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翰墨結緣海筆情長古冶風雅書畫院筆會交流活動

2020-12-04 唐灤文化

11月25日下午,受風雅書畫院的邀請,唐山豐潤新區知名書畫家金中昌、劉澤利、王超群三位老師趨車35公裡來到唐山古冶風雅書畫院,參加本院每周三下午的書畫點評交流活動。

據介紹,風雅書畫院院長鄭盛蘭,副院長趙滿禮,張澤陽,秘書長胡恩連,副秘書長張雲春,組織部長付寶星,監事李漢榮,以及院士王文杰,王和政,仇瑞蓮等十幾名書畫家參加了此次交流活動。

三位老師帶來了自己的書法作品,並全過程參加了風雅書畫院的書畫點評活動。大家不分主賓,大膽展示,誠懇交流,互提寶貴意見,雙方都大開眼界,受益匪淺。

著名書法家劉澤利老師現場書寫隸書,而且要別人出題,願寫生疏作品,展示自己的真實藝術才華。金中昌老師帶來了自書自裱的古代名文行書作品,令大家眼前一亮,耳目一新。

風雅書畫院付寶星也展示了自己的篆書長卷作品,毛主席詩詞四十首。胡恩連也展示了自己新創作的行書作品,明代何景明的五律五首。其間王文杰老師對劉澤利老師書寫的隸書章法格式提出,字距應大於行距。劉老師虛心接受,並當場改正,重新書寫,一看效果,果然不錯,表示此次來風雅書畫院,不虛此行。

書畫家們紛紛表示:此次交流,文明雅致,氣氛融洽,開城布公,心悅誠服,受益良多,更堅定了文化藝術之光。

編寫 胡恩連

審核 麼安全 王國臣

相關焦點

  • 腹藏墨海筆如虎 胸蘊書山文似龍 訪唐山古冶風雅書畫院監事李漢榮
    近日,中國公益記錄者在線古冶工作站主任、唐山古冶風雅書畫院院長鄭盛蘭,秘書長胡恩連等一行人,走訪了風雅書畫院創始人之一且書畫院監事李漢榮先生。據了解,李漢榮,男,78歲,風雅書畫院創始人之一。現任風雅書畫院監事。2020年5月19日,風雅書畫社更名「風雅書畫院」並組建了新的領導班子,李漢榮被聘為風雅書畫院監事。為什麼選他當監事,這頗有淵源。原來,自風雅書畫社創立以來,他就善於監察,敢於監督,人稱「李監委」而且,從始至今,一直十四年。他的監督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對領導層。
  • 唐山古冶5.1級地震是餘震活動
    當日下午,中國地震臺網中心舉行唐山古冶5.1級地震情況通報會,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專家。新華社記者 牟宇攝  短期內再次發生5級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劉傑表示,此次河北唐山古冶5.1級地震發生在1976年唐山7.8級地震的餘震區內,是唐山7.8級地震序列的一次5級餘震起伏活動,距離上一次5級以上餘震(1995年10月6日河北唐山古冶5.0級地震)約25年
  •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唐山古冶5.1級地震為唐山老震區餘震
    原標題: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唐山古冶5.1級地震為唐山老震區餘震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12日下午舉行唐山古冶5.1級地震情況通報會確認,當天早晨在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區發生的5.1級地震,為1976年唐山7.8級大地震序列的一次5級餘震起伏活動。
  • 河北唐山古冶發生5.1級地震 為1976年唐山7.8級大地震餘震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12日下午舉行唐山古冶5.1級地震情況通報會確認,當天早晨在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區發生的5.1級地震,為1976年唐山7.8級大地震序列的一次5級餘震起伏活動。短期內再發生5級以上地震可能性不大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副主任劉傑研究員表示,該中心組織專家進行專題研討分析認為,此次唐山古冶5.1級地震發生在1976年7月唐山7.8級大地震的老震區內,是唐山大地震老震區一次正常的地震起伏活動,也是繼1995年10月唐山古冶5.0級地震後又一次5級以上餘震。
  • 翰墨大明山·福澤古越地|桂魯書畫名家齊聚大明山,以藝術共話中國夢
    本次交流會匯集了東西方美術院長吳學斌、中國美協書協會員龍劍鴻教授、中國南疆書畫院副院長祁俊遠教授、著名籤約書法家上海交通大學黃健松教授、中國東協書畫院院長陶孟勳、中國東協藝術研究院副院長黃忠良、中國東協藝術研究院田其斌教授、
  • 書畫進校園 教室翰墨香
    走進位於縣城的文廟街小學,在墨香階梯、書畫展覽室、書畫長廊、墨香櫥窗、書法功能教室裡,師生的每一幅書畫作品、每一項成果都被陳列展現,讓這所百年學校由內而外散發出獨特的書法魅力。該校校長何麗芳介紹,學校堅持「課內普及、學科滲透、三字並舉、整體提升」的書法教育思路,通過環境的優化,將書法傳承意識融入到每名師生心中。
  • ...前的唐山大地震還有餘震?餘震會對北京產生啥影響?聽聽專家怎麼說
    據悉,古冶區位於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級地震的破裂帶上,此次古冶5.1級地震也發生在唐山大地震的餘震區內,距離唐山7.8級主震約28千米,且震級小於當年主震震級。根據目前的觀測資料和震例分析,專家會商認為,此次唐山古冶5.1級地震屬於唐山老震區一次正常的地震起伏活動,短期內老震區再次發生5級以上地震的可能不大。
  • 桂魯書畫名家齊聚南寧大明山,以藝術共話中國夢
    10月8日-11日,「翰墨大明山,福澤古越地」為主題的桂魯名家書畫藝術交流會在壯美的廣西大明山舉行。本次交流會匯集了東西方美術院長吳學斌、中國美協書協會員龍劍鴻教授、中國南疆書畫院副院長祁俊遠教授、著名籤約書法家上海交通大學黃健松教授、中國東協書畫院院長陶孟勳、中國東協藝術研究院副院長黃忠良、中國東協藝術研究院田其斌教授、
  • 為何44年後唐山大地震仍有餘震
    據中國地震臺網中心舉行的地震情況通報會介紹,古冶5.1級地震屬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餘震,且唐山大地震的餘震可能會持續上百年。為何唐山大地震已過去44年,還會有餘震?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專家。 據悉,古冶區位於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級地震的破裂帶上,此次古冶5.1級地震也發生在唐山大地震的餘震區內。
  • 為啥1976年唐山大地震現在還有餘震?專家解釋
    1966年河北邢臺大地震、1975年遼寧海城大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及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都有很多餘震發生,距離主震時間久遠發生的地震稱為遠期餘震,當然大部分遠期餘震震級較小,2、3級甚至更小,但是也會發生大一些遠期餘震,達到4、5級以上。這次唐山古冶地震就是發生在唐山大地震的破裂帶上,因此可以判斷為唐山地震的餘震。
  • 子蘭生活裝飾:翰墨·無界 一場藝術與家居美學的對話
    如果有一個既遠離人山人海,還可以直接讓您與居家美學對話,您會考慮去看看嗎?「翰墨·無界——書畫品鑑會」步入「翰墨·無界——書畫品鑑會」現場,一幅幅精美裝裱的藝術作品映入眼帘,心中的詩情畫意油然而生。這場作為貴陽家門口的藝術品鑑會主要分為兩個系列:朝鮮功勳畫家的油畫精品展、貴州著名藝術家「鄉愁」書畫展。
  • 唐山地震系老震區餘震 短期內5級以上地震可能性不大
    本次地震震中距離北京市中心約180千米,根據歷史震例和物理模型分析,由於距離較遠且震級不大,本次地震不會對北京地殼應力應變和地震活動產生明顯影響。  釋疑2  與唐山大地震有何關係?  老震區地震持續較長時間的起伏活動屬正常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專家分析認為:此次河北唐山古冶5.1級地震發生在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級地震的老震區內,是唐山地震老震區繼1995年10月6日唐山古冶5.0級地震後的又一次正常起伏活動。  據中國地震臺網中心介紹,1976年唐山7.8級地震級別大,餘震區地震持續較長時間的起伏活動屬於正常狀態。
  • 專家:1976年唐山大地震餘震會持續數百年,屬於正常現象
    中國發展網 據中國地震臺消息 7月12日6時38分,河北唐山古冶區發生(北緯39.78度,東經118.44度)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裡,京津冀多地區震感明顯。同日,中國地震臺網中心舉行唐山古冶5.1級地震情況通報會確認,本次地震為1976年唐山7.8級大地震序列的一次5級餘震起伏活動。唐山大地震發生40多年後為何還會出現5級餘震?
  • 唐山1976年大地震後為何地震起伏活動不斷?專家解讀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專家分析認為,此次地震發生在1976年唐山7.8級地震的老震區內,是唐山地震老震區繼1995年10月6日唐山古冶5.0級地震後的又一次正常起伏活動。老震區有持續較長時間的起伏活動此次地震是2006年7月4日河北文安5.1級地震之後河北省內發生的最大的一次地震,也是華北地區近些年最大的一次地震。據中國地震臺網中心介紹,1976年唐山7.8級地震級別大,餘震區地震持續較長時間的起伏活動屬於正常狀態。
  • 44年後的唐山大地震餘震,是怎麼預報的?
    1966年河北邢臺大地震、1975年遼寧海城大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及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都有很多餘震發生,距離主震時間久遠發生的地震稱為遠期餘震,當然大部分遠期餘震震級較小,2、3級甚至更小,但是也會發生大一些遠期餘震,達到4、5級以上。這次唐山古冶地震就是發生在唐山大地震的破裂帶上,因此可以判斷為唐山地震的餘震。
  • 河北唐山地震多發原因
    河北唐山地震多發原因地震是由構成地球地殼的板塊移動所引起的。板塊移動多數出現在太平洋的東緣和西緣。地震帶是地震發生較多的又較強烈的地帶,華北地區的地震帶有河北平原地震帶、汾渭地震帶、燕山---渤海地震帶、廬江地震帶唐山現轄兩個縣級市(遷安、遵化),五個縣(遷西、玉田、灤縣、灤南、樂亭),七個區(曹妃甸、路南、路北、開平、古冶、豐潤、豐南),五個開發區(南堡經濟開發區、海港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蘆臺經濟技術開發區
  • 杏花嶺區:「人口普查 情系萬家 實現小康 祝福杏花」書畫作品展出
    杏花嶺區:「人口普查 情系萬家 實現小康 祝福杏花」書畫作品展出 2020-10-01 10: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愛新覺羅金子為郭德綱贈送書畫作品《國色天香》
    冬至天寒地凍,室內卻是如此溫暖如春,天津市書畫院副院長愛新覺羅金子與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郭德綱相見相識,互相交流書畫藝術的高水平發展,兩人親力親為結緣《國色天香》為祖國的燦爛文化助力致敬。很多人都喜歡聽郭德綱的相聲,原因是他的相聲總能與時俱進,在原有的相聲基礎上做改良與升級,不得不承認,如果沒有郭德綱,也許現在還沒有那麼多人喜歡相聲。
  • 金耀基:筆耕不輟 用翰墨書寫人生
    記者孫樂怡日前,「西泠翰墨緣——金耀基書法作品展」在西泠印社遁庵展出。浙江省政協主席葛慧君在參觀展覽時,對金耀基的深厚學養以及文化影響力表示敬意,同時希望其繼續為兩岸三地的文化交流發揮重要作用。本次展覽展出西泠印社社員金耀基的書法作品20餘幅以及他的部分文札和著作,呈現其學術書寫、散文書寫之外的毛筆書寫。
  • 2020《「翰墨杯」全國書畫藝術大賽》圓滿結束,公布獲獎名單
    樹立文化自信,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推動當代書畫藝術的繁榮發展,鼓勵書畫藝術家尊崇優秀經典,挖掘有發展潛力的當代書畫家和有創作激情的藝術創作者,更好的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首屆「墨韻杯」全國書畫大賽圓滿結束,現公布獲獎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