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丁網營銷副總裁王宇)
提起UGC人們更多會聯想到視頻行業,在仿YouTube時代,中國的視頻行業曾大肆宣揚UGC模式的優點。從最初網站憑藉著視頻分享模式積累用戶、壯大規模,到後來逐步冷落UGC,再到今天眾多網站又重拾一度被稱之為「工業廢水」的UGC模式,視頻分享可謂走過了一段跌宕起伏的道路,而UGC短視頻真能成為國內視頻行業的拐點嗎?現在論斷顯然還為時尚早,那麼跳出視頻行業回歸用戶原創的本身,UGC模式在其他領域有沒有更靠譜的「土壤」適配?在視頻行業UGC模式前途未卜之時,有這樣一家網站,一直在秉承著UGC的模式前行,並且做得有聲有色,成為網際網路全球排名前500,中國排名前100的知名網站。這便是以「知識分享」為己任的文檔分享平臺——豆丁網。
文檔UGC——換個地方講故事
「視頻行業的UGC在中國所經歷的曲折發展歷程,根本在於其當時的產品形態不符合中國的國情,視頻製作的高門檻是一個重要的禁錮。」曾經供職於兩家國內知名視頻網站的現任豆丁網營銷副總裁王宇說,「視頻UGC內容的質量,主要取決於拍攝的硬體設備,和後期的製作水平。而從之前的國內環境來看,更多的用戶在視頻分享方面,還是處於自娛自樂的階段,用手機、相機、甚至是電腦攝像頭所拍攝上傳的視頻可看性較差,低質的內容令視頻網站很難從UGC模式的本身快速獲益,原創視頻質量的提升需要走過一段用戶培養期,而如今國內視頻行業與6年前相比,市場環境已經相對成熟,再次切入UGC內容或許是一個不錯的時機,但未來如何仍需觀望」。
「然而這對於知識分享來講,無需費此周折,文檔UGC比視頻UGC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你只需一部電腦,甚至是一部手機就可以創造出高水平的文檔內容,這比視頻製作顯然更易實現。加之每個人都會在工作、學習、生活中產生大量的文檔,尤其是龐大的職場人群是天生的專業文檔達人,工作中無時無刻都能創造出最具價值的文檔內容,這對於文檔UGC而言,已經擁有了高質量內容源的先決條件,留給我們的課題,就是如何調動用戶的積極性,將文檔分享的行為充分激發出來」。
廢水?肥水?謀劃UGC模式的行業穿越
據王宇介紹,豆丁網在長期的運營過程中摸索出了一套獨特的運行模式和服務體系。為了鼓勵用戶進行原創內容的分享,建立了一系列獎勵機制:鼓勵實名制,通過認證用戶的形式,邀請行業中有影響力的原創用戶加入;給予原創分享用戶一定的獎勵;完善的內容審核體系,通過DNA技術對比等手段,實現對版權的內容的有力保護。同時通過等級管理以及豆丁社區團隊的建設等多重手段,以明確的獎勵機制,刺激用戶團結互助。
而豆丁網產品形態上的設置,更是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精神,使文檔UGC獲得了更大的用戶黏性。「眾多知識達人的加入,讓豆丁網成為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交互式學習平臺。對於求學用戶而言,在這裡不僅可以自己查詢知識,還可以在社區通過求助提問的方式獲取文檔。」王宇對記者說,求助這個產品形態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讓用戶真正能找到自己需要的內容,讓豆丁網龐大的用戶成為個人的知識儲備空間。
王宇告訴記者,目前豆丁社區平均每天會有近2000條求助帖,每條求助至少會收到3-4個文檔回復,從提問者的評論來看,解決率超過了90%。與百度知道、雅虎知識堂等問答平臺相比,豆丁社區中的回答更具專業深度,是真正有價值的內容挖掘。用戶可以把幾十頁的研究報告文檔直接回復給對方,這在其他一些問答類平臺是難以實現的。
「上善若水,作為一個知識分享平臺,豆丁網所作的一切,都只是為用戶的知識交流搭建一個平臺,構建一片知識的藍海。而真正創造了這片藍海中每一滴水的人,是用戶自己」,「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其他領域或者網站UGC模式的碰壁,不能否定這一模式本身。而豆丁網有目前的成功,只能說UGC模式適合豆丁網的知識平臺屬性。」王宇如是說。
據記者了解,目前豆丁網已有超過1億份文檔,並且這一規模正以日均上傳文檔20萬份的數量與日遞增,網站註冊用戶超過了4000萬,日均獨立訪問用戶數量為800萬,日均PV達2000萬,並且網站的Alexa排名已穩居在了全球前500名。而在國內網際網路UGC發展曲折的道路上,不得不說,豆丁網的成功,成了這個模式的成功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