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在對塞爾維亞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塞爾維亞《政治報》和新南斯拉夫通訊社發表題為《永遠的朋友真誠的夥伴》的署名文章。(6月16日新華社)
今日開啟的歐亞之行,習主席訪問的第一站是塞爾維亞。塞爾維亞不僅是第一個和中國建立戰略夥伴關係的中東歐國家,也是最早一批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更是中國國家元首32年來首次往訪的國家。這一歷史性首訪對於鞏固中塞傳統友誼,深化雙方政治互信,規劃兩國務實合作無疑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歷史意義。
回望過去,中塞兩國的傳統友誼牢不可破。誠如2013年8月26日,習主席在北京同塞爾維亞總統尼科利奇舉行會談時所說,中塞兩國傳統友好。而就在訪問前夕尼科利奇總統也表示,塞中兩國深厚的友誼並不是金錢和利益所能衡量的,而是建立在雙方友好歷史基礎之上,「塞中友誼基石堅如長城」。兩國領導人的描繪深刻的道出了雙邊關係的根基之深。事實就是最有力的說明。上世紀40年代,中國人民同南斯拉夫人民在東西方戰場英勇抗擊法西斯侵略,實現了民族解放和自由。50年代初,中國同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正式建交,掀開了中國人民同塞爾維亞人民友誼合作新的一頁。可以這樣說,60多年來,兩國始終相互尊重,塞方尊重中國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堅定奉行一個中國政策,中方尊重塞爾維亞主權和領土完整;始終相互支持,2008年塞爾維亞第一時間向中國汶川特大地震災害伸出援手,無私提供大量救災物資,2015年尼科利奇總統赴北京出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彰顯和展示出兩國的深情厚誼。
綜觀現實,中塞兩國的務實合作成果豐碩。這種合作不僅有經濟層面的合作,比如匈塞鐵路、貝爾格勒跨多瑙河大橋、E763高速公路、科斯託拉茨電站改擴建、河北鋼鐵集團收購塞爾維亞斯梅代雷沃鋼廠等一批重大項目先後落地,也有人文方面的交流,比如雙方籤署了《關於互設文化中心的協議》,貝爾格勒、諾維薩德大學已經開設孔子學院,塞爾維亞已經在全國100多所中小學啟動漢語教學試點工作,貝爾格勒中國文化中心即將啟動建設。務實合作的不斷深入將中塞兩國關係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層次。2009年兩國建立了戰略夥伴關係,塞爾維亞成為第一個同中國建立戰略夥伴關係的中東歐國家,2013年兩國籤署了《中塞關於深化戰略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雙邊關係的戰略重要性更加突出。
展望未來,習主席從始終著眼長遠,堅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始終堅持互利共贏、攜手共進、共同發展,始終致力於夯實兩國關係民意基礎,始終在國際事務中保持密切溝通和協作等四個方面,對進一步發展雙邊關係提出了中方的主張和倡議。而與之同時,尼科利奇總統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塞中友誼歷史悠久、堅如長城,習主席訪問塞爾維亞將揭開兩國友好合作的新篇章。這充分彰顯和展示了中塞兩國高度重視發展雙邊關係、珍視兩國深厚傳統友誼的誠心實意,是推動和促進兩國關係行穩致遠的催化劑和加速度。
親戚越走越親,朋友越處越近。習主席此訪將兩個距離遙遠的國家緊密連接起來,有理由相信,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塞兩國的親密情感距離將更加貼近,中塞兩國的深厚傳統友誼將更加鞏固,中塞兩國的戰略夥伴之路將更加寬廣。(南方網羅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