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爾曼斯克-BN」電子戰系統:為短波而生的「超級管制者」_新聞...

2020-12-08 中國網新聞中心

俄羅斯「摩爾曼斯克-BN」電子戰系統。資料圖片 供圖:陽 明

今年11月初,俄羅斯軍隊在北極圈內的演習中使用了「摩爾曼斯克-BN」短波通信幹擾系統。

演習中,安裝在7輛「卡瑪茲」汽車上的「摩爾曼斯克-BN」短波通信幹擾系統,經長途奔襲投入「戰鬥」。該系統在北極圈內的現身,再次引起世界各國尤其是俄戰略對手的高度關注。

「摩爾曼斯克-BN」短波通信幹擾系統於2014年列裝北方艦隊,2017年部署在克裡米亞,2018年列裝波羅的海艦隊,2019年部署在俄羅斯位于波羅的海沿岸的「飛地」加裡寧格勒州。顯然,它每次的部署地都是戰略要地。

那麼,「摩爾曼斯克-BN」短波通信幹擾系統為何如此被俄軍看重且受到戰略對手關注呢?請聽專家相關解讀——

「摩爾曼斯克-BN」電子戰系統

為短波而生的「超級管制者」

■吳敏文

緊盯對手要害出手,短波通信幹擾裝備應運而生

二戰中,以雷達對抗、通信對抗為主要內容的電子戰大顯神通。

戰後的兩極化格局中,面對美國及北約軍力的威脅,尤其是其陸、海、空作戰力量所構成的區域廣闊、縱深較大的戰略空間,蘇聯軍隊提出了建立遠程電子戰系統相抗衡的設想。

20世紀60年代中期,蘇聯開始研製用於遠程作戰的電子戰系統,並進行了一些實驗。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蘇聯在研製對敵方通信頻率進行遠距離壓制的元器件方面取得成果。然而,在系統原型研製接近成功之際,蘇聯解體,導致遠程電子戰系統研製停滯在圖紙、結構設計和研製相關組件器件階段。

之後,隨著俄羅斯經濟開始恢復,對大功率、遠距離電子戰系統的研發重新走上正軌。

而此時,隨著海灣戰爭結束,美軍通過「武士C4I」計劃等,開始對三軍信息系統進行一體化整合,各軍兵種之間的互聯互通成為重中之重。

這一過程中,短波通信因為作用距離遠、設備小型化、便於機動、可快速組網等優勢,受到各國軍隊青睞。

20世紀80年代,美國國防部的一份報告提出:「一個國家,在遭受原子彈襲擊後,恢復通信聯絡最有希望的辦法,是採用價格不高、能夠自動尋找信道的高頻(即短波)通信系統。」同期美軍提出的綜合戰術通信計劃,也突出強調高頻(即短波)通信的作用。

據此,在美軍陸、海、空、天等各種武器平臺及信息系統中,都開始突出高頻、甚高頻、超高頻通信系統與手段的研發與應用。許多北約國家也裝備和使用了高頻通信系統。

戰略對手對短波通信系統大量裝備使用,自然使其成為俄羅斯通信幹擾系統發展所針對的重點對象。

2014年,作為一種新型電子戰系統,「摩爾曼斯克-BN」短波通信幹擾系統開始裝備俄軍部隊。2016年,該系統在俄相關軍事技術論壇上進行了公開展出。隨後,「摩爾曼斯克-BN」系統的裝備部署進入加速期。

偵察與幹擾並舉,「管制區」內對敵壓制「一個也不能少」

短波通信是利用電磁波在空間的傳播來傳遞信息的。這種通信方式的優勢之一就是無需架設通信線路,相應降低了通信成本,加快了通信速度,提高了通信效率。但是,無線通信的最大弱點是,通信空間是開放的,電磁波在傳播過程中容易受到幹擾。

對短波通信實施幹擾,必須先發現承載有通信內容的電磁波,對其電磁特性和傳播特性進行分析判別,這叫電子偵察;然後,才能對其進行阻塞式或瞄準式幹擾,這叫電磁壓制。「摩爾曼斯克-BN」系統是兼具電子偵察和壓制功能的綜合電子戰系統。

一般而言,大型作戰平臺或系統內的通信,通常採用有線方式。而平臺或系統的對外通信,往往採用短波通信。一旦通信受到壓制和幹擾,各作戰平臺之間就難以進行有效協同,更難以高效聯合實施對敵行動。

「摩爾曼斯克-BN」系統據稱不僅可以幹擾壓制陸、海、空、天各維作戰空間內作戰平臺之間的高頻、甚高頻、超高頻通信,而且可以幹擾壓制陸、海、空、天各維作戰空間之間的此類通信。

以航母戰鬥群為例,如果其短波通信被壓制幹擾造成通信中斷,編隊各構成單元就只能「各自為戰」,整個作戰體系瞬間就可能變成零散的作戰單元,威力大減。

俄軍事專家阿列克謝·列昂科夫稱:「這種系統的特殊性在於能夠有選擇地掃描敵方電子設備的作戰頻率進行壓制,作戰對象不僅限於某一類水面艦艇,還可對作戰飛機、無人機實施電子壓制,切斷其與艦艇、指揮系統之間的通信。」

對任何使用高頻、甚高頻、超高頻通信手段的作戰對手而言,「摩爾曼斯克-BN」短波通信幹擾系統都是致命的威脅。即便不能使對手的整個短波通信系統癱瘓,但只要局部達成幹擾、壓制的效果,都將明顯降低對手的整體作戰效能。

它之所以能夠達成上述作戰效果,基於以下幾個特性:

一是系統功率大、幹擾距離遠。俄軍此前裝備的電子戰系統功率普遍不大,而據瑞典國防研究局的研究報告,「摩爾曼斯克-BN」系統為天線陣和指揮車供電的功率達到400千瓦。

功率越大作用距離越遠。據稱,在大氣狀況良好、有利於信號傳送的情況下,「摩爾曼斯克-BN」系統的幹擾距離可以達到6000~8000千米。

二是自動化程度很高、使用靈活。「摩爾曼斯克-BN」系統可通過採用智能算法,自動截獲工作頻段內的電磁信號,實現對敵高頻、甚高頻、超高頻無線通信信號的自動偵測、判別、分類,並選擇最佳方案實施幹擾、壓制。

通過使用液壓設備,「摩爾曼斯克-BN」系統的天線杆可伸展到32米的高度,且每組天線既可獨立工作亦可組網工作。這使得裝備「摩爾曼斯克-BN」系統的電子戰部隊可以根據作戰任務和地理、電磁環境的不同,選擇獨立作戰或聯網協同作戰方式。

三是機動性強,可快速開設和部署。 「摩爾曼斯克-BN」系統以「卡瑪茲」重型卡車為「座駕」,鞭狀伸縮天線桅杆分別安裝在拖車和「卡瑪茲」卡車上。這種設計方式,可以使其快速機動部署或避險,提高戰場生存能力。

重器自當重用,處處彰顯戰略力量第四極的威力

俄軍非常重視電子戰力量的發展與運用。現任俄軍電子戰最高負責人尤裡·拉斯託奇金中將認為:「電子戰部隊和手段是電磁幹擾和綜合控制戰略系統的一部分。」顯然,俄軍對 「摩爾曼斯克-BN」系統的定位其實是戰略電子戰系統。

一是作為戰略力量編配。當前,在俄軍陸、海、空天、戰略火箭軍及空降兵部隊都編配有電子戰部(分)隊。其中,每個海軍艦隊都編配有電子戰中心,太平洋艦隊甚至下設兩個電子戰中心。每個空天軍的軍級單位都編配有電子戰營。陸軍在每個戰略方向編配電子戰旅,每個步兵旅編配電子戰連。

俄陸軍電子戰旅和海軍電子戰中心各編制1個戰略電子戰營。戰略電子戰營配備的就是「摩爾曼斯克-BN」系統。

二是部署在戰略方向。摩爾曼斯克是俄羅斯在北冰洋沿岸的最大港口城市。摩爾曼斯克市東北25千米處的北莫爾斯克,即是俄北方艦隊司令部駐地。這裡是「摩爾曼斯克-BN」系統較早部署地。2015年,在俄羅斯總統普京對北方艦隊進行戰備突擊檢查期間, 「摩爾曼斯克-BN」系統首次在北極地區使用,進行了遠距離通信幹擾演練。同年夏季,「摩爾曼斯克-BN」系統部署俄太平洋艦隊,從此,駐遠東堪察加半島的俄海軍有了強大的短波通信壓制能力。2017年,「摩爾曼斯克-BN」系統裝備俄黑海艦隊,部署在克裡米亞半島。2019年,該系統部署加裡寧格勒州。藉此,俄軍可以隨時偵測歐洲腹地的軍用短波通信情況,在必要時對其進行幹擾、壓制。

三是發揮戰略作用。「摩爾曼斯克-BN」系統的戰技性能和作戰能力,使之成為俄羅斯對抗戰略對手的重大非對稱手段。美國和北約各國的高性能作戰平臺和網絡化作戰體系高度依賴短波通信, 「摩爾曼斯克-BN」系統的出現,可有效阻斷其通信聯絡,在關鍵時刻給戰略對手有力一擊。

由愛沙尼亞國際防務與安全中心公布的《俄羅斯電子戰能力2025》研究報告指出,一旦俄與北約爆發衝突,俄軍的電子戰能力將對北約波羅的海國家及整個北約東翼的防務構成嚴峻挑戰。這一結論也從另一方面證實了這一系統的戰略價值。

但是,客觀地講,任何作戰系統在有其優長的同時,也必然有其缺點。「摩爾曼斯克-BN」系統也不會例外。比如,在增強系統隱蔽性方面,在高效融入聯合作戰體系方面, 「摩爾曼斯克-BN」系統要做的功課就有不少。戰時運用如何拿捏火候和把握時機,如何充分發揮這一系統的最大效用,都需要進一步實踐與探索。

(作者單位:國防科技大學信息通信學院)

相關焦點

  • 「摩爾曼斯克-BN」電子戰系統 為短波而生的「超級管制者」
    ↑俄羅斯「摩爾曼斯克-BN」電子戰系統。資料圖片供圖:陽明今年11月初,俄羅斯軍隊在北極圈內的演習中使用了「摩爾曼斯克-BN」短波通信幹擾系統。演習中,安裝在7輛「卡瑪茲」汽車上的「摩爾曼斯克-BN」短波通信幹擾系統,經長途奔襲投入「戰鬥」。
  • 「摩爾曼斯克-BN」電子戰系統:為短波而生的「超級管制者」
    今年11月初,俄羅斯軍隊在北極圈內的演習中使用了「摩爾曼斯克-BN」短波通信幹擾系統。演習中,安裝在7輛「卡瑪茲」汽車上的「摩爾曼斯克-BN」短波通信幹擾系統,經長途奔襲投入「戰鬥」。該系統在北極圈內的現身,再次引起世界各國尤其是俄戰略對手的高度關注。
  • 俄羅斯「摩爾曼斯克-BN」短波通信幹擾系統,長劍一出,天下不通
    「摩爾曼斯克-BN」短波通信幹擾系統由俄羅斯無線電電子技術集團研製,是一款防範空天襲擊威脅的新一代富有前景的電子戰系統,具有作戰距離遠、機動性能強、運用靈活和功能全面的特點,是目前世界上幹擾距離最遠的電子戰系統,用於探測、削弱和壓制飛機、艦艇的遠程短波通信。
  • 俄動用絕密電子戰系統,美本土信號出現異常,白宮:怎麼做到的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本月3號發布的報導稱,俄羅斯電子戰部隊已於近日的一場演習中,成功的使用最新型號的電子戰系統:「摩爾曼斯克-BN」短波通信幹擾系統。此次俄羅斯罕見的在公開演習中動用了自己的絕密電子戰系統,給美軍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壓力,特別是當這套系統啟動之後,距離北極圈最近的美國本土都出現了信號異常的狀況,以至於白宮內部的安全顧問們都在向五角大樓求證,對方究竟是如何實現這一點的。其實從2009年開始,俄羅斯各大戰區都相繼推動了電子戰裝備現代化的工作,尤其是戰區新設置的電子戰旅以及電子戰中心等獨立編制,極大的拓展了俄軍電子戰的實力。
  • 新型電子戰作戰系統上線,壓制範圍5000公裡
    此外,在未來信息化戰爭的發展趨勢中,俄羅斯同樣重視其電子作戰系統。近期,俄軍隨即對外展示並部署新型電子作戰系統,引起世界各國特別是歐洲國家的關注。這套叫做「摩爾曼斯克-BN」的電子戰綜合作戰系統便部署在波羅的海地區,以便更好地觀察北約局勢。
  • 俄將「電子戰-BN」系統部署至俄芬邊境,意欲何為?
    俄軍採用的前沿技術是人們長期以來熱議的話題,其中對於電子戰系統的部署俄羅斯也是胸有成竹,自成一派的,而最近出於戰略部署而考慮,俄羅斯將它的一套電子戰系統部署到了俄芬邊境。據「房屋博客」網站報導,俄羅斯目前計劃將其引以為傲,最先進的電子戰系統—「摩爾斯曼克-BN」系統轉移至芬蘭邊境的軍事基地。上周,俄國防部公布了一段關於無線電地面幹擾的系統部署成功在芬蘭邊境展示的視頻,視頻顯示「摩爾斯曼克—BN」已經順利部署至芬蘭邊境地區。
  • 美陸軍加快技術攻關 將新建電子戰分隊
    參考消息網1月7日報導美國《防務新聞》周刊網站1月3日發布文章,介紹了美國陸軍新建電子戰部隊、提升電子作戰能力的情況,現將文章摘編如下:美國陸軍正拼命開發新的電子戰能力,重建冷戰後失去的這一作戰能力。由於對這些新系統的高度重視,美陸軍還編組了新型部隊來操作這些新興的電子戰系統。
  • 數列bn和an的關係2^bn=a1a2a3……an求bn?重在指數和對數的轉化
    原題原題:等比數列「an」的首項為2,數列「bn」滿足2^(bn)=a1a2a3…an,b4=b3+4,則bn=?圖一這道題的主要難點就在於給出的式子2^(bn)=a1·a2·a3…an中的bn是一個指數的冪指數,讓很多同學不知道該如何入手。那這道題該如何解決呢?關鍵就是改變bn是冪指數的事實,將其轉化。
  • 北極圈內最大城市——摩爾曼斯克
    這是9月14日在俄羅斯摩爾曼斯克拍攝的核動力破冰船「列寧」號。摩爾曼斯克州位於俄羅斯西北角。首府摩爾曼斯克市臨巴倫支海的科拉灣,深入北極圈以內300公裡,是北極圈內最大城市。摩爾曼斯克也是北極地區唯一不凍的天然良港,為北極航道往來船隻提供破冰服務的核動力破冰船艦隊在此停靠。
  • 橋梁垮塌致摩爾曼斯克鐵路中斷
    【新華社微特稿】俄羅斯鐵路公司2日暫停俄羅斯北部港口城市摩爾曼斯克與俄其他地區的鐵路客運和貨運,原因是橫跨科拉河的一座橋梁前一天垮塌。俄災害應急部門說,由於積雪快速融化、水流湍急,這座橋的基礎5月30日被衝走,橋梁1日垮塌,所幸無人受傷。
  • 北極圈內的不凍港城市 俄羅斯摩爾曼斯克
    當地時間2016年9月4日,俄羅斯摩爾曼斯克,摩爾曼斯克城市風光。摩爾曼斯克是俄羅斯摩爾曼斯克州首府,北冰洋沿岸最大港市,由於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雖地處北緯69°,終年不凍。這標誌著該城已深入北極圈內300多千米,是個地地道道的北極港城。摩爾曼斯克一年中有一個半月的長夜,又有兩個月的長晝。
  • 摩爾曼斯克—因為你的到來,我的世界成了不凍港
    【 摩爾曼斯克 】從 捷裡別爾卡回摩爾曼斯克 雪原與藍天看見了絕美的日出。在這裡太陽是不會升到頭頂的,它會從東邊的地平線轉到西邊的地平線。不知天高地厚的我忽略了摩爾曼斯克 的冷。全然忘記我是在 北極 圈。
  • 摩爾曼斯克——比北歐更美的極光觀賞地
    那就是俄羅斯的摩爾曼斯克(Murmansk)!或許很少有人聽過它的名字,俄羅斯最北的小鎮摩爾曼斯克——北極圈內最大的城市,同時也是俄羅斯北方唯一的一個終年不凍港。為什麼摩爾曼斯克適合看極光?因為這裡不但是北極圈之內最大的城市,同時與北歐的芬蘭、冰島、挪威相比消費簡直低到令人髮指!何必花那冤枉錢去北歐人擠人呢?
  • 短波通信為何經久不衰?淺談短波的優勢與劣勢
    短波按照國際無線電諮詢委員會(CCIR,現在的ITU-R),的劃分是指波長在l00m~l0m,頻率為3MHz~30MHz的電磁波。利用短波進行的無線電通信稱為短波通信,又稱高頻(HF)通信。實際上,為了充分利用短波近距離通信的優點,短波通信實際使用的頻率範圍為1.5MHz~30MHz。
  • 世界城市志;俄羅斯北方唯一的「終年不凍港」摩爾曼斯克
    (一路向北,去摩爾曼斯克看美麗的北極光。)摩爾曼斯克是俄羅斯北冰洋沿岸最大的港市,位於科拉半島東北,臨巴倫支海的科拉灣,地處北緯69度。摩爾曼斯克深入北極圈內300多公裡,一個地地道道的北極港城,為何會成為不凍港呢?
  • 遼港集團開通至摩爾曼斯克中歐班列
    新華社瀋陽3月18日電(記者鄒明仲)記者從遼寧港口集團獲悉,17日,遼寧港口集團開通的「通遼—摩爾曼斯克」中歐班列順利完成首次運輸任務,所載1450噸貨物在完成卸車作業後,將分撥至摩爾曼斯克、莫斯科等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