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理政地方談】歷史性首訪助中塞戰略夥伴關係行穩致遠_南方...

2020-11-22 南方新聞網

  6月16日,在對塞爾維亞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塞爾維亞《政治報》和新南斯拉夫通訊社發表題為《永遠的朋友真誠的夥伴》的署名文章。(6月16日新華社)

  今日開啟的歐亞之行,習主席訪問的第一站是塞爾維亞。塞爾維亞不僅是第一個和中國建立戰略夥伴關係的中東歐國家,也是最早一批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更是中國國家元首32年來首次往訪的國家。這一歷史性首訪對於鞏固中塞傳統友誼,深化雙方政治互信,規劃兩國務實合作無疑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歷史意義。

  回望過去,中塞兩國的傳統友誼牢不可破。誠如2013年8月26日,習主席在北京同塞爾維亞總統尼科利奇舉行會談時所說,中塞兩國傳統友好。而就在訪問前夕尼科利奇總統也表示,塞中兩國深厚的友誼並不是金錢和利益所能衡量的,而是建立在雙方友好歷史基礎之上,「塞中友誼基石堅如長城」。兩國領導人的描繪深刻的道出了雙邊關係的根基之深。事實就是最有力的說明。上世紀40年代,中國人民同南斯拉夫人民在東西方戰場英勇抗擊法西斯侵略,實現了民族解放和自由。50年代初,中國同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正式建交,掀開了中國人民同塞爾維亞人民友誼合作新的一頁。可以這樣說,60多年來,兩國始終相互尊重,塞方尊重中國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堅定奉行一個中國政策,中方尊重塞爾維亞主權和領土完整;始終相互支持,2008年塞爾維亞第一時間向中國汶川特大地震災害伸出援手,無私提供大量救災物資,2015年尼科利奇總統赴北京出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彰顯和展示出兩國的深情厚誼。

  綜觀現實,中塞兩國的務實合作成果豐碩。這種合作不僅有經濟層面的合作,比如匈塞鐵路、貝爾格勒跨多瑙河大橋、E763高速公路、科斯託拉茨電站改擴建、河北鋼鐵集團收購塞爾維亞斯梅代雷沃鋼廠等一批重大項目先後落地,也有人文方面的交流,比如雙方籤署了《關於互設文化中心的協議》,貝爾格勒、諾維薩德大學已經開設孔子學院,塞爾維亞已經在全國100多所中小學啟動漢語教學試點工作,貝爾格勒中國文化中心即將啟動建設。務實合作的不斷深入將中塞兩國關係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層次。2009年兩國建立了戰略夥伴關係,塞爾維亞成為第一個同中國建立戰略夥伴關係的中東歐國家,2013年兩國籤署了《中塞關於深化戰略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雙邊關係的戰略重要性更加突出。

  展望未來,習主席從始終著眼長遠,堅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始終堅持互利共贏、攜手共進、共同發展,始終致力於夯實兩國關係民意基礎,始終在國際事務中保持密切溝通和協作等四個方面,對進一步發展雙邊關係提出了中方的主張和倡議。而與之同時,尼科利奇總統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塞中友誼歷史悠久、堅如長城,習主席訪問塞爾維亞將揭開兩國友好合作的新篇章。這充分彰顯和展示了中塞兩國高度重視發展雙邊關係、珍視兩國深厚傳統友誼的誠心實意,是推動和促進兩國關係行穩致遠的催化劑和加速度。

  親戚越走越親,朋友越處越近。習主席此訪將兩個距離遙遠的國家緊密連接起來,有理由相信,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塞兩國的親密情感距離將更加貼近,中塞兩國的深厚傳統友誼將更加鞏固,中塞兩國的戰略夥伴之路將更加寬廣。(南方網羅建華)

相關焦點

  • 靳諾: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鮮明特點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中國,面向世界,準確把握時代潮流,自覺順應人民期待,及時回答實踐要求,牢牢把握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主題,緊緊圍繞治國理政這一主線,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擔當精神奮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形成了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 中塞「晉級」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共建「一帶一路」再添動力
    中塞「晉級」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共建「一帶一路」再添動力 2016-06-20 00:08:25   中新社北京6月19日電 (記者 梁曉輝)當地時間19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結束對塞爾維亞的國事訪問,中塞關係提升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 繼往開來,掌舵揚帆: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四大邏輯
    :「尤為重要的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毫不動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勇於實踐、善於創新,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形成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深化改革開放、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
  • 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基本內容及內在邏輯
    原標題: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基本內容及內在邏輯 韓振峰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形成了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 認真總結系統把握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中新的理論成果
    原標題:認真總結系統把握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中新的理論成果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提出了一系列關於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較系統而完整的治國理政思想。這些思想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是緊跟時代前進的步伐,在對我國和整個世界發展的形勢進行科學分析和判斷的基礎上逐步提出的。
  • 新時代治國理政的科學思維方法
    黨的十八大以來所提出的一系列引領社會新發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說明,無論是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保障「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順利實現,還是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適應經濟新常態、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等,都「是從我國發展現實需要中得出來的,從人民群眾的熱切期待中得出來的,也是為推動解決我們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來的」。
  • 世局2021丨疫情後,中日關係要行穩致遠得抓住三個機會
    這充分表現在,疫情中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去年11月24日訪問日本時,與菅義偉政府達成了五點重要共識和六項具體成果。包括:一、遵循兩國領導人戰略引領,在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基礎上,堅持「互為合作夥伴,互不構成威脅」精神,增進互信,正向互動,努力構建契合新時代要求的中日關係。二、繼續攜手抗擊疫情,及時交流信息,開展醫療藥物方面合作,維護兩國民眾健康,並為地區和國際公共衛生領域合作共同作出貢獻。
  • 堅持馬克思主義方法論 不斷提高治國理政水平
    我們要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所體現的科學工作方法,努力解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中的新矛盾、新問題,不斷提高治國理政的水平。  一、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方法論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是馬克思主義全部理論的基石。
  • 掃黑除惡 | 掃黑除惡如何實現行穩致遠?
    掃黑除惡 | 掃黑除惡如何實現行穩致遠?針對有的地方將一般違法犯罪拔高為涉黑涉惡問題,將個別利益訴求群體貼上黑惡犯罪嫌疑標籤,全國掃黑辦發現一起通報一起,並列為中央督導的重要內容,促進舉一反三。充分發揮公檢法機關互相配合、互相制約的制度優勢,全國檢察院、法院分別對5700多件涉黑涉惡案件在定性上提出了變更意見,確保不枉不縱。實現涉黑涉惡案件辯護律師全覆蓋,充分保障被告人及辯護人訴訟權利。
  • 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時代意義暨對科學社會主義的新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作為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順應歷史和時代要求,深刻總結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經驗教訓,精闢分析我國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圍繞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發表了一系列講話和文章,在進一步深化對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基本問題認識的同時,探索和回答了怎樣治理國家、建設什麼樣的國家治理體系的重大問題,形成了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集中體現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治國理念和執政方略
  • 【「四史」學習教育】學深悟透治國理政第三卷 從中汲取真理力量
    【「四史」學習教育】學深悟透治國理政第三卷 從中汲取真理力量 2020-10-22 1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林藝:行好「依法治國之舟」
    如今,建設法治中國也如海上行舟,舟穩行千裡則將助力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實現,助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當下,新冠疫情、複雜的國際局勢等浪潮不斷來襲,這迫切需要讓依法治國之舟行得更穩、行得更遠。行好「依法治國之舟」,堅持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為舵,舟無舵則失方向。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從中國傳統治國理政思想深刻認識新型舉國...
    首先,新型舉國體制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傳統治國理政思想和實踐的有益因素。中華文明的重要特質是數千年大一統的延續性,即大國政治、大國規模的統一性為文明之常態。這一傳統的舉國體制是建立在農業文明基礎上的,無論是在抵禦遊牧民族入侵的軍事行動、治理洪水的水利工程,還是在平衡南方與北方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統籌農業與商業、資本的本末關係等方面,國家和政府均起著主導作用。
  • 風口之上 行穩致遠 | 中國鼎易2021股東戰略發展峰會完美收官
    風口之上 行穩致遠 | 中國鼎易2021股東戰略發展峰會完美收官  1月11日,慧聰汽車接受佛山市鼎易南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鼎易)盛情邀請出席鼎易23周年盛典活動,切身感受到鼎易人的激情與火。
  • 李小甘: 先讀為快 行穩致遠
    第二十屆深圳讀書月提出「先讀為快行穩致遠」的年度主題,藉此表達閱讀優先,通過書香社會建設邁向城市文明典範的思考與追求。「先讀為快」,是深圳領全國風氣之先,以讀書凝聚求知進取的價值共識;「行穩致遠」,是深圳二十年如一日,以讀書涵養持續先行的創新驅動。 這既是對二十年高貴堅持的致敬,更是對現代城市文明的憧憬,彰顯了新時代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文化自信。
  • 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科學指南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全局和戰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厲行法治,創造性提出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科學闡述了新時代法治中國建設一系列根本性方向性戰略性問題,推動全面依法治國取得歷史性成就。在這一偉大進程中,形成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實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重大突破、重大創新、重大發展。
  • 廣西日報評論員文章:合作共贏 行穩致遠
    「中國—東協關係成為亞太區域合作中最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範,成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例證。」特別是藉助東博會、峰會務實平臺,雙方形成了全方位合作機制,促成了一批重大機制和重大項目落地,有力推動中國—東協戰略夥伴關係深入發展。相通則共進,相閉則各退。事實充分證明,人為設立壁壘、製造障礙、劃定封鎖線,非但無助於全球,也終究會傷及自身。搞封閉排他的「小圈子」沒有出路,開放合作才是人間正道。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中英文版出版發行
    新華社北京6月30日電  中央宣傳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會同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中國外文局編輯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近日由外文出版社以中英文版出版,面向海內外發行。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第二卷出版以來,在國內外產生了強烈反響。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領導推進新時代治國理政的實踐中,又發表一系列重要論述,提出許多具有原創性、時代性、指導性的重大思想觀點,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黨的理論創新成果。
  • 治國必治邊 治邊先穩藏
    原標題:治國必治邊 治邊先穩藏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西藏代表團審議時,明確提出了「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藏」的重要戰略思想,在我們黨的歷史上第一次深刻、透徹、全面地闡明了治國、治邊、穩藏的內在關係,為西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 東方電氣集團黨組舉辦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讀書班
    9月18日至19日,集團公司黨組舉辦了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讀書班,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進一步築牢思想基礎、提高政治能力,切實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應對風險挑戰、推動事業發展的治理能力和工作水平,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