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的「水猴子」,被孟加拉國漁民馴化後,竟淪為捕魚工具

2020-12-05 娛影年華

傳說中的「水猴子」,被孟加拉國漁民馴化後,竟淪為捕魚工具

網羅天下趣事,縱觀八方奇聞,歡迎收看本期內容,在我國很多人都聽聞過「水猴子」的傳說,這種在水裡神出鬼沒的未知生物,會將那些溺水的人拖入到水中,這種恐怖的說法讓不少人都感到害怕,但有人卻認為水猴子是只生活傳說中的生物,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存在。

但傳說中的「水猴子」,卻被孟加拉國漁民抓住並馴化,還淪為了當地人手中的捕魚工具,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原來當地人所說的水猴子就是生活在水裡的水獺,因為它們在水中行蹤不定,神出鬼沒,而且細長的身軀在水中遊動時,非常容易使人們將其誤認為傳說中的「水猴子」。

這種動物的性情十分兇狠,普通人也不敢輕易去接近,但卻有一些孟加拉漁民在水獺小的時候,將它們養在自己的身邊,平時在生活中,還會對它們加以訓練,在經過訓練之後的水獺能夠簡單的聽懂指令,它們能通過默契的群體配合,來到河水當中捕魚。

因為這些水獺訓練有素,所以它們在捕魚的過程中也會分工合作,利用自己靈活的身軀,將河裡的魚驅趕到一個區域,然後再將它們一網打盡,事後將大魚交到主人的手中,而這些水獺則會挑一些比較小的魚,當作是自己的報酬。

孟加拉國漁民使用水獺捕魚的方式,因為成本比較低,所以在一些落後的地區,這種捕魚方式是十分常見的,沒想到傳說中兇狠的「水猴子」如今竟然淪為了捕魚的工具,對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

相關焦點

  • 傳說中的「水猴子」,在孟加拉被用來訓練捕魚,原來它們才是高手
    傳說中的「水猴子」,在孟加拉被用來訓練捕魚,原來它們才是高手 2020-11-28
  • 傳說中的水猴子到底是什麼生物?科學家研究後發現,竟然是它!
    傳說中的水猴子到底是什麼生物?科學家研究後發現,竟然是它!大家好,大千世界無奇不有, 大家聽說過水猴子嗎?傳言中的水猴子究竟是什麼生物?在科學家的研究下發現,原來是這種動物,民間一直流傳著有關水猴子的傳說,水猴子是一種很可怕的生物,誰要是在水中碰到水猴子,基本上就要跟這個世界說再見了。水猴子趁著人們不注意的時候,偷偷的潛到人類身邊,把落水的人拖入水底,所以很多人在溺水後,都會把原因推到水猴子頭上,雖然很多人都聽說過水猴子,其實都沒見過水猴子,所以沒有科學依據能夠證明世界上真的有水猴子。
  • 廣東水庫抓到一隻水鬼 是傳說中的水猴子?
    【科技訊】10月13日消息,廣東水庫抓到一隻水鬼,是傳說中的水猴子?水猴子真的存在嗎?近年來,廣東水庫中發生過的詭異事件數不勝數,驚悚恐怖的場面也有很多,而且當地的村民有很多人無故淹死的,當時有很多人都說水庫中有水猴子的存在,直到被人抓到才證實了,原來都是真的。
  • 實拍湄公河中的寮國漁民:捕魚很危險,食人鯰魚很值錢
    釣魚是一件充滿樂趣的事情,但是如果是以釣魚為生,那就幾乎不存在樂趣了,尤其是像寮國漁民這樣的,在兇猛的湄公河中捕魚。圖為一名當地的漁民在河水中橫渡,他用嘴咬住的袋子裡,就是他的午餐和衣服。在這片區域,湄公河的水流非常急。這裡據說有上千種魚類,當地人不會種地,完全靠捕魚為生。
  • 傳說中的「水猴子」究竟是什麼?為何老一輩的人對此如此恐懼?
    在我們的世界上,有許多奇怪或神秘的傳說,尤其是農村地區,那些上了年紀的老人,知道有許多傳說故事。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傳說中的「水猴子」,不知道有沒有小夥伴聽說過「水猴子」這一說法,了解他具體是什麼,而且為什麼老一輩的人會對他非常恐懼呢?
  • 鸕鷀捕魚科普和美圖來了
    我在動物園裡拍的馴化的鸕鷀鸕鷀這種水鳥我們都不陌生,因為我們小時候就聽說過人們用鸕鷀捕魚的故事。我在天津是沒有看見過野生的這種鳥,看見就是在動物園裡面看見的,人類馴化的。鸕鷀因捕魚本領高超,快速潛泳在水中用尖端帶鉤的嘴捕捉魚類,自古就被人們馴養用來捕魚。在中國雲南、廣西、湖南等地,仍有人馴養鸕鷀捕魚。
  • 南京男子去河邊釣魚,水面竟漂浮一條細長手臂,網友:水猴子
    水猴子是啥?他有時也被人們叫做水鬼。傳說溺水而亡的人,不會往生,除非他引下一個溺亡者做水鬼,替代他的位置,不然他就不可以去地府報導。只能永遠困在水裡。所以經常有一些水鬼化作年輕女子或者小孩來引人們上鉤。水猴子就是這些溺亡者的化身。
  • 小時候電視上經常見到漁夫飼養鸕鷀捕魚,現在為何很少再見到了?
    那些被漁夫馴養用來捕魚的鳥,在民間有個響噹噹的名字叫魚鷹,中文正式名大家應該也知道,叫鸕鷀。中國漁民飼養鸕鷀並用來捕魚的歷史可謂是非常悠久,至少可以追溯到兩千年前,唐宋時期的一些古詩詞中就已經對此有過描述。例如下面這首:乍向紅蓮沒,復出清蒲颺。獨立何褵褷,銜魚古查上。
  • 《水怪》7月12日上線 東方怪物水猴子首現人間
    由優酷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杭州傳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淘夢網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出品,鬥魚影視(東陽)有限公司、武漢唯道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東陽小雞啄米影業有限公司、中廣天擇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出品,項氏兄弟電影製作,淘夢銀河獨家宣發,項秋良、項河生導演執導及編劇,青年演員劉林城、朱麗嵐主演的影片
  • 漁民對適應陸地生活的擔憂:水裡一條龍,岸上一條蟲
    與此同時,長江流域28萬世代以捕魚為生的專業漁民,將背江而行,上岸謀求新生活。即將離水的漁民元旦前幾天,天空斷斷續續地下著冰雨,53歲的洞庭湖漁民羅友連和妻子還在船上忙活。對他們來說,2020年元旦,將是新人生的起點。
  • 1975年,漁民曾抓到一隻活的新物種,疑似傳說中的美人魚!
    1975年,漁民曾抓到一隻活的新物種,疑似傳說中的美人魚!對人類而言,海洋是一個未知的世界,它的深度超乎人類的認知,同時內部危機四伏,隱藏著諸多兇猛的怪獸。例如兇神惡煞的鯊魚,驚人的牙齒咬合力,僅一口就能吞下一個人,它的威力巨大,人類幾乎遠而避之。
  • 【鄉愁】浠水白蓮河上,那早已消失的捕魚能手~鸕鷀!
    大型的食魚遊禽,善於潛水,潛水後羽毛溼透,需張開雙翅在陽光下曬乾後才能飛翔。嘴強而長,錐狀,先端具銳鉤,適於啄魚,下喉有小囊。腳後位,趾扁,後趾較長,具全蹼。棲息於海濱、湖沼中。飛時頸和腳均伸直。中國有5種。常被人馴化用以捕魚,在喉部繫繩,捕到後強行吐出。廣布於全世界的海洋和內陸水域,以溫熱帶水域為多。
  • 湛江發現水猴子?傳說既像水獺又像樹懶,水中力大離水則四肢無力
    很多地方,老人們都會嚇唬小孩,不要下水遊泳,說水裡有水猴子,專門喜歡拉人下水。水猴子在中國民間俗稱為「水鬼」,也有叫「水獺貓」、「水獅鬼」等,各地叫法各有不同。傳說,水猴子生活在水中,有時也上岸,一般出現在山塘、水庫與江河中。水猴子之所以可怕,就是因為它會在水裡害人。那麼,這種可怕的水猴子,真的存在嗎?
  • 西遊中混世四猴之赤尻馬猴——他真的是長輩傳說的水猴子嗎
    那國界中有一王位,滿城中軍民無數,必有金銀銅鐵等匠作。大王若去那裡,或買或造些兵器,教演我等,守護山場,誠所謂保泰長久之機也。"悟空聞說,滿心歡喜道:"汝等在此玩耍,待我去來。""在這裡,首先通背猿猴和赤尻馬猴並不是一隻,而是各兩隻。他們指引了孫悟空去得到這大禹治水的神器,如意金箍棒。
  • 漁民發現水裡有東西,拿船槳一戳,就這是傳說中的「水鬼」?
    漁民發現水裡有東西,拿船槳一戳,就這是傳說中的「水鬼」?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句話的意思大概就是,在生活水平有限的條件下,要根據周圍的自然環境,來儘可能的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故事就發生在一個澳洲的漁村,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漁民會在天還沒亮的時候出海打魚,中午便會滿載而歸。這天村裡的一個漁民像往常一樣,頂著太陽回家休息。可就在他將小船停到岸邊的時候,發現了水裡竟然有一隻渾身是毛、體型怪異的東西,就和傳聞中所說的「水鬼」無異。不得不說可以獨自出海的漁民膽子是真的大。
  • 新疆巴州:萬畝睡蓮競相開放 漁民泛舟捕魚
    央視網消息:這段時間,在新疆巴州博湖縣的博斯騰湖面上,8萬畝野生睡蓮競相開放,格外嬌豔,漁民們穿梭其間,泛舟捕魚,好似置身於江南水鄉。漁民們劃著小船,不時起網捕魚,洋溢著收穫的喜悅。  睡蓮又稱子午蓮,因晝舒夜卷被譽為「花中睡美人」,是重要的觀賞植物。博斯騰湖蓮海世界景區是中國面積最大的野生睡蓮生長區,每年8月是睡蓮盛開的時節。萬畝睡蓮綻放,漁民泛舟捕魚的場景吸引很多遊客前來觀光。
  • 民間一度誤認其為「水猴子」,央視多次闢謠,水獺到底是何方神聖
    小時候,每次要去水邊玩耍,大人們都會用「水猴子」的故事恐嚇我。傳說人在溺死之後,由於心有不甘,於是化成水鬼,附身在水猴子上,它們在水裡力大無窮,每當有下河遊泳的人落單之後,就會把遊泳的人拖下水淹死,當成自己的「替死鬼」。水猴子,在長輩們的渲染下,變成了一種危險而神秘的生物。
  • 洋流逆轉,企業家如何擺脫「智利漁民」的宿命?
    在遇到智利的海岸後,這條洋流帶著海底的營養浮出水面,吸引眾多的魚群來此覓食,它們最後落入漁民的的網中。但在1982年,一股來自東南亞的暖水洋流,跨越半個地球侵入了這片海域。密度較輕的暖水,牢牢地蓋在了冷水洋流的上方,阻止了海底營養的上浮。
  • 漁民海邊捕魚,捕到一隻「透明魚」,專家表示:快放生那不是魚
    漁民海邊捕魚,捕到一隻「透明魚」,專家表示:快放生那不是魚魚是一種非常美味的食物,由於魚的肉質鮮美而且影響價值高,受到了不少人的喜愛。一位漁民海邊捕魚,捕到一隻「透明魚」,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在海洋上,會有不少人以捕魚為生,這些人不但有著很好的水性,而且在捕魚方面也有著大量的經驗。一位漁民在出海捕魚的過程中,竟然捕到了一隻透明的魚,這讓他感到非常奇怪。這種魚類他也沒有見過,而且用手觸摸還能夠感受到魚的蠕動,於是決定將這隻魚帶回去。後來這件事在當地廣為傳播,人們都知道這位漁民捕捉到了一隻透明的魚,一位專家聽說後,就找到了漁民打問情況。
  • 長江大保護|末代漁民④:瀘州漁民轉產,有人釀酒有人護魚
    釀酒車間裡的長江漁民2020年1月1日,瀘州市江陽區鄰玉街道一家酒廠裡,王天榮和幾名工友正在忙著將剛從蒸爐出來的原料進行冷卻,有人負責揚渣,有人負責曬水。他說,這是一個技術活,曬水要曬均勻才行。王天榮說,當地捕魚的人一般就幹到60歲,現在他已經57歲了,即使將來禁漁10年結束,他也不能再回到漁船上了。四川省農業農村廳水產局向澎湃新聞提供的資料顯示:2019年底,四川省水生物保護區漁民退捕,水生物保護區全面禁止生產性捕撈。2020年底,全省長江幹流和重要支流保護區以外水域的漁民退捕,暫定10年退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