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籤了!這對中國的意義不亞於當年加入WTO!」電話那頭,全球貿易通總裁陳建旭不忘強調一句:對開放型經濟是大好消息!
今天,東協10國及中日韓澳新共15個成員國經貿部長正式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這意味著全球約三分之一的經濟體量形成一體化大市場,更標誌著世界人口最多、成員結構最多元、發展潛力最大的東亞自貿區建設成功啟動。
一時,寧波外貿圈人人振奮。記者第一時間採訪了相關企業及政府部門。
98個電商平臺之外,有望再擴容
陳建旭不由自主地回想起19年前的那個初冬——2001年11月10日,中國正式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WTO),從此我國搭上了經濟全球化的快車,GDP增速從2001年的8.34%,一度飆升到2007年的14.23%,並常年保持著10%左右,創造了全球經濟的奇蹟。寧波則以港口最大資源結合開放最大優勢,創造出了「每4人就有1個人從事外貿相關工作」的城市傳奇。
「2002年我畢業後就從事網際網路行業,由於寧波是外貿城市,我們確定核心業務是為外貿企業提供外貿網絡營銷和電子商務服務,一路走到現在。」陳建旭說。
他特別注意到協議中,第一段是關於電子商務內容。「目前,全球貿易通的多語種精準營銷平臺滿足客戶海外搜尋引擎營銷和小語種營銷的需求,共在全球設有98個平臺,但是設在東協十國的平臺還不多,RCEP籤署後,將有助於我們將跨境電商業務拓展至東協,發展更多的電商平臺。」
40%的進口來源地,想像空間巨大
在中基寧波集團,副總裁應秀珍特地查詢了2018年以來從東協10國及日韓澳新進口的產品,隨後給記者手寫了整整兩張感言。
圖為應秀珍手書。單玉紫楓/攝
「在當前單邊主義抬頭的趨勢下,這個自貿協定的籤訂,給我們注入了一股暖流!」應秀珍指出,相比於歐盟成員國協定、北美自貿協定,我們的15個成員國中,由於經濟實力不等,因此更有包容性及可發展性。中國作為這個協定中經濟體量最大國家更是可以發揮作用。
「比如我們公司2018年進口19億美元,2019年進口22億美元,今年前10個月,進口已經達到了19億美元。其中自RCEP自貿區成員國中的進口就佔了40%以上,比如鐵礦石、橡膠及稀釋瀝青等都從成員國採購。」應秀珍介紹,光是從這個角度來看,RCEP的籤署,就大大有助於企業進一步擴大進口,推動外貿雙萬億行動早日實現。
對於進口方面,更直接的利好已然可見。在剛剛閉幕的第三屆進博會上,寧波華茂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顧蔚軍與新加坡客商籤下了8400萬美元「超級訂單」。
「結合我司當下的進口業務狀況,按照每月1萬噸的進口量核算,我們定下了一年的意向訂單,今天RCEP生效的消息一公布,相信鼓舞了所有的外貿人。這樣一來,不僅有利於我們進口板塊的擴大,還大大降低了大宗原材料價格,相信對進一步提升產品競爭力更是起到了添磚加瓦的作用。「顧蔚軍告訴記者。
更深一體化,無懼貿易風雨
「至少,我已經不擔心美國下一步可能舉起的貿易『大棒』了。」市商務局貿管處處長李旭君說。
美國大選剛剛塵埃落定。未來四年,拜登將採取何種對華貿易政策,不得而知。「然而,在這個節骨眼上,我們率先與東協及日韓澳新等環太平洋國家,一起結成了一個較高程度的經濟共同體,這對中國乃至全球開放型經濟的發展,意義重大。」李旭君進一步闡釋,首先是製造業,在區域之內具有比較成本優勢。比如寧波的紡織服裝業,在RCEP之內,中國布料加上澳洲羊毛再加上東協成衣,三者疊加免稅的政策利好,這就是貿易創造,將使產品在區域之內立於不敗之地。
其次,是常常引發國際貿易摩擦的「原產地證」,當15國結成單一關稅區,企業可以有更大的資源配置空間,比如把原產地設置在任一個對出口目的國有比較優勢的區域,「貿易大棒」則無從揮起。
其三,當前企業要參與「國際大循環」,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貿易,二是投資。RCEP有助於成員國之間資本更自由地流動。就寧波而言,今年寧波獲批浙江自貿區寧波片區,「與自貿協定『對等開放』不同,自貿片區是我們主動對外開放,這也將在未來給寧波帶來更多的疊加效應。」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事實上,隨著中央的反覆重申,這樣的承諾,已經滲透到寧波開放型經濟的角角落落。
應秀珍透露,「我們現在在越南、新加坡都設有公司,明年準備在馬來西亞再開設一家國際營銷公司,同時在做精跨境電商文章,立足國內大循環,做大國內國際雙循環。」
編輯:張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