扉頁:
《量子宇宙》p175:「量子世界觀」。
自序:
宇宙萬物
在微觀上是無形的,高度活躍的,不斷變化的,充滿能量的整體。
我們的世界,
越來越具有「易變性」、「複雜性」、「模糊性」、「不確定性」。
我們的時代,
是「百年來歷史大變局的新時代」。
前言:
十大公式,
紀念自然辯證法創始人恩格斯誕辰200周年。
兩個世界的橋梁,
量子世界觀公式。
「量子態普適公式」:
P²+V²≤1。
P表示
「粒動性」或「定域性(度)」。
V表示
「波動性」或「非定域性(度)」或「關聯度」。
「1」表示「二元性「,
即「波粒二象性」
所代表的宇宙萬物的本質狀態。
事物總是由
「看得見」(定域性)
和
「看不見」(非定域性)
兩部分組成。
因此,
「1」統籌了
事物的「整體性」,
代表整個(鏡像)世界。
具體闡述:
P與V呈負相關關係,
即動態平衡關係。
一方越大,
另一方就越小,
反之亦然。
若P由1趨向0,
則V就由0趨向於1。
二者相反相成,
「漸行漸融」(合)。
注意,
「融」,
融合之意。
不是「漸行漸遠」!
「波粒二象性」說明了
粒子的物理狀態
總是不確定的。
這種狀態,
我們抽象為:
「不確定性原理」。
總之,
物質世界,
本質上就是不確定的。
現在好了,
人們可以使用
「量子態普適公式」
在宏觀面上,
去把握「微觀」世界。
而具有可操作性的「測量」公式,
就是
「量子態原創公式」,
暱稱為「量子態嵌合式」,
即
十大公式的第8式。
楊振寧先生說,
理論物理的工作是「猜」,
而數學講究的是「證」;
「宇宙三子論」或「申氏量子論」就是我們的「猜」,
「十大公式」就是我們的「證」。
正文如下:
十大公式。
紀念自然辯證法創始人恩格斯誕辰200年。
兩個世界的橋梁。
量子世界觀公式。
2020年2月3日,
自然科學暨物理學的回顧與展望:
一、十大公式:
愛氏質能公式:E=mc²
其變形式:E/m=c²
其拓展式:E=mv²
其引申式:∆E=∆m∆c²(或∆v²)
其相嵌式:v=E/m×t/s
其質能轉化率公式:E/m=v²
其時空彎曲率公式:t/s=1/v
量子態普適公式:P²+V²≤1
量子態原創公式:(E/m)²+(t/s)²≤1
計量公式:∆m=∆E/∆v²
進化箴言:進化=獲得「獲得性」。
二、約定(「三子世界」):
c為光速,h為普朗克光量子能量個數。
1.∆c>0,∆h>0,+∆c,超光速,快子層級。
2.∆c=0,∆h=0,±光子,光速, 光子層級。
3.∆c<0,∆h<0,-∆c,亞光速, 慢子層級。
三、我們的「猜」與「證」
(參閱「參考文目」 3:新新「三步曲」,3篇文目):
(一)公式第3、4、8式的討論:
1. 第3式:
引申式:∆E=∆m∆c²(或∆v²)
討論:
在第1式或第2式的兩端各項加上變量∆,
就得到第3式。
第3式是申氏世界觀:「光速可變」原理。
第1式是愛氏世界觀:「光速不變」原理。
第1式與第3式,「對立統一」。
「光速不變原理」對應的是「實數世界」、
看得見的「經典物理學」(包括相對論)世界。
「光速可變原理」對應的是「虛數世界」、
「看不見的」非經典的量子力學世界。
從第1式到第2式,是第一次飛躍,
再到第3式,是第二次飛躍。
筆者稱之為
老「三步曲」的飛躍——第一個飛躍。
這個「第一個飛躍」,
勾畫的是對立統一的鏡像(複數)世界。
2. 第4式:
相嵌式:v=E/m×t/s
討論:
它由第2式「拓展式」
與物理學最基本的公式s=vt合併而成。
速度v,
等於
「質能比」(質能轉化率)E/m
與
「時空比」(時空彎曲率)t/s的乘積。
它表明了
物質運動時,
4個元素,兩個百分比(率),一個都不能少。
這兩個百分比(率)是對愛氏「相對論」的「合理內核」
「質能轉化」與「時空彎曲」的精準度量。
具體闡述,
可由公式第8式來詳細展開討論。
這兩個百分比(率),
相乘(嵌)在同一個公式裡的同一端,故名曰:相嵌式」。
這兩個百分比(率),
也是一種動態平衡關係,
或稱為「負相關關係」。
從第2式到第4式,是一次飛躍,
第4式與第7式融合成第8式,
第4式到第8式,是第二次飛躍。
筆者稱之為
新「三步曲」的飛躍——第二個飛躍。
這個「第二個飛躍」,
揭示出鏡像(複數)世界的內在聯繫。
它形象地刻畫出
宏觀「相對論」世界到微觀「量子力學」的過渡方法。
可以這樣說,
第4式與第7式的融合,變成了第8式;
還可以這樣說,
第8式是第1式(光子世界)與第3式(快子世界)的「橋梁」或「擺渡人」。
關於《十大公式》的「第三個飛躍」從略。
3. 第8式:
量子態原創公式:(E/m)²+(t/s)²≤1
討論:
(1)當E/m=1,t/s=0時,
表明,
質量m幾乎完全轉化成能量E(=1),
時空幾乎沒有什麼彎曲(=0)。
這時的量子為,
快子,超光速,高能量,高動量,
快子糾纏,波動,隧穿;可下躍遷。
快子世界,引力子=高能光子。
快子喪失能量,可下躍遷為光子、
高能光子就變成中能光子。
(2)當(E/m)²=1/2=(t/s)²時:
這時的量子為,
光子,光速,中能量,中動量,
光子糾纏,波粒二象性;可上、下躍遷。
1/2開平方,
為「鏡像世界」的分界線,
或
為「兩個世界」的連接線。
中能光子獲得能量,
可上躍遷為高能光子(快子)。
中能光子喪失能量,
可下躍遷為低能光子(慢子)。
(3)當E=/m=0,t/s=1時:
表明,
質量m幾乎沒有轉化為能量E(=0),
時空彎曲幾乎達到最大程度(=1)。
這時的量子為,
慢子,低能光子,亞光速,低能量,
低動量,幾乎沒有糾纏;可上躍遷。
慢子,獲得能量,可上躍遷為光子、
低能慢(光)子就變成中能光子。
4. 第8式的重要意義:
E/m由1趨向於0時,則t/s由0趨向於1。
二者也是相反相成,「漸行漸融」(合),
呈負相關關係。
該公式
由第4式與第7式融合而成。
可形象、意會、簡單表示為
4+7=8 !
它跨越了
「看得見的世界」
與
「看不見的世界」
這兩個「實」與「虛」的世界。
它是
連接這兩個世界的「橋梁」。
它是
經典物理學(包括相對論)
與
非經典物理學(包括量子力學)
這兩大理論之間的「通路」 。
它連接了
「粒動性」(定域性)
與
「波動性」(非定域性)。
所以,
它
完美地、 完整地、
銜接了我們的整個物質大世界。
它是21世紀,
自然科學包括物理學頂層的最新設計。
它是「新量子物理學」最重要的公式。
它有力地批駁了 xx 先生的箴言:
「質能轉化決定時空彎曲」。
具體流覽:
小冊子《五彩夢系列》(1~11),
或
雙語版《精萃18》-五彩夢系列
與
雙語版《我的太陽33》-五彩夢系列。
及
《通用教材》(1~90),
與
《必用教材》(1~40)。
(二)特別強調第8式(量子態原創公式):
1. (E/m)²=1,(t/s)²=0 ,
快子層級,超光速,高能量,高動量 ,
快子糾纏,波動,隧穿;可下躍遷。
2. (E/m)²=1/2,(t/s)²=1/2,
光子層級,光速,中能量,中動量 ,
光子糾纏,波粒二象性;可上、下躍遷。
3. (E/m)²=0,(t/s)²=1 ,
慢子層級,亞光速,低能量,低動量,
幾乎沒有糾纏,粒動;可上躍遷。
再次特別強調:
公式8的討論,
反襯出「三生萬物」、
「三子世界」的劃分,
十分正確、靠譜。
最早的西方量子力學論文
其數學公式
就證明了在相對論世界裡,
除了光子和慢子世界,
還存在著一個「超光速」世界。
這個「超光速」世界,
呈現出來的特點,
正是快子和「快子世界」的特徵。
它反映出
世界上「存在」著快子,
儘管它看不見、摸不著。
但它跟光子一樣,
快子糾纏、無處不在;
光子糾纏、無處不在;
二者交互糾纏,
使光量子呈「波粒二象性」。
(三)萬物皆能量:
1. 「引力子」是「快子」的最佳候選者之一,
2. 高能「光子」亦是「快子」的最佳候選者之一,
3. 二者在「快子」這個層級上「對立統一」、波動。
4. 高能光子(動量)=快子(動量)= 引力子(動量)。
5. 宇宙奇點「大爆炸」:
最初10秒「暴脹」,快子層級、波動。
10秒至38萬年,光子層級、波粒二象性。
38萬年至今,慢子層級、粒動。
宇宙「三子世界」,
在一定條件下
「三子」可以
相互作用,相互轉化。
四、若干補充
( 三、我們的「猜」與「證」 相關內容 ):
公式3,重要意義:
它,引申式,
保留了牛頓萬有引力的「內核」:
引力子。
引力子與引力波,「波粒二象性」。
引力子,瞬間、超距、超光速。
公式3與公式1,「對立統一」,
代表著不同的世界,不同的世界觀,
共同組成了「鏡像(複數)世界」。
公式4,重大意義:
它,相嵌式,
與公式5~6,兩個百分率公式,
是對「質能轉化」與「時空彎曲」精準度量。
而廣義相對論公式卻無法精算之。
因此,
相嵌式及其兩個變形式「超越」了廣義相對論公式,
促使愛氏相對論升級為「相對論2.0」。
公式8的重要意義:
它,量子態原創公式,暱稱為「量子態嵌合式」,
表明了「質能轉化」率與「時空彎曲」率
也是一種動態平衡關係,「漸行漸融」(合),
亦即「負相關關係」。
這兩個百分率,
「轉化率」E/m等於速度v的平方,
「彎曲率」t/s等於速度v的倒數,
它們兩個的乘積等於速度v值。
這就又回到了「相嵌式」。
哈哈,曲徑通幽😁!
由此,公式8「超越」了「測不準原理」,
比它更廣義、更好用、更便捷、更準確。
迫使「不確定性原理」升級為2.0版,
即「量子態原創公式」。
「曲徑通幽」😄,哈哈!
4. 公式7,「量子態普適公式」。
它來源於大數據,參見本文「前言」的描述。
它是我們「鏡像(複數)世界」普遍適用的公式。
5. 公式8,「量子態原創公式」,暱稱為「量子態嵌合式」。
它來源於公式7,
它是第4式與第7式融合的產物。
它是「量子宇宙」(觀)最重要、最本質的表述。
在精確測量出「質能轉化」率E/m之後,
便能計算出「時空彎曲」率t/s之值,
不用再測量其它值,
反之亦然。
這就提高了測量精度,
減少了一半的測量次數,
但增加了各種物理量的計算。
五、更多說明 (9個新公式) :
1. 公式2~6,
由公式1推論而來,
即「獲得性原理」的前世,
是拉馬克的「獲得性遺傳」與「用進廢退」 ;
「獲得性原理」的今生,
是「愛氏相對論」的「與時俱進」。
或者說,
它們源於「相對性原理」,超越了愛氏「相對論」。
因此,
「獲得性原理」的這5個公式,
對公式1而言,
可以稱之為「相對論2.0」。
再次重申:
公式1~6,
根據第1式質能式(經典物理學),
推論出了第2~6式(非經典物理學)。
其中,
強調
公式3:
「光速可變原理」,
公式4:
一切物質運動速度的必要條件:
4個元素 :E、m、t、s,
2個百分比(率):E/m、t/s,
它呈現
「波粒二象性」,
或者說
展現
「虛、實」二世界。
參閱
2017年系列代表作之2
《從質能式到拓展式再到引申式》
或
《三劍客》
與
《一根紅線》。
2. 公式7~8,
狹義上適合「量子力學」,
廣義上適合整個物質大世界。
哲學層面,上升到「量子世界觀」。
這兩個「量子態」公式,
逼使「不確定性原理」升級為2.0版。
參閱
《三組「三劍客」,兩個「量子態」》。
公式8,
「量子態原創公式」
暱稱「量子態嵌合式」,
是「不確定性原理」的升華,
它更廣義、更簡捷,
更準確,更方便,更優越。
「測不準公式」至少要測兩次數據,
並且,
兩次之間又有「新變化」和「不確定性」。
我們的第8式只需測一次,
其它數據統統可以計算出來。
3. 公式9~10:
(1)公式9,
計量公式,是公式3、引申式的變形式,
其速度v,約定大於小於等於c。
它表示,
m的變量=E的變量/v平方的變量。
該公式,生命界、無生命界通用。
其應用,
參閱
《兩個引申式,一個仙人洞》
與
2017年系列原創代表作之1
《獲得性原理的前世今生》
及
《三劍客》,
與
《計量生物學》。
(2)公式10,
進化論的哲學抽象。
生物學上的「新性狀」 ,
抽象成哲學上的「新變化」 ;
「獲得性」與「獲得性原理」。
進化=獲得「獲得性」,
狹義上適合「生物學」,
廣義上適合整個物質大世界,
包括人類思維運動和人類社會運動。
它們與「量、質互變律」
合為「量、質互變律3.0」。
其相關內容,
參閱:
<1>.
《獲得性——獲得性原理》
或
《獲得性原理的前世今生》;
<2>.
《獲得性原理符合物理理論的美學標準》
或
《引力子網場新論》;
<3>.
《新時代的量、質互變律3.0》
與
《量子勢或快子運動》。
<4>.增加兩篇參考文目,
依據2020年1月13日博文的精選留言。
具體文目是:
《進化=獲得「獲得性」》
或
《狂飈為我從天落》;
與
《自然哲學:獲得性原理》。
最後,
特別重申:
公式2~6,
公式7~10,
除了公式1,
其餘9大新公式,
表面上是非經典物理學的公式,
實質上代表了整個物質大世界,
包括人類思維運動和人類社會運動。
其中,
第3、4、8三個公式最重要;
第8公式最、最、最重要。
它是
「三子世界」的「擺渡人」,
「實、虛」兩個世界的「橋梁」,
經典與非經典兩大物理學的「通路」。
光速和超光速兩個世界的「接合部」。
極言之,
它就是,
現代自然科學暨物理學的「大統一」公式。
六、結語:
十大公式,
紀念自然辯證法創始人恩格斯誕辰200周年。
兩個世界的橋梁,
量子世界觀公式。
「宇宙三子論」或「申氏量子論」是我們的「猜」,
「十大公式」是我們的「證」。
西方500年來的科技史,
(1501~2020年)
表明,
16世紀以來,
每一次科學高潮之前,都會有一個哲學高潮,
通常大略超前50年左右。
哲學高潮,即思想解放高潮,及其轉移科學引領中心轉移。
哲學高潮之後,則是政治革命。科學高潮之後,則是工業革命。
這樣就形成了
「哲學高潮」—「政治革命」—「科學高潮」—「工業革命」的過程。
1666年是牛頓的奇蹟年,後來形成了「牛頓經典力學」。
1905年是愛因斯坦的奇蹟年,後來形成了「愛因斯坦經典相對論」。
2020年,
21世紀第二個十年伊始,我們的「十大公式」便橫空出世。
注意,注意,
新思想、新哲學:
獲得性、獲得性原理,
「相對論與量子力學2.0」,
「量、質互變律3.0」。
若從1992年算起,
到2042年止,
大約超前50年左右,
距第二個「百年計劃」、
2049年,
還有7、8年時間!
新思想、新哲學:
獲得性、」獲得性原理」,
「相對論與量子力學2.0」,
「量、質互變律3.0」,
距今28年,約為30年。
距2042年,約為20年。
我們今天終於認識到、
深深地認識到,
只有,
大力,大力,
宣揚獲得性,
宣揚「獲得性原理」,
宣揚「相對論與量子力學2.0」,
宣揚「量、質互變律3.0」,
只有,
大力,大力,
宣揚「光速可變原理」,
突破現有的
牛頓力學、愛氏相對論等
經典物理學定律,
突破「光速不變原理」,
進入
「量子世界」,「量子宇宙」,
擁有
「量子世界觀」,
「量子態普適公式」,
「量子態原創公式」,
並且
還要
「先立後破」,
「不立不破」,
「大立大破」,
我們人類才有可能
突破光速,超越光速,
暢遊太陽系,
暢遊銀河系,
暢遊整個宇宙。
「獲得性原理」,
「光速可變原理」,
「相對論與量子力學2.0」,
「量、質互變律3.0」,
「量子態」普適公式,
「量子態」原創公式,
等
本文九大新公式,
+
十大公式之1、
愛氏質能公式,
就是我們的
《十大公式》。
我們的
「十大公式」,
證明了上述這樣的「飛躍」與「突破」。
它們
代表著一種嶄新的世界(觀),
即
經典物理學(包括相對論)
與
非經典物理學(包括量子力學)
完美結合的新世界(觀),
也即
宇宙
「三子世界」、
或即
「鏡像世界」,
亦即
「量子世界」、
及其
「量子世界觀」。
這種嶄新的申氏「量子世界(觀)」,
正象一輪旭日,
躍出在浩瀚的太平洋水面上。
這一輪紅日,
冉冉升起,
毅然決然地
出現在了
21世紀20年代
亞洲東方浩瀚的太平洋海平線上,
象徵著巍巍華夏的偉大復興。
這種復興
這種思想解放高潮,
在當代馬列主義的引領下,
浩浩蕩蕩,
一日千裡,
距21世紀的2050年,
再也用不著30年光景了!
七、特別注釋(鏡像世界)
1.快子世界
=虛數世界
=看不見的世界。
2. 引力子(引力)
=高能光子(電磁波)
3. 三子世界
=快子+光子+慢子。
4. 光子是「三子世界」的主要矛盾。
5. 光子是「光子大家族」矛盾的主要方面。
6. 鏡像世界=看得見的世界+看不見的世界。
7. 複數世界=實數世界+虛數世界。
8. 兩個世界=鏡像世界
=複數世界
=三子世界
=量子世界
9. 波粒二象性=波動(波動方程)+ 粒動(質能公式)。
特別注意:
兩種運動方式,耗散的熱熵不同,
因此兩種運動的 E 決不能相等,
即公式 E=mc² 決不能等於公式 E=hv,
因此,m 決不能等於 hv/c²,動量p決不能等於hv/c !!!
10. 兩個世界的橋梁=量子態原創公式,即十大公式的第8式。
它是
十大公式的第4式與第7式融合的產物。
故有前文數學式:4+7=8的形象示意!
八、參考文目:
1.《中微子節》:萬物皆能量!
2.《信念》:座右銘!
3. 新新「三步曲」,3篇文章,
見文尾:十、「補充注釋」。
4.《草堂夜話》:巴蜀夜話!
5.《量子宇宙》
暨
《天問、問天》;
6.《申氏光子論》
暨
《三釋量子糾纏》;
7.《新時代的時空觀3.0》;
8.《新時代的自然哲學觀3.0》;
9.《新時代的廣義信息觀3.0》;
10.《新時代的量、質互變律3.0》。
九、 附錄文目:
20191211
《年終總結表格》首播。
20191216
《年終盤存》首播。
20191223
《量子世界觀》首播。
20191231二播。
20200107三播。
20200113四播。
20200203五播。
20200204
《最新、最簡墓志銘》首播。
20200626 再播。
20200207
《愛因斯坦世紀-相對論百年》首播。
20200618 再播。
20200213
《中國「科學學」與「十大公式」》首播。
20200630 再播。
20200302
《兩個世界的橋梁》首播。
《十大公式》
——紀念自然辯證法創始人
恩格斯誕辰200周年(最新版):
20200314首播
20200528重播。
十、補充注釋:
新新「三步曲」,
即
《新時代,新公式、新觀念》
或
《試論物理學的「大統一」》
與
《重構自然哲學》
與
《重歸自然辯證法》。
20200614首播。
20200905重播。
20210108點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