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看中國 | 史上最大自貿協議籤訂,亞洲或成最大贏家,背後竟是長...

2020-11-28 正北方網

11月20日,習近平主席在APEC領導人第二十七次非正式會議上表示,中方將積極考慮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

就在此番表態5天前,11月15日,中國正式加入了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這個亞太經濟、貿易「朋友圈」,覆蓋了30%的全球人口、30%的經濟總量、30%的貿易量,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

雖然此前,RCEP 與 CPTPP 被廣泛認為是兩個相互競爭的協議,但中國看到的,更多是它們之間存在的相當程度的重合。

對於區域經濟合作,中國一直在各種場合強調多邊合作的重要意義。

中方的這一表態,清晰地發出了支持全球自由貿易、打破貿易孤立主義、突破傳統地緣經濟桎梏的信號,讓世界聞之一振。

目前,RCEP包含的十五個國家政府代表已經在條約上簽字,接下來需要得到立法機構承認,條約才會正式生效。按照約定,二零二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為最後期限。

RCEP視頻籤約

RCEP這個「朋友圈」有多大?

在此次協定中,東協10國和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共15個亞太國家正式籤署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

這是一個什麼概念?

從人口上來說,RCEP涵蓋了大約22億人的規模,約佔世界總人口的30%。

更重要的是,從GDP角度說,RCEP同樣佔到世界經濟總量的近1/3。

整個世界,在人類有經濟活動出現以來,還沒有過一個如此地域遼闊、人員眾多的區域被置於同一個經濟貿易體系之下。

當年美國主導圍堵中國的貿易協定TPP(現在更名為CPTPP)沒有成型,歐巴馬說「如果我們不為亞洲確立遊戲規則,中國就會」。現在,他的預言成真了 。

1

事實上,在八年前,很少人會相信,這份涵蓋範圍如此之廣的協定,能在十五個國家獲得通過,並最終籤署成功。

個中緣由是什麼?這篇文章將詳細為您解析:

1、RCEP的緣起;

2、RCEP籤訂背後的博弈;

3、RCEP的經濟、政治影響。

緣起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亞洲幾個新興國家經歷了一次劇烈的經濟高速發展期,尤其是泰國,其GDP增長率更是達到年均10%以上。

在資本逐利的本質驅動下,國際的熱錢加快流入到這些新興高速發展國家。

泰國首先被國際金融炒家們盯上。他們開始在泰國的各大銀行兌換美元,做空泰銖。不明真相的散戶們紛紛跟著拋售泰銖兌換美元,市面上美元走強,泰銖迅速貶值。沒用多久泰國金融體系就扛不住了。

1997年7月2日凌晨四點半,泰國央行發表了一項重要聲明——此前十餘年錨定美元匯率的泰銖,將開始自由浮動。幾乎在「瞬間」,泰銖對美元貶值15%以上。亞洲金融危機正式開始。

拿下泰國後,國際炒家開始尋找下一個獵物,中國香港。

雖然經過多輪博弈,香港背靠中央政府,安然度過了此次危機,但亞洲金融危機留給整個亞洲地區人民的印象和教訓是深刻的。

當時的香港金融管理局副總裁說,我親眼目睹危機一步步發展,並參與了一些危機解決方案的國際討論。這次危機遠遠超出了任何個人或國家的控制範圍,給我上了很重要的一課。

2010年,距離97年金融危機才剛過去十三年的亞洲,再一次迎來貨幣危機。歐債危機引起的亞洲貨幣危機,造成以泰銖、印尼盾為首,整個東協十國貨幣的連鎖貶值,美元在這次危機中快速升值。

對於靠出口和外來投資推動經濟增長的國家,尤其是出口中低端產品的東南亞國家,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等,造成沉重一擊。

因為這些國家的貨幣大都是固定匯率制,且大部分的貨幣均和美元掛鈎。美元升值,明顯不利於這些國家的出口。

東協國家如果出現經濟危機,事情就會像97年一樣,國際遊資就會像是「聞到血腥味的狼」,一擁而上,攻擊這些國家的貨幣體系。

這並不是杞人憂天。實際上,東協各國領導人心裡非常明白,如果不採取及時、有效的措施,在歐債危機爆發引發金融動蕩之後,東協就是下一個受波及的地方。

危機即將重演,這次東南亞各國想到的唯一辦法就是更深入的合作。在匯率、貿易、金融等方面,東協國家十億人口和市場的結合,將讓東協對抗經濟危機的抗風險能力大增。

因此,2011年2月26日,在內比都舉行的第十八次東協經濟部長會議上,東協各國部長們優先討論了達成一個綜合性自由貿易協議的可能性。

會議結束,一份組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的草案成功出爐。在2011年東協峰會上,東協十國領導人正式批准了全面組建東協經濟自貿區的協定。

這就是RCEP協議最初的緣起。

博弈

從2011年RCEP最早開始被提及,這項談判一共持續了8年之久。

過程之艱難,可見一斑。

最早是由東協十國發起,並邀請了中國、日本、韓國、印度、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這6個國家加入,也就是所謂的「10+6」。(印度在最後的「臨門一腳」選擇了退出。)

最終協議由十五個國家籤訂。

印度總理莫迪

協定尋求建立一個覆蓋亞太主要國家的大規模自貿區,以期修復亞太自貿區發展的碎片化效應。

東協國家急於在域內建立一個既能維護東協的內部凝聚力,又具有大國平衡功能的區域性自貿協定。RCEP正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應運而生。

但也正是因為這一複雜的大前提,東協主導這一進程也確實存在「小馬拉大車」的尷尬,RCEP的談判進程異常艱難曲折。

根據公開信息顯示,從2013年5月啟動第一輪談判開始,截至協議籤署之時,RCEP共經歷了至少28輪談判。

先後舉辦了8次例行的部長級會議、10次部長級會間會和4次領導人會議,歷時八年,籤署時間一再拖延,較原定2015年年底結束談判的目標已經大大延期。

然而,川普2017年上臺後,第一件事竟然是退出TPP協定,這一舉動,給RCEP協定的加速推進帶來了轉機。

因此,就在11月15日這天,有兩件事同時發生:

一件是美國華盛頓有大量川普支持者齊聚,舉行了所謂的「MAGA百萬人散步」,來抗議所謂「存在舞弊」的選舉結果。

MAGA百萬人散步 圖 新華社

而另一件,就是是歷經8年艱苦談判的RCEP區域自貿協定終於在今天正式籤署了。

甚至美國媒體自己都評價到,RCEP的繁榮前景為歐洲和美國的聯合敲響了「警鐘」。

《紐約時報》11月15日發文稱,隨著協議的籤署,美國出口商可能會逐漸失去優勢。歐盟也以積極的步伐進行著貿易談判。這份協議的籤署表明,世界上其他國家不會再願意等待美國了。

影響

九十年代是個巨變的年代,四小龍騰飛,緊接著爆發亞洲金融危機,東南亞經濟政治重新洗牌,產業由歐美向亞洲轉移速度加快。

日本作為亞洲產業鏈頂端國家,將亞洲地區經濟分工比作為「雁行模式」。

即日本,牢牢佔據高端工業市場,引領亞洲產業鏈發展。

韓國,走中等產品路線,跟在日本後面撿漏補缺;

而東南亞國家,靠著強大的勞動力和性價比極高的人工成本,拿到最後一張工業市場的「門票」。

雁行模式顧名思義日本就是那個頭雁,中國等其他亞洲國家跟著日本的「尾流」,在後面打打下手、打打工。

勞動密集型工廠 圖 新華社

那個年代中國及東南亞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總量比日本低很多,更不必談人均了。為發展本國經濟,對於這種模式自然是普遍接受。

但進入21世紀,日本在相同思想下,想在TPP等貿易協定的建立中持續作為領頭地位,打算建立一個日本牢牢佔據高端產業鏈的雁頭模式,就好像有點行不通了。

此前美日主導的TPP,現在改名叫了CPTPP,至少從體量上和RCEP比,CPTPP不行。

從世界銀行發布的圖中可以看出,RCEP無論從GDP、人口還是貿易量,均比CPTPP佔優。

當然,更不用說川普2017年籤署了總統行政令,宣布美國退出 TPP。

與美日主導的TPP不同,在RCEP協定中的七個主要方面,每一條我們都能看出平等合作、互惠共贏才是協定的主基調。

例如技術合作方面,協議明確表示,要「根據各國的能力和發展水平進行經濟技術合作以縮小雙方差距。」

這些都是在亞太地區此前的貿易協定中見不到的。

RCEP的最終達成,這不僅僅是經貿合作協議,甚至RCEP超越了以往意義上的戰略聯盟。

在經濟上,RCEP的籤訂,將讓中國經濟獲得足夠的資源產地與消費市場,通過幫助東協國家進行現代化建設,中國企業將獲得從弱到強的發展進程。

疫情之下,中國的經濟需急需這樣一個新增長點。

RCEP涵蓋三十五億人,若域內國家把握這一機會,不用說十五年,也許未來三十年,中國經濟都不需要為發展空間發愁。

隨著與東南亞國家經濟的不斷融合,人民幣取代美元,成為RCEP裡各國匯率掛鈎的主要儲備,人民幣交易量超越美元,最終成為覆蓋世界人口規模最大的貨幣,也不是不可能。

RCEP將為人民幣取代美元成為全球貨幣奠定堅實的基礎。

進入21世紀,中國擺脫過去200年衰落陰霾,崛起為世界新的一級,我們要做什麼?我們不會做什麼?

我們不會去做壓制小國發展的行為;相反,我們會去做國與國之間平等合作的實踐。

中國在這其中不僅向RCEP國家出口產品,更是提供經貿關係合作,讓各國也能享有中國龐大的市場需求。

可以說RCEP的籤訂,開啟了亞洲國家之間互利共贏的合作新模式。

2020年11月22日,習近平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五次峰會第二階段會議並發表講話。

「全球事務由各國一起商量著辦」的理念,「發展成果由各國人民共同分享」的導向,「促進區域互聯互通」的期待,「深化命運共同體意識」的決心,「守護好這顆藍色星球」的願景……「。

習近平主席的鮮明主張,立足當下實際,著眼長遠未來,引起各方廣泛共鳴。

歷史昭示世界:搞單邊主義、強權政治,紛爭對抗將愈演愈烈;恪守多邊主義,追求公平正義,戰亂衝突可以避免;

[責任編輯:朱國義]

相關焦點

  • 全球最大自貿協定落槌!寧波外貿圈振奮:不亞於當年加入WTO
    這對中國的意義不亞於當年加入WTO!」電話那頭,全球貿易通總裁陳建旭不忘強調一句:對開放型經濟是大好消息! 今天,東協10國及中日韓澳新共15個成員國經貿部長正式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這意味著全球約三分之一的經濟體量形成一體化大市場,更標誌著世界人口最多、成員結構最多元、發展潛力最大的東亞自貿區建設成功啟動。
  • 李克勤富士山下爆紅 樂視成最大贏家
    李克勤富士山下爆紅 樂視成最大贏家時間:2016-01-27 08:57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李克勤富士山下爆紅 樂視成最大贏家 上周日,在江蘇衛視和樂視視頻開播了一檔名為《蒙面歌王》的音樂節目,歌手帶著面具演唱,評審團和觀眾憑聲音投票選出唱的最好的。
  • 亞洲最大朋友圈誕生!中國這三類城市長期最受益
    全球最大自貿區誕生了。其中有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以及以新加坡、泰國、越南為代表的東協國家。這一自貿區,涉及15個國家,人口合計接近22億人口、GDP合計25.6萬億美元,還有外貿總額達10.4萬億美元,佔全球的三成左右,分量可想而知。
  • CSGO職業哥外設數據曝光:明基成最大贏家
    導讀:CSGO職業哥裝備數據曝光。 日前有網站統計了CSGO職業選手目前使用的電競外設裝備以及相應的滑鼠EDPI數據,從中來看,明基成為最大贏家。
  • 全球多邊主義升溫 中國成價值投資窪地
    截至目前,中國已與26個國家和地區相繼籤署了19個自貿協定,加快自貿協定推廣實施也成為新形勢下穩外貿穩外資的切實行動。實踐表明,高水平自貿協定的籤訂與實施,能夠有力促進與有關國家和地區間的經貿合作,有效減少企業對外貿易投資的不確定性。不僅如此,隨著多個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自貿協定或區域貿易組織的籤訂與加入,使中國經濟從深度與廣度上又增添了一份韌性。
  • 攜號轉網數據來了,中國移動轉出用戶最多,電信成為最大贏家
    中國移動轉出用戶最多、中國電信成最大贏家,中國聯通卻很淡定。全國攜號轉網政策已經開始實施了,國內三大運營商的轉出和轉入數據成為來了網友們關注的焦點。11.27,全國攜號轉網啟動儀式完美落幕。在大會上,工信部透露了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以及中國電信三家運營商的轉入和轉出的具體情況。
  • [視頻]奧斯卡獎揭曉 《無間道風雲》成最大贏家
    [視頻]奧斯卡獎揭曉 《無間道風雲》成最大贏家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26日 15:08 來源:CCTV.com          [內容速覽]第79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在美國好萊塢柯達劇院開幕,影片《無間道風雲》最終成為最大贏家,獲得最佳影片獎。
  • 英美雙邊自貿協議談判,考驗數十年「特殊關係」
    如果說在年底前談成英歐貿易協議是極為艱巨的任務,那按照之前美國總統川普與英國首相詹森商議的設想,在2020年7月前達成英美自貿協議,就更是天方夜譚。但就在上周,美國財長姆努欽訪問倫敦時,面對雙方懸而未決的汽車關稅和數字服務稅等問題,他仍然信心滿滿地表示,對雙邊貿易協議的達成十分樂觀。
  • 浙江自貿試驗區在全國率先擴區 背後戰略意義在這裡
    在推進大會上,浙江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自貿試驗區GDP增速、研發經費支出增速均要高於全省平均2個百分點,外貿進出口總額、實際利用外資總額增速也要高於全省平均3個百分點。  這一目標任務背後正是浙江尋求擴區的重要目的——旨在通過自貿試驗區建設,加快全省經濟增長。
  • 中澳自貿協定解讀
    澳大利亞所有產品均對中國完全降稅,自由化水平達到100%,其中91.6%的稅目關稅在協定生效時即降為零,6.9%的稅目在協定生效第3年降為零,最後1.5%的稅目關稅在協定生效第5年降為零。  從貿易額角度看,中國實現自由化的產品自澳大利亞進口額佔自澳進口總額的97%,其中協定生效時關稅即降為零的產品進口額佔比為85.4%,5年內關稅降為零的產品進口額佔比為92.8%。
  • 一紙協議放棄卡拉巴赫,土耳其成最大贏家
    2020年11月10日,對於亞美尼亞總理與亞塞拜然籤署了停戰協議,將卡拉巴赫整個地區送給亞塞拜然後,憤怒的亞美尼亞人佔領了他們的國家議會,要求打破總理尼古爾·帕西尼安籤署的協議。
  • 前海蛇口自貿片區
    【前海開發建設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召開】2015年8月22日上午,廣東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馬興瑞主持召開廣東自貿區前海蛇口片區及前海開發建設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圳前海蛇口自貿片區2015年工作要點》,研究部署下一階段自貿片區和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建設工作。
  • 全世界票房排名前十電影,漫威成最大贏家
    電影的好壞最直觀的一個反映就是票房,一般來說超高的票房足以表明一部電影的優秀,我們今天就來盤點一下那些全世界票房排名前十的電影,漫威成最大贏家,為什麼這麼說?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第二名是《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19年上映的《復聯4》自上映時就收穫了超多的話題,更是賺足了觀眾們的眼淚。在這部電影中鋼鐵俠和黑寡婦都死了,讓很多漫威迷完全難以接受。票房有27.31億。
  • 約翰威立與冷泉港亞洲籤訂媒體合作協議
  • 2017 中國自貿試驗區十大新聞、十大創新案例揭榜
    來自上海、浙江、河南、陝西等八個省市的自貿試驗區新聞事件從110餘條參評新聞中脫穎而出,入選「開放的大門·2017中國自貿試驗區十大新聞」;來自廣東、福建、湖北、四川等八個省市的10項創新案例從130餘項參評案例中脫穎而出,入選「開放的大門·2017中國自貿試驗區十大創新案例」。
  • 新海獅CNG或成最大贏家
    而我國汽車排放的標準(輕型汽車汙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與「歐標」不盡相同,自2001年開始至今進行過六次迭代更新,所謂的國五、國六所指的就是最近更新的兩版《輕型汽車汙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國五已經如此嚴厲,此次國六的出現則又一次拔高了這一環保水準——相較於國五標準,更加嚴格的國六標準,在國五基礎上,再度將限制條款拔高了40%-50%,堪稱史上最嚴的排放標準,國六的來臨與油價的不斷上漲,也意味著未來車主在油耗上的花費將進一步提高,想要依靠商用車致富發家,也需要比以前更加的精打細算。
  • 萬華化學漲停 39億重倉埋伏的杭州牛散孫惠剛是最大贏家?
    1月7日,萬華化學強勢漲停,背後系一則業績公告,第四季度扭轉業績虧損局面的萬華化學一掃陰霾,市值也在今日創下歷史新高,而當初39億重倉埋伏的牛散孫惠剛或是背後的最大贏家。1月7日,萬華化學發布2020年度業績預告公告,預計2020年可實現淨利潤96-101億元。公告一出,今日股價漲停,盤中出現公司上市以來的最高股價107.28元/股。
  • 臺灣選舉政治自嗨背後的經濟悲哀 誰有解藥?
    政治自嗨背後的經濟悲哀  臺灣經濟頹勢是有目共睹的事實,臺灣「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委」曾銘宗本月28日在臺北表示,今年臺灣經濟總體不景氣,其中作為長久以來支撐臺灣經濟的中小企業受損最大。  「衰退」、「低迷」、「下降」已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臺當局經濟報告中最常出現的字眼。  經濟下行的巨大壓力最終還是落在普通臺灣民眾的身上,「主計總處」26日公布的一組數據顯示,2015年全臺有42萬人失業,其中約20.7萬人曾獲工作機會,但他們當中有一半人覺得「待遇太低」,選擇不就業。
  • 義烏邁入「自貿試驗區時代」
    義烏,昂首闊步邁入自貿試驗區時代!機遇:承接國家戰略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戰略,是黨中央、國務院著眼於國際國內發展大局,深入研究、統籌考慮、科學謀劃作出的重大決策,是彰顯我國擴大對外開放、積極推動經濟全球化決心的重大舉措。義烏對自貿試驗區的渴求由來已久。
  • 剛剛,中國加入全球最大自貿區,超9成商品或零關稅,影響全球...
    剛剛,中國加入全球最大自貿區,超9成商品或零關稅,影響全球1/3人口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1-15 1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