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刻機把沙子變成晶片,晶片產生的人工智慧,會毀滅人類嗎?

2021-01-10 科學邊緣2049

光刻機作為工業皇冠上的明珠,是將沙子變成晶片的超精密設備之一,目前能製造高端光刻機的,只有荷蘭阿斯麥爾(ASML)一家。

將沙子提煉成矽純度99.9999%的單晶矽錠後,再將其切割成晶元,然後把晶片的巨型設計圖,利用光刻機等一系列設備,一層層「刻在」矽片上,切割封裝後,就是手機電腦裡的晶片了。

以上整個過程如果攤開來說,大概有幾百個步驟,難度好比在指甲蓋上,建造一座立體城市,只不過這座城市裡走的是電,而不是人。

幾十年來,人類用這些禁錮在矽片中的電脈衝,製造出了複雜的智能機器,且大有朝著「強人工智慧」方向發展的趨勢。

但追本溯源

晶片相關的基本理論,其實都和一個世紀前的量子力學有關,作為一門研究微觀世界的科學,量子力學在解釋電子和高頻電磁波時,擁有經典力學無法企及的精度,而半導體相關的研究和開發,也離不開量子力學這樣的工具,從現在快閃記憶體晶片裡的量子隧穿效應,到未來依靠量子疊加態,所製造的量子晶片和計算機。

可以說人類只要研究計算機和晶片,就離不開量子力學。

和現在所謂的人工智慧靠統計學不同,未來的晶片將在更多電晶體,和先進算法的加持下,實現類似於人類大腦的「思想能力」,變成真正意義上的「人工智慧」

正如萊特兄弟發明的飛機,用的並不是鳥類的撲翼結構,但卻同樣實現翱翔藍天的效果一樣,未來的強人工智慧,也未必需要完全模仿人類大腦,才能實現類似人類對思考能力。

大腦內部海量神經元聯接放電,形成的「自主意識」,在未來完全有可能,被晶片內部海量電晶體「複製出來」,成為人工智慧的基礎。

至於未來的人工智慧,是善良的「賈維斯」,還是邪惡的「奧創」,亦或者是「被剝削」的人工智慧苦力,這些都還是未知數。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真正「自由意志」,絕不是人類所能預測和控制的,所以說「人工智慧毀滅人類」並不是一句戲言。

身為碳基生命的人類,未來製造出的,存在於晶片中的「矽基大腦」,將不需要吃飯喝水,也無懼宇宙中的惡劣環境,理論上來說只要有電,它們就能活下去,而且它們以光速電脈衝,為基礎的思維速度,是肉體凡胎的人類,遠遠無法企及的。

從適應性的角度來看,人類製造的矽基生命,要大大強於人類本身。

「銅頭鐵腦一身鋼」的它們(他們?),將比人類更適合去探索宇宙,直面太空。不出意外的話,未來在月球露天礦場,在火星的地下,在金星的地表,都會出現它們(他們?)的身影。

這些具有自主意識的人工智慧,究竟該被看作,是和人類一樣的「獨立思想體」?

還是「永遠低人一等的免費苦力」?

這個問題恐怕永遠都不會有答案。

人類製造工具和機器,為自身創造了更高的生活條件,而人工智慧可以看作是「工具和機器」的終點,從這一點出發,人工智慧就是機器,就是為人類服務的,它們只有被支配權。

但具備自由意識,甚至擁有喜怒哀樂的人工智慧們,在「靈魂」層面上和人類是完全對等的,甚至不排除人工智慧的品行,比某些人類還高的可能性,一如提裡奧.弗丁的名言「我見過最高尚的獸人,也見過最卑劣的人類。

在人工智慧領域

創造者與被創造者的關係,究竟應該是父子,還是附庸?

相關焦點

  • 兵進光刻機,中國晶片血勇突圍戰 - 光刻機,ASML,華為,臺積電,中芯...
    本文要說的,就是讓半導體真正能夠妙至顛毫的工具,也是人類工業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一、引子從1947年美國貝爾實驗室裡誕生的點接觸型的鍺電晶體開始,晶片半導體產業迅猛發展,如今已精密到在一粒米上刻下整部《紅樓夢》不成問題。這背後需要一個強大的工具——光刻機。
  • 光子晶片會代替光刻機嗎
    光刻機在不久的將來恐怕是無用武之地了,因為傳統的晶片極限到2nm,可以說傳統晶片在將來是難以滿足需求的。現如今,華為是四面受敵,在這個最艱難的時刻,華為終於拿出了「必殺技」,首次提出了光子晶片,這個光子晶片可比傳統晶片牛逼多了,體積小,依靠光子傳輸,光子晶片一旦研發成功,代工和光刻機可能永遠就會成為歷史。你可知道,世界頂級光子晶片是400G,華為能做到800G,簡直太牛了。
  • 光刻機能幹什麼_英特爾用的什麼光刻機_光刻機在晶片生產有何作用
    >   光刻機能幹什麼   光刻機又被人們稱為「用光雕刻的機器」,可見其重要性了,作為晶片製造的核心設備之一,我國的光刻機技術還處在起步的階段,主要依靠進口。
  • 光刻機的工作原理的原理是什麼?怎麼刻晶片?
    光刻機是在半導體領域必不可少的設備,無論生產製造什麼樣的晶片,都脫離不了光刻機, 如果說航空發動機代表了人類科技領域發展的頂級水平,那麼光刻機則是半導體工業界最為耀眼的明珠,其具有技術難度最高、單臺成本最大、決定集成密度等特點。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光刻機。
  • 碳基晶片不用光刻機?知道晶片製造原理,才不會被美國當笑話
    譬如碳基晶片不需要光刻機,中國「芯」要彎道超車。 據了解,該團隊實現了,能在1微米空間裡放下100至200根碳納米管。碳納米管的直徑為1.45±0.23nm 。 直徑為1.45納米的電晶體,不用光刻機,難道是用關公大刀雕刻出來嗎。
  • 我國的晶片,光刻機為什麼從世界頂尖到沒落?
    年,GK3型的半自動光刻機成功研製出來,標誌著我國在這一技術領域的又一次提升。1978年,GK4版本的光刻機又出來了,光刻機的研發之路一路凱歌,1980年,清華大學研製出第四代分布式投影光刻機,精度提高到三微米,其精度已經達到了國際主流水平。而到了1985年,機電部研究所已經研製出分布式高精度光刻機的樣機。
  • 成功繞過光刻機?碳基晶片令美技術束手無策,晶片將成「白菜價」
    特別是光刻機技術,沒有高精度的光刻機就加工不出一個頂級晶片,如今市面上的電子晶片基本都需要用光刻機來加工,在美國的技術封鎖和壟斷之下,很多國家想要突破就得換新思路,就比如說繞開光刻機來製造半導體晶片等。成功繞過光刻機?
  • 碳基晶片不用光刻機?若傳到美國就是「笑話」
    譬如碳基晶片不需要光刻機,中國「芯」要彎道超車。據了解,該團隊實現了,能在1微米空間裡放下100至200根碳納米管。碳納米管的直徑為1.45±0.23nm 。直徑為1.45納米的電晶體,不用光刻機,難道是用關公大刀雕刻出來嗎。
  • 日本光學技術全球第一,為啥造出頂尖光刻機的偏偏是荷蘭ASML?
    日本光學技術全球第一,為啥造出頂尖光刻機的偏偏是荷蘭ASML?華為的事情相信大家都知道了,因為臺積電不再為華為代工晶片產品,所以華為手機可能面臨沒有晶片可用的局面。眾多網友痛定思痛,一致支持我們國內大力研發光刻機產品,用於組建我們的晶片生產線。光刻機是什麼呢?光刻機號稱是人類最精密複雜的機器,全球能夠生產頂尖光刻機的廠商只有一家,那就是荷蘭的asml,市面上絕大多數的光刻機產品都來自於asml。晶片是怎麼形成的?光刻機是怎麼工作的呢?
  • 不用5nm光刻機也能造?石墨烯晶片技術突破,性能超矽基晶片10倍
    設備的投入就比較固定,最貴的就是光刻機。荷蘭阿斯麥的高端光刻機,一年只生產26臺左右,售價是在1.5億美元左右,加上後期的調試和維護,至少要2億美元。光刻機的主要作用就是「顯影」,像華為這種晶片設計公司設計好晶片好,將「底片」拿給臺積電等公司。
  • 面對美國的晶片攻勢,中國押注碳基晶片,能繞開EUV光刻機嗎
    之所以彭練矛教授會認為 那麼碳基晶片出現之後,可以繞開EUV光刻機嗎,實現晶片的自主可控嗎?
  • ASML都要推出2nm晶片光刻機了,我們的光刻機卻還在90nm水平!
    文|職場的路途不平凡 談及晶片,大家都不陌生,現在隨著技術的發展,很多場景下,也都需要使用到晶片!比如電腦、手機這類終端有處理器晶片,而一些人工智慧產品,也缺少不了晶片!
  • 光刻如何一步一步變成了晶片製造的卡脖子技術?
    來源:芯論語 摘要:晶片製造用到的技術很多,光刻是晶片製造的靈魂技術,但是開始的時候,光刻並不是所有技術中最厲害的。現在大眾認識到了晶片的重要性,討論晶片產業的卡脖子問題時,提到最多的是光刻和光刻機。那麼,光刻是如何一步一步變成了晶片製造的卡脖子技術?
  • 中國押注的碳基晶片,能繞開EUV光刻機嗎?
    >之所以彭練矛教授會認為光刻機嗎,實現晶片的自主可控嗎?,我們就可以繞過EUV光刻機,研發其他的設備來製造生產光刻機,比如從架構的角度以全新的方式對晶片進行配置。即使還需要光刻機,同性能的矽基晶片,對光刻機的精度要求沒有這麼高,甚至對光刻機的工藝要求也不一樣,那ASML的市場壟斷就會被打破。
  • 量子晶片還需要使用光刻機嗎?最近有什麼新進展?
    原標題:量子晶片還需要使用光刻機嗎?最近有什麼新進展?
  • 俄羅斯的晶片與光刻機技術發展得如何呢?
    俄羅斯的晶片與光刻機工藝發展的如何呢,為什麼沒聽說他們很擔心光刻機與晶片的問題呢?光刻機是製造晶片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件,被譽為半導體製造業皇冠上的明珠,可見光刻機的重要性。我們對於光刻機應該不會陌生,因為最近一段時間,我們經常會看到相關的新聞消息。目前世界上,在光刻機領域,最先進的當屬荷蘭的阿斯麥(ASML)公司,這個公司用了三十年的時間在光刻機領域建立起了極高的技術壁壘,在世界上是絕對的壟斷地位,在45納米以下的光刻機市場佔有著百分之八十的份額,不是幫著吹牛皮,是因為ASML公司確實是光刻機領域中的最強王者。
  • 中科院研發出2nm晶片,萬事俱備,只缺2nm光刻機!
    中科院研發出2nm晶片,萬事俱備,只缺2nm光刻機!晶片行業一直都是我國的軟肋,尤其是在晶片的製造工藝上,這麼多年來我國也沒有取得多大的進展,原因是我國缺乏製造晶片的必要設備——光刻機。即便我國研發出了2nm製程工藝的晶片,可我們又拿什麼來量產這種晶片呢?答案是沒有辦法量產。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我們沒有適合生產2nm晶片的光刻機,換句話說,以現有的設備工藝,遠遠達不到這個水準,中科院實在是太「超前」了。如果不能量產,那麼中科院的研發成果就沒有意義嗎?
  • 國產晶片另闢蹊徑,碳基晶片一旦成功,有望繞開荷蘭光刻機
    文/BU 審核/子揚 校正/知秋本文首發於百家號,禁止抄襲轉載晶片製造是當前半導體領域,最明顯的一大短板,卡住了國產晶片的脖子。我國企業想要製造出5nm、3nm等高精度晶片,就不得不依賴荷蘭ASML的EUV光刻機。
  • 製造晶片的光刻機,有可替代產品嗎?其它設備無法進行替代
    光刻機是製造晶片的必備工具,由於我國研發光刻機的時間比較遲,所以技術水平不高,要想突破荷蘭ASML的技術還是很難,目前荷蘭ASML佔據了全球市場份額的80%以上。能夠製造高端光刻機的國家沒有幾個,第一的是荷蘭ASML,第二是日本的Nikon,第三是日本Canon三大品牌為主。
  • 生產晶片用的蝕刻機和光刻機有什麼區別?
    【每日科技網】  光刻機和蝕刻機都是在生產現代大規模集成電路(晶片就是)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設備,兩者之間差別比較大,且聽我細細講來。  什麼是光刻機?什麼是蝕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