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這個名字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尤其在農村,我們更能見到它們的身影。麻雀它是文鳥科麻雀屬27種小型鳥類。它們分布十分廣泛,無論平原,山地,丘陵,草原,農田等都有它們的身影。它們自古以來都不害怕人類,而且還會多出現在人類聚集的區域如:城鎮,鄉村,房前屋後和路邊樹上等。它們很喜歡結群活動,有時候我們在電纜上就會看到成群結隊的麻雀嘰嘰喳喳個不停。
在人類普遍認知中,動物的體型和壽命是呈正相關的,比如巨大無比的大象壽命在80年左右,令人心驚膽戰的老鼠壽命只有3年左右,那麼身材極其的嬌小,如巴掌大的麻雀壽命有多長時間呢?
一般來說,鳥類生物常年飛行使它們的體力消耗的極快,所以它們的壽命相應的也會比同等大小的其它生物的壽命要長。研究表明,麻雀的平均壽命是5-10年,如果生存環境和氣候條件適宜的話,麻雀還會活的時間長一些,如果條件惡劣的話,再加上食物短缺,那就會大大縮短它們的壽命。
它們繁殖能力較強。在每年的4-8月。一年能夠產育1-2窩,每次能夠產卵5-7枚。孵化期相對來說也是比較的短,大約為11-14天。如果有成熟較晚的雛鳥,最多也就12-15天就可以離巢。
既然麻雀生命力以及繁殖力那麼的強,那作為最常見的鳥類之一,為什麼我們卻很少看到它們死亡的屍體呢?
現代高速發展
麻雀大多喜歡棲息在樹林中,然而隨著現代社會的高速發展,各個地區到處都是高樓林立,人類為了建設自己的家園,大量砍伐各種樹木,從此麻雀的家園就被毀滅。
在現代都市生活中,我們也能看到一些綠化地帶,然而綠化地帶經常都有環衛人員進行修剪。而麻雀喜歡那些老樹或者灌木根部,所以導致了麻雀的生活地被嚴重地佔領,在目前的城市中,只有少量的麻雀還在活躍生存。所以麻雀少了,自然見到它們屍體的機會就會很少。
農村環境的變遷
既然城市已沒有麻雀的容身之地,麻雀聰明地就會選擇農村選擇自身的棲身之地。如果你深處農村的話,日常就會明顯發現成群結隊的麻雀會在各個樹上築巢。
但是農村中小孩子經常嬉鬧,他們很喜歡掏麻雀的蛋進行玩耍,這樣就會增加幼鳥的死亡,降低麻雀的生存率。
隨著農業社會的發展,農作物常常會遭受各種疾病的侵襲,因此農民就會灑農藥在其農作物上。而麻雀為雜食性鳥類,根據季節的不同就會選擇不同的食物,夏秋季節都是以禾本科植物為主,春冬以雜草種子為主。當秋季穀物成熟時,麻雀就會瘋狂地朝向農田去吃穀物,此時附帶農藥的穀物順其自然地到麻雀的身體中,漸漸地麻雀就會身重劇毒直到死亡。
再加上近年來,氣候的任意變化導致了很多環境問題,麻雀的生存慘受迫害。故人類見到的麻雀越來越少,更別說是麻雀的屍體了。
人為捕殺
在過去,我國經濟比較落後,人們生存舉步維艱,為了生存,他們就會殘忍地殺害麻雀來充飢。還有一部分人認為麻雀的肉烹飪起來很是美味,於是就會進行商業交易。
總結
除了以上原因見不到麻雀的屍體外,還有麻雀自身有著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那就是它們不會任意遷徙,忠誠地只在一個地方生活,當它們知道自己的壽命即將到達死亡時,它們自覺地就會在自己的窩中,靜靜地等待死亡的來臨。
所以麻雀雖然壽命不長,但是它們利用自己的價值,來和人類和平相處,因此麻雀是人類生活的好朋友,我們要樹立保護意識,不要進行獵殺它們。只有這樣,我們的人類才能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