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前漢後漢之間是中國歷史的轉變點?王莽的政策影響太大了

2021-01-07 瘋晟歷史說

前後漢之間是中國歷史的一個轉變。

在前漢之世,政治家的眼光,看了天下,認為不該就這麼苟安下去的。後世的政治家奉為金科玉律的思想,所謂「治天下不如安天下,安天下不如與天下安」,是這時候的人所沒有的。他們看了社會還是可用人力控制的,一切不合理的事,都該用人力去改變,此即所謂「撥亂世,反之正」。出來負這個責任的,當然是賢明的君主和一班賢明的政治家。當漢昭帝時,有一個儒者,喚做眭弘,因災異,使其朋友上書,勸漢帝「求索賢人,禪以帝位,而退自封百裡」。

宣帝時,有個蓋寬饒,上封事亦說:「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家以傳子,官以傳賢,四序之運,成功者退,不得其人,則不居其位。」這兩個人,雖然都得罪而死,但眭弘,大約是霍光專政,怕人疑心他要篡位,所以犧牲了他,以資辨白的。況且霍光是個不學無術的人,根本不懂得什麼改革大計。蓋寬饒則因其剛直之性,既觸犯君主,又為有權勢的人所忌,以致遭禍,都不是反對這種理論,視為大逆不道。至於不關涉政體,而要在政務上舉行較根本的改革的,則在宣帝時有王吉,因為宣帝是個實際的政治家,不能聽他的話。元帝即位,卻徵用了王吉及和他志同道合的朋友貢禹。王吉年老,在路上死了。貢禹徵至,官至御史大夫。聽了他的話,改正了許多奢侈的制度,又行了許多寬恤民力的政事。其時又有個翼奉,勸元帝徙都成周。

他說:長安的制度,已經壞了,因襲了這種制度,政治必不能改良,所以要遷都正本,與天下更始,則其規模更為闊大了。哀帝多病,而且無子,又有個李尋,保薦了一個賀良,陳說「漢歷中衰,當更受命」,勸他改號為陳聖劉皇帝。陳字和田字同音,田地兩字,古人通用,地就是土,陳聖劉皇帝,大約是說皇帝雖然姓劉,所行的卻是土德。西漢人五德終始之說,還不是像後世專講一些無關實際,有類迷信的空話的,既然要改變「行序」,同時就有一大套實際的政務,要跟著改變。這只要看賈誼說漢朝應當改革,雖然要「改正朔,易服色」,也要「法制度,定官名」,而他所草擬的具體方案,「為官名,悉更秦之故」,便可知道。五德終始,本來不是什麼迷信,而是一套有系統的政治方案,這在第十七章中,業經說過了。這種根本的大改革,要遭到不了解的人無意識的反對,和實際於他權利有損的人出死力的抵抗,自是當然之事。所以賀良再進一步要想改革實際的政務,就遭遇反對而失敗了。但改革的氣勢,既然如此其旁薄鬱積,自然終必有起而行之之人,而這個人就是王莽。所以王莽是根本無所謂篡竊的。他只是代表時代潮流,出來實行改革的人。要實行改革,自然要取得政權;要取得政權,自然要推翻前朝的皇帝;而因實行改革而推翻前朝的皇帝,在當時的人看起來,毋寧是天理人情上當然的事。所以應天順人,《易·鼎卦彖辭》:「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在當時也並不是一句門面話。

要大改革,第一步自然還是生計問題,王莽所實行的是:(一)改名天下的田為王田,這即是現在的宣布土地國有,和附著於土地的奴隸,都不準賣買,而舉當時所有的土田,按照新章,舉行公平的分配。(二)立六筦之法,將大事業收歸官營。(三)立司市、泉府,以平衡物價,使消費者、生產者、交換者,都不吃虧。收有職業的人的稅,以供(甲)要生利而無資本的人,及(乙)有正當消費而一時周轉不靈的人的借貸。其詳已見第五章。他的辦法,頗能綜合儒法兩家,兼顧到平均地權和節制資本兩方面,其規模可稱闊大,思慮亦可謂周詳。但是徒法不能自行,要舉行這種大改革,必須民眾有相當的覺悟,且能作出相當的行動,專靠在上者的操刀代斫,是不行的。因為真正為國為民的人,總只有少數,官僚階級中的大多數人,其利害總是和人民相反的,非靠督責不行。以中國之大,古代交通的不便,一個中央政府,督責之力本來有所不及;而況當大改革之際,普通官吏,對於法令,也未必能了解,而作弊的機會卻特多;所以推行不易,而監督更難。王莽當日所定的法令,有關實際的,怕沒有一件能夠真正推行,而達到目的,因此而生的流弊,則無一事不有,且無一事不厲害。其餘無關實際,徒資紛擾的,更不必說了。

王莽是個偏重立法的人,他又「銳思於製作」,而把眼前的政務擱起。尤其無謂的,是他的改革貨幣,麻煩而屢次改變,勢不可行,把商業先破壞了。新分配之法,未曾成立,舊交易之法,先已破壞,遂使生計界的秩序大亂,全國的人,無一個不受到影響。王莽又是個拘泥理論、好求形式上的整齊的人。他要把全國的政治區劃,依據地理,重行釐定,以制定封建和郡縣制度。這固然是一種根本之圖,然豈旦夕可致?遂至改革紛紜,名稱屢變,吏弗能紀。他又要大改官制,一時亦不能成功,而官吏因制度未定,皆不得祿,自然貪求更甚了。對於域外,也是這麼一套。如更改封號及印章等,無關實際、徒失交涉的圓滑,加以措置失宜,匈奴、西域、西南夷,遂至背叛。王莽對於西域,未曾用兵。西南夷則連年徵討,騷擾殊甚。對於匈奴,他更有一個分立許多小單于而發大兵深入窮追,把其不服的趕到丁令地方去的一個大計劃。此乃欲將匈奴驅入今西伯利亞之地,而將漠北空出。這個計劃,倒也是值得稱讚的,然亦談何容易?當時調兵運餉,牽動尤廣,屯守連年,兵始終沒有能夠出,而內亂卻已蔓延了。

莽末的內亂,是起於公元17年的。今山東地方,先行吃緊。湖北地方,亦有饑民屯聚。剿辦連年弗能定。公元22年,藏匿在今當陽縣綠林山中的兵,分出南陽和南郡。漢南陽郡,治宛,今河南南陽縣。南郡,治江陵,今湖北江陵縣。入南陽的謂之新市兵,入南郡的謂之下江兵。又有起於今隨縣的平林鄉的,謂之平林兵。漢朝的宗室劉玄,在平林兵中。劉縯、劉秀則起兵舂陵,今湖北棗陽縣。

和新市、平林兵合。劉玄初稱更始將軍,後遂被立為帝。入據宛。明年,王莽派大兵40萬去剿辦,多而不整,大敗於昆陽。今河南葉縣。莽遂失其控制之力,各地方叛者並起。更始分兵兩支:一攻洛陽,一入武關。長安中叛者亦起。莽遂被殺。更始移居長安,然為新市、平林諸將所制,不能有為。此時海內大亂,而今河南、河北,山東一帶更甚。劉縯為新市、平林諸將所殺。劉秀別為一軍,出定河北。即帝位於鄗,改名高邑縣。是為後漢光武皇帝。先打平了許多小股的流寇。其大股赤眉,因食盡西上,另立了一個漢朝的宗室劉盆子,攻入長安。更始兵敗出降,旋被殺。光武初以河內為根據地,漢河內郡,治懷,在今河南武陟縣。派兵留守,和服從更始的洛陽對峙。至此遂取得了洛陽,定都其地。派兵去攻關中,未能遽定,而赤眉又因食盡東走,光武自勒大兵,降之宜陽。

今河南宜陽縣。此時東方還有漢朝的宗室劉永割據睢陽,今河南商丘縣。東方諸將,多與之合。又有秦豐、田戎等,割據今湖北沿江一帶,亦被他次第打平。只有隴西的隗囂,四川的公孫述,較有規模,到最後才平定。保據河西的竇融,則不煩兵力而自下。到公元36年,天下又算平定了。從公元17年東方及荊州兵起,算到這一年,其時間實四倍於秦末之亂;其破壞的程度,怕還不止這一個比例。光武平定天下之後,自然只好暫顧目前,說不上什麼遠大的計劃了。而自王莽舉行這樣的大改革而失敗後,政治家的眼光,亦為之一變。根本之計,再也沒有人敢提及。社會漸被視為不可以人力控制之物,只能聽其遷流所至。「治天下不如安天下,安天下不如與天下安」,遂被視為政治上的金科玉律了。

因為王莽出臺的各項政策事關重大,所以說:這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大轉變。 好了,本期內容到這裡就結束了!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分享點讚評論,您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相關焦點

  • 2020高考歷史複習中國歷史朝代順序表
    公元紀年581年,建立了隋朝;公元紀年618年是武周和大唐朝的建立,這在歷史上實為意義重大的一個年段,在朝代順序表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公元紀年907年,建立了十國和五代;公元紀年960年,建立了大遼、北宋、金、南宋這些朝代,也是影社拍攝中最常有的拍攝素材;公元紀年1279年,建立了元朝;公元紀年1368年,建立了明朝,此刻我國的古文化也快走到尾聲。
  • 為什麼說王莽是穿越者?看看王莽穿越的證據,遊標卡尺就是證據
    原標題:為什麼說王莽是穿越者?看看王莽穿越的證據,遊標卡尺就是證據 王莽是西漢時期外戚王家的人,他對內贍養自己嫂子,並且照顧各位叔伯,對外為人謙卑禮賢下士,在當時王莽被認為是「周公再世」。西漢末年的時候,他趁漢哀帝早死皇權旁落的時候,趁機奪取了大權,推行了新政。
  • 西漢、東漢、南漢、北漢、前漢、後漢:這些「漢」,有何不同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曾經出現過許許多多不同的王朝政權,而在那些王朝政權之中,它們有些名字,是很有趣的,比如,東周與西周、南宋與北宋等等;不過,這其中,卻有一個朝代的名字最有趣,那就是「漢」,因為它不光有「西漢」和「東漢」,而且還有「南漢」與「北漢」,甚至,還有「前漢」與「後漢」。
  • 中國歷史上六位最像穿越者的人,李淳風僅排名第五,王莽排名第二
    5、李淳風而他與袁天罡所合作而出的《推背圖》則被稱為是中國第一預言奇書。《推背圖》一書將易學,詩詞,謎語高度結合,全書共六十象,預測出了武則天稱帝到清朝滅亡一千多年的歷史大事,還預言了核戰爭爆發,外星人入侵等未來事件,書中的預言完全符合歷史發展的順序。李國師,您也太顯擺了吧?穿越者的身份暴露無遺啊!
  • 東漢,西漢,南漢,北漢,前漢,後漢,漢不僅是民族,更是國號
    「漢」是我們的民族,但在歷史上漢不僅是一個民族更是很多政權的國號。能湊齊東南西北的也只有漢了。晉只有東晉西晉沒有南晉北晉,宋只有南宋北宋,沒有東宋和西宋。而漢既有東漢西漢,還有南漢北漢。另外漢還是歷史上用過次數最多的國號。
  • 中國歷史朝代表
    ② 公元前841年(西周共和元年)為中國歷史確切紀年的開始。③ 包括王莽建立的「新」王朝(公元8年—23年)。王莽時期,爆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建立了農民政權。公元23年,新王莽政權滅亡。公元25年,東漢王朝建立。
  • 「王莽趕劉秀」的傳說,辛集人一段神奇的過往!
    在石家莊城鄉,廣泛流傳著王莽趕劉秀的傳說,史稱「劉秀走國」。劉秀即漢光武帝,東漢開國第一帝。西漢末年王莽新朝被推翻後,漢更始帝劉玄繼位。更始二年(公元24年)正月,劉秀被封為破虜將軍到河北安撫州郡。王莽在邯鄲自立,率軍追殺劉秀,民間卻說是王莽趕劉秀。
  • 為什麼都說王莽是個穿越者?王莽的思想到底有多先進?
    在中國古代就有一位疑似穿越的存在,他的很多所作所為根本不像是當時那個時代能夠想到和做到的。「王莽」一個被後世懷疑是「穿越者」的存在,「王莽」字「巨君」,歷史上新朝的建立者,即「新始祖」也稱「建興帝」或「新帝」,在位時間公元八年至公元23年,後來新朝也成為了歷史上最短命的王朝之一,那麼他做了哪些舉動讓人懷疑他是穿越而來的呢?
  • 為什麼有人說歷史上的王莽,是在羅布泊失蹤的彭加木穿越而成的?
    彭加木先生第二次進入羅布泊考察時,中國已經研製出了自己的核武器,他的目的也變成了:我有從荒野中踏出一條路來的勇氣,我要為祖國和人民奪回羅布泊的發言權。這位身患癌症的偉大科學家,第三次踏入羅布泊,目的很純粹,是想找出黃沙掩埋下的文化真相。彭加木失蹤之前,曾經對隊員說:我們要儘量自己去找水,這樣可以給國家節省許多的費用,用飛機運水太昂貴了。
  • 王莽穿越的物證:為何說王莽是彭加木穿越的
    據說,王莽還實施了廉租房政策,並在長安城投資了200套廉租房,為窮人提供住房。 為什麼說王莽是彭加木穿越的 彭加木出生在廣東,他的原名叫做彭家睦。他對科學有獨特的看法。奇怪的是,在他擔任新疆科學院副院長期間,他連續三天趕去羅布泊,新疆等地進行實地考察,然後就離奇的消失在那裡。於是政府也派了大量的人四處尋找他,但他們沒有找到他的任何蹤跡。最後,他們只能認定他是因為工作壯烈犧牲了,之後把他封成了烈士。
  • 為什麼有人說歷史上的王莽就是在羅布泊失蹤的彭加木穿越而成的?
    有這樣一種說法:「羅布泊失蹤的彭加木穿越到了西漢末年成為了王莽」,這無疑是個天馬行空的想像,那麼彭加木為什麼能和王莽聯繫到一起,他們又有怎樣的奇特之處呢?「隱身」的朝代——新朝十五年,一個短命的統一帝國,只有一個皇帝的皇朝,在中國曆朝歷代的譜系中,從未正式出現過的匿名朝代,成為中國歷史敘述中不倫不類的怪誕存在。
  • 西漢王莽是個穿越者嗎?他可能就是今天中國的某個普通市民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很多人認為,漢代的大奸臣王莽是個穿越者。王莽的思想和行為,同時代格格不入,卻非常像一個來自未來的人。聽薩沙說一說吧。王莽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篡位者和改革者。他誕生在西漢末年,篡奪了劉家的大權,成為新朝開國皇帝。王莽建立的王朝,持續了15年。
  • 王莽穿越的人生
    王莽出生於西漢,是當時皇族的外戚成員,與其他紈絝子弟不同沒有仗著自己身為皇族的血脈去欺壓百姓,恰恰相反的是他做出了與同輩人之間完全不一樣的事情。跟著「釣史公」的腳步來看看,究竟是什麼一個人能被稱為穿越者呢?
  • 為什麼很多人說王莽是穿越者,看到他的這項發明徹底信了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個皇帝,他在位僅15年,卻留下了許多無法解釋的事情,還伴有非常神秘的色彩,甚至很多人都說他是一個穿越者,從現代穿越回古代的,因為他有著2000年後的思想,他的許多改革和思想在當時格格不入,卻在2000年後大行其道。
  • 彭加木失蹤之謎,彭加木真的穿越成為王莽嗎?
    關於彭加木的失蹤,民間有幾種傳說:一、叛逃美國報導稱,在1980年9月14日下午7點左右,一個名叫周光磊的中國留美學者和中國駐美大使館管理留學生的工作人員戴蓮如、中國赴美留學的留學生鄧質方(鄧小平的兒子)在華盛頓的一家飯店吃晚飯時看見了中國失蹤了的科學家彭加木。
  • 細數中國歷史上的少數民族朝代!
    557年,西魏權臣宇文覺廢魏恭帝自立,建立北周,二十年後,577年,北周滅北齊,統一中國北方。公元581年,北周大臣楊堅接受禪讓,代周建隋,北朝正式走下歷史舞臺。北朝各個國家均是由鮮卑族所建立,北朝的統治促進了少數民族的漢化,鼓勵少數民族和漢族通婚,推進了社會大融合。
  • 為何說王莽是「穿越之子」?史學家:你看他妻子在家穿的啥
    漢武帝在位時期南徵北戰,奠定了現在中國疆域的大局範圍。 漢武帝雖然為中國立下了不朽的功勳,但是在當時這卻是一個巨大的災難。漢文帝漢景帝兩代皇帝經過多年的修身養息,這才積攢下了漢武帝用於徵戰的財富。
  • 為什麼強大的王、張兩姓在歷史上從沒出過皇帝?
    作為姓氏,「王」這個字實在是太霸氣了,「王上」、「王爺」、「王侯」都佔據了太多王氣,所以按照守恆定律,王姓做皇帝就太奢侈了一點啦。當然,這三種說法都邪乎了一點,或許這只是大家特意想出來以使其合理化的方式而已。三、歷史發展的規律前面的說法或許帶有某種玄機,但是還有另一些說法也有某種道理。
  • 彭加木的失蹤是因為雙魚玉佩而「穿越成了王莽」?現實又是怎樣的?
    彭加木的失蹤是因為雙魚玉佩而"穿越成了王莽?"現實又是怎樣的?彭加木,雙魚玉佩,王莽,這三者之間看似毫無聯繫,其中又暗藏著什麼玄機?王莽在歷史上簡直是與眾不同的存在,所以很多人都懷疑他是不是穿越過去的,這再和前面彭加木的失蹤和"雙魚玉佩"可能具有穿越功能結合起來,就自然容易讓人誤以為彭加木穿越成了王莽。那麼,先讓我們看看王莽到底有哪些超前舉動:"發明了遊標卡尺,重視科學創造","廢除奴隸制度,倡導人人平等,一夫一妻制","土地國有化","貸款制度,超前消費"等等,都具有現代文明的影子。
  • 中國歷史上疑似穿越的4大名人,至今科學無法解釋
    然而,如果你仔細深入的研究歷史可以發現,古代有一些人是一種特殊的存在,他們不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無所不知無事不曉,而且很多的思想都頗具超前意識,感覺真正像是從現代穿越過去的一樣。中國歷史上就有疑似穿越的四大名人,至今都無法解釋,他們分別是老子、王莽、王猛、崔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