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姓被稱為萬姓之王,你的姓可能也來自於他,說出來嚇一跳

2020-12-05 熊貓哥聊歷史

姬姓來源是人文始祖黃帝,也是周朝王族姓氏。「武王伐紂」勝利,周朝建立了和商朝不一樣的王朝。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分封。周武王把伐紂功臣和親族子弟分封到華夏大地。史載:

立國七十一,姬姓獨佔五十三

比較出名的姬姓諸侯國有晉、燕、衛、魯、吳、鄭等。不管周武王分封的初衷是什麼,戰國後期,華夏文明已經基本覆蓋了人力所能達到的所有土地,所以說在那個時代,分封制是創舉,是開時代先河的。

那麼,如今我們的姓氏,有多少是出自周朝的姬姓呢?

戰國後期的戰國七雄,魏、燕、韓都是出自姬姓。

周武王把弟弟姬奭(shi)封在燕地,也就是戰國七雄的燕國。也有族人以國為姓,把姓改成燕的。

魏國魏氏始祖畢公高是周武王的十五弟。分封諸侯時封在畢地就以地為姓,也是畢姓的始祖。後來畢國被西戎滅亡,後代就成為平民。到了春秋初期,畢氏族人畢萬長的身高體壯武功高強。跟隨晉獻公徵戰有功,把畢萬打下來的魏地封給畢萬,畢萬就改姓魏萬。這就是魏氏魏國的始祖。

戰國七雄

而韓姓,是出自晉國王族。因為晉國也是姬姓封國。韓姓是晉國王族曲沃恆叔二兒子的後代,因為有功封在晉國的韓源,所以以韓為姓。到了戰國,魏、趙、韓三家分晉建立韓國。和趙、魏、韓爭奪晉國的智氏也是姬姓分出來的。

曾經攻破楚國王都,和越王勾踐爭霸的吳國也是姬姓封國。後來吳國被越國滅亡,吳國王族子弟有的把姬姓改成吳姓

周文王

鄭國是春秋第一個稱霸的國家,而鄭國第一代君主是那個烽火戲諸侯周幽王的叔叔。到了戰國,韓國滅亡鄭國,鄭國王族有人把姬姓改成鄭。這就是鄭姓的起源。

由姬姓直接演支出的周姓、吳姓、鄭姓、魯姓、魏姓、楊姓、蔡姓、韓姓、霍姓、管姓、毛姓、曹姓、衛姓、畢姓、蔣姓等411個姓。基本上姬氏封國的後代有以國為姓的習慣,比如衛國、魯國。

而且姬姓現在就有54萬人。而漢族四大姓李、王、張、劉的都與姬姓有關。由姬姓分出的姓佔百家姓的82%,這就厲害了。

其實很多姓氏的人數眾多與國姓有很大關係,比如劉姓和李姓。就是因為是強大王朝的國姓,他們的子孫後代當然會原來越多,而且中國傳統有賜姓的傳統,比如五代十國的後唐李存勖其祖先是匈奴人,本姓朱邪因為戰功被唐朝皇帝賜為李姓,那麼李存勖的後人放人也都是李姓了。

姬姓被稱為「萬姓之祖」,也是因為強大王朝的背景。

相關焦點

  • 這個姓是中國「萬姓之祖」,大部分姓都來源於此,可惜現在卻很少聽說
    也就是說,因為黃帝發跡於姬水,所以他便以姬為姓,後來他居住在軒轅之丘,於是又自號"軒轅氏",後人因之稱呼其為"姬軒轅"。作為黃帝的姓,姬從一開始就具備了不凡的意義,被看作尊貴的象徵。 另按照《史記·五帝本紀》中的記載:"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由此我們可以得知,皇帝將姬姓傳給了自己的大多數後代,而這無疑對姬姓的發展意義重大。
  • 這個姓氏被稱萬姓之祖,你的姓氏可能起源它,現如今人數不足百萬
    筆者曾經介紹過,姓氏最開始是兩碼事,「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姓」起源於母系社會,在當時這是同宗同族的名字。由於當時女子地位很高,因此出現了很多女字偏旁的姓氏;而「氏」則起源於父系社會,剛開始是「姓」的一個分支,再後來月由於男性地位的提升,就產生了父系氏族。
  • 萬姓的來源_姓萬的名人有哪些
    萬姓歷史悠久,名人眾多,下面讓我們來探討下萬姓的來源和姓萬的名人有哪些。以下這些百家姓起源對給寶寶起名很有用哦。萬姓的來源  一、來源有五  1、出自姬姓,是以祖父的字作為姓氏。周朝有大夫受封於芮國(在今陝西大荔縣朝邑城南,姬姓諸侯國,公元前640年為秦所滅),史稱芮伯。
  • 姬姓作為「萬姓之祖」,為什麼現在姓姬的人卻很少?
    ,也有人說是因為黃帝住在軒轅之丘,所以也是以地為名。作為中華文明的始祖,黃帝自然是多能而偉大的,而他成為中國的萬姓之祖卻另有緣由,歷史記載,黃帝共有兒子二十五個,只有十四個人分封得姓,共得到十二個姓。可見那個時候的姓氏其實還是很混亂的,就是貴為黃帝的兒子,也不一定有姓,而且姓氏大部分還是自己的分封之地,只有兩個兒子跟著黃帝姓姬。
  • 我國這個姓氏僅五十四萬人,卻被尊為「萬姓之祖」,是你的姓嗎?
    人們一直說普通公民就是百姓,百姓其實是不同姓氏的統稱,意思是廣指天下普羅大眾。趙錢孫李,周吳鄭王是宋朝時期排在前8名的姓氏,根據人口數量來看,這八大姓氏在宋朝時期(960-1279年)出現了鼎盛狀態。在現代生活中,人們的姓氏也在不斷的擴展,還有一些人會自創姓氏,只要通過政府的認可,自創姓氏也可以被註冊使用。
  • 這個姓氏人不多,卻是「萬姓之祖」,影響華夏幾千年,您周圍有嗎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儈陳褚衛蔣沈韓楊」這個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作為啟蒙讀物的《百家姓》,哪怕教育發展到如今,依然在被學習。你知道中國姓如此豐富,是如何形成發展的呢?其實我國古代初期並沒有那麼多的姓氏,而是因為歷史發展軌跡中逐步分裂衍生出來的。
  • 哪個姓是萬姓之祖?中國有哪些姓氏,是女性特討厭的
    聲明:本文素材來自《獻給神話學》一書,作者原創,獨家首發,轉載必究,拒絕偽史,保證不涉時政。 德國東方學家馬克斯·繆勒寫了一本書,叫《獻給神話學》。裡面提到一個觀點,說東方,尤其像中國,他們的姓氏,其實最初來自圖騰崇拜和天道崇拜。中國人的祖先將某些動植物神話,變成自己的氏族圖騰。
  • 姓氏起源之姬姓—你的姓就是它演化而來的
    書接上回,之前我們說了上古八大姓,今天我們來介紹一下可能是流傳最廣,發源最多,分支最大的一個姓:姬姓是上古八大姓之一,是黃帝的姓,至今已經有5000多年的歷史了。相傳黃帝長於姬水,所以以姬為姓。由姬姓直接演化出去的姓氏,佔百家姓總數的82%,而這些姓氏再演化出來的姓氏更是不勝枚舉,姬姓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咱們華夏民族的起源了。那麼,姬姓是怎麼演變到今天的呢?司馬遷在史記中寫道: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這其中就有十二個姓,分別是: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依殷。
  • 不瞞你說:古人稱氏不稱姓,姓和氏有啥區別?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然而中國古代文化源遠流長,尤其是名字這一項也是經歷了很多年的發展,比如在以前有一個特性那就是稱呼一個人是稱氏不稱姓,什麼意思呢?就拿戰國時期來說吧,在戰國時期有很多人都姓羋,可是人們不會稱呼他為羋某某,而是用氏來代替。那絕對美味。這也是為什麼這麼多人說「人生繞不過一臺3系」。麵食是人們生活中最常吃的主食。連接著鍍鉻裝飾下隱藏的另一個黑色幅格柵形成的V形設計。
  • 人口僅有54萬的一個姓氏,卻是萬姓之祖,代表華夏民族姓氏的起源
    我國有著上下5000年的文化歷史,說到姓氏我國是最有發言權的國家了,中國姓氏數量眾多,歷史源遠流長。我們最熟悉的可能就是百家姓了,「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如今最新版《中華姓氏大辭典》收入的姓氏多達11969個,其中單字姓5327個,雙字姓4329個;三字姓及以上有1600多個。
  • 白公勝是白氏的得姓始祖,起源於河南息縣
    關於白氏源起的問題,在「 姓氏之學,最盛於唐」的大環境影響下,由白居易等一大批白氏文化名人開始,率先對其進行了深入研究,逐漸形成共識,並以墓誌碑刻或家譜的方式固定下來。他在自述白氏先祖世系《太原白氏家狀二道· 故鞏縣令白府君事狀》一文中考證:「白氏,羋姓,楚公族也。楚熊居(即楚平王)太子建奔鄭。建之子勝,居於吳、楚間,號白公, 因氏焉④。」意思是說,白氏,本源自羋姓, 為春秋楚國公族之姓。楚平王的兒子太子建出奔鄭國。太子建的兒子勝,則居住在吳國和楚國的邊界,號「 白公」。其後世子孫以其封邑為氏而稱白氏。
  • 姬姓來源於黃帝,是「萬姓之祖」,姬姓為什麼沒有滿天下?
    懷山之水,必有其源」。說到尋根,我們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百家姓》。可是《百家姓》這本書,只告訴了我們天下一共有多少個姓氏,卻沒有說是怎麼來的,這還得往前倒吧。倒來倒去,我們最終就倒到了現存最早的史書《春秋》,和他描述的那個春秋時代。而無數的線索,把我們苦苦尋找的根,齊齊地指向了同一個人。我們今天大多數人的姓氏,我們數千年的中華文明,都來源於這個人。
  • 網絡小說中最常見的五大姓氏,最多的是這個姓,最後一個姓氏最黑
    這些都是非常經典的小說,主角都是姓林,還有一些不經典的小說主角也很多姓林的,所以姓林的主角絕對是非常多的,這個姓氏在網絡小說中也是出現最多的。排名第二的在小編認為就是蘇姓了,這個姓氏一般出現在言情小說或是都市小說裡面,出現的頻率也是非常之高的,小編下面盤點幾部主角姓蘇的小說,當然可能不太有名。
  • 它是中國上古八大姓,千古一帝也姓這個,為啥現在幾乎見不到了?
    其實,還有一個朝代也是趙姓天下,但說出來肯定會讓你大跌眼鏡卻又一頭霧水,那就是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秦朝。關於這一點,太史公司馬遷給出了板上釘釘,確鑿無疑的證據,請看《史記·楚世家》中的這段文字:秦莊襄王卒,秦王趙政立。
  • 中國最特殊4個姓,其中一姓僅17人,另外2姓女性用了會羞於說出口
    說的是皇帝跟炎帝的姓氏,後來又有記載:姬民出自軒轅。這裡就說明了,姓是代表有共同學院關係種族的稱號,在最開始的時候姓和氏是不一樣的,最典型的就是秦始皇的名字,他是嬴姓趙氏人。不過從秦朝開始,姓氏合二為一。發展到了現在,在文獻上有記載的姓氏就有5662個,這些還是不包括元清居住中原的人改的漢姓。
  • 被專家冠上「萬姓之首」稱號,帝王和政權最多的姓,到底什麼來頭
    雖然「李」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姓,但是最厲害的姓卻不是它。最厲害的當屬排名第四的劉姓。它被稱為「世界第四大姓」,並且據資料記載,日本第三大姓高橋氏就出自於該姓,為劉邦後裔。劉氏最厲害之處在於,它是登基為帝人數最多的姓,被稱為「帝王之姓」。歷史上劉氏稱帝者共有五百餘人,因此也有「劉天下」之說。在《古今圖書集成·民族典·卷三四三》中,劉姓獲得了「大約得姓之尊、稱帝之貴,無過於劉」的滕贊。
  • 百家姓萬姓,終於知道它的來歷了,帶你去了解一下
    在史籍《綱鑑易知錄》中記載:「孟子去齊,絕糧於鄒薛,退與萬章之徒,述仲尼之意,著孟子七篇。」在典籍《孟子·序》中也說:「孟軻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孟子在戰國時期周遊列國,宣傳儒家的仁愛治國之道和唐虞三代德政,希望各國能採納它的主張,齊家治國平天下。
  • 為什麼強大的王、張兩姓在歷史上從沒出過皇帝?
    一、關於「張」姓的神話傳說看過《西遊記》的人都知道玉皇大帝姓張,而它的來源民間流傳著這樣兩個說法:1、盤古開天闢地之時,四海八荒都動蕩不安。這時,太白金星化作乞丐下凡來尋找可以統治三界的賢才,最後找到了一個寨子。這個寨子被寨主治理得井井有條,和外面的戰亂相比完全是世外桃源。太白金星得知寨主「張友人」才德兼備,便邀請他做三界的統治者,成為「玉皇大帝」。
  • 神話裡龍族有6個姓:1燭2元,3龍4敖,餘下2姓才是真正的萬龍之祖
    夫土者,黃中之色,萬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神龍在傳統文化中一向被認為象徵著帝王,因而《韋丹》故事中的神龍必然要冠以皇族的姓氏,但顯然不可能姓李,因為當朝皇帝姓李;也不可能姓楊,隋是前朝,會惹上麻煩;不能姓宇文(北周皇族姓氏),因為宇文是鮮卑姓,而且是複姓。那麼比較合適的姓只能是北魏的帝室了。
  • 萬姓之祖——姬姓,八成以上的姓氏來源於它,為何如今卻沒落了?
    黃帝死後,其孫高陽繼位,即顓頊帝(姬姓),顓頊死後,黃帝曾孫高辛繼位,即帝嚳(姬姓),說到帝嚳,我們的重要角色就出來了,他就是后稷。后稷是帝嚳的兒子,姬姓,後來被尊為周朝的始祖。帝嚳死後,其子放勳繼位,即堯,但堯不是姬姓,而是伊祁姓。堯死後,舜繼位,舜是姚姓、媯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