京聯合出版公司的新書。一本是《女傭的故事》:一位底層單身媽媽的奮鬥史;另外一本是普利茲文學獎女作家安 • 泰勒古稀之年的巔峰之作《時間之舞》。兩本小說看完,讓我對之前一直思考的女人一生的定位有了更深刻的認知。
《女傭的故事》是一個普通女人的成長史。講述一個女孩成為單親媽媽後不得不一邊從事清潔女傭的工作一邊照顧年幼女兒艱難生活,最終靠自己的努力堅持夢想為自己和女兒換來了更好的生活的故事。
《時間之舞》是一個關乎婚姻、家庭、自我,更關乎女性主義的小說。這本書中安·泰勒探討了當代女性十分關注的議題:女人,要如何才能找到自我?關於婚姻,關於家庭,一個女人要如何才能走出走出生活賦予的殼,再也不要「被定義」,真正的找到那個讓自己最舒服最愉悅的「自我」?
安 • 泰勒(Anne Tyler),美國當代著名小說家,文學評論家。1941年生於明尼蘇達州的明尼阿波利斯,現居馬裡蘭州巴爾的摩。19歲時畢業於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隨後在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讀研究生。本書是安 • 泰勒的最新力作,也是她的第22部小說。第11部小說《呼吸課》曾獲1988年普利茲文學獎,其他作品曾獲美國國家書評獎、大使圖書獎等,入圍布克獎決選、普立茲獎、福克納獎、橘子文學獎等,《意外的旅客》曾被改編成電影,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
在《時間之舞》這部小說,安·泰勒是用主人公薇拉 • 德雷克10歲、20歲、40歲和60歲四個年齡段的人生片段作為講述來展開的。在這四個不同的年齡段中,都發生著對她的生命起決定性作用的事件:
011967年,她是一名小學生,正在應對母親的突然失蹤
一個情緒經常失控的母親,一個每次情緒失控都會打罵孩子甚至離家出走的母親,對於孩子而言,是噩夢。所幸還有一個「好好先生」父親,可以在母親情緒失控離家出走時安撫和照顧孩子,雖然笨拙,卻也是孩子們唯一可以依靠的靠山。
10歲的薇拉 • 德雷克正是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逐漸成長的。然而,長大後的薇拉開始反思:和「好好先生」相處的母親,是真的幸福嗎?母親的壓抑,母親的情緒失控,不正是源於父親的「好」嗎?
021977年,她是一名大學生,正在考慮男友的求婚
20歲的薇拉,和叛逆期的妹妹比起來,是大學生,是好孩子,更是那個讓人省心的讓人驕傲的好姑娘。這個好姑娘,在大學裡遇到了真愛學長,她熱烈的愛著學長,在復活節前的周末,她第一次乘坐飛機帶學長男友回家見父母。
飛機上被鄰座持槍恐嚇的她驚魂未定,可是這樣的經歷卻被家人和男友的反應輕描淡寫的略過。面對家人們對男友的質疑,薇拉最終在臨回學校前告知了父母自己對於男友求婚的決定。
事實上,整個篇幅的描寫,我們都可以看到,年輕的薇拉對於自己被忽略的驚恐的內在反應,也可以看到薇拉對於帶男友回家見父母時家人表現的難為情。
每個青年是不是都有這樣一段時間,覺得父母不如自己,覺得身邊的朋友是最有意義的?這個時期的薇拉,是有理想,有目標,又有活力的,是她最好的年華。
031997年,她成為一個年輕的寡婦,盡全力重新開始自己的生活;
40歲的薇拉,成為了年輕的寡婦。20歲時和學長男友戀愛的結果是意外懷孕最終迫使她暫停了理想,終止了自己熱愛的學業,先結婚生子,誰知道時光飛逝一轉眼就過去了20年。
這20年間,兩個孩子相繼出生、長大,她成了那個習慣家庭生活和陪丈夫應酬的女人。
薇拉的自我到哪去了?沒想過。
等到丈夫去世,薇拉操持完丈夫的後事,才開始再度為了打發無聊繼續撿起來當初因為懷孕而終止的學業,那是她曾經那麼喜歡的語言學呀!
丈夫去世,是因為丈夫駕車時的情緒不穩,操作失誤,在她的整個經歷中,既討厭丈夫的情緒失控,又對自己當時挑起話題引起丈夫情緒不穩而自責,更對當時沒能阻止丈夫錯誤操作而悔恨。
新生活,在兩個兒子相繼長大離開家後,是屬於薇拉獨自一人的,她開始潛意識的重拾自己年輕時的理想和愛好。
042017年,她渴望成為祖母,但覺得自己可能永遠沒這個機會了
60歲的薇拉,兩個兒子和她聯繫很少,和新任丈夫彼得安靜的生活在一起。
彼得是個習慣性無微不至的照顧薇拉的好丈夫,薇拉的生活平靜優渥也有一絲無聊。
薇拉喜歡挺立的巨人柱,高大、挺拔、向上生長的巨人柱,象徵著薇拉內心一直渴望的獨立。
當意外接到一個陌生人打來的奇怪電話時,她被對方語氣中的「需要」所吸引。隨後,在完全不了解原因的情況下,她從美國西海岸飛到東海岸的巴爾的摩,去照顧一位素未謀面的年輕女人和她的9歲女兒,還有一隻叫「飛機」的小狗。這份衝動將薇拉引向一種未知的生活——周圍的鄰居都很古怪,但又像家人一樣對待彼此,她在這個意想不到的地方找到了安慰和滿足……
05後記
《時間之舞》是一部關於希望和轉變的迷人的小說,它讓我們看到了安 • 泰勒的力量之巔。不論我們處在何種階層,不論我們處於哪個年齡段,你所經歷的人和事,都不知不覺的在你的身上留下了痕跡,或思維,或邏輯,或氣質,或行為,都帶著你的過去。
《十三邀》中,許知遠採訪經濟學家陳志武:「什麼是年輕人最重要的事?」陳志武回答:「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最重要。」
女人的一生,到底什麼是最重要的?——成為你自己,成為獨立的你自己!
我喜歡《時間之舞》中安·泰勒塑造出來的薇拉在60歲時終於尋找到了獨立的自我的力量,終於可以不用被父母影響,不用被身邊的丈夫影響,不用考慮孩子們,只純粹的考慮自己的內心喜好,做那個也許不符合常規但是卻內心無比歡愉的自己。
人生一世,短短數十年,彈指一揮間,女人太容易被各種身份和角色所定義,做自己,其實很難。
我欣賞papi醬生活中與丈夫的恩愛和智慧,孩子跟誰姓不重要,重要的是papi醬是那麼清楚自己要什麼、怎麼樣可以讓自己更愉悅的女人;
我喜歡《乘風破浪的姐姐》們那麼獨立、努力又拼命的樣子;
我當然也佩服和欣賞楊麗萍為了舞蹈為了藝術犧牲自己的精神,她的愉悅來自於舞蹈和藝術;
我在努力的讓自己修煉成一個足夠獨立,足夠強大,愉悅的,讓自己能像巨人柱那樣高大、挺拔、向上生長的女人,一如《時間之舞》中的薇拉,終究能夠成為更好的自己!
我是宸媽,專注於青少年教育教養,喜歡我的文字歡迎分享、點讚、關注和評論,原創不易,轉載請聯繫本人!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