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鐵車廂開啟座椅加熱設備 這個冬天不再冷

2020-11-22 法治江西網

地鐵公司:今晨已開啟座椅加熱

連日來不少市民反映,地鐵房山線和13號線的車廂裡太冷了,車廂頂部空調送出的風冷颼颼的,吹得人吃不消。今晨,記者從北京地鐵獲悉,從今天首班車開始,地鐵地面線路已提前開啟座椅加熱設備。

房山線:車廂裡風很大

早上6時,室外溫度12℃。記者乘坐上從郭公莊站開往閻村東站的地鐵房山線,車廂內溫度維持在17℃至20℃之間。體感並不覺得冷,但能明顯感受到車廂裡風大,過道的風和車頂空調吹出的風,吹得人頭皮發冷。

早上6時26分,記者從良鄉大學城北站坐上了對側站臺的地鐵。儘管已經迎來了早高峰,但並不暖和,溫度計顯示車廂內溫度為18.5℃。車廂頂部的空調出風口呼呼地向外送著風,正吹到乘客的頭部,有的乘客把外套的帽子戴了起來。

「每到冬天,車廂裡怎麼也暖和不起來,等換乘到9號線上又熱得得脫外套。」每天乘坐地鐵房山線通勤的乘客張先生說,房山線這種遠郊線路多在地面運行,為什麼不能加裝空調暖風?

13號線:頭上冷風直吹

在地鐵13號線,同樣有乘客反映車廂內冷颼颼。早上6時45分,李潔在地鐵13號線五道口站匆匆上車,她抱怨道:「本想在地鐵上睡會兒,結果頭上冷風直吹,能不能把風調小些呢?」

「我每天都要坐13號線上班,最近降溫,這車坐一會兒渾身都冷,感覺別的線路沒有這麼冷呀。」上班族林女士說。

記者隨即找了一處靠近門口的座位體驗,陣陣冷風從頭頂颼颼吹過,記者將手伸向出風口,吹出的確實是涼風,還有點凍手。早上7時,溫度計顯示,車內溫度為15℃。

回應:空調置於通風模式

針對乘客的意見,北京地鐵公司官方微博回復稱,為了保持冬季列車車廂溫度,地面線路的地鐵列車在冬季採用的是座椅電加熱方式供暖,車廂空調置於通風模式,以保證車廂內新鮮空氣的循環。

今晨,記者從北京地鐵公司獲悉,北京地鐵公司已注意到近期乘客反映的地面線路車廂冷的問題,原計劃地面線路是在集中供暖的時間開啟座椅加熱,現在已根據乘客意見作出調整,從今天早上首班車起,北京地鐵地面線路已提前開啟座椅加熱設備。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地鐵裡沒以往暖和?武漢地鐵回應:車站車廂都加大了新風送達量
    怎麼感覺今冬地鐵裡沒以往暖和?是不是沒有開暖氣?進入1月以來,武漢天氣變寒冷,部分地鐵族發出疑問。武漢地鐵回應:和往年冬季相比,今冬考慮到疫情防控,運營期間全程開啟通風系統,乘客感覺到的頭頂吹冷氣,正是送進車廂內的新鮮空氣。今冬地鐵車廂和車站都加大了新風的送風量。
  • 為什麼很多車有座椅加熱卻沒有座椅通風
    現在有車的人已經很多,有輛車出行方便很多,並且現在汽車也越來越高科技了,好點的車都會座椅加熱,在冬天開車的人也不那麼冷,上車開啟加熱功能幸福感爆棚。而說起座椅通風,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有這個功能,為什麼許多車有座椅加熱卻沒有座椅通風呢?
  • 蘇州地鐵開啟「暖冬」模式!車廂內恆溫24度
    不過,在這陰冷多雨的日子裡,蘇州市民乘坐地鐵出行時卻是感到暖暖的很貼心,不僅有溫暖的車廂和候車室,熱水、暖寶寶、便民雨傘等也都一應俱全。溫暖模式一據蘇州軌道交通運營一分公司消息,進入冬季之後,蘇州地鐵車廂內的空調會設置成自動模式,只要車廂內溫度低於24℃,空調暖氣就會自動打開,讓車廂溫度恆定在24℃左右。
  • 上海地鐵又出事!清潔工拿拖把擦車廂裡的座椅!官方表示……
    舉報   椅子是讓人坐的,拖把是用來拖地的,但近日,卻有網友反映,在上海地鐵站,清潔工竟用拖把擦座椅
  • 冬天來了座椅加熱功能真的有必要加裝嗎?
    冬天來了座椅加熱功能真的有必要加裝嗎? 2017-10-17 04:27 來源: 愛香車 座椅加熱指座椅內的電加熱裝置。
  • 深圳擬推優先車廂 尖峰時段限乘 地鐵優先車廂適用人群為殘疾人...
    草案修改稿中針對公交愛心座椅和地鐵優先車廂新增的文明行為規範引發關注。草案修改稿第十八條規定:公共運輸工具應當設置愛心座椅,供老年人、孕婦、殘疾人等有需要的乘客優先使用。其他乘客使用的,應當讓座,不讓座的,司乘人員有權要求其讓座。
  • 座椅加熱
    座椅加熱座椅加熱器的設計 座椅加熱器的基本結構是:下層是一層無紡布,加熱絲布置在無紡布上,用固定膠帶將加熱絲固定在無紡布上,針織布蓋在固定膠帶上,並用針織線縫製成類似座椅加熱處的形狀,並縫合在座椅罩內。
  • 讓地鐵車廂「靜悄悄」需形成合力
    □楊玉龍 12月1日起,新修訂的《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正式實施,其中新增了針對手機、平板、智能手錶等電子設備聲音外放的禁止條款。記者從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方面獲悉,截至1日下午1時,執法人員共勸阻了19名在地鐵上使用電子設備外放聲音的乘客。
  • 暖冬行動 讓這個冬天不再冷
    暖冬行動 讓這個冬天不再冷 2020-11-20 19: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頂層跑高速 中層跑地鐵!新機場線7.9公裡「半空中施工」
    「白鯨號」在內部設計上更是刷新地鐵列車多項紀錄:國內首條最高時速達160公裡的城市地鐵列車;採用先進的全自動駕駛技術,正線和車輛段能夠全自動運行;列車按載客車廂和行李車廂設置,首設商務車廂,最大載客量可達到1500人左右。
  • 北京地鐵車廂滿載率可線上實時查詢
    2月15日晚間,據北京地鐵公司消息,為進一步給廣大乘客提供更加及時、完善的出行服務,北京地鐵公司對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APP手機客戶端滿載率查詢功能進行升級,升級後的功能可實時顯示車廂滿載率情況。
  • 奧迪a4l座椅加熱在哪
    【太平洋汽車網】座椅加熱功能在中控下面,按鍵標誌為椅子,使用方式就是通過按鈕調節座椅溫度的高低。座椅加熱是利用座椅內的電加熱絲對座椅內部加熱,並通過熱傳遞將熱量傳遞給乘坐者,改善冬天時座椅因長時間停放後座椅過涼造成的乘坐不舒適感。
  • 英菲尼迪q50座椅加熱開關在哪裡
    【太平洋汽車網】英菲尼迪q50座椅加熱開關位於中控臺,在收音機控制面板下方,在雙閃標誌的左右兩側各為主駕駛座椅與副駕駛座椅的加熱開關按鍵,在按鍵上有標示一張座椅向上冒著熱氣,非常容易辨認。座椅加熱是利用座椅內的電加熱絲對座椅內部加熱,並通過熱傳遞將熱量傳遞給乘坐者,改善冬天時座椅因長時間停放後座椅過涼造成的乘坐不舒適感。
  • 北京迎55年來最低值,這個冬天還會更冷嗎?
    這是2021年1月7日清晨5:56的北京氣溫。如果此時走到室外擁抱冬天,會比進入冰箱冷凍室更刺激。-19.6℃比一些氣象專業人員的預測還要低,此前一天有專家對南方周末記者分析,北京次日的最低氣溫可能會降到-16℃到-17℃。根據中央氣象臺數據,-19.6℃是55年來的北京氣溫最低值,更是69年以來的1月氣溫最低值。
  • 在這裡,發現北京地鐵的各種秘密
    北京地鐵一年的人員吞吐量有多少?這個數據令人吃驚:37.8億。在這個人員密度極大的封閉空間裡,平日裡想像不到的經歷成為現實,人與人之間發生奇妙的化學反應。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一位GQ報導的讀者對此總結道:人所有的情緒都可以在地鐵裡找到註腳,現實又精準。
  • 莫斯科地鐵啟用新一代列車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今年10月,首列「莫斯科-2020」新一代列車駛上莫斯科地鐵環線。新車車門和車廂間通道更寬敞,大型交互式顯示屏幫助乘客避免坐過站。 新列車的另一個特點是可以從第一節車廂走到最後車廂。車廂間通道很寬,地板只在列車拐彎時有輕微轉動。車門寬度從125釐米增加到160釐米,推嬰兒車進出車廂不會妨礙到他人。噪音降低了15%,不僅車廂裡,列車駛過車站時也很安靜。列車還有一項創新,就是消殺病毒和細菌的空氣消毒系統,每個車廂都有兩個紫外殺菌汞燈裝置,這些裝置可用於醫院。
  • 乘客坐地鐵開啟手機外放聲音或被罰
    地鐵乘客文明行車,乘車環境將更為舒適。記者賴有光攝(資料圖)上班通勤,有不少市民選擇乘坐地鐵。昨日,記者從南寧市交通運輸局了解到,近期,該部門組織完成了《南寧市城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修訂稿)(以下簡稱《乘客守則》(修訂稿))的起草工作,以維護乘客的合法權益和軌道交通乘坐秩序。
  • 北京地鐵將全路網測體溫,超37.3℃就隔離
    記者從北京地鐵公司了解到,根據北京市做好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北京地鐵公司高度重視,成立專項領導小組,自1月24日首班車起陸續在北京西站、北京站、首都機場航站樓等39座車站,由專人穿戴防護服對進站乘客體溫進行測試,遇體溫異常將進行隔離並及時撥打120或999送醫。
  • 成都警方通報一女子向地鐵車廂潑可燃液體被刑拘
    人民網北京4月13日電(劉融)4月10日,有網友發微博稱成都地鐵2號線有人潑灑汽油,稱有一「男子」疑似澆汽油。當晚,成都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成都」做出回應,稱嫌疑人為女性,並非此前網友所稱的男性。經查,該嫌疑人向車廂內潑灑的液體為可燃液體,目前已被刑拘。
  • 你所不知的北京地鐵:有人每天要重複960多次手勢動作
    北京運營著全世界最繁忙的地鐵系統,僅地鐵司機就超過6000名,相當於兩所大型中學的人數規模。2017年共有38.7億人次乘坐北京地鐵,比同年全國鐵路客運總運量都要多。這座城市幾乎一年開通一條新線,只用了不到15年時間,地鐵線路圖就從「一圈一線」變成了現在的「電路板」,新開通的16號線每公裡造價達到了12億元。很多人每天都乘坐地鐵,卻對這個龐大的系統知之甚少,白天乘客不懂地鐵夜裡的黑,24小時它一刻都沒停止過緊張的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