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閉關」在家,不止催生出很多大廚,也讓不少人萌發出各種奇思妙想。前有人稱「發明界的泥石流,無用界的扛把子」的B站紅人手工耿,後有穩步實施自己「火星移民計劃」的馬斯克。但對於專利申請,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法官陳一平表示,可以申請專利的技術方案和不切實際的胡思亂想的區別,在於專利法中的一項規定——專利的實用性。
在初中的物理課本中,「永動機」就是一個典型的違背能量守恆定律的例子。但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審理的一起專利糾紛中,申請人提出的專利竟是一個「靠自身產生高壓,液壓循環自行工作的發動機」。申請人表示,在不出故障的情況下,這臺發動機可以「以後永遠不靠外力幫助起動」。
法院經審理認為,該裝置在後期不靠外力長期自行工作過程中,必然會因機械摩擦、發熱等耗散大量的能量,直至耗散殆盡,停止工作,不可能僅依靠機器內部部件,在外力提供原始起動能量後,不消耗外來能量的情況下就能維持長期無限的自行工作,這明顯違背能量守恆定律,不具備實用性。
「專利申請應當符合自然規律,違背自然規律的發明是無法實施的,因此也就不具備實用性。」陳一平表示,永動機這類申請沒有現實基礎,是無法被授予專利的。
此外,專利的技術方案應當能夠重複再現,並且本專業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公開的技術內容,應該能穩定地復現技術方案。例如一種「在高空風力作用下產生足夠大的作用力,能克服重力在高空穩定運行」的「高空發電環」,則是僅僅停留在設想層面,無法在產業上製造或者使用,同樣不具備實用性。
還有申請人向北京知產法院申請保護一種「航空母艦」專利,申請人表示,該航空母艦既可以在地面組裝然後整體發射升空,也可以將各部件運送至一定高空後在高空進行組裝,還可以憑藉其大功率動力系統和輔助動力裝置,實現在地面和太空之間的重複往返。
陳一平表示,「航空母艦」與現有的航天工具相比,並不能產生積極的效果,是一種明顯無益、脫離社會需要的專利技術方案,因此也不能被認為具有實用性。
「創新思路千萬條,實用可靠第一條。」陳一平笑稱,專利要具有在產業中被製造或使用的可能性,能夠解決技術問題,具有積極有益的技術效果。從一個天馬行空的想法到具體可實施的技術方案之間,是有很長的路要走的。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劉蘇雅
編輯:王海萍
流程編輯 劉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