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農村生活汙水處理技術彙編——美國:高效藻類塘

2020-12-07 騰訊網

1

技術簡介

高效藻類塘(High Rate Algal Pond,簡稱 HRAP) 由美國加州大學Oswald和 Gotaas 等人在20 世紀 50 年代提出並發展而來。其基於傳統穩定塘形式,強化利用藻類增殖產生有利於微生物生長和繁殖的環境,形成緊密的藻菌共生系統,達到對水體中有機碳、病原體、氮、磷等汙染物進行有效去除。

與傳統生物處理技術相比,該技術具有投資少、運行成本低等優點,在土地資源豐富而技術水平落後的農村地區具有較大的推廣價值。目前,高效藻類塘在美國、德國、法國、新加坡、墨西哥、巴西、以色列等國家得到了廣泛應用。在我國,該技術自2000年以來受到較快地發展,除了應用在汙水處理領域,在水產養殖行業也得到一定應用和推廣。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2

典型工藝參數

高效藻類塘一般分成多個處理單元,通過菌藻共生系統逐級對來水淨化。與傳統穩定塘相比,高效藻類塘典型工藝特徵如下:

1)高效藻類塘水深較淺,一般為0.3~0.6m。傳統穩定塘的深度根據其類型,深度一般0.5~2 m;

2)塘體進水廊道中,設置有垂直於水流方向的連續攪拌裝置,促進汙水完全混合併調節溶氧和CO2濃度;

3)停留時間短。一般為4~10天(冬季相對較長),比一般穩定塘停留時間短7~10倍;

4)多個處理單元。高效藻類塘分成若干個狹長廊道,寬度較窄,逐級處理。

3

工藝核心——菌藻共生系統

高效藻類塘是傳統穩定塘的一種改進形式,具有藻菌共生這一穩定塘系統所具有的基本生物特點。藻類塘中常見優勢藻種為衣藻屬、柵藻屬和小球藻屬等淡水綠藻,通過藻類大量繁殖,可為細菌提供充裕的附著空間及溶解氧,創造好氧細菌的適宜環境;細菌在此環境中大量繁殖,其呼吸作用又為藻類提供了充足的二氧化碳等碳源,使高效藻類塘內形成了緊密的藻菌共生系統。

高效藻類塘對汙染物的去除主要也是通過藻菌的共同作用而完成,即藻類和細菌兩類生物之間在生理功能上產生協同作用。廢水中的有機物由好氧細菌氧化分解為小分子的無機物,同時產生大量CO2;而藻類則以陽光為能源,CO2為碳源,氨氮為氮源,通過藻細胞中葉綠素的光合作用合成新的藻類細胞,並釋放大量O2,供細菌循環降解有機物,達到淨化水質的目的。

Oswald分析得出高效藻類塘內藻類光合作用的方程式如下:

106CO2+236H2O+16NH4++HPO42-

C106H181O45N16P+ 118O2+171H2O+ 14H+

上式表明,每合成1 mol的藻類細胞,需消耗106 mol的CO2,並伴隨著118 mol的O2產生。即在光合作用的過程中每單位重量的藻類細胞可產生1.55單位重量的O2。

(圖片來自參考文獻)

4

理化特徵

明顯強化的藻菌共生系統極大提升了汙染物的同化吸收過程,其顯著的物理化學特點是使得高效藻塘內的pH 與 溶解氧(DO)呈現明顯晝夜變化。

pH變化主要由水體中的 CO2-HCO3--CO32-平衡式來主導。

Henderson-Hasselbach方程揭示了CO32-和HCO3-的比值大小與pH的關係,如下:

白天藻類通過光合過程消耗CO2的速率更大,在平衡式體系中,CO32-/HCO3-變大,pH升高。夜間藻類和細菌呼吸作用產生CO2的速率更大,在平衡式體系中,CO32-/HCO3-減小,pH降低。另外,冬季低溫抑制藻類生長,高效藻類塘內pH變化幅度較小;而夏季溫度較高且光照強度大,有利於藻類快速生長,由於光合作用加劇,CO2的消耗速率提高,夏季塘內pH普遍較高且變化幅度較大。(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發現pH≥9.2時,若持續24h可以100%殺死大腸桿菌和大部分病原細菌,而高效藻類塘pH在白天達到9.5或10是很正常的,所以對於處理生活汙水,藻類塘的殺菌效果十分顯著。)

高效藻類塘DO含量遠遠高於傳統穩定塘。影響高效藻類塘內DO的因素主要是藻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強弱交替、細菌的呼吸作用和大氣復氧作用。法國 B.Picot等人研究發現,由於白天光合作用產氧,塘內DO含量上升迅速。pH在午後可達10~11,DO濃度最高可達33 mg/L,而在晚上由於藻類和微生物呼吸作用使DO急劇下降,甚至為0,一般塘內有9~10個小時的厭氧狀態,所以機械攪拌提供的復氧作用是必不可少的。陳鵬在上海用高效藻類塘處理生活汙水的中試試驗中,pH在白天有不同程度升高,最大可達9.3,而DO在白天基本在10 mg/L以上。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5

去汙(脫氮除磷)機理

根據Nurdogan等人及同類研究結果,高效藻類塘對氮的去除機理主要通過藻類同化吸收及高pH下氨氮揮發兩個途徑。一方面,藻類攝取水中的氨氮,通過光合作用合成細胞所需要的胺基酸等物質。另一方面,高效藻類塘較高的pH亦會促進氨氮以氣態自水中逸出。pH為9時,水中40%的氨氮以氣態形式存在;pH為10時,80%的氨氮以氣態形式存在。至於藻類吸收和氨氮揮發哪個在高效藻類塘氮去除中佔優的問題,多數研究者都認為以氨氮揮發為主(~50%),藻類同化吸收為次(~30%)。在高效藻類塘中,由於高pH和DO的晝夜變化使得硝化細菌難以生存,故硝化現象很少發生。

高效藻類塘對磷的去除主要是藻類同化吸收和化學沉澱。化學沉澱主要是由磷酸鹽沉澱引起,即與水體中的某些陽離子如Ca2+、Mg2+等發生協同沉澱,從而從水中去除。大多數研究者認為,化學沉澱較藻類同化吸收對藻類的影響更顯著。Dorna和Byole指出,在去處磷的過程中,只有10%源於藻類吸收,其它都是通過沉澱去除的。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6

淨化效果

陳廣等人採用二級串聯高效藻類塘系統處理太湖地區農村生活汙水的試驗表明,水力停留時間為 8d 的條件下,該系統對 COD、TN、TP 的平均去除 率 分 別 為69. 4% 、41. 7% 、45. 6%,該 工 藝 對NH4+-N的平均去除率達90. 8%。

李旭東等人採用沉澱水箱、高效藻類塘和水生生物塘等組成的試驗系統對高效藻類塘系統處理太湖地區農村生活汙水進行了試驗研究,結果表明: 高效藻類塘出水 COD 濃度受藻類生長影響較大,但出水溶解性 COD 比較穩定,平均去除率在 70% 以上,NH4+-N的去除效果好,平均去除率為 93% 。

7

優勢與不足

技術優勢:

1、無需大面積佔地,工藝流程簡單;

2、基建投資少,後期維護費用、運行費用低廉;

存在不足:

1、處理效果受季節因素影響較大。由於秋冬季節,溫度、光照的時間和強度均低於夏季,塘內菌藻共生體系的活動強度也較弱,系統淨化效果受到抑制;

2、出水含有較多藻類,對受納水體影響較大。(如何資源化利用是當前主要研究方向,如水產養殖結合、培養經濟型藻類、菌類等)

參考文獻:

丁怡等,高效藻類塘在水質淨化中的研究進展[J].工業水處理,2017,37(9)

支田田等,藻類去除水體中的重金屬及應用[J].化學進展,2011,23(8):1782-1794

陳廣等,高效藻類塘系統處理太湖地區農村生活汙水的中試研究[J].給水排水,2006,32(2)

李旭東等,高效藻類塘系統處理太湖地區農村生活汙水[J]. 水處理技術,2006,32(6):61-64.

Mehrabadi A,Craggs R,Farid M M. Wastewater treatment high rate algal ponds(WWT HRAP)for low cost biofuel production[J].Bioresource Technology,2015,184(1):202-214.

Posadas E,García Encina P A,Soltau A,et al. Carbon and nutrient removal from centrates and dmestic wastewater using algal bacteria biofilm bioreactors[J]. Bioresource Technoogy,2013,139(1):50-58.

如果您覺得文章不錯,歡迎分享轉發至朋友圈

我知道你在看

相關焦點

  • 國內外有哪些典型的農村汙水處理技術?
    鑑於農村生活汙水汙染面廣且分散,國外一些發達國家已經進行了大量的實驗研究和實踐。下面將重點介紹國外一些比較成熟的農村廢水處理技術。 穩定塘-高效藻類塘系統。
  • 我國農村小型生活汙水處理的工藝技術路線
    農村人口分散,人口數量多,沒有任何生活汙水的收集和處理設施,這使農村生活汙染源成為影響水環境的重要因素。據測算,全國農村每年產生生活汙水80多億噸,而96%的村莊沒有排水渠道和汙水處理系統,生活汙水隨意排放,嚴重汙染了農村地區居住環境,農村大部分地區河、湖等水體普遍受到汙染,飲用水水質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直接危害農民的身體健康,嚴重影響農村地區的環境衛生,極易導致一些流行性疾病的發生與傳播。
  • 盤點| 22個農村汙水處理技術大全
    李旭東等採用高效藻類塘系統處理太湖地區農村生活汙水,COD的平均去除率在70%以上,氨氮的平均去除率高達93%,磷的平均去除率為55%。  7、穩定塘:在缺水乾旱地區,穩定塘工藝是實施汙水資源化利用的有效方法。
  • 廣東汙水處理設備-22個汙水處理技術大全
    它是利用水體自然淨化能力處理汙水的天然或人工池塘,在太陽能作為初始能源的推動下,藉助菌藻共生強化系統去除有機物,以水生植物和水產、水禽的形式作為資源回收,淨化的汙水也可作為再生水資源予以回收利用,實現汙水處理資源化,是生態處理的發展方向。李旭東等採用高效藻類塘系統處理太湖地區農村生活汙水,COD的平均去除率在70%以上,氨氮的平均去除率高達93%,磷的平均去除率為55%。
  • 廣東省農村生活汙水處理標準解讀及案例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廣東省生態環境廳2019年1月發布了《農村生活汙水處理排放標準》,標準規定了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的水汙染物排放控制、監測、標準的實施與監督等要求。標準根據受納水體進行分級,一級標準:出水排入環境功能明確的水體;二級標準:處理規模20m3/d及以上的設施出水排入環境功能未明確的水體;三級標準:處理規模小於20m3/d的設施出水排入環境功能未明確的水體。
  • 廣東汙水處理設備-農村生活汙水生物處理技術
    一、農村生活汙水問題的產生農村住戶分布比較分散,房屋建築方位無規律,弄堂內私搭廚房廁所較多,且居民普遍安裝了衛生設施,廚衛汙廢水分別排放,廚房汙水均就近排河或明溝地下滲漏,衛生間汙水有化糞池的均排入化糞池,無化糞池的則地下滲漏,但化糞池汙水也沒有相應的排出口,絕大部分汙水還是通過化糞池滲入地下水或河流中,經農村生活汙水改造後
  • 江西九江市發布《九江市農村生活汙水處理技術指南》
    農村生活汙水處理技術指南   1 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農村生活汙水處理的術語和定義、總體要求、水量和水質、汙水收集系統、汙水處理工藝設計、汙泥處理與處置、汙水排放監測、施工驗收、運行管理維護等內容。
  • 在汙水處理中浮萍的應用
    隨著水汙染的日益加劇,為了尋找高效低耗的汙染防治技術,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多種以大型水生植物為核心的汙水處理和水體修復的生態技術被廣泛研究和應用。大量工程實踐表明,這項技術具有低投資、低能耗等優點,因此近年來已成為環境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
  • 思考:農村分散式汙水處理的技術前景
    因此,適宜於農村的分散式汙水處理技術應該是一種低投資、能耗少、操作管理要求低且具有穩定高效的汙染物去除效率的汙水處理技術。2農村分散式汙水處理技術分散式生活汙水處理是以技術先進的小型汙水處理設施實現生活汙水的就近處理與利用。近年來,各式各樣的分散式汙水處理設施應運而生。
  • 廣東:《廣東省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建設技術規程(徵求意見稿)》
    詳情如下:   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於徵求《廣東省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建設技術規程》等2項廣東省標準意見的函   各地級以上市生活汙水主管部門,各相關單位:   經我廳立項,由廣東省廣業環保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編制的廣東省工程建設標準《廣東省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建設技術規程》和《廣東省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運營維護與效能評價標準
  • 生活汙水治理方法和工藝技術
    生活汙水治理方法和工藝技術大全一、生活汙水治理方法針對農村生活汙水,可以進行以下處理:   生活汙水→化糞池→厭氧池→人工溼地(種植根系發達、喜溼、吸收能力強的美人蕉、水蔥、菖蒲等植物)經「過濾」後排放的方法進行處理,主要適用於農村分散生活汙水處理
  • 農村一體化生活汙水處理設備評析與研究
    針對農村生活汙水的水質水量特徵,介紹了一體化汙水處理設備在農村地區推廣的優越性,並分析對比了國內一體化汙水處理設備常採用的主體工藝,為農村地區採用一體化生活汙水處理設備提供了技術經濟參考。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推進,我國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改善。農村供水事業不斷發展,由於淋浴、洗衣機、衝廁等衛生設施的普及,農村生活排水不斷增加。
  • 高效好氧菌及集成工藝處理汙水新技術
    造成藻類瘋長,水體中的生物死亡,嚴重影響環境。因此,汙水處理是環境治理的重點。汙水中的有機物是微生物的食物,由於微生物的生長速度快,處理成本低,已成為汙水處理最有效的技術。常用的微生物是活性汙泥,它們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來源豐富,處理汙水的效果好,因而被國內外各大汙水廠普遍應用。但是這項技術也存在缺陷,主要是在處理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剩餘汙泥。
  • 汙水微生物處理技術大全
    1. 1 傳統汙水處理技術水的汙染通常指人為原因造成的水質惡化,降低水的使用價值,主要汙染物是固體廢棄物和化學物質(需氧有機物、難降解有機物、重金屬、植物營養物質、酸、鹼和石油類物質) 。我國目前常用的汙水處理技術有:(1) 物理法,即不溶態汙染物的分離技術:重力沉降、混凝澄清、浮力浮上、離心力分離、磁力分離等。
  • 山西省《農村生活汙水處理技術指南》(DB 14/T 727-2020)9月10起施行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近日,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公告,《農村生活汙水處理技術指南》(DB 14/T 727-2020)於6月10日發布,9月10日正式實施。該技術指南由山西省生態環境廳提出並監督實施,自實施之日起將代替山西省2013年發布的《山西省農村生活汙水處理技術指南》(DB 14/T 727-2013)。
  • 寧夏回族吳忠指定品牌農村生活廢水處理設備
    寧夏回族吳忠指定品牌農村生活廢水處理設備設備特點:■能夠處理生活系統綜合性廢水及其相類似的有機汙水。■採用碳鋼或玻璃鋼結構、具有耐腐蝕、抗老化性等優良特性、使用壽命長達50年以上。■裝置施工簡單、操作容易,所有機械設備均為自動化控制?全部裝置設置於地表以下。
  • 高效微生物+功能化載體在農村汙水中的應用探討
    在農村汙水治理領域,如何運用最少的人力、能耗來處理分散式生活汙水,始終是業內關心的重要問題。在5月27日在宜興召開的2016(第二屆)環境施治論壇現場,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葉正芳教授介紹了其團隊研發的固定化高效微生物技術,他表示,將其用於農村汙水治理中,能夠實現少管理、少維護。
  • 農村生活汙水一體化處理設備工藝研究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 要] 農村生活汙水問題已成為阻礙美麗鄉村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亟待解決。一體化汙水處理設備具有管理方便、工作效率高、能耗低、投資小以及佔地面積小等優勢,非常適合在農村地區推廣。基於此,本文就農村生活汙水一體化處理設備工藝進行簡要分析。
  • 《缺氧》藻類精煉產生的汙水處理攻略 藻類精煉產生的汙水處理技巧...
    導 讀 《缺氧》藻類精煉是藻制氧需要用到的一環,但是會產生汙水,這些汙水要怎麼處理呢,難倒了不少玩家,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一篇「浦重痕」分享的藻類精煉產生的汙水處理方法介紹
  • 山東《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處置設施水汙染物排放標準》發布 2020年3...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為提高農村生活汙水治理水平,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山東省生態環境廳組織制定了《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處置設施水汙染物排放標準》(DB37/ 3693-2019),已經省政府批准,由省生態環境廳和省市場監管局聯合發布,將於2020年3月27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