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極地》:藏人們的生活

2020-12-05 獨立碼字人

對於生活在沿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年輕人來說,或許都會有一個西藏夢,想要一睹那裡壯闊的風景或瞻仰神聖的佛祖。我們腦海中的西藏是廣袤無垠的草原、清澈高遠的天空,一望無際的戈壁、變化多端的風沙、聖潔純淨的湖泊、莊嚴肅穆的布達拉宮.....然而那裡更有千百年來與之休戚與共的藏人,他們平均生活在海拔4000米以上,生生不息,代代相傳。正如紀錄片的名字《極地》,那裡不僅是青藏高原,世界的最高極,也是人類的極限(拍攝難度可想而知,向攝製組致敬)。

打開畫面,每一幀都美得令人神往,畫面的構圖堪稱教科級別。紀錄片一共七集,每一集三十多分鐘,由幾個人的故事組成,主要聚焦藏地普通人的生活。

第一集:使命感

我之所以覺得第一集是使命感,是因為這集主要介紹了羌塘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保護員、波密縣放映員以及鹽人的故事。因為職業,所以決定了他們的職責,而他們所從事的事情無疑又帶著某種使命感。野生動物保護員多吉次巴,由於保護動物需要常年生活在荒無人煙的保護區,沒有固定的居所,巡邏到哪裡就帶著家人停留在那裡,常常一個人騎著一輛摩託車穿越在廣袤的大地上,荒原孤煙直,是他最孤獨的寫照。

電影放映員白瑪曲旺,一個年輕人牽著一匹馬,幹著最苦逼也最具有幸福感的工作,他從一個村落走到下一個村落,一路上翻山越嶺,跋山涉水,給大家放映電影,帶來外界東西。同樣孤獨與危險並存,看馬滑索過河真是驚險,但是夜晚村民們露出歡樂的笑容,想必他心裡是幸福的。

鹽人次仁旺青馱了一輩子的鹽,這次不比往常,他要帶著最小的孫子小剛吉去馱鹽。藏北流傳了一個說法:馱鹽的辛苦,是要經過死以外的所有艱辛。作為領隊,他不僅給每個人分好工,定好規矩,同時也教導子孫什麼是感恩。

「不能浪費,浪費女神會生氣」

「我們不能全部拿走,還會有很多人過來,別人就沒有了,只夠我們使用就可以了,不可以貪得無厭。」

這是最令動容的地方,他們在面對大自然惡劣的環境的同時,依然能夠心懷感恩,知足快樂,並保持初心,代代相傳。而這樣的純粹與快樂、謙卑,延續到第二集,「治癒」。

第二集,我認為是比較能夠治癒人的。鎖匠江安與他的48頭牛和25頭豬 、三公主的友情和她們共同的「美容事業,捕獵人大栢龍對失蹤兒子的守候。這一集我看到了藏地人的溫暖、熱情友善、淳樸。

第三集,手藝。分別介紹了烏爾朵、賽馬、諧欽,三種臧民的傳統技藝。

烏爾朵是牧人重要的生存技能,牧人用它拋鄭石塊驅趕牲畜。

賽馬,通過比速度和拾撿哈達的數量,獲得榮耀。

諧欽,是一種流傳了很久的集體歌舞儀式。

這集主要通過比賽和節日的形式,為我們展示了這三種技藝。而這三集的主人公,邊江、諾拉,赤來倫珠,在面對曾經引以為豪的技藝時,都顯得力不從心。比起年輕人,他們不復當年,或許我們在看著赤來倫珠遠遠落後年輕人的背影唏噓不已,但老人家卻特別知足,他說能活著一天是人生,能活著兩天也是人生,要活就要特別努力的活,能吃能喝比什麼都重要。

而諾拉的人生哲學是人活著就要精彩,你自己都會覺得自豪,有力量。得讓所有人看到你的厲害,人不可以像包跑不快的馬一樣,晃晃悠悠,原地不動的生活是沒有意思的。

這是多麼灑脫,豪放,自由的民族,看透生活的本質,活得明白,灑脫,精彩,知足,他們內在信仰與思想,遠比貧瘠的生活更富足。

第四集、第五集、第六集、第七集,每一集令人動容的點都不同,你還會看到他們的善良、純真、信仰、平和,每一個鏡頭都想截下,因為實在是太美好了,最後套用導演的說的話:希望西藏永遠都保持她的聖潔、美麗。希望釋迦摩尼一直眷顧這片虔誠又單純的土地。

相關焦點

  • 紀錄片《極地》:普通藏人,認認真真地活著
    《極地》  普通藏人,認認真真地活著  紀錄片《極地》在豆瓣評分超過9分,讚譽一片。它不過就是拍攝了幾個普普通通的藏人的生活。《極地》的監製曾海若認為,它之所以動人只是因為所有故事都在講述一個議題——他們在認認真真地活著資料圖:西藏民眾。
  • 央視紀錄片《極地》 深入藏地 展現當地生活
    本報訊 由中央電視臺、北京五星傳奇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聯合攝製出品的大型紀錄片《極地》,日前完成了大部分拍攝工作,進入到後期製作。該片是由備受讚譽的《第三極》總導演曾海若領銜創作,講述當代西藏與世界互動的故事。 有別於大篇幅展現風光的其他作品,《極地》將鏡頭聚焦在普通西藏人的真實生活。
  • 紀錄片《極地》真實記錄與溫情傳承西藏傳統文化
    中國西藏網訊 如今,傳承和弘揚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已經成為中國社會的共識,紀錄片領域也不例外。由前年大火的紀錄片《第三極》製作團隊與央視聯手再創的新作《極地》日前與廣大觀眾見面,再次聚焦地球第三極青藏高原。《極地》的風格跟《第三極》類似,都嘗試通過單元故事書寫一種地域變遷和共識。
  • 央視紀錄片:《極地》
    請大家帶著輕鬆的心情去觀看該紀錄片,不要與他們爭辯。不要用俯視的視角去看待別人的文化!更不要用憐憫的心態去親近物質不充裕的人們!藏族同胞們的精神家園比我們漢人富裕太多太多了!在我們漢人重拾自我精神財富的同時,我也衷心希望藏族同胞們守護好自己的精神家園!紀錄片重在記錄,不妄自幹涉,觀眾也是,懂得敬畏與尊重。道理我都懂,但是,我想為那匹馬發條彈幕:md,嚇得老子腿都軟了。
  • 央視紀錄片《極地》 深入藏地 展現當地生活·杭州日報
    本報訊 由中央電視臺、北京五星傳奇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聯合攝製出品的大型紀錄片《極地》,日前完成了大部分拍攝工作,進入到後期製作。該片是由備受讚譽的《第三極》總導演曾海若領銜創作,講述當代西藏與世界互動的故事。 有別於大篇幅展現風光的其他作品,《極地》將鏡頭聚焦在普通西藏人的真實生活。
  • 高分紀錄片《極地》導演新作《生活萬歲》曝海報
    高分紀錄片《極地》導演新作《生活萬歲》曝海報 、任長箴執導創作的紀錄片《生活萬歲》曝光了一組概念海報。他們之中,有武漢站前隻身帶孩子開出租的單身媽媽,有正要置換心臟的病人,有黃土高原上去意彷徨的貧窮教師,有孤獨的護林員,有失戀的舞女,還有生病的小丑醫生……《極地》《舌尖上的中國》導演十年默契合作 真實刻畫普通人生活程工導演在紀錄片領域積累了十餘年創作經驗,他專注於對人物的刻畫,用記錄的方式對人物情感做細膩的展現
  • 西藏紀錄片《極地通途》9日首播 講述人與公路的故事
    9日,該紀錄片導演拉巴歐珠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紀錄片《極地通途》在長達一年的拍攝過程中,攝製組先後穿越了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新藏公路及部分農村公路,講述高原民眾與公路的故事。涉藏紀錄片《極地通途》於12月9日在《西藏衛視》首播,講述人與公路的故事。
  • 推薦紀錄片《極地》:不一樣的生活
    原來,生活並不只有眼前這一種形態;原來,還有一群人這樣思考,這樣看待山,看待樹,看待自然 這是一部聚焦中國青藏高原的紀錄片,整體給人最直觀的感覺就一個字——美。 那是一種純粹的、聖潔的、未經修飾的美。它會讓你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它會輕易地喚起你對美好最柔軟的渴望。
  • 紀錄片《極地通途》今晚登錄西藏衛視!
    進藏微刊感謝關注2019.12.9 20:11西藏公路交通紀錄片《極地通途》02紀錄片信息紀錄片分上、下兩集。上集《大路朝天》:圍繞川藏、青藏、新藏公路,講述從十八軍老戰士的親歷、到新藏線第一代汽車老兵、到青藏公路天下第一道班的路三代,依靠高速公路致富的百姓等,從他們的親身經歷和傳承,講述西藏從公路無到有,從簡易到立體的跨越式發展的故事。
  • 《第三極》總導演曾海若領銜再起大製作央視大型紀錄片《極地...
    原標題:《第三極》總導演曾海若領銜再起大製作央視大型紀錄片《極地》即將推出   《第三極》總導演曾海若,製作團隊五星傳奇與央視聯手再創新作《極地》,再次聚焦地球第三極青藏高原,全新視角講述藏地傳統與現代交融,西藏與世界互動的故事,探尋其成為全世界心靈家園的內在精神。
  • 紀錄片《極地》| 不是佛系,是信仰
    心懷信仰的藏民使得極地美景更加美輪美奐,對景與人的極致詮釋在紀錄片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在《極地》中沒有所謂的「佛系」人生,只有透過心性和對真相的徹悟獲得的終極快樂。這是紀錄片《極地》中的一個片段。《極地》歷時6個月完成拍攝,在央視播出後就連獲各種獎項,鏡頭下的每一幀畫面都是一個讓人心靜的大片。
  • 又一部紀錄片引爆B站,看《極地》如何讓網友瘋狂打call
    「每日必刷」、「一天一集好棒」、「實力安利」、「突然淚目」……類似這樣的彈幕,在一部紀錄片裡頻繁出現,這部紀錄片就是最近走紅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的《極地》。,從普通人的情感出發,展現西藏極端環境下的生存智慧,是一部充滿生命感的藏地紀錄片。
  • 紀錄片《極地》引關注 夏季宣傳片首曝
    由中央電視臺、北京五星傳奇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聯合攝製出品的大型紀錄片《極地》自開拍後便受到觀眾的追捧和廣泛關注。該片是導演曾海若繼《第三極》後創作的又一力作,將為大家講述年輕的西藏,以及這片古老土地與世界的關係。
  • 紀錄片《極地》聚焦青藏高原 首推出VR全景紀實版
    原標題:《極地》聚焦青藏高原拍全景VR版 由中央電視臺、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聯合攝製出品,大型紀錄片《極地》自開機拍攝以來,就引發外界關注。該片預計於明年初在中央電視臺和樂視首播,還將首次推出VR全景紀實版。
  • 《極地》入選2017紀錄片優秀作品
    人民網訊 由北京天成嘉華和北京五星傳奇聯合出品,貴陽市政府,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貴陽天彩民族文化發展,中國民族文化資源網,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等聯合製作,並由曾海若監製,程工導演,蘇揚、楊爍配音的七集大型西藏人文紀錄片《極地》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選入2017紀錄片優秀作品。
  • 紀錄片《極地》丨一個你所不知道的西藏
    2015年央視曾經播出過一部高分紀錄片《第三極》。片中天高地闊的風景,讓無數人對西藏「情根深種」。時隔兩年,由原班人馬打造的姊妹篇《極地》悄然上線。短短7集講述21個藏地故事跟著鏡頭我們去發現在離老天爺很近的地方生活,究竟是個什麼樣子在世界海拔最高的草原-羌塘無人區
  • 極地| 中國多個頂級紀錄片導演共同打造,高原之頂的修行淨土
    最近辦公室的90後都在看B站的藏地紀錄片——《極地》,他們看得興致勃勃,我也趕緊跟著看了一遍。片頭,在普若崗日的冰川下的凍土荒原,野生動物保護員多吉次巴帶著五個孩子追逐著野犛牛的足跡一路遷徙。▲藏地紀錄片《極地》宣傳海報聽著楊爍的解說,遇言姐忽然想起來18歲的我,除了花式孟浪,也曾經做過一件值得紀念的事情——為反偷獵武裝「野犛牛隊」籌集經費。
  • 從《第三極》《極地》再到這部紀錄片,真正感受到什麼叫極樂
    2015年,一部《第三極》讓萬千網友對大美西藏神往不已,對藏文化嘆為觀止。2017年末,《極地》再次以電影和詩一樣的語言,展現了藏區絕美自然和平凡日常的生活,震驚了我們。「香巴拉」代表著人們嚮往的仙境與淨土,也是四川藏區文化的象徵。
  • 西藏紀錄片《極地》每一幀畫面都洗滌心靈,笑著笑著就看哭了
    2015年央視曾經播出過一部高分紀錄片《第三極》片中天高地闊的風景讓無數人對西藏「情根深種」講述了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故事。許巍當時獻唱過同名歌曲《第三極》,聖潔唯美的畫面,直戳靈魂的歌聲,喚醒了無數人的西藏夢!
  • 繼《第三極》之後,央視再出紀錄片神作《極地》,豆瓣評分9.5分
    對於紀錄片迷來說,很多人都看過2015年央視播出的人文紀錄片《第三極》,這是「西藏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也是首部全面反映青藏高原人民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人文紀錄片,該片播出後,受到觀眾的一致好評,這部紀錄片的豆瓣評分還達到了9.2分的高分!看完後很多人表示還沒看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