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強大的王、張兩姓在歷史上從沒出過皇帝?

2020-12-04 姓氏文化的表達者

我國第一大姓李姓在古代歷經12個政權,出過66位皇帝,僅唐朝一朝,便有22位李姓皇帝。第四大姓劉姓在歷史上歷經八個王朝,出過59位皇帝。

我們的第二大姓王姓,第三大姓張姓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中卻從沒有出過皇帝,這一現象確實讓人匪夷所思。今天我們就來小小討論一下。

一、關於「張」姓的神話傳說

看過《西遊記》的人都知道玉皇大帝姓張,而它的來源民間流傳著這樣兩個說法:

1、盤古開天闢地之時,四海八荒都動蕩不安。這時,太白金星化作乞丐下凡來尋找可以統治三界的賢才,最後找到了一個寨子。這個寨子被寨主治理得井井有條,和外面的戰亂相比完全是世外桃源。太白金星得知寨主「張友人」才德兼備,便邀請他做三界的統治者,成為「玉皇大帝」。

2、另一個說法是,姜子牙封神的時候,本來想把「玉皇大帝」的位置留給自己,後來大家好奇玉皇大帝誰當,姜子牙說到「自然有人擔任。」這裡的「有人」指自己,但是一個將士聽到姜子牙的話後,激動地坐在了玉皇大帝的位置上,原來他叫「張友人」。這是「有人」與「友人」鬧出來的笑話。

所以民間覺得,既然天上的玉皇大帝已經姓張了,民間的皇上還姓張就有點說不過去啦。這雖然只是神話傳說,但也表現了古代人民豐富的想像力。

二、「張、王」二字的玄機

從姓氏角度講,張、王兩姓本身也是有一定玄機的。

我們介紹「張」姓說的是「弓長,張」。「長」表音,「弓」表義,而拉弓的姿態需要有點佝僂著身子,這自然不能和頂天立地的王者形象相提並論。

這樣說來,「王」姓就更冤了,因為古代做過皇帝的姓氏,比如劉、蕭、李、趙它們都是出頭的,但是「王」姓整個被封閉起來了,這一豎被牢牢鎖在中間動彈不得,所以說姓「王」的不能出人頭地當皇帝。

此外《大秦帝國》中有一段臺詞對「王」字做了很詳細的介紹:王字三橫一豎,三橫代表天、地、人,一豎代表參透天、地、人者,此謂之王也。作為姓氏,「王」這個字實在是太霸氣了,「王上」、「王爺」、「王侯」都佔據了太多王氣,所以按照守恆定律,王姓做皇帝就太奢侈了一點啦。

當然,這三種說法都邪乎了一點,或許這只是大家特意想出來以使其合理化的方式而已。

三、歷史發展的規律

前面的說法或許帶有某種玄機,但是還有另一些說法也有某種道理。

這裡首先要申明一點,也許有人會說王莽也是皇帝啊,他是新朝的建立者,且在位時間長達16年。但是我們提到王莽首先想到的一個詞語是「篡權」,怎麼形容呢?就好像袁世凱復闢帝位,也沒人承認他是皇帝。雖然王莽在位時對他評價很高,但新朝畢竟只存在了16年,且就整個中華歷史而言,便顯得沒有那麼重要了。

1、其實王、張兩姓自古以來就是大姓,而中國古代的農耕社會是以血緣氏族為紐帶的,一個大姓往往在一個地方形成一個大的宗族。大姓欺負小姓在古代又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就好像清朝統治者認為自己是「威威大天朝」,不可一世,大姓的強勢勢必造成另一個致命弱點——偏安一隅,居安而不思危。大姓少了小姓的反抗鬥爭精神,所以或許他們根本不需要做統治者就能過得很好,既然如此,何必反抗呢?

2、再者,中國古代一個大的家族往往內部有屬於自己的完善甚至嚴苛的宗族法規。在這樣的條件下,王、張兩姓的宗族法規勢必會更加嚴苛,傳統的儒釋道精神想必也根深蒂固,亂臣賊子可不是誰都有勇氣去做的。所以我們或許能夠理解為什麼王、張兩姓的高官很多,但要說到造反,除了王莽,也是寥寥無幾的。

四、王、張兩姓的歷史名人

其實就算沒有當過皇帝,王、張兩姓的許多古代名人對中國歷史也是有著傑出貢獻的。王姓的名人,王守仁創立的心學,是明代影響最大的哲學思想,其地位堪比孔子、老子。王重陽是我國本土宗教道教的創始人,王維、王羲之,對我國文學發展影響深遠,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宋神宗時期的宰相。

而張姓的名人,張儀首創連橫的外交政策,張騫出使西域成為絲綢之路的開拓者,張道陵又稱「張天師」,為五鬥米道的創立者,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直到現在還是我國醫學專業的重要書目,張衡的渾天地動儀也集中代表了我國古代的科學智慧。

其實,是否做過皇帝並不重要,是否推進社會歷史的進步才應該是我們評判的標準。不僅僅是上面提到的王、張兩姓名人,我國歷史上還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憑藉自己的智慧和才華對我國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他們的功績不比帝王少,他們同樣為後人所敬仰。

相關焦點

  • 中國人口最多的兩個姓氏,一姓出過69位皇帝,另一個卻沒出過一位
    北宋時期出現的《百家姓》,將天下所以姓氏都編寫其中,統計出了天下姓氏的昌盛程度。因為姓氏的人口數量和其家族在歷史上的繁榮程度來決定的,不過其中也有例外,現在我國人數最多的姓中,有一個沒有出過一個皇帝,但是他確實我國第一人口大姓,王姓;而另一個人口大姓,李姓卻出過69位皇帝。王姓人口眾多,基本上隨處可見,在2018年統計之中,王姓的人就達到了1億多人。
  • 中國人口前3的姓,約1億人出過120位開國將軍,卻沒誕生1位皇帝
    文/老楊中國的姓氏文化,源遠流長,很多的姓氏都是有自己的歷史。姓在古代是作為血緣關係的一種象徵,例如一個宗族一個部落我們需要一個共同的符號,開始的時候是一種圖騰,後來到了由於族群強大各地遷徙,牽走的是這一支的分支,管這個叫做氏。
  • 這個姓,在此省排名第一,曾出過兩個皇帝,一個皇帝不敢用自己姓
    姓是作為區分氏族的特定標誌符號,如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傳說黃帝住姬水之濱,以姬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為姓。皇天以大禹治水有功,賜姓為姒……後來,到秦朝的時候,姓氏才合二為一。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百家姓中的一個姓,此姓為林姓。
  • 歷史上這個姓氏人口才不到三萬,卻出了15位皇帝
    百家姓大家都應該知道,上幼兒園的時候,就已經學過了,但是我們了解的姓氏,也不過是開的幾個,身邊朋友的姓氏,也都是大家都知道。,這個數字很是驚人,一個人口這麼少的家族,可以出這麼多的皇帝,也是不簡單了,當時處於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司馬家族,人口稀少,能人不多,卻是硬生生的統治了中華大地整整156年代的時間,這絕對算是一個奇蹟了。
  • 這個姓被稱為萬姓之王,你的姓可能也來自於他,說出來嚇一跳
    也有族人以國為姓,把姓改成燕的。魏國魏氏始祖畢公高是周武王的十五弟。分封諸侯時封在畢地就以地為姓,也是畢姓的始祖。後來畢國被西戎滅亡,後代就成為平民。到了春秋初期,畢氏族人畢萬長的身高體壯武功高強。跟隨晉獻公徵戰有功,把畢萬打下來的魏地封給畢萬,畢萬就改姓魏萬。這就是魏氏魏國的始祖。
  • 中國歷史上最牛的姓氏:人口高達1億,建立9個王朝,出了59位皇帝
    事實上,單從人口數量上看,趙姓並不能算是當時的第一大姓,真正的第一大姓其實是郭姓,往後排開依次是王姓,張姓和李姓。 雖然這些大姓在我國歷史上都相當出名,直到現在都很常見。不過,他們跟劉姓比起來,還是差點意思。
  • 王姓歷史上的50位傑出人物,中國第一大姓的前世今生
    王姓是我國的第一大姓,截止2018年底大陸地區共有1億150萬,比李姓還要多出60萬,而且王姓還從沒有出過大一統的王朝(王莽的新朝除外)。王姓主要源自姬姓,部分來自子姓、媯姓和少數民族改姓。王詡又名王禪,道號玄微子,戰國時期最神秘的人物,通天徹地,智慧卓絕,弟子孫臏、蘇秦、張儀、商鞅,無一不是攪動風雲的奇才。其實,大眾更喜歡叫他鬼谷子。王莽雖是王姓歷史上第一個皇帝,後代卻不怎麼買帳,主要是因為新朝太短命,來得也不光彩。王莽的所作所為到現在還是個謎,以至於有人說他是個穿越者。
  • 一個被袁天罡斬過龍脈的仙境,雖風水絕佳,但從沒出現過「王」者
    這裡我們先來說一說《西遊記》,隨著影視劇《西遊記》的風靡,唐僧取經的故事,在我國算得上是家喻戶曉。其實,唐僧的原型來自於唐朝時期的高僧玄奘,在我們接觸到的歷史教材中,只是簡短地提到:玄奘奉太宗皇帝的命令前往天竺求取真經。
  • 這8個關於中國歷史上皇帝的冷知識,知道一半就是學霸
    這8個關於中國歷史上皇帝的冷知識,知道一半就是學霸歷史冷知識有很多,但是關於帝王的你知道多少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述8個關於帝王的歷史冷知識,快來看看你知道幾個呢?8.春秋時期有這樣一位王,那就是晉景公,他的死很奇怪,他是歷史上唯一一個掉進糞坑裡面被淹死的國君,關於他的傳聞相信小夥伴也聽說過不少,一心想著吃新麥,沒想到自己卻死於非命,實在是悲哀。
  • 姓蕭和姓肖一個樣麼?原來歷史上根本沒有肖姓!
    身邊有人姓蕭,有人姓肖,那麼這兩個姓一樣麼?實際上,或許肖姓古代也有,但十分罕見,而且基本上已經沒有了後人。但蕭可是大姓,據稱有一脈出自嬴姓,嫡系祖先叫伯益,是幫助大禹治水的功臣,因為有後代被分在蕭地,也就是今天的安徽蕭縣,於是後代姓蕭。
  • 中國姓、氏、名、字、號的歷史由來及演變
    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大陸學者閻福卿等曾編輯出版過《中國姓氏彙編》共收姓氏5730個。其中單姓3470個,雙字姓2085個,三字姓163個,四字五字姓12個。臺灣省也出版過《中華姓符》共收姓氏6363個,但裡面有異體字重複收入的情況。⑦據中國語言文字改革工作委員會漢字處1984年的抽樣調查及有關專家的估計,直到今天還在使用的姓氏在3000個以上。
  • 中國歷史上壽命最長的皇帝,活了103歲!
    要說中國歷史上長壽的皇帝,很多人會想到乾隆皇帝,乾隆皇帝活了89歲,這個年紀放在現在都是一個十分長壽的人,在中國古代能活到50-60歲就算是很高壽了。然而中國歷史上還有一個皇帝比乾隆皇帝還活的久很多,他一共活了103歲,可以說是最長壽的皇帝了。
  • 中國歷史上最牛的城市,出過19位皇帝,被譽為「龍城!」
    只有皇帝才能穿龍袍,皇帝用的器具才可以雕刻上龍的圖案,皇帝的後代也被稱為龍子龍孫,這些都是為了凸顯其身份地位的高貴!即便是在現代,龍在中國人的心目中依然有著很高的地位,皇帝居住過的地方,都會被稱為「龍城」。
  • 遼寧人口最多的6個姓氏,第四姓建立朝代最多,第一姓為天子後代
    遼寧人口最多的6個姓氏,第四姓建立朝代最多,第一姓為天子後代文/侃侃史話在中國東北部,有一個既沿海又沿江的省份,這裡不僅是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還蘊藏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包括新樂文化、紅山文化、夏家店下層文化等,並保留著瀋陽古公、清昭陵、清福陵等歷史古蹟。
  • 人口不足3萬,卻是出過皇帝最多的姓氏,看看你是不是其中一員?
    據《帝王世紀》記載:包羲「伏羲氏,風姓也。」這也是我國最早有關于姓氏的記載,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到現如今為止,根據《中華姓氏大辭典》統計,我國近一萬多個姓氏中,只有五十五個姓氏出過皇帝。
  • 為什麼歷史上皇帝大多信奉道教,而平民大多信奉佛教
    嘉靖皇帝,是歷史上著名的「道士皇帝」,他二十多年來不上朝,整天醉心於煉丹修道。  宮中每次齋醮,都需要祭祀文章,這種文章被稱作青詞,比較難寫。  上圖_ 嘉靖皇帝,朱厚熜(1507年-1567年)  其實,不僅嘉靖皇帝,明朝歷史上很多皇帝都信奉道教。朱元璋雖然當過和尚,但當年奪取天下時,他宣稱自己夢遊天宮,見到了道家三清。
  • 從未出過北京城的皇帝
    康熙皇帝曾多次下江南,就是乾隆皇帝也曾六次下江南。然而康熙的第四子,康熙的第四子,清朝第五位君主——雍正皇帝不僅從來沒有南巡過,而且在他在位的十三年中,北京城都幾乎沒有出過一步。 雍正皇帝自稱「以勤治天下」,這絕非自誇。
  • 中國古代姓氏文化淵遠流長,而「張」姓是個非常獨特的存在!
    中國古代姓氏文化淵遠流長,而在姓氏文化中大家有沒有發現「張」這個姓氏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存在呢?為什麼說他獨特呢?答案就在下面。首先,我們都知道的是,「張」在中國是排名位列第三的大姓,姓張的人口也是非常的多,但是在中華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可以發現,竟然從來沒有出現過一位皇帝姓張,這一點是不是很讓人感到吃驚呢?人口這麼多的大姓居然從來沒出現過能稱帝的人才?然後,華夏民族自古以來就被世界各國尊稱為「禮儀之邦」,每當向別人詢問姓氏時,我們都會問「您貴姓?」
  • 姬姓作為「萬姓之祖」,為什麼現在姓姬的人卻很少?
    作為中華文明的始祖,黃帝自然是多能而偉大的,而他成為中國的萬姓之祖卻另有緣由,歷史記載,黃帝共有兒子二十五個,只有十四個人分封得姓,共得到十二個姓。可見那個時候的姓氏其實還是很混亂的,就是貴為黃帝的兒子,也不一定有姓,而且姓氏大部分還是自己的分封之地,只有兩個兒子跟著黃帝姓姬。
  • 中國最特殊4個姓,其中一姓僅17人,另外2姓女性用了會羞於說出口
    說的是皇帝跟炎帝的姓氏,後來又有記載:姬民出自軒轅。這裡就說明了,姓是代表有共同學院關係種族的稱號,在最開始的時候姓和氏是不一樣的,最典型的就是秦始皇的名字,他是嬴姓趙氏人。不過從秦朝開始,姓氏合二為一。發展到了現在,在文獻上有記載的姓氏就有5662個,這些還是不包括元清居住中原的人改的漢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