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農村為啥都不用沼氣池呢?看看農民們自己怎麼說吧

2021-01-16 生活老頑童

在農村為了改善生活環境等各方麵條件,很多農民也想出了很多方法,但是效果都比較一般。在之前比較風靡的就是建造沼氣池,現在也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有些農村的朋友說,之前為了修築沼氣池,花了很多錢也受到了國家的大部分補貼,可如今沼氣池還在,但是卻很少見人使用了。大部分人使用的都是自家灶臺以及各種高科技產品,隨著科技的先進做飯方法和以前很大的區別,目前的一些鍋不僅能夠蒸米飯還能夠煲湯,做菜等等,非常的方便。之前有些村幹部說沼氣的淘汰是必然的,原因就在於他存在著很多的缺陷,下面我們就來具體了解一下。

首先對我們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安全問題,沼氣池非常的不穩定,給我們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而且它的量的多少很難控制,如果家中來的人多,想要炒菜,大多數時候就不可以用它了,如果用到一半就沒了,會顯得十分尷尬,如果遇到天氣寒冷,就變得更加沒用了。

其次,就是原料問題,隨著人民的意識不斷提高,使得很少人進行小規模的養殖牲畜,因此沼氣池就減少了原料來源,而那些賣原料的商家惡意抬價使得成本變得非常高,遇到這樣的問題一部分人自然就選擇了放棄使用沼氣池。

衛生條件也是很大的問題,感覺溫度的影響,溫度高,沼氣的生產也會變多,甚至會洩露出來味道十分的難聞。溫度過低沼氣又不夠用,使得百姓們十分的為難。

最後就是尾料處理問題,很多在農村的朋友們都知道,一般早期的沼氣池的規模都不大,在夏天的時候因為溫度過高時間不長就已經生產滿了,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處理,現在大部分的青年人都選擇去城裡打工,只有少數的老人和小孩留在農村,讓他們處理都不太現實,僱傭工人來處理原料費也要很高,農村的大部分地區科技發展較為緩慢,不能及時到配置相關的設備,使得廢氣堆積在沼氣池裡,最後造成無法使用的現象。

原因還有很多,不知道農村朋友們的家中是否也存在著這樣的現象的,對此有什麼看法呢?歡迎評論,交流。

相關焦點

  • 沼氣池為啥「遇冷」,不用另外花錢,為什麼農民不願意用了?
    了解三農大百科,來自我們身邊的農村事,大家好,我是阿力閒談!和你們一樣關注農村事件。農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甚至普通的這些公共設施都是越建越好。從前,在鄉村裡,人們用木柴做飯,但近年來,鄉村裡掀起了一股建造沼氣池的熱潮,據說,這一時期沼氣池被稱為「神壇」。
  • 曾在農村紅極一時的「沼氣池」,為何如今成擺設不用了,咋回事?
    這樣以後可以不花一分錢,也不用燒柴火非常實用。而且事實證明,家裡的沼氣池建好之後,確實還很實用的。不但能產生可燃燒的氣體,停電的時候還有專用的燈具,可以當燈泡用。後來從我們村開始,周邊安裝沼氣池的農民家庭也越來越多。可以說沼氣池曾在農村紅極一時,非常受農民家庭歡迎。但奇怪的問題是,為何如今大部分農民家庭的沼氣池都成了擺設不用了,這到底咋回事呢?
  • 農村有種雜草叫拌倒驢,農民也叫它油葫蘆草,看看村裡人怎麼說
    農村有種雜草叫拌倒驢,農民也叫它油葫蘆草,看看村裡人怎麼說文/猿飛日月想必大家對於農村都有所了解,有很多人甚至經常會到農村裡玩,在農村這個地方有很多新鮮好玩的東西,就比如說那些雞鴨魚鵝就是在城市裡很難見到的
  • 農村天然氣改造安裝,為何很多村民堅決反對?看看農民怎麼說!
    國家對農村的改造是全方位的,不僅僅是給農民生活上的補助,還在基礎設施上給與改造,現在,很多農村,國家在給農村天然氣改造,讓農民也可以用上天然氣,在城市生活的人們都知道,天然氣做飯,燒水都是比較快的,而且還乾淨,可天然氣改造到了農村卻出現了問題,很多農村人堅決反對天然氣改造,這是為什麼呢
  • 農村的沼氣池曾經很火,現在不太受人關注,主要有這些原因
    在農村的各方面發展當中,幾乎所有人都會經歷很多的變化,畢竟現在國家的制度已經越來越好了,所以農村地區的各種發展也都能夠得到保障。我記得小時候在老家生活的確是比較不錯的,那個時候雖然條件不是特別好,但卻能夠享受到非常天然的環境。不過隨著自己的長大,也開始面臨著更多的改變。
  • 沼氣池:中國農村的綠色貢獻
    數十年來,中國政府一直在鼓勵農民這麼做,美國也有此類措施,但並不太成功。在美國,動物糞便排放的甲烷近一半來自養豬場。與中國相比,美國不太重視甲烷捕獲,且農業領域這項舉措的普及率也遠落後於中國。美國僅3%的奶牛場和養豬場使用厭氧沼氣池來捕獲甲烷。
  • 農村很多家庭都安裝了空調,可農民卻還是吹電風扇,為什麼呢?
    進入伏天之後就是最熱的了,尤其是這個時候,大家最不想出門了,很多城裡人家裡都有空調,呆在家裡吹空調,那可是美事一件。現在農村人生活條件也好了,也有農村很多家庭都安裝了空調,可農民卻還是吹電風扇,為什麼呢?聽聽老農怎麼說。
  • 當年火遍農村的太陽能熱水器,為啥如今農民卻不喜歡?答案來了
    大家好,歡迎關注「談談侃三農」文章,每天從不同角度分享農村和農民新鮮事,探討農村種植和養殖項目。如果想了解更多三農之事,請點擊上方兩字「關注」,謝謝!今天分享的主題:當年火遍農村的太陽能熱水器,為啥如今農民卻不喜歡?答案來了!
  • 神問答|為什麼農村蓋樓的人越來越多了呢?
    導語:為什麼農村蓋樓的人越來越多了呢?關於「為什麼農村蓋樓的人越來越多了呢?」這個問題,小編整理了多個來源的用戶回答,供大家更全面的了解。來看看網名為「勞動致富50579730299」的網友是怎麼說的:房子在農村是每個家庭的門面,一個家庭好壞全在房子上。隨著社會發展,土地也在升值,農居向高空發展也是趨向,政府在審批和規劃上也是抱著節省土地為原則,儘量讓農居向高層發展。我們蘇南地區在三十年前基本上都住上了樓房 ,村上都是整齊的二層小樓房。有兒子的家庭房子裝修也比較考究,外觀上勝似小洋房,內室裝飾豪華。
  • 農民裝得起空調,卻不捨得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看看老農怎麼說
    有些農村已經過上小康的生活了,可以說不比城裡人生活的差,液晶電視,冰箱都是樣樣齊全,可是有一點很奇怪,那就是這些買下的電器都使用率不太高,一次小編去新奇家看他的新房子,裝修的還真不錯,電器那是沒的說買的也都是好的,就在看著看著才發現好熱,本來以為沒有空調,可是一看有了,也是新買的,
  • 農民為啥賺不到錢?硬性條件和思想觀念,這是農民致富的絆腳石
    農民為啥不賺錢?這是個困擾很多人的問題,我也是一個普通的農民,在我們這農村來說,也並不是說所有的農民都賺不到錢,只能說大部分的農民都是賺不到錢的。 其實仔細想一下,從某些角度講,大部分的農民賺不到錢這是必然的,這個問題我們要從思想觀念和硬性條件兩個方面去分析。
  • 農村這草叫「螞蟻草」農民們見了很討厭,殊不知藥用價值極高
    農村這草叫「螞蟻草」農民們見了很討厭,殊不知藥用價值極高農村裡最常見的就是各種野花野草,對於城裡朋友來說,野花野草見到的機會還是比較少的。但是從小在農村裡長大的朋友肯定就很熟悉了,不過,在農村裡還是有些野花野草是農民們見了之後就很討厭的。
  • 現在的農村,對比過去幾十年,都有哪些變化呢
    現在農村的變化與各地的政策,地理環境以及經濟,人口等都有一定的影響!我就說一下自己老家廣安,現在農村的具體變化吧。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變化:變化一:鄉村道路的變化。而現在的老家以前的那些泥土與石板路也都修建成了鄉村水泥路。村民們上街購物往還只要一兩個小時就可以了,因為家家戶戶都通了鄉村水泥路吧!
  • 農民有得忙了!農村6大工程全面動工,抓住咱家門口的賺錢機會!
    ,農村戶口卻又成為了香餑餑,許多農村居民都不願意放棄農村戶口! 第二項,農村電網 農村隨著新一輪的農網改造的初步完成,明年國家將繼續對農村的電網進行升級和改建,為了就是能夠讓現在農村裡還有的一些老舊電路整體改造,農民們的電錶及時更換,讓農民們的生活能夠趕上一些城鎮,讓農民們能夠過上更綠色的電網生活。
  • 農村旱廁改造完卻沒人用?農民說出這三句話,讓專家無話可說!
    講到農村旱廁可能大多人都一言難盡,農村廁所雖然沒有城市的乾淨美觀,但在農村地區農民們都有自己的一套處理方式,早已經習慣也並沒有覺得很糟糕。我們一起來看看~1、農村改造廁所之後,需要交水費目前大部分農村地區的改水工程都已經完成,家家戶戶都通上了自來水,農民在用水上越來越方便,但是也免不了每個月要交水費。
  • 農村廁所改造僅需3000元,為何農民卻不情願?原來有難言之隱
    農村廁所改造僅需3000元,為何農民卻不情願?原來有難言之隱近幾年,為了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國家實施了不少的惠農政策和扶持政策,其中有一項非常特別,這就是農村廁所改造。有過農村生活經驗的人都知道,農村的廁所是一種旱廁,沒法像城市裡那樣用完就用水衝掉,相反,如果不定期清理,人的排洩物會越存越多。一般的處理方式都是打到兩個黑色的大橡膠桶裡,用扁擔挑到地裡去澆菜。這種旱廁極其不衛生,在幾米內味道都很大,上完廁所渾身都是味道,而且容易滋生病菌,走進去也不算非常美觀,其次就是不安全,年齡小的孩子使用這種旱廁很容易發生墜落的危險。
  • 農民買東西,不用跑腿,不用問價,一點手機就送到家
    農民們也享受著網上購物的便捷。農民不出村,不跑腿、不用問價,在手機上一點就能送到家。而且不會被騙。這些方便,都是手機的功勞。現在村裡的商店,都建了群,動動手機,啥都知道。農村商店的貨物,店主根據季節的變化,需啥有啥。而且都建了微信群,你只要入了群,各種商品是否有無、什麼價格、是否送到家等等,一目了然。不需你去問價講價,群裡的農民們早都問清楚了。
  • 有劇毒的蓖麻子,這種危險植物為啥被農民大量種植,現在才明白
    導語:有劇毒的蓖麻子,這種危險植物為啥被農民大量種植,我也是現在才明白。說起蓖麻子,相信年長的農民朋友都不會陌生,但是要是說蓖麻子有劇毒,可能還有很多人不會相信,甚至還有人說他曾經食用過蓖麻油。蓖麻對環境的適應性比較強,在我國除了北方較為寒冷的地方之外,大部分地區是都能夠進行栽培的。尤其是在80年代前後,那時候農村家家戶戶都會種植蓖麻子。由於蓖麻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強,因此在農村的房前屋後都能夠見到蓖麻生長的蹤跡,這種被人們司空見慣的植物,如果說它有毒劇毒,可能會被很多人反對。
  • 北方農村免費改造衝水式廁所,雖乾淨衛生,農民卻棄之不用,為何
    農村廁所改造是一項利國利民的惠民政策,由相關部門免費提供化糞池以及部分的安裝材料,村民在自己添加一部分人工費用,實現廁所的改造升級。我們都知道農村的空氣相對城市來說還算是比較新鮮的,但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傳統的廁所,在農村俗稱「茅房」,這樣的廁所冬天來說還好點,可是一到夏天,走老遠都能聞到臭氣燻天,而且蒼蠅蚊子到處飛,是真的很不衛生。
  • 古代到處都是空地,怎麼農民非得被地主剝削,而自己不去開拓新地
    但是後來在很多現在的影視劇中,我們會看到很多農民都被地主深深的壓迫著,經常壓榨他們做最多的活兒計拿最少的錢,而且自己的付出很多,但是收入卻十分微薄。不過我們應該知道,古時候的人並沒有現在的人這麼多,也就是意味著,古代的時候,明明就是人少地多的一個局面,那麼為什麼還是有人不去開墾荒地,而是選在在地主手下做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