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氣池:中國農村的綠色貢獻

2021-01-16 澎湃新聞
沼氣池:中國農村的綠色貢獻

2020-06-08 10: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山東的沼氣修建培訓。片來源:凱倫·曼科爾

給農作物施糞肥有助於營養物質循環,但糞肥分解會釋放大量甲烷。農業是全球最大的甲烷排放源。每年來自牲畜糞便的甲烷造成的溫室效應與2.4億噸二氧化碳,或者5200萬輛汽車的年排放量相當。

要減少這種強大的溫室氣體的影響,最有效的一個方法就是將其捕獲並像使用天然氣那樣將它燃燒掉。數十年來,中國政府一直在鼓勵農民這麼做,美國也有此類措施,但並不太成功。

在美國,動物糞便排放的甲烷近一半來自養豬場。與中國相比,美國不太重視甲烷捕獲,且農業領域這項舉措的普及率也遠落後於中國。美國僅3%的奶牛場和養豬場使用厭氧沼氣池來捕獲甲烷。

沼氣循環利用的推廣宣傳示意圖。圖片來源:凱倫·曼科爾

應對能源危機

1979年的石油危機給美國政策制定者敲響了警鐘。油價飆升三倍,汽油短缺,加油站前排起了長隊。對替代能源研究的支持在上世紀80年代初達到頂峰,但隨著油價回落至危機前的水平,這種支持很快就消失了。

美國的農業院校開始研究並修建了約140個農場沼氣池。遺憾的是,到80年代中期,由於燃料價格下降,美國早期修建的這些沼氣池有85%被廢棄。農民又回到過去的老做法,糞便未經處理就儲存和播撒,導致甲烷持續進入大氣。

大約同一時期,中國正面臨另一種能源危機——木柴短缺。農村地區,農民收集木柴給爐灶燒火,導致森林遭到破壞,也帶來糟糕的室內空氣品質。中央政府加大科研投入力度,目的就是尋找既能滿足農民製作一日三餐的需求,又能降低汙染的替代燃料。捕獲糞便分解過程中釋放的甲烷似乎很有前途。

1979年,農業部在成都成立了沼氣科學研究所。研究人員幫助開發了以水泥和磚塊為材料的低成本固定圓頂沼氣池。研究和示範項目紛紛啟動。到1983年,中國已有700萬戶農村家庭(約3.5%)用上了厭氧沼氣池。

沼氣科學研究所不斷開展項目,並於1981年成立了亞太區域沼氣研究與培訓中心,負責承辦中國商務部的援外培訓項目,教授他們如何建造和維護小型磚結構沼氣池。多年來,這個培訓中心已經與55個國家建立了聯繫,中國因此成為農村沼氣技術轉讓的區域領頭羊。

重獲重視的沼氣池

二十世紀90年代末,中美兩國再次燃起對甲烷的興趣。甲烷不僅可以用作燃料,而且還關係到溫室氣體減排。中國再次加大家庭沼氣建設力度,根據2003年農業部發布的《全國農村沼氣建設規劃》和2006年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出臺的《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目標是到2010年農村戶用沼氣池達到4000萬戶,有7萬多人參與推廣和修建沼氣池。目前家庭沼氣池是甲烷沼氣的最大生產者,2013年戶用沼氣池的數量達4300萬。2011年起建設開始放緩,以養殖場為核心的農村大中型沼氣池成為甲烷捕獲的新增長點。

江蘇省無錫市附近養豬場的沼氣池,捕獲的沼氣用於發電。圖片來源:凱倫·曼科爾

為了實現目標,中國按照沼氣池建設成本的一半提供補貼。補貼額度因地而異,貧困地區和西部地區的補貼最高。但這筆錢有附加條件。根據新的「1+3」改造要求,補助金必須用於修建沼氣池,升級畜欄、廁所和廚房。2014年,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資25億元用於沼氣池工程和建設。

美國採取更溫和的辦法捕獲農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甲烷。2000年,美國農業部、環境保護署和能源部聯合啟動了「農業之星」(AgSTAR)項目。美國農業部根據2014年《農業法案》通過「美國農村能源(Rural Energy for America)」項目提供了107筆贈款,環保署也在推廣該項目。到2019年,美國擁有254個農業沼氣池。

多重效益

中國在甲烷捕獲方面的成功源於重視厭氧分解帶來的多重效益。沼氣的燃料價值幾乎無法覆蓋沼氣池的建設和管理成本。但沼氣爐的使用緩解了中國林業資源的壓力,減少了對木柴的依賴。減少使用木柴、稻草和煤改善了室內空氣品質, 對女性健康的積極影響尤為明顯。糞便的厭氧消化是垃圾處理的一種形式,可以減少氣味、病原體和垃圾數量。值得注意的是,消化後的糞便仍保留了營養成分,可用於作物施肥。考慮到生產1噸化肥釋放近10噸二氧化碳,用消化後的糞便作為有機肥料可以進一步帶來溫室氣體減排。

中國在利用沼氣池捕獲糞便釋放的甲烷方面處於全球領先地位,佔全球總量的三分之一。中國成功的農村甲烷捕獲方案還為發展中和發達國家提供了借鑑。沼氣科學研究所結合政府補貼,推出了一個集研究、技術支持、培訓和示範方案為一體的綜合項目。

最重要的是,中國很早就認識到採用沼氣技術的多重益處。沼氣的燃料價值或許會隨著世界能源市場的變化而出現起落,但溫室氣體減排、森林保護、室內空氣品質改善和疾病控制等強有力的環境和公共衛生效益卻是不會變的。

作者:凱倫·曼科爾,俄亥俄州立大學食品、農業和生物工程學教授,兼該校土壤環境技術學習實驗室負責人,2020年在伍德羅·威爾遜中國環境論壇擔任研究助理。

翻譯:YAN

關鍵詞 >> 能源危機,厭氧沼氣池,公共衛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沼氣池加點料 豬糞變綠色肥料
    日前,廣東藥學院E nactus創行團隊將菌種加入豬場沼渣,將其發酵成綠色有機肥料,變廢為寶,並向周邊農戶推廣使用。此項目一舉拿下了2014普萊克斯&創行(中國)青年綠色公益項目全國總冠軍。     南都訊 記者尹來 通訊員黃林幸 豬糞沼渣也能變成寶貝。
  • 曾在農村紅極一時的「沼氣池」,為何如今成擺設不用了,咋回事?
    劉阿姨帶大家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今天要分享的話題是:曾在農村紅極一時的「沼氣池」,為何如今成擺設不用了,咋回事?作者:劉阿姨【首發百家、原創獨家作品】插圖:由圖庫提供或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筆者還記得小時候,農村老家所在的村子,是我們鎮裡第一批沼氣池項目推廣的村子。記得當時家裡給安裝建造沼氣池的時候沒花一分錢,當時覺得沼氣池還是件很新鮮的事情。
  • 現在農村為啥都不用沼氣池呢?看看農民們自己怎麼說吧
    在農村為了改善生活環境等各方麵條件,很多農民也想出了很多方法,但是效果都比較一般。在之前比較風靡的就是建造沼氣池,現在也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有些農村的朋友說,之前為了修築沼氣池,花了很多錢也受到了國家的大部分補貼,可如今沼氣池還在,但是卻很少見人使用了。
  • 「沼氣燈」保暖小豬 萊州建成省最大豬場沼氣池
    「沼氣燈」保暖小豬 萊州建成省最大豬場沼氣池 2008-12-18 07:30:55 來源:水母網-煙臺晚報
  • 農村的沼氣池曾經很火,現在不太受人關注,主要有這些原因
    在農村的各方面發展當中,幾乎所有人都會經歷很多的變化,畢竟現在國家的制度已經越來越好了,所以農村地區的各種發展也都能夠得到保障。我記得小時候在老家生活的確是比較不錯的,那個時候雖然條件不是特別好,但卻能夠享受到非常天然的環境。不過隨著自己的長大,也開始面臨著更多的改變。
  • 沼氣池為啥「遇冷」,不用另外花錢,為什麼農民不願意用了?
    了解三農大百科,來自我們身邊的農村事,大家好,我是阿力閒談!和你們一樣關注農村事件。農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甚至普通的這些公共設施都是越建越好。從前,在鄉村裡,人們用木柴做飯,但近年來,鄉村裡掀起了一股建造沼氣池的熱潮,據說,這一時期沼氣池被稱為「神壇」。
  • 四川沼氣池生機再現:「廁所革命」興起 它被派上新用場
    對比之下,一口8立方米左右的沼氣池,可年產沼氣450立方米,折合標準煤350公斤,相當於薪柴約1760公斤。推廣使用沼氣,可破解過度砍伐薪柴帶來的生態環境壓力,還可用於發電。上世紀60年代開始,沼氣成為農村能源替代的主要選項。四川一度成為全國農村能源替代的標杆省份,兄弟省市前來考察學習者絡繹不絕。
  • 「三峽日報」「三聯通」沼氣池廁所改造試點啟動
    7月26日,由市農村能源辦公室組織開展的「三聯通」沼氣池廁所改造試點工作在枝江完工,安福寺鎮野鴨灣村8戶農家旱廁變身「三聯通」沼氣池廁所,農民如廁環境大大改善。「三聯通」沼氣池廁所能夠有效滅殺或去除生物性致病因子,減少糞便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和對環境的汙染。
  • 三聯通式沼氣池廁所改造試點工作順利完工
    日前,由市農村能源辦公室組織開展的三聯通式沼氣池廁所改造工試點工作在枝江市順利完工,安福寺鎮野鴨灣村8戶農家旱廁被改為三聯式通沼氣池廁所,面目煥然一新。今年7月8日,全市三聯式通沼氣池廁所改造試點工作在枝江市正式開始。
  • 祁陽:深入開展農村沼氣安全專項整治
    為加強農村沼氣池的安全監管,根據祁陽縣農業農村局《關於印發祁陽縣農業領域行業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精神,近日,祁陽縣農村能源辦會同浯溪街道組織技術人員深入浯溪街道小江村對該村10餘個沼氣用戶逐戶上門進行了安全隱患排查,針對其中存在的池蓋缺損、浮罩架倒伏等安全隱患問題,技術人員當場指導用戶進行了整改
  • 四川「沼氣革命」破解農村能源短缺及汙染難題,推動廁所革命
    《經濟參考報》記者先後深入四川6個市州17個縣(市、區)實地調研了解到,四川連續50年堅持辦沼氣,不僅在推進農村能源革命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而且在新時代對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生態環境革命,也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對全國綠色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義。
  • 中國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被授予中國綠色貢獻終身成就獎
    首頁 > 快訊 > 關鍵詞 > 屠呦呦最新資訊 > 正文 中國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被授予中國綠色貢獻終身成就獎
  • 農村沼氣技術知識問答(一)
    沼氣細菌接觸到沼氣發酵阻抑物後,輕者停止繁殖,重者死亡,造成沼氣池停止產沼氣。 25.什麼叫產氣率?所謂產氣率是指每立方米發酵料液每天的產氣量,以m3/m3•d表示。 26.什麼是沼氣池?沼氣池是由人工建造用於製取沼氣的密閉裝置。 27.農村戶用沼氣池池型有哪幾種?
  • 安徽出臺政策扶持發展農村沼氣
    日前省農業農村廳出臺意見,要求大力發展沼氣工程,探索建立沼氣全產業鏈支持保障政策體系,推動我省農村沼氣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沼氣是可再生清潔能源,可淨化提純為生物天然氣。發展規模化沼氣及生物天然氣是農村沼氣的主要方向。
  • 農村6大工程全面動工,抓住咱家門口的賺錢機會!
    近些年國家正在大力推動農村改革發展,並逐步推動農村居民進城落戶,現階段四川、安徽、湖北等地的多數中小城市已經全面開放了農民進城落戶的改革工作,並且國家也明確提出要降低農村居民進城落戶的門檻,並讓農村居民的在進城落戶的基本生活、就業、醫療、教育等等都得到全方面的保障,現階段已經有大量的農村居民選擇了進城落戶,不過隨著近些年農村改革發展
  • 農村小豬場豬糞便如何處理更好?
    答案:在農村搞養豬,糞便處理是一件大事,沒有處理好,就會汙染水源,汙染農田,影響周邊環境,影響村容村貌,造成難於彌補的損失。所以,豬糞便是農村治汙首要大問題,關係到整個農村環境整治的中心大事,是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心大事。
  • 中國沼氣發展的現狀、驅動及制約因素分析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推動下,中國沼氣事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截至2009年底,中國農村戶用沼氣池年累計3507萬戶;沼氣工程年累計56856處;生活汙水淨化沼氣池年累計186945處,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農村戶用沼氣池保有國[8-9]。
  • 萬座農村廁所改造「方便」村民(圖)
    12月15日,記者從市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了解到,為進一步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瀋陽今年新建、改造農村廁所達11697座,全市79萬多戶農民中已有40多萬戶用上「有棚有蓋,不滲不漏,基本無蛆無臭」的衛生廁所。對於瀋陽農民來說,這無疑是一件大好事——廁所的改良證明生活的進步;廁所變乾淨了,生活舒適度也在提高。  小廁所大問題  「小康不小康,不看廚房看茅房。
  • 西雙版納一頭5噸重大象掉進沼氣池,四五十個人成功營救
    今天(2月28日)上午,在雲南西雙版納,一頭5噸重的大象掉進了沼氣池。為將其救出,當地出動了四五十人。28日早上7點左右,該村民先是聽到大象的嘶鳴,繼而看到這頭大象困在沼氣池裡無法動彈。被困沼氣池的亞洲象這頭母象約5噸重。景洪市大渡崗鄉副鄉長溫巖叫告訴紅星新聞,據推測,母象是在吃芭蕉時不慎掉入沼氣池的,被發現時已被困了好幾個小時。
  • 農村廁所改造僅需3000元,為何農民卻不情願?原來有難言之隱
    農村廁所改造僅需3000元,為何農民卻不情願?原來有難言之隱近幾年,為了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國家實施了不少的惠農政策和扶持政策,其中有一項非常特別,這就是農村廁所改造。有過農村生活經驗的人都知道,農村的廁所是一種旱廁,沒法像城市裡那樣用完就用水衝掉,相反,如果不定期清理,人的排洩物會越存越多。一般的處理方式都是打到兩個黑色的大橡膠桶裡,用扁擔挑到地裡去澆菜。這種旱廁極其不衛生,在幾米內味道都很大,上完廁所渾身都是味道,而且容易滋生病菌,走進去也不算非常美觀,其次就是不安全,年齡小的孩子使用這種旱廁很容易發生墜落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