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丨西湖大學3位教授分享閱讀體驗 春日讀書興味長

2020-12-05 浙報融媒體

沐浴在春光裡,讀一本喜歡的書,縷縷春陽讓心頭明媚,陣陣書香入腦入心,這讓閱讀更富有朝氣向上的力量。

風輕氣暖,春光明媚,最是讀書好時節。在西湖大學,一群愛讀書的人,發起過一場「春讀接力」活動,由學校的老師們推薦書目,並邀請全校同學參加。書目種類繁多,包括哲學、歷史、經濟、小說、散文、詩集等等。

這一期,記者選取了三位西湖大學教授的推薦書籍和閱讀體驗,和大家一起感受這些「有趣的靈魂」。

「讀史使人明智」

年輕,敏銳,講話簡單直白,做事條理清晰,西湖大學光學工程講席教授、副校長仇旻是一個典型的「工科男」。

沒想到的是,在他的辦公桌上,卻放著上下兩冊的《全球通史》。而在他的書櫃裡,還放著《資治通鑑》《中國人史綱》《中國歷史年表》等書籍。

「讀史使人明智。」這句話,仇旻一直很認同。

仇旻看史書,最初純粹是好奇心使然,後來漸漸變成興趣。他第一次接觸歷史書,是小時候讀了《上下五千年》和《世界五千年》。他喜歡把兩本書同時翻開對比著看,看中國每一個朝代興衰更迭之際,世界上其他地方正在發生什麼。這讓他覺得很有意思。

一頁頁對照著往下翻,他讀出了很多疑惑。中華文明為什麼能延續至今?中國的科學技術水平為什麼在一段時間內曾落後於世界其他國家?他曾向身邊的人追問這「十萬個為什麼」,卻難以得到滿意的回答。於是,他開始自己尋找答案。

「我想找一本以全球視角寫的歷史書,了解中國如何影響世界,世界如何影響中國。」尋尋覓覓,最後他找到了《全球通史》。

《全球通史》為他答疑解惑了。仇旻說:「這本書將歷史劃分為1500年前相對孤立的世界,和1500年後西方興起並佔據優勢的世界,從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教育、宗教、科學技術等多個方面剖析了人類歷史的進程,評價了各地文明對世界歷史的貢獻。」

仇旻對歷史書的偏愛一直延續至今。

「很多人覺得讀史書對科研工作沒用。但在我看來,此『無用』非彼『無用』,其中的價值需要慢慢被領悟。」 仇旻說,實驗室裡的一切,和他對人類文明起源的探究非常相像,同樣充滿了好奇,同樣是對未知的探索,同樣需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我研究的光學領域,最近短短一二十年間,量子光學學科多次將諾貝爾物理學獎收入囊中,而量子物理誕生之初,人們幾乎不知道能用它來幹什麼。」在仇旻看來,那些曾經被看做「無用」的科學,如牛頓三大定律、量子力學、相對論,若干年後恰恰是推動世界變革的重要力量。

2018年,當仇旻進入西湖大學,他更加深刻體會到這一點。「西湖大學希望能做出改變世界、影響人類的基礎研究,這種研究需要長期投入,有些成果也不一定馬上可以應用和轉化,甚至可能面對爭議。這時候,我們就要沉住氣,做好『無用』的心理建設。」

讀史可以明鑑,知古可以鑑今。在仇旻看來,當世界這頭的蝴蝶扇動翅膀,你要清楚世界那頭發生了什麼變化,而歷史能讓我們從更大的圖景中把握當下。知往鑑今,才能創造屬於自己的歷史。

「到大自然中去」

「你能離開你的手機超過一小時嗎?」西湖大學工學院講席教授薩溫曾問過其他人這樣一個問題。而在他看來,當下許多人都很難做到這一點,因為很多人需要把手機緊緊攥在手裡才放心。

薩溫曾讀過一本書——《自然的修復》。這本書的作者弗洛倫斯·威廉士,是一位研究神經學的科學家。受到前輩們的經驗啟發,該作者開始探索如何從自然界中獲得靈感,解釋自然是怎樣影響人類大腦的。最後她發現,大自然神奇的治癒力不僅有益身體健康,更有利於精神放鬆、拓寬思想的尺度。

薩溫對此表示認同,就像貝多芬從巖石和樹木中汲取創作靈感,華茲華斯在荒野漫步時吟誦出經典詩句,特斯拉在公園靈光一閃構思出了電動機原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可以為我們帶來無窮靈感。

「我們不可能一天24小時、一周7天都待在實驗室裡,如果有人這樣做,我不認為這是一件值得提倡的事情。」薩溫說,大腦放鬆和休息,工作效率才會高。「我之前在加拿大蒙特婁大學任教,加拿大有很多的森林;來到杭州,這裡的綠地也很多,新鮮的空氣,悅耳的鳥鳴,這些都讓人心情愉悅。」

「現在人們背負了過大的壓力,這讓我們有時顯得過於急迫,著急實驗還沒出成果,著急寫不出論文,同時還伴隨焦慮。」薩溫認為,「到大自然中去」是一種有效的舒緩壓力手段,可以讓我們的工作變得更有創造力。

一直以來,薩溫都有著一套屬於自己的哲學,來平衡工作和生活的關係。以他到西湖大學後為例,組建實驗室、招聘成員、面試學生,薩溫一直都沒停下來,但他還是會抽出時間去跑步,繞西湖跑、沿著錢塘江邊跑。於他而言,這都是十分享受的事。據悉,薩溫剛進入西湖大學時,就加入了西湖跑團。

平衡,是薩溫一直掛在嘴邊的詞,也是他讀了《自然的修復》一書後的感悟。一天24小時,怎麼分配是一門學問。面對科研和學習、工作與家庭等現實因素,如何在背負壓力的過程中學會適當放鬆?對此,薩溫建議大家先問問自己,一天24小時,你花多少時間對著手機戳個不停?一周7天,你有沒有想過要暫時逃離城市生活?一年4個季節,你親眼見過春華秋實、夏雨冬雪嗎?他說:「要學會偶爾停下,聽聽音樂、看看書、到戶外去呼吸新鮮空氣,或許新的思路就會在意想不到中誕生。」

「歷史從未遠去」

西湖大學理學院特聘研究員王子鵬在學校「春讀接力」的活動中推薦的閱讀書目,是秦漢史學家李開元所著的《秦謎》。秦始皇是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關於這位帝皇的史料信息卻非常少,圍繞著秦始皇的身世,可謂迷霧重重。

《秦謎》是一本歷史推理書。全書借鑑推理小說的方式寫出了關於秦始皇的歷史,共提煉出了四條「案情」線索,分別是生父之謎;假父(嫪毐)和弟弟(成蟜);表叔(昌平君)之謎;皇后之謎,並逐一展開推理。從秦始皇的出生、青少年時代,一直講到他的下一代,包括秦始皇的父母是誰、妻子是誰、是否有兄弟姐妹、是否有孩子……

值得一提的是,寫書時,李開元並沒有拘泥於「有一分材料說一分話」,而是採取破案的方式,串連起直接證據和旁證,向讀者還原了一個有血有肉的秦始皇形象。他曾說:「如果我不能給你提供最準確的史實,我將給你提供最合理的推測。」

在王子鵬看來,讀《秦謎》會給人一種「故事撲面而來」的感受。「《秦謎》一開始就把線索拋給讀者,然後通過邏輯至上的推理去解謎,推動情節發展。雖然書中描寫的是從史料中推理而出的秦始皇形象,但作者實地走訪了很多原址。」因此,品讀《秦謎》時,你可以看到李開元作為歷史學家的科學和嚴謹,也能從中感受到解讀分析歷史材料的趣味。

這正是《秦謎》於王子鵬而言最大的魅力所在。他說,作者在所有人家喻戶曉的歷史事件之上,重新構造出了一個對我們來說極其陌生的故事,並且讀來令人信服。閱讀此書的同時,我們能感知到「歷史」從未遠去,而是活生生地與我們並肩前行,等待著它的下一個篇章。

這是一種歷史的傳承,巧的是,王子鵬所研究的數學領域,這樣的傳承也比比皆是。其中,最著名的或許是費馬大定理。自1637年,費馬在閱讀丟番圖《算術》一書時在書頁寫下猜想後,一代又一代數學家接力證明費馬大定理,直至1995年,英國數學家安德魯·懷爾斯完成了最後一棒。

「就像是我們做科研,在這一過程中,的確要具備懷疑的能力,並勇於接受質疑。但與此同時,更重要的是始終相信,我們今天所做的也將被歷史接納。」王子鵬說。

相關焦點

  • 產品分析報告 | 微信讀書的閱讀創新與發展
    有一次下載了「微信讀書」APP想來探索探索它,發現微信好友之間也能交流讀書想法,可以在讀到某頁時就寫下想法進行分享,也可以瀏覽其他小夥伴的熱門想法和熱門劃詞,感覺體驗很棒,有時自己寫的想法被許多人點讚,感覺非常有成就感。
  • 「都來讀書」,詮釋經典閱讀的另一種打開方式
    秋天正是讀書好時節。日前,「都來讀書」全民閱讀計劃攜手中國人民大學走進四川榮縣玉章中學。6位大學教授、校友,與75名當地中學生,共同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讀書會,中國人民大學官方抖音號全程直播記錄。據介紹,這場「都來讀書」全民閱讀計劃舉辦的線下讀書會,旨在通過高校老師與中學生面對面交流,激發年輕群體的讀書熱情。
  • 南京大學50位知名教授推薦假期閱讀書單
    南京大學50位知名教授推薦假期閱讀書單 愛上悅讀 侯印國老溼 2015年08月12日 16:36 A-A+ 《影子裡的中國》,吳敬璉、鄭永年、基辛格等著,江蘇文藝出版社陳謙平教授原南京大學歷史系系主任,中國現代史學會副會長  1.張分田:《民本思想與中國古代統治思想》,南開大學出版社2009年  2.何懷宏:《世襲社會及其解體》,生活、讀書、三聯書店1996年  3.王子今:《秦漢時期生態環境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
  • 又一重量級教授全職加入西湖大學
    西湖大學官網介紹,裴端卿於1991年獲得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士學位,1991至1996年,在美國密西根大學醫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1996年9月至2004年7月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藥理系,歷任助理教授、副教授(Tenured)。
  • 如何閱讀(讀書經驗分享)
    而要提高對信息的吸收和理解能力,那就不得不提到讀書。說到讀書,很多人覺得,讀書很簡單,我們都是從小就讀到大的,二十年的寒窗苦讀的功力不是白費的。但是,說到這裡我們就要思考一個問題了,為什麼同樣是讀書,有的人可以讀到清華北大,可以讀本碩博後,有的人只能專科,甚至中學小學呢。區別在哪裡,是智商麼,但是智商是可以通過讀書提升的。
  • 與馬伯庸相約長安 華為閱讀·DigiX讀書會重構閱讀體驗
    而千年後的西安,沉澱著濃厚的文化底蘊,全民閱讀的「書香之城」讓人流連忘返,仿佛所到之處都能探尋到盛世長安的身影。10月25日19:00,以「閱讀,重構華彩長安」為主題的華為閱讀·DigiX讀書會攜手曾獲得過人民文學獎、朱自清散文獎、銀河獎、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的作者馬伯庸來到西安·曲江書城與華為閱讀的讀者朋友們分享閱讀與創作、唐朝經典文化及典故等精彩內容,用閱讀重構華彩生活,重構閱讀體驗。
  • 產品分析報告丨微信讀書,閱讀社區如何留住用戶?
    總結了一下朋友的使用習慣以及自己的使用體驗,得知使用場景有以下幾類:看看好友都在看什麼書看自己沒看完的書書荒,在書城找找要看的書地鐵上、公交上無事可做,看看書或聽一本書最近看到一本書的推薦,來看看評分和別人對這本書的評價看看讀書排行榜,和好友攀比一下實體書有些貴,來APP看看參加組隊抽卡活動、分享贈書活動還差幾分鐘就能時長換書幣了,把這幾分鐘補上四、運營分析現有運營方式微信讀書的運營方式主要有三種
  • 一封倡議書,一場不斷延伸的閱讀體驗
    倡議書中寫道,在「4.23」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西藏圖書館向全區各族人民倡議:倡導低幼兒童家長與書相約;倡導青少年與書相約;倡導幹部、群眾與書相約;倡導農民朋友與書相約;倡導社區居民與書相約;倡導西藏圖書館等各級公共圖書館深化免費開放。倡議發出,在無限明媚的春光裡,一場又一場不斷延伸的閱讀體驗,在拉薩美好的暖陽下如期舉行。
  • 隔離疫情,不隔離閱讀!陽春三月好讀書,雲上分享進行時
    每一次閱讀,是一次心靈的旅行;每一本好書,是一幕動人的風景。陽春三月,對於授業解惑的黨員老師們來說,在輸出的同時也需要文化的汲取。3月30日,各黨支部主題黨日活動暨「書香致遠」黨員讀書會如期進行。為總結寒假期間黨員老師們的讀書情況,高一、高二、高三及行政黨支部的黨員們紛紛通過學習強國視頻會議分享近期讀書心得。
  • 非遺市集、閱讀分享、冬至雅集...等你來參加
    本次少兒書香節節目精彩紛呈,既有「閱讀之星」的頒獎表彰、少兒美術作品展覽、非遺市集、閱讀分享、冬至雅集等體驗式、互動式閱讀活動,還有聽書打卡、圖書推介、美食分享等雲端閱讀活動。「活動以線上線下方式覆蓋更廣泛的群體,以滿足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閱讀需求。」省少兒圖書館館長崔喜梅介紹說。
  • 「e閱讀,讓生活更美好」2019中國數字閱讀大會在杭州舉行
    截至2018年,我國數字閱讀用戶總量達到4.32億,人均數字閱讀量達12.4本,人均單次閱讀時長達71.3分鐘。產業發展方面,調研數據顯示,中國數字閱讀整體市場規模已達到254.5億,同比增長19.6%,大眾閱讀市場規模佔比逾九成,是產業發展主導力量。
  • 【講座預告】微納結構熱輻射調控及應用--西湖大學仇旻教授
    【講座預告】微納結構熱輻射調控及應用--西湖大學仇旻教授 2020-06-24 14: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四位嘉賓與讀者分享讀書心得
    以書為緣,深圳的愛書人聚集在世界讀書日「閱讀看見未來」座談會。國務院參事、深圳讀書月組委會總顧問王京生,香港科技大學教授丁學良,深圳出版發行集團總經理尹昌龍,深圳後院讀書會創始人王紹培共同就讀書的話題展開對話。 而眾籌出版的《閱讀看見未來——對我影響最大的一本書》也於座談會上正式發布,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李小甘為該書撰寫了序言。
  • 世界閱讀日|關於閱讀這些大咖和你聊一聊
    4月13日至4月25日期間,讀者可以通過關注西西弗書店官方抖音號或搜索#大咖讀書話題 ,並參與話題,表達個人的閱讀態度,還可以向嘉賓大膽發問。而西西弗書店也為本次活動準備了豐厚的「閱讀大禮包」:截止活動結束的4月25日24:00,話題頁點讚排名前10位的參與用戶,則將獲得閱讀大禮包一份,禮包包含嘉賓籤名書籍、西西弗閱讀卡、西西弗文創禮品。
  • 一周文化講座|世界閱讀日:生活需要什麼樣的閱讀?
    這次兩位理論家將和公眾分享他們的思考,並在跨文化的視野裡,結合一些具體作品探討抽象與生命體驗、身心關係等問題。世界讀書日,第四空間邀請了8位領讀者,他們是發明家和創業家、設計師和藝術家、預言家和獨行俠,以及守護者與布道者。他們致力於非凡潛力的事務,籍此產生積極深遠的影響,超越邊界,助益於我們的未來。對於迷人的大千世界而言,每個人只是持有單程票的旅客。這一次,用閱讀開始夢寐已久的旅程!
  • 珠海社會各界廣泛開展讀書活動倡導全民閱讀
    愛因斯坦說:「閱讀是孩子最珍貴的寶藏。」閱讀可以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拓寬孩子的視野,提高孩子的生活品位。父母的閱讀習慣和品質會影響孩子對知識接受的態度。因此,父母應當重視家庭閱讀,積極營造自覺閱讀、樂於閱讀、享受閱讀的家庭氛圍,多與孩子共同品讀經典圖書,多向親人推薦和贈予好書,讓體驗好書、分享好書,成為家庭茶餘飯後話題的新常態,讓閱讀成為一種優良家風。
  • 玩法拆解 | 微信讀書的分享體系
    編輯導讀:隨著電子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習慣於在手機上閱讀,因此電子閱讀產品層出不窮,其中不乏巨頭的身影。如何運營好一個電子閱讀產品,分享是其中重要的一環。本文作者以微信讀書為例,分析其分享體系,希望對你有幫助。
  • 閱讀不是套路,是精神成長
    在一個閱讀群裡,有位媽媽憂慮地說。    「在我們身邊有很多語文老師雖然用著新的統編教材,但他們是穿著新鞋在走老路。」徐傑是江蘇省江陰市教師發展中心的教研員,在第十二屆「人教杯」名著閱讀暨教學研討大會上他直言不諱。    閱讀時間從哪兒來?    「搶!」徐傑回答。長期以來,他一直在和數學老師、英語老師搶時間。「每周一節導讀課,用課上的時間指導學生閱讀。
  • 洛陽將舉辦多項線上閱讀活動,迎接世界讀書日
    線上展示活動一、「閱讀讓人寧靜,書香給人自信」 世界讀書日·數字展覽(4月22日至27日)內容:《戰「疫」中的您們一一美術作品展》、《家書抵萬金一一名人家書特展》等10 場經典的展覽進行線上集中展示,展覽應用現代全景場景技術、720度立體呈現、同時配有語音解說功能,為展覽讀者帶來了全新體驗。
  • 世界讀書日丨湖南岳陽邊檢站開展「悅分享」讀書活動
    ——「悅分享」讀書交流分享會,以書香潤警心,以文化育警魂,營造了全警閱讀的濃厚書香氛圍。嶽陽邊檢站民警正認真聆聽閱讀分享。活動中,該站民警職工通過好文共賞、交流心得、交換藏書等方式,分享了《邊城》《追風箏的人》《明朝那些事兒》《野性的呼喚》等優秀著作和影視作品的學習體會和感受,並圍繞家國情懷、修身養性、益智明理、向上向善正能量等話題展開熱烈的交流討論,將書中感興趣的片段進行朗讀,與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相結合,分享自己的心得感悟,暢談漫遊書海的收穫和體會,共同感受了浸潤書香的奇妙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