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對於航空業來說是十分艱難的一年,對於本就遭受重創的波音來說更是雪上加霜。先後兩架737max墜毀,營收嚴重下滑,虧損繼續擴大,深陷裁員風波。
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指望波音就此關門大吉的吃瓜群眾可能會失望。美國政府不會坐視不管,關鍵時刻肯定會拉波音一把!
因為波音太重要了!
波音的價值不能僅僅用產值來衡量,也不能用市值來衡量。波音的背後是一條巨大的航空產業鏈,甚至並不僅僅限於航空業,牽扯著美國整個工業技術。因為幾十年來,正是波音,推動了一系列工業技術的迭代進步,這些新技術被應用到其他行業,整體上帶到了工業技術進步。
渦輪增壓技術
二戰結束後,波音想開發一款獨立的機艙加壓技術,給機艙提供獨立的空調系統,發動機不工作時也能開空調。
這在當時是一個巨大的腦洞,項目難度很大。波音找到了一家名叫蓋瑞特(Garret)的公司,合作開發該技術。由於持續地資金投入,這個項目可以不計成本地開展了近20年,在上世紀60年代開發出了渦輪增壓發動機!
現在,渦輪增壓技術被廣泛應用於航空業,並外溢到汽車業。越來越多的家用汽車搭載上渦輪增壓技術,更小的排量,更充足的動力。節約能耗的同時,也保護了環境。
國寶級航發製造商普惠
波音747是史上最經典的機型,幾十年來暢銷全球。作為第一款寬體飛機,當時的航空發動機技術遠遠無法滿足需求。波音找到了航發製造商普拉特·惠特尼(簡稱普惠),要求其為波音747量身定製一款高涵道比、大推力發動機。當時最大的發動機推力是1.5萬磅,但波音卻獅子大開口,要求推力必須要達到4萬磅。
這在當時無異於天方夜譚,痴人說夢。波音的要求嚴苛而不近人情,項目設計大膽而激進,同時又慷慨而大手筆,資金源源不斷地投入到開發項目中。
經歷無數的研發、試驗後,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發動機JT9D誕生,波音747也一炮而紅,幾十年來暢銷全球。普惠也一躍成為了國寶級的航發製造商,幫助美國牢牢佔據著航發第一強國的地位!
可以說,正是波音不近人情的壓榨,逼出了國寶級的普惠。
陰差陽錯催生出吊打全球的日本工具機
水總是往低處流,製造業總是向著成本更低的地方轉移,這在業界已成為共識。
為了降低供應鏈成本,1878年,波音767開始嘗試產業鏈全球化。日本抓住了這次機會,一眾企業拿到了訂單。航空業對零部件要求嚴苛,對加工機械也就是工具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高性能更高精度的加工工具機才能滿足波音的嚴苛要求。
當時的日本工具機產業遠遠落後於歐美,高端工具機嚴重依賴進口。
日立、三菱、川崎是主要的分包商,為了扶植本國工具機產業,暗地裡他們達成了共識:能在國內買到的工具機,一律在國內買;國內暫時替代不了的,堅持逆向研發,爭取早日替代。
波音源源不斷的訂單養活了一眾分包商,更深層次,為日本工具機產業的大發展、大逆襲,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和充足的資金。市場有需求,倒逼研發,研發突破,訂單紛至沓來,形成了正循環。
三十年後的今天,日本的工具機產業已牢牢佔據了世界第一的位置,國寶級工具機製造商山崎馬扎克更是多次榮膺波音最佳供應商。
航空製造業是對技術最嚴苛,新技術應用最渴求最激進的一個工業門類。波音之於美國,不單單只是肉眼可見的產值,或者跌去大半的市值。它就像工業技術的發源地,帶動著全社會工業技術的進步,是高端製造業的核心。
國產大飛機的研發是一次重大的機遇,我們應該牢牢抓住這次機會,爭取誕生中國的波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