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為什麼大地震頻繁爆發?到底什麼原因?希望真正的專家解釋一下!

2021-01-15 東方文學藝苑

天府之國一直被世界美喻了幾千年,什麼魚米之鄉、什麼天府明珠、什麼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什麼.....?

記得有一個所謂的「磚家」說:「512大地震後幾百年都不會再在這個區域發生大地震」,結果2013雅安大地震、2017九寨溝大地震,不知這個磚家水平怎麼樣,反正大眾不會在信任他了。這也給相關政府部門代言人製造出不信任的負面影響,怎麼找一個一點不靠譜的磚家代言呢?

2008年5月12日到2017年8月8日不到10年居然發生震驚世界的三次大地震,級別都在7-8級,這讓這個旅遊大省的人民委屈、讓世界各地熱愛旅遊觀光的人心裡恐懼。

說這個話題的時候我們先來簡單的了解一下這幾次大地震的概況吧!


一:五一二大地震


5·12汶川地震,發生於北京時間(UTC+8)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14時28分04秒,震中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映秀鎮與漩口鎮交界處。根據中國地震局的數據,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級達8.0Ms、矩震級達8.3Mw(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矩震級為7.9Mw),地震烈度達到11度。地震波及大半個中國及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區,北至遼寧,東至上海,南至香港、澳門、泰國、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 5·12汶川地震嚴重破壞地區超過10萬平方千米,其中,極重災區共10個縣(市),較重災區共41個縣(市),一般災區共186個縣(市)。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時,5·12汶川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破壞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後傷亡最嚴重的一次地震。 經國務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

二:420雅安大地震


北京時間2013年4月20日8時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北緯30.3,東經103.0)發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13公裡。震中距成都約100公裡。成都重慶等地均有較強震感。四川雅安蘆山地震共造成196人死亡,21人失蹤,12211人受傷,其中968人重傷。截至2013年4月24日10時,共發生餘震4045次,3級以上餘震103次,最大餘震5.7級。受災人口152萬,受災面積12500平方公裡。2014年4月,災後重建規劃項目累計開工達到1991個,開工率88.4%,實現重建總體規劃項目全面開工的預期目標。

三:8月8日四川九寨溝大地震

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2017年8月8日21時19分,在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北緯33.20度,東經103.82度)發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約20公裡。震中距離九寨溝縣城35公裡,距阿壩州210公裡,距成都市290公裡,距甘肅隴南市100公裡。四川、甘肅、青海、寧夏、陝西等多省區震感明顯,局部地區震感強烈。
截止2017年8月9日已經死亡9人,傷164人。數據還在不斷更新.


仔細一查,四川居然擁有八條地震帶,這讓作者心裡的疑惑更加糾結。

四川省的地震大多分布在東經104度以西地區,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地震帶(區)上。


(1)鮮水河地震帶。從甘孜縣起,經爐霍、道孚、康定等縣,到瀘定縣南部為止,全帶都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內,由西北向東南延伸,是四川省地震最多、最強的一條地震帶。該地震帶上曾發生過8次7級和7級以上大地震,最大的一次是1786年康定瀘定間73/4級別地震。


(2)安寧河-則木河地震帶。北起石棉縣,向南經冕寧縣、西昌市轉向東南方向,再經普格縣、寧南縣,到雲南省的巧家縣止,主要在涼山彝族自治州境內。帶內曾發生6級和7級以上地震3次,最大的兩次是1536年西昌北7.5級地震和1850年西昌普格間7.5級地震,後者造成了2萬多人死亡,是四川省傷亡人數最多的一次地震。

(3)金沙江地震帶。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境風,沿金沙江東側,北起德格縣,經白玉、巴塘兩縣南到得榮縣止,沿南北方向延伸,帶內曾發生過1870年巴塘7.285級地震和1989年巴塘6.7級強震群。

(4)松潘-較場地震帶。主要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境風,包括九寨溝、松潘、平武等縣和茂縣的較場等地,帶內曾發生過7級以上地震4次,最大為1933年茂縣疊溪7.5級地震。


(5)龍門山地震帶。從青川縣起,經北川、茂縣、綿竹、汶川、都江堰、大邑、寶興等縣市,到瀘定縣附近為止,呈東北-西南方向展布,與龍門山脈大體一致,帶內曾發生過6.0-6.9級地震5次,最大地震是2008年汶川8.0級大地震。2013年4月20日,北京時間8時02分位於雅安蘆山縣發生7,0級強震,其為龍門山地震帶南段。

(6)理塘地震帶。主要在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境內,呈西北-東南向展布,帶內曾發生過1948年理塘7.3級地震。

(7)木裡-鹽源地震區。在涼山彝族自治州木裡縣和鹽源縣境內,向南可延伸到雲南省寧蒗縣,區內曾發生過6.0-6.9級地震5次,最大地震是1976年鹽源、寧蒗間6.7級地震。

(8)名山-馬邊-昭通地震帶。北起名山縣,經峨邊、馬邊、雷波等縣,南到雲南省昭通市的永善、大關等縣,近南北線展布,帶內曾發生7級和7級以上地震2次,最大為1974年永善7.1級地震。

除上述地震帶(區)以外,四川省的其它一些地區,也曾發生過5級至6級左右的地震,只不過不那麼集中罷了。掌握了地震帶的分布規律,在規劃和建設中就能有的放矢採取防震抗震措施,大大減輕地震災害。

我們再來看看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大地震,看看歷史上的四川大地震中有幾次上了榜的?

中國歷史上的大地震
中國歷史上發生強度較大的,以及在人類認識、預測和抗禦地震方面具有歷史影響的地震主要有:
●公元前780年,陝西岐山發生地震。這是史書記載比較可靠的最早一次大地震。地震時,「西周三川皆震是歲也,三川竭,岐山崩」。三川即今陝西的涇河、渭河、洛河。估計震級達7級以上。
●公元前7年11月11日,北邊郡國發生地震。據記載,這次地震波及「自京師至北邊郡國三十餘壞城郭,凡殺四百一十五人」,京師即今陝西西安。漢時北邊郡國包括今甘肅、陝西、山西、河北等省在內。
●138年2月28日,甘肅金城、隴西發生地震。據考證,這次地震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用測震儀器(張衡的候風地動儀)記到的破壞性地震。當時地動儀放在洛陽,距震中約700公裡。
●1303年 9月17日,山西洪洞、趙城發生地震。這是中國歷史上詳細記述大地震最早的一次。此震「壞官民廬舍十萬計」,「村堡移徙,地裂成渠,人民壓死不可勝計」。震級約8級或更大。
●1556年1月23日,陝西華縣發生地震。這是中國歷史上地震中死人最多的一次地震。「官吏軍民壓死八十三萬有奇」。此震極震區長軸與渭河地塹方向一致。估計震級約有8級或更大。
●1605年7月13日,廣東瓊山發生地震。據史志記載,「亥時地大震,自東北起,聲響如雷,公署民房崩倒殆盡,城中壓死者數千」。估計震級為7.5級或更強,為海南島歷史上最大地震。
●1668年7月25日,山東莒縣、郯城發生地震。這次地震是中國歷史上地震中最大的地震之一,震級估計為8.5級。據記載,「城樓堞口官舍民房並村落寺觀,一時俱倒塌如平地」。
●1679年9月2日,河北三河、平谷發生地震。這是北京附近地區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級估計為8級。震中裂度為Ⅺ度,破壞面積縱長500公裡,北京城內故宮破壞嚴重。
●1695年5月18日,山西臨汾發生地震。震級估計為8級。震中烈度Ⅹ度強,破壞面積縱長500公裡。在一個8級地震的震中區附近再次發生8級地震。前一次地震是1303年的洪洞、趙城地震。
●1733年8月2日,雲南東川發生地震。震級估計為7.5級,是我國地震史料中記述地面斷裂最詳細的一次地震。震後城牆垛「南北則十損其九,東西十存其六,抑又奇也」。
●1739年1月3日,寧夏平羅、銀川發生地震。震級估計為8級。據載,靠近黃河的一些城鎮,震後地裂「湧出大水,並河水泛漲進城,一片汪洋,深四五尺不等,民人凍死、淹死甚多」。
●1833年9月6日,雲南嵩明發生地震。震級估計為8級,震中烈度達Ⅺ度,破壞範圍半徑達260公裡。
●1867年12月18日,臺灣基隆近海發生地震。這是中國地震史中引起海嘯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級估計為6級。「沿海山傾地裂,海水暴漲,屋宇傾壞,溺數百人。」
●1920年12月16日,寧夏海原縣發生震級8.5級的地震。震中烈度12度,震源深度17公裡,死亡24萬人,毀城4座,數十座縣城遭受破壞。
●1927年5月23日,甘肅古浪發生震級8級的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公裡,死亡4萬餘人。
●1931年 8月11日,新疆富蘊發生地震。地震震級為8級,震中烈度Ⅺ度。震中區形成170公裡長的斷裂帶,最大錯動幅度達20米。這是中國大地震中已知錯動幅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1933年8月25日,四川茂縣疊溪鎮發生震級7.5級的地震,震中烈度10度,疊溪鎮被摧毀。震時地吐黃霧,城郭無存,岷江斷流,壅壩成湖。
●1935年 4月21日,臺灣苗慄發生地震。震級為7.1級,是臺灣有史以來破壞最重的一次地震。地面造成長約37公裡的斷層。
●1950年8月15日,西藏察隅縣發生震級8.5級的強烈地震。震中烈度12度,死亡近4000人。
●1962年 3月19日,廣東河源發生地震。震級為6.1級,是中國第一個水庫誘發地震。
●1966年3月,河北邢臺發生地震。由兩次大地震組成:3月8日,邢臺隆堯縣發生震級6.8級的大地震;3月22日,邢臺寧晉縣發生震級7.2級的大地震。兩次地震共死亡8064人,傷38000人。
●1970年1月5日,雲南通海縣發生震級7.7級的大地震。震中烈度為10度,震源深度為10公裡,死亡15621人,傷殘32431人。

●1975年2月4日,遼寧海城發生地震。地震震級為7.3級,震中烈度為Ⅸ度強。這是我國首次預報成功的一次7級以上大地震。
●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豐南一帶發生7.8級的地震。造成24.2萬人死亡,重傷16.4萬人。

我們再來科普一下地震知識,分析一下到底什麼原因?

地震的類型 

地震俗話說就是地動。是什麼原因引起地震的呢?古代,人們對地球知識缺乏了解,以為人們腳下的大地是馱在一條大鯨魚的背上,鯨魚累了要翻身,便造成了大地震動。也有的說是「大地發怒」是對人的「抱復」等等。科學家告訴我們,地震不過是地殼急驟顫動的自然現象。由於引起地殼震動的原因不同,可以把地震分為構造地震、火山地震和陷落地震。 

構造地震是由於巖層斷裂,發生變位錯動,在地質構造上發生巨大變化而產生的地震,所以叫做構造地震,也叫斷裂地震。我國和世界上發生的絕大多數地震都屬於這種地震。構造地震的震源深度通常多在60公裡以內。大致70-300公裡深的地震,稱為中深源地震。深度在300公裡以上,直到700公裡左右的,稱為深源地震。震源在深處的一切地震帶通常與遠離南美洲及亞洲海岸線的太平洋深海海槽的走向相合。科學家們現在認為,海槽是地殼幾塊龐大移動部分相互碰撞、彼此積壓的所在位置的標誌,擠壓相持一時期後,巖石開始變形,當巖層變形超過它所承受的最大限度時,就會突然發生斷裂錯動,從而產生地震。這種看法是一種比較能說服人的見解。 

不久前,美國加州地層研究學院的一位科學家提出地球表層經常出現的強大風力,可能是誘發地震的重要動力之一。在1986年9月及1987年10月,加州南部地區先後發生過幾次4.5級的中度地震。這幾次地震發生前,這位科學家對該地區風力變化情況進行了詳細的監察及記錄。他發現,每當地震前的4-6個星期內,地震區都出現了一連串異乎尋常的強烈高氣壓,導致加州海岸附近數百裡的太平洋上產生強風。他認為,這些高氣壓及強風引發了地震。不過,這只是一家之言。 

由於火山爆發而引起的地震叫做火山地震。這種地震是與爆裂式火山的猛烈噴發同時發生。他是由火山爆發時所引起的能量衝擊,而產生的地殼振動。火山地震有時也相當強烈,如喀拉喀拉火山爆發時引起的火山地震,激起海浪高達30米,竟把150公裡外的雅加達市的牆窗震裂。但這種地震所波及的地區通常只限於火山附近的幾十公裡遠的範圍內,而且發生次數也較少,只佔地震次數的7%左右,所造成的危害較輕。 

陷落地震往往是由洞穴的崩塌所引起的。例如,在石灰巖發育的喀斯特地區,溶洞的偶爾崩塌或大塊巖石墜落,都可以造成小地震。鹽丘和鬆軟地層經地下水衝蝕後,也能發生塌穴。這種地震發生的次數更少,只佔地震總次數的3%左右,震級很小,影響範圍有限,破壞也較小。 

有時在人為條件下,也可能引起陷落地震。例如地下礦體被採掘後,使周圍的巖石失去支託,往往會引起崩塌而形成地震。這種地震有時也能造成災難性的破壞。這種現象,在加拿大和南非等國家,特別是煤礦中常有發生。 

地震,在人們心目中是一種可怕的"天災",許多人一提到它就"談虎色變"。其實絕大多數的地震都很小,只有靈敏的儀器才能察覺到。而那些人們能感覺出來的地震大多發生在人跡罕見的山區。我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每年都要發生數百甚至上千次的地震,但像唐山地震那樣破壞性大的強震,則平均要幾十年或上百年才能遇到一次。 

地震是一種自然現象。依照成因的不同可分成幾種類型。 

構造地震。它是由於地殼和地幔上部的剛硬巖石層受到地殼運動年產生的地應力的作用,發生斷裂或者原有的斷層重新活動而引起的。構造地震的發生往往是很突然的,然而它的孕育過程卻很漫長。在地應力作用的初期,巖層具有一定的強度並不馬上斷裂,隨著地應力不斷加大,到達一定限度,巖層斷裂而發生地震。像這類因斷裂或斷層活動形成的構造地震佔據了世界上地震總數的90%。其中一些強烈地震幾乎都屬於這種類型,如1960年智利南部的8級強震,以及我國1966年的邢臺地震(7.2級)和1976年的唐山地震(7.8級)等。這類地震給人類造成的危害是很大的。 

火山地震。火山活動引起的地震叫做火山地震。熾熱的巖漿噴發前在地殼內聚集膨脹和噴發時,產生的巨大衝擊力都能造成巖層斷裂或斷層錯動而引起地震。火山地震有它的特點:影響範圍較小,而且以成群小地震的形式出現。1976年8月加勒比群島的蘇弗利埃火山爆發後的幾天內,接連發生的小地震約達1000次之多。據統計,全世界約有7%的地震屬於火山地震。 

塌陷地震。在石灰巖等易溶巖分布的地區,時常會發生塌陷地震。這是因為易溶巖長期受地下水侵蝕形成了許多溶洞,洞頂塌落造成了地震。1981年1月廣西玉林縣南口鄉的局部地區,人們曾聽到地下發生隆隆的響聲,不久就發生了塌陷地震,幾天內連續塌陷了200多處,一些房屋和田地遭到破壞。不過塌陷地震影響圍小,危害不大,只佔地震總數的3%左右。 

其它地震。許多人類活動,也能引起地震。一種是人類活動直接造成地震,像爆破、打樁以及重型車輛通過時都能使地面發生震動,稱之為人工地震。這類地震一般不會造成危害,但對那些要求有高精密度和高穩定度的儀器設備來說則有很大影響。因此在安裝這些儀器設備時要設法消除人工地震這一不利因素。還有一種是人類活動觸發或者說誘發的地震。例如進行地下核試驗所產生的巨大衝力能引起斷層活動;水庫蓄水也能引發地震,這是因為水庫大多建造在峽谷中,地下往往有斷層。水庫蓄水一方面增大了對那裡地殼的壓力,同時水滲進斷裂帶起了潤滑劑的作用,減少了斷層之間的摩擦力,使它們易於滑動。1962年3月廣東新豐江水庫蓄水後不久發生的6.4級地震,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庫誘發地震之一。 

無論哪一類地震都有一定的規律可循,我們現在知道了各種地震的成因,就不會感到地震神秘莫測了。當然,由於有些地震對人類能造成巨大的危害,我們必須認真對待。 

地震的預兆 
巖體在地應力作用下,在應力應變逐漸積累、加強的過程中,會引起震源及附近物質發生物理、化學、生物、和氣象等一系列異常變化。我們稱這些與地震孕育、發生有關聯的異常變化現象為地震前兆(也稱地震異常)。它包括地震微觀異常和地震宏觀異常兩大類。 
(一)地震的宏觀異常 
人的感官能直接覺察到的地震異常現象稱為地震的宏觀異常。地震宏觀異常的表現形式多樣且複雜,異常的種類多達幾百種,異常的現象多達幾千種,大體可分為:地下水異常、生物異常、地聲異常、地光異常、電磁異常、氣象異常等。 

1、地下水異常 
地下水包括井水、泉水等。主要異常有發渾、冒泡、翻花、升溫、變色、變味、突升、突降、井孔變形、泉源突然枯竭或湧出等。人們總結了震前井水變化的諺語: 
井水是個寶,地震有前兆。 
無雨泉水渾,天乾井水冒。 
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氣泡。 
有的變顏色,有的變味道。 
2、生物異常 
許多動物的某些器官感覺特別靈敏,它能比人類提前知道一些災害事件的發生,例如海洋中水母能預報風暴,老鼠能事先躲避礦井崩塌或有害氣體等等。至於在視覺、聽覺、觸覺、振動覺,平衡覺器官中,哪些起了主要作用,哪些又起了輔助判斷作用,對不同的動物可能有所不同。伴隨地震而產生的物理、化學變化(振動、電、磁、氣象、水氡含量異常等),往往能使一些動物的某種感覺器官受到刺激而發生異常反應。如一個地區的重力發生變異,某些動物可能能過它的平衡器官感覺到;一種振動異常,某些動物的聽覺器官也許能夠察覺出來。地震前地下巖層早已在逐日緩慢活動,呈現出蠕動狀態,而斷層面之間又具有強大的磨擦力,於是有人認為在磨擦的斷層面上會產生一種每秒鐘僅幾次至十多次、低於人的聽覺所能感覺到的低頻聲波。人要在每秒20次以上的聲波才能感覺到,而動物則不然。那些感覺十分靈敏的動物,在感觸到這種聲波時,便會驚恐萬狀,以致出現冬蛇出洞,魚躍水面,豬牛跳圈,狗哭狼吼等異常現象。動物異常的種類很多,有大牲畜、家禽、穴居動物、冬眠動物、魚類等等。


真誠希望真正的專家給予專業的回答!


黑馬建雄2017年8月9日收集整理。




作者介紹:黑馬建雄,網絡資深名人,四川成都人,籍貫綿陽。學美術、當過老師、宣傳幹事、經商過程中,當過大區經理、總監、總經理、董事長,經商至今。

喜琴棋書畫(1988年畫過中國最大的油畫壁畫,3.8米高、68米長《祖國大好山》)、攝影(1989年是綿陽市青年攝影家協會會員)、書法、詩歌、文學創作等,1988開始寫詩歌,寫過3000餘首詩歌,2016年開始整理發表,希望喜歡我詩歌的朋友積極關注!作者跨越過祖國六百多萬公裡的大好河山,心胸開闊、閱歷豐富。現在中華網等擔任版主。所寫原創文章網絡點擊率3個多億。開辦過西南區域第一家東方雄獅軍事網站,影響遍及60多個國家。詩歌近200首零星發表於《星星》詩刊、《詩風》揚子晚報、《中國風》、《齊魯詩歌》、《蓼城詩刊》、《海峽文學》、《嶺南文學》、《現代詩歌文化藝術》、《現代詩刊》、《珠江詩刊》、《蜀國風詩刊》、《蜀國風》、《當代文摘》等刊物。微信號:heimajianxiong


《東方文學藝苑》將以朗誦詩歌、散文、小說、為主,以社會、軍事時評、繪畫、書法等形式為輔面臨社會,重點推薦中國著名詩人、中國作協、各省級作協會員作品、資深網絡詩人作品,希望中國著名朗誦人員、各省級朗誦學會會員積極關注公眾微信號(朗誦作品作者需要音頻MP3的朗誦資料,)!好詩歌作品推薦正規詩刊發表!用正能量震撼社會的不良習氣、激發愛國激情,為祖國的強大、繁榮添磚添瓦。

 

 《東方文學藝苑》

微信號:dongfangwenxueyiyuan

投稿:527908554@qq.com

 

希望朋友們關注《東方文學藝苑》! 

如果你喜歡這個時評文章,請分享到你的朋友圈,如果你感動了,也可以實際行動用微信掃描下面二維碼給予作者、和朗誦積極支持!





相關焦點

  • 四川資中5.2級地震,只願平安,四川頻繁地震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今日8時14分在四川內江市資中縣(北緯29.59度,東經104.82度)發生5.2級地震,震源深度14千米。你有震感嗎?盼平安!學生們在老師指揮下集體應聲趴在各自書桌底下。整個過程井然有序。堪稱教科書式自救,做得非常棒!給老師和孩子們點讚!
  • 為什麼四川頻繁的發生地震,四川地震都分布在什麼地方
    導語:四川又發生地震了,這回是5.7級。據中國地震臺網最新消息,四川宜賓12月16日12時46分發生5.7級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同天晚上,該地又發生了3.2。四川一直是我國地震高發區,為什麼四川地震如此頻繁呢?因為這裡屬在比較活躍的歐亞大陸地震帶上。
  • 地震專家分析世界地震頻繁發生原因
    今年以來,世界各地頻繁發生強烈地震,給人們帶來恐慌與不安。除了阿爾及利亞、日本、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地外,中國特別是中國的臺灣地區也是頻頻發生。那麼今年為什麼地震會這麼頻繁?還有沒有大的地震發生?就相關問題,本臺記者陳小清採訪了地震學家張少泉教授。
  • 為什麼四川總是地震 四川老是地震的原因是什麼
    導讀:網友們的感嘆,為何受傷的總是四川呢?這個小編為了給大家解答,整理了篇四川為什麼總是地震?和四川老是地震的原因文章,給大家方便查看。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為何我們的四川老是經歷天災吧。祈禱四川早點走出地震帶來的陰影。
  • 為什麼近幾年感覺地震這麼頻繁?
    有人說,對地震的恐慌來自對地震的不了解。今天,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地震的真面目。1、為什麼近幾年感覺地震這麼頻繁?現在處於全球地震活動高發期嗎?有傳言說,目前地球進入了8級地震活動的高發期,並且這一態勢可能還將持續。這個說法有道理嗎?專家認為,地震本身就是地球的板塊運動,它是一種自然規律,頻繁與否很難下結論。
  • 為什麼四川頻繁地發生地震?
    為什麼四川總是發生地震?想知道為什麼四川多發地震,需要知道地震的成因是什麼?板塊與板塊之間的運動會導致碰撞、擠壓的發生,這種情況的發生反饋到地面上時就是強度大小不同的地震了。四川被稱為天府之國,景色秀麗、山川眾多,33%的面積位於四川盆地之中,並且橫跨雲貴高原、秦巴山地、青藏高原,擁有多種地貌地形,非常的複雜。
  • 四川地震前,被忽視的4個異常現象,專家都無法解釋!
    ,要是問大家哪場地震印象最深。 我想很多人都會說汶川地震,汶川地震給四川人民造成了巨大損失,而最近有網友說在四川地震前,有4個被忽略的異常現象
  • 四川宜賓爆發地震,重慶成都震感強烈,可為什麼重慶從未地震過?
    相信不少朋友都在前兩天有關注過有關於四川省宜賓地區發生的一個地震,這一次的地震足足達到6.2級,可以說是近些年來國內發生的為數不多的大地震之一。就算是遠在湖南或者是重慶還有四川省其他城市也有感受到來自這一次地震的震感,這讓人們回想起了往日那一次讓全國人們為之痛心的汶川大地震。
  • 成都地震後,你們要的,為什麼感覺2008年以來四川的地震越來越多
    近日四川省成都市再次發生5.1級地震,地震成了今天全網熱議的話題。但其實這並不是2020年四川的第一場地震。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有很多網友諮詢,為什麼2008年之前,沒感覺到四川省有地震,而到了2008年汶川地震之後,四川地震頻繁發生。小編查閱了一下四川省地震局官方資料,從2014年8月8日起至2020年2月3日,四川省在不到六年的時間內,共發生大小地震500多次。那麼造成這個原因是什麼呢,全世界其他地區是怎麼樣的呢。
  • 為什麼四川總發生地震?四川發生地震的原因是什麼?
    地震分類:地震的發生是有原因的,一般劃分為:1、構造地震,2、火山地震,3、陷落地震,4、誘發地震,世界範圍內發生的地震絕大多數都屬於構造地震,發生這種地震的原因是由於巖層斷裂,發生變位錯動而產生的。四川分布著多個地震多髮帶,有龍門山地震帶、攀西地震帶、松潘地震帶、岷江斷裂帶等多條主要地震帶,因此四川發生強震的次數較多也就不奇怪了。當時九寨溝的7.0級地震,震中就發生在岷江斷裂帶附近。
  • 四川在歷史上就是有名的地震高發地,到底是什麼引起的頻繁地震
    不管是從歷史上記載,還是現在我們所知道的幾次大震,都表明了四川是地震的高發地區之一,據歷史記載,震級在七級或七級以上的地震記載有十多次。這十多次,每次都給這個地方帶來了不可預期的災難。
  • 四川為什麼頻繁地震?
    汶川大地震遺蹟(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科普】地震,為什麼受傷的總是四川 ——專家解答關於九寨溝地震多個疑問
    9日,記者圍繞地震發生的成因、未來餘震走勢及未來救災避險等,採訪了四川省地震局、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相關專家。    成因:與汶川地震不屬相同斷裂帶    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所周榮軍說,此次地震為走滑型地震,發震區域構造複雜,地震發生區域主要是青藏高原東緣的構造帶,發生原因是其中的巴顏喀拉塊體邊界斷裂持續活動的結果,此前汶川、蘆山地震都屬於青藏高原東緣的構造帶區域。
  • 地震,為什麼不能提前預報?近期地震很頻繁?真相在這裡!
    8月8日、9日,四川九寨溝、新疆精河相繼發生7.0級和6.6級地震。地震發生後,全社會迅速開展抗震救災。震後救災需要注意哪些次生災害,地震雲是否真實存在,為何震區餘震不斷,未來能否實現地震預警?就這些問題,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 揭秘為何青藏高原周邊多地震? 地殼活動頻繁原因是在這兒
    2017年8月15日訊,剛剛過去的8月8日和9日,在四川的九寨溝和新疆博爾塔拉州精河縣,連續發生兩次地震,震級分別為7.0級和6.6級。而在更早的時候,國內還發生過2008年汶川8.0級地震、2010年玉樹7.1級地震、2013年蘆山7.0級地震等等。如果我們分析一下這些地震,就會發現一個共同點,它們都發生在青藏高原周圍。
  • 汶川大地震的真正原因
    這次大地震是地處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交界處的龍門山斷層觸動的,該斷層屬中國南北地震帶中的川滇地震帶部分。這種逆衝斷層的特點是,上盤動而下盤不大動,因此位於上盤的汶川、茂縣受災遠比位於下盤的成都嚴重。這次淺源地震比深源地震威力更大,破壞力更強,而且震感能傳到十多個省市甚至數個鄰國,其強度之大為近60年來所罕見。「5·12」大地震發生前,不用說外省人,連大多數四川人都沒聽說過汶川這個地方。可是陳建剛對汶川卻很熟悉。「汶川是阿壩州離成都最近的一個縣。」這位四川一個馬場的老闆告訴作者。因工作需要,他經常往返於川內各地,每次到成都都必須經過汶川。
  • 地震,為什麼受傷的總是四川
    本報記者 盛 利  8月8日21時19分,四川省阿壩州九寨溝縣(北緯33.2度,東經103.82度)發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20公裡。9日,記者圍繞地震發生的成因、未來餘震走勢及未來救災避險等,採訪了四川省地震局、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相關專家。
  • 四川為何頻頻發生地震,原因是這樣的
    今日來,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2月09日15時20分在四川綿陽市安州區(北緯31.56度,東經104.25度)發生4.6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為什麼四川出現地震這麼頻繁?四川地震多發,這是遠古時期的地殼運動造成的。
  • 四川地震頻繁是什麼原因造成的?真相被揭開,讓人不敢相信!
    17年的九寨溝發生7.0級的強地震相隔不遠,08年的汶川大地震更是人們心中無法抹去的慘痛回憶,為什麼四川如此命運多舛,地震不斷?
  • 大地震頻繁來襲,國家沉沒危機或將爆發
    但是「上帝給你打開一扇門,就會給你關上一扇窗戶」,日本由於自己特殊的地理位置國家內經常爆發地震。地震會引發福島核電站洩漏事實上日本就是一個頻繁遭受地震侵擾的國家,地震災害頻繁爆發,據中國地震臺網報導,日本東京以前就有大地震頻繁來襲,有一次東京以南突發強地震,震級達到了5.7級,震源深度達到了1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