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牛頓是十七、十八世紀英國百科全書式的天才,不僅在物理學上發現了牛頓三大定律,在數學、經濟學等領域都頗有建樹,提出了微積分、首創了經濟學上著名的金本位制。他本人又身兼英國皇家學會會長、英國國會議員數職。還被封過爵士,從事過經濟類的工作。
有人知道他信仰了天主教,就會發出疑惑:是不是物理學研究遇到了瓶頸,研究不出來了,對科學產生了懷疑,所以皈依了天主教?然而並非如此。和當時許多的歐洲人一樣,牛頓其實是從小就信仰基督教的。
牛頓生於英格蘭林肯郡,一出生就成了遺腹子,在母親改嫁後由外祖母撫養長大。牛頓剛出生時,剛成為寡母的她的母親面對撫養他的壓力非常絕望,就常常抱著他向上帝禱告。這些禱告對他的信仰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也就是說,牛頓在很早的時候就信仰基督教,而非晚年皈依。然而,這些禱告並沒有給牛頓帶來溫情的生活,在母親改嫁後,他的生活一直很悽慘。童年的不幸生活導致他性格上的孤僻與乖戾。幸而這沒有阻礙他對知識的熱情。
牛頓對科學的研究,最開始就是抱著研究上帝的存在的心態去的。他的研究也多是在教會的支持之下進行的。當然他並不是唯一一個有此類經歷的科學家。中世紀以及近代初期的很多科學家都有此經歷。
牛頓研究物理學,其中有一個巨大的推動力就是想證明自己的宗教信仰。這就是有名的「機械宇宙觀」,又叫「鐘錶宇宙觀」。牛頓以為上帝創造了世界後,不能一刻不停地盯著世界發展吧?一定是創造了世界的運行規律以後,上了一個「發條」,也就是「第一推動力」。這樣只需稍微操作,世界就能無休止地運轉起來。在這樣的探索目標下,牛頓孜孜不倦地探索著自然的真理,追尋著上帝的存在。最終在他的虔誠與異於常人的天賦之下,他取得了前無古人的成就。
牛頓晚年創造了大量的神學著作,也許這是現在人們對他產生誤解的原因之一。他的墓志銘上刻著:自然的法則隱藏在黑暗中,上帝說:『讓牛頓出世吧』於是一切豁然開朗。足以證明牛頓與上帝、與基督教的關係。從他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信仰的力量能達到多強大。
牛頓的一生是帶有不幸又充滿榮耀的一生。儘管他性格不好,卻獲得了無數好人幾輩子都達不到的成就。他對信仰的執著,試問古往今來能有幾人能敵?也許我們沒有他的天分,但是這種堅毅執著,是非常值得我們尊敬學習的。
關注我,下期繼續看歷史趣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