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傳記紀錄片《陳家泠》首映式 錢曉鳴攝
人民網上海1月22日電 2015年新年伊始,由賈樟柯監製的關於著名海派中國畫家陳家泠的大型人物傳記紀錄片《陳家泠》首映式暨2014東方電影大獎頒獎典禮在上海電影博物館舉行。這是該片在2014年10月載譽羅馬電影節後在國內首映。在首映式上,該片獲得東方電影頻道主辦的東方電影大獎「年度特別獎」。
該片由上影青年導演葉田、顧宇高聯合執導,其創作攝影團隊許根順等出席首映式。在「文革」前,上影集團拍攝的著名人物傳記片《黃賓虹》、《潘天壽》、《劉海粟》,都是20世紀的大師,而「文革」後重新啟動人物傳記片的創作拍攝,這次第一批一共拍攝了兩部,一部是《陳家泠》,另一部是中國肝膽外科的創始人之一、中科院院士《吳孟超》,這些傳記片的主人公都是新中國自己培養的、跨世紀的傑出人才,他們的成就更注重在傳統基礎上的創新。陳家泠1937年出生於民族危難中的杭州,他是在抗戰的逃難中出生的,俗稱「逃生寶」,由於父親早逝,他10來歲就輟學當了學徒,解放後靠人民政府救濟才上了學,最終成為一位著名藝術家。陳家泠經常自豪地說,我們是新中國培養起來的藝術家。在大學學的是人物畫專業,改革開放後在第七屆全國美展上,卻一舉以花鳥畫奪得銀獎。2013年在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的《從靈變到化境---2013陳家泠國博藝術展》,更是以面目一新的山水畫贏得了藝術評論界的高度評價。這部紀錄片正是以陳家泠創作「三山五嶽」和「佛教四聖地」等十二座名山大川為對象的山水畫代表作為主線拍攝的。
陳家泠說,這個紀錄片是通過講我的人生和藝術,歌頌這個國家,歌頌這個時代。是中國的文化,通過電影形式向世界傳播的一個方式。在羅馬電影節上,很多義大利的年輕人看了這個電影,他們的反映都看得懂,都喜歡,這就是跨界,這一點也是值得欣慰的。陳家泠在杭州舉辦個展時,一位浙江省負責人對陳家泠作品總結道,你這個畫可以通向國際,可以通向生活,可以通向現代。在羅馬放映時,羅馬電影節主席馬克?穆勒親臨現場高興地說:對不同風格的中國電影,我期待很久了,義大利人真的很喜歡中國藝術,今天的場面真好。
以電影的方式通過一位中國畫家來歌頌時代,歌頌改革開放取得的藝術成果,這就是為中國當代美術、中國文化走出去做出了新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