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有人姓蕭,有人姓肖,那麼這兩個姓一樣麼?實際上,或許肖姓古代也有,但十分罕見,而且基本上已經沒有了後人。
但蕭可是大姓,據稱有一脈出自嬴姓,嫡系祖先叫伯益,是幫助大禹治水的功臣,因為有後代被分在蕭地,也就是今天的安徽蕭縣,於是後代姓蕭。
還有一脈來自子姓,是商朝的皇族,後代在宋國有一名叫大心的王族成員因立了功被封在蕭邑,於是他的後代也姓蕭。
除此之外,還有賜姓,如遼國的皇后家族,原本姓述律。遼國皇帝仰慕中原文化,自己改姓劉,賜姓皇后蕭。
那為何今天還有那麼多人姓肖呢?
原來在1977年的時候,我國曾施行過二簡字。因為建國後,老百姓文化素質普遍不高,為了普及漢語,將以前的繁體字改成了簡體字,這是一簡字,也就是我們今天用的漢語。
簡化一次後,覺得不過癮,極端一刀切的國情下,導致進一步將一簡字簡化成為二簡字。
比如餐廳的餐,寫成歺;蛋寫成旦;停車寫成仃車……只是後來二簡字太過離譜,破壞了文化,被廢除,成了錯別字。
也就是這個大背景下,蕭姓,被簡化成了肖,藍姓成了蘭,戴姓成了代……
二簡字雖然後面被廢除了,但已經改過的姓,已經印在身份證上、畢業證書上、結婚證上……用習慣了,不好改,而且都要改,地方戶籍部門工作量太大,也不一定支持,所以乾脆就將錯就錯。
所以今天的肖姓祖先百分之九十九都姓蕭。比如海外,沒有受到二簡字的影響,都保留了蕭。
那麼,這些年也有一些家族,為了傳承傳統文化,願意克服麻煩,改肖為蕭姓,雖然給當地的戶籍部門增加了大量工作,但也得到了支持!
關於這個姓氏歷史就分享這些,敬請關注我,不勝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