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他們的數學成績總保持在中等或者中等以上,不管如何努力總是止步不前看,很難再提高,平時的課後作業,複習資料上的題也都能比較順利的做出來,這樣的學生一般來說基礎知識掌握的還不錯,問題往往出現在運用基礎知識的能力上,這節課咱們以兩道題為例,來感受一下如何靈活運用基礎。
例如,第1題,如果是一道純粹的弦化切問題,或者是一道2倍角問題,大部分學生都能夠順利的做出來,但是一旦把這兩者結合在一起,題中又沒有提示弦化切,二倍角,部分學生可能就不知道怎麼辦了,這是思維方式出現了偏差;比較好的解題思維一般是這樣的:結合已知和問題,分析題中的每一個條件可以得出哪些有利於解題的結論,然後猜測這些結論放在一起有沒有可能得出最後的結果;如第1題要求tan2α的值,已知是一個有關弦的等式,應該能想到通過弦化切求出tanα的值,再使用倍角公式求出tan2α的值,然後試著按這個思路來解題。最容易想到的是使用正弦和差公式把分子中的3α化為α(結果為①式),然後把弦化切求出tanα的值(②式);詳細過程如下:
第2題分析:已知中是正切,要證的結論為正弦,所以考慮把正切化為正弦餘弦,可以得到①式,觀察①式,若①式兩邊同減去cos(α+β)sinβ,使用正弦兩角差公式,可以求出sinα(即結論的等號左邊的式子),若①式兩邊同加上cos(α+β)sinβ,使用正弦兩角和公式,可以求出sin(α+2β)(即結論的等號右邊的式子),然後進行比較就可以了,詳細過程如下:
初中、高中、基礎、提高、中考、高考;關注孫老師數學,你想要的,這裡都有!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