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公益記錄者在線古冶工作站主任、唐山古冶風雅書畫院院長鄭盛蘭,秘書長胡恩連等一行人,走訪了風雅書畫院創始人之一且書畫院監事李漢榮先生。
據了解,李漢榮,男,78歲,風雅書畫院創始人之一。受家庭影響,五,六歲時即接受書法教育,及大乃成,且堅持數十年臨池不輟,書法造詣極深。現任風雅書畫院監事。
2020年5月19日,風雅書畫社更名「風雅書畫院」並組建了新的領導班子,李漢榮被聘為風雅書畫院監事。為什麼選他當監事,這頗有淵源。原來,自風雅書畫社創立以來,他就善於監察,敢於監督,人稱「李監委」而且,從始至今,一直十四年。
他的監督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對領導層。風雅書畫社是一個無名利的組織鬆散民間團隊。趙滿禮,張澤陽等老一輩領導者之所以被大家尊為領導者,是因為他們在幹活兒的時候多出力,需要出錢的時候多出錢。一次兩次,不顯,十次八次,不顯,但長期如此,常年如此,也難免有疲憊的時候,有動作遲緩的時候,這時李漢榮就發揮他的職能:「你是領導,你不幹誰幹,你不出誰出」重磅監督之下,誰敢不聽?只能乖乖 聽命。當然,李漢榮也不只是監督,不只是光說,而是跟著一起幹,一起出。而且在幹活的時候,李漢榮從來都是不怕苦,髒,累不懼登高冒險,只當自個壯年小夥子。這對於一個70多歲的老年人來說,實在是難能可貴,總是令人敬佩不已。
其次是對社友,有的人不認真臨帖,他要嚴肅的批評,有的人無故缺勤,遲到,他要懲罰,輕則買水果,重則請客,他的認真態度,他的煞有介事,叫大家無可奈何,只能笑著服從。他直言不諱,點評糾錯不留情面,有一次一個小有名氣的書畫愛好者,慕名前來拿出作品讓大家點評,本來信心滿滿,卻不料被李漢榮評為:字很漂亮,但沒有貼味兒,沒有古韻,不能叫做書法,得重新從頭臨帖開始。來人碰了一鼻子灰,從此不見再來。有人說李漢榮點評太不給面子,不近人情。但李漢榮說:學書法不臨古人碑帖怎麼能行?學書害怕批評又怎能進步?確實如此,這誰都知道,學書法缺此兩樣,不學也罷。
他慷慨助人從不手軟,有人宣紙吃緊,他說,我送你幾張。有人毛筆不好使,他說,我送你一支。有人一時沒有碑帖,他說,我送你一本。有時候,他還動用自己家庭的資源為大家複印碑帖,一印就是十幾本,免費送給大家。十幾年來,他送出的東西數不勝數,難以計算。
他的楷書,端莊肅穆,筆法精湛,鋼柔並濟,間架優美,深受大家喜愛。有人曾得到其作品,裱好上牆後,慨然嘆曰:這樣的書法,有扶正避邪之功效!書畫社每周三作業點評完畢後,大家都搶著收藏他的作品,他從不拒絕,有外人來求字,也是有求必應。有人說:你的字可以標價出售了,他卻說:一個人寫字是為了賣錢, 他的字寫不好,也不值錢。
他耿直公正,不怕吃虧。逢年過節,接待來賓,大家免不了經常小聚一下,為了公平大家輪流買單,李漢榮總是預先定好下次該誰了。他不喝酒,卻給大家帶酒,白酒紅酒都帶,而且是不管誰買單,他都帶酒。大家都知道,有時候酒比菜貴。
有人說,李漢榮的品格是學習顏真卿的結果,的確,他的書法學的顏真卿,字如真卿,顏真卿的剛直不阿,忠君愛民的高風亮節在李漢榮的身上也有體現,這真是學習古人學到家了,書品,人品一起學。書畫社改組後李漢榮擔任監事,如伏櫪老驥,邁開新長徵的步伐,似經年老樹,開放出絢麗的新花,李漢榮決心變老有所樂為老有所為,跟隨著新團隊的腳步,繼續前進。
李漢榮楷書學顏真卿,柳公權,行書學趙孟,王羲之,李邕,米芾等,小楷學靈飛經,樂毅論等,其行書古樸豐茂,動靜結合,筆沉墨實,攲正照應。他的小楷點畫俊逸,結構瀟灑,遠承晉唐之韻,近開當代之風,由其是他寫的心經,字字珠璣,字字如佛,觀之如臨聖地,如近佛前,令人不禁肅然起敬。(記錄者:何玉清 劉曉旭 攝影:胡恩連)
責任編輯:丁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