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除了所謂「發燒級」音響,日常生活中已經很難看見真空管了。
是的,自從1950年代以後,耗電發熱又容易損壞的真空管就迅速被電晶體取代。不過早在電晶體出現之前,收音機、電視、計算機、雷達……等等電子產品可都是在二十世紀上半葉就已發明,而這都拜真空管問世所賜。
第一支真空管是弗萊明(JohnA. Fleming, 1849-1945)所發明,1904年11月16日這一天,他正式取得專利,標誌了電子產業的誕生。
弗萊明學業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卻直到31歲才取得博士學位,這是因為他念完大學與碩士後,先後工作一年多,還教了三年書,以賺取下個階段的學費與生活費。當他於1880年取得博士學位後,繼續擔任教職,並於1885年在大學母校創立英國第一個電機系;為了幫助學生記住電流方向、磁場方向、導體的運動方向三者之間的關係,他還提出了「左手法則」與「右手法則」並流傳至今。
第1回 中國國際真空管音響展
將於2019年6月14日-16日在大連舉辦
弗萊明擔任教職四十餘年直到退休,因為如此他才可以有餘裕時間從事研究,但他並未躲在象牙塔中,反而常從外部企業了解實際應用。他自1881年起擔任愛迪生英國分公司的顧問長達十年,1899年起又受聘於馬可尼,幫忙解決無線電的技術問題。
當時一直無法穩定有效地偵測高頻的無線電信號,弗萊明在思考解決方式時,想起愛迪生曾在1883年發現的「愛迪生效應」。那是愛迪生為了查明燈泡的燈絲為什麼老是在正極端燒斷,而在燈泡中多加一片獨立的金屬片,接上電錶。結果發現當金屬片是正極時,點亮燈泡竟會使得電錶的指針移動。但金屬片與燈泡完全沒有接觸,電流從何而來?愛迪生無法理解,也未再深究。這也難怪,畢竟電子直到1897年才被湯姆森發現。
如今弗萊明已經知道熾熱的燈絲會使電子游離,「跳躍」到正極的金屬片,才產生電流。因此他利用此原理,提高燈泡的真空程度,用金屬片包圍住燈絲,並施予金屬片較高的正極電壓。當天線先接上這個真空管,接收高頻無線電波而產生的感應電流就都只會流向同一方向,解決了無線電的高頻問題。
1906年,美國的德佛瑞斯特(Lee De Forest, 1873-1961)改良弗萊明的二極體,發明三極體。他在燈絲與金屬片之間多加一個網狀的柵極,接上負電壓,就可調整電流的大小,成為電子產品最基本的組件。之後又出現四極管、五極管,從此揭開了電子時代的序幕。
第1回 中國國際真空管音響展
&
第二屆 東北國際音響視聽展
將於
2019年6月14日-16日在大連舉辦
舉辦地點:
大連中遠海運洲際酒店
真 空 管 展 介 紹:
專業真空管展覽,是時候了!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真空管音響器材生產基地?!
真空管器材表現聲音更溫暖更自然?!
是的,中國是世界第一,真空管表現更佳!
真空管音響器材廠很苦悶,想展示自家的作品,苦於沒有交流管道。
音樂音響愛好者也很苦悶,想一次看全部器材,苦於沒有展示平臺。
首屆中國國際真空管音響展,將一網打盡所有真空管及真空管音響產品,集中展覽展示;讓音樂音響愛好者一次看全所有產品,盡情賞析對比選擇;讓廠商經銷商不必再東奔西走資訊不全,現場深度交流全面掌控。
屆時
真空管及真空管音響行業領軍企業悉數到場,流通領域及垂直消費者與廠家、專家相聚一堂,產業鏈上的每一位貴賓都能各得其所滿載而歸。
.
近期發布招商文件,請注意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