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採用的前沿技術是人們長期以來熱議的話題,其中對於電子戰系統的部署俄羅斯也是胸有成竹,自成一派的,而最近出於戰略部署而考慮,俄羅斯將它的一套電子戰系統部署到了俄芬邊境。
據「房屋博客」網站報導,俄羅斯目前計劃將其引以為傲,最先進的電子戰系統—「摩爾斯曼克-BN」系統轉移至芬蘭邊境的軍事基地。上周,俄國防部公布了一段關於無線電地面幹擾的系統部署成功在芬蘭邊境展示的視頻,視頻顯示「摩爾斯曼克—BN」已經順利部署至芬蘭邊境地區。

早在去年的4月份,俄羅斯的多家新聞媒體就都在競相報導俄羅斯在加裡寧格勒地區部署這項系統的事,然而對於這項系統的「現身」時間,或許可以追溯到更早時期,因為據英國的簡式集團評估表示其實早在2014年以來該系統就已存在了,這種系統簡單來說就是一種高頻的無線電幹擾系統,它的工作頻段處於3MHZ~30MHZ,專門設計用於壓制美軍的全球短波通信系統。(以下簡稱HFGCS系統)
HFGCS系統使用了來自於美國本土和海外基地的發射站、包括西太平洋的關島地區、北大西洋特爾塞拉島的拉吉斯和義大利西西里島的西格奈拉地區。它們的每個站都可以傳遞無線電信息,但信息來源其實均由馬裡蘭州的安德魯斯基的HFGCS系統遠程發送。美國海軍的E-6B水星的tacamo 2特種任務飛機也經常通過HFGCS網絡下達遠程控制的命令信息。

雖然這個HFGCS早在冷戰時期和冷戰結束後一直都在運行,那時許多的高頻應用都被禁止了,並且衛星通信網絡就已經成功覆蓋了它所有的功能,但是美國防禦界意識到到這種系統的戰略意義和作用,它可能是大範圍保持通信的最佳方式,而且HF系統也更有可能在一輪輪的核戰爭中倖存下來,但衛星通信就做不到了,所以美國所有的核力量就在這個HF系統存在的狀況下部署了一輪又一輪的訓練,與此同時北約和許多西方國家的軍隊也進行了關於重建高頻設備方面的一些訓練,這個時候作為西方國家裡的高頻使用者突然意識到可以通過電子戰的方式來對抗當時的北約軍隊,因為當時美國本身也存在不少高頻無線電通信方面的一些缺陷。所以俄羅斯的電子戰系統基本上就是那個時候誕生的,也就逐漸有了這款「摩爾斯曼克—BN」的雛形,這套系統俄羅斯於2013年採購,是由俄羅斯無線電電子技術公司所研製。

這套「摩爾斯曼克—BN」系統是完全機動的,由多個天線組和保障車組成,而俄羅斯的無線電電子戰鬥-地面系統(REB-N)部隊的任務的打擊目標就是基於對手的部署的電子系統而實施的策略手段。(REB-N)系統部隊通常會部署四組摩爾斯曼克—BN系統,每個天線組會有4個32米長的可供伸縮桅杆提供支撐,並互連形成一個大型天線陣。由此可見,這套系統本身是非常精密和先進的,因為它能夠成功壓制並幹擾5至8千公裡範圍內的信號,所以這套系統也是受到了俄軍的推崇。
但我們都知道實際操作和理論分析的結果並不是一樣的,所以導致這套幹擾系統也時常會有測不準的情況發生。首先,由於掃描需要時間,它實際截獲的信號可能只是全部信號的一小部分。其次,「摩爾斯曼克-BN」的陣地可能比較遠,或是收到了來源非常弱的通信信號,導致測得的敵方接收機往往是處於易於接收信號的位置,又由於通信原因很可能有多臺通信發射機存在,因此也很難明確定位,更不用說會造成通信壓制了。
現在俄羅斯遷移系統的真實原因也很可能是這套系統本身就存在著很多缺陷與不足,而並不見得就是如外界猜測的那樣,是為了隱藏或者對這套系統開展新一輪和周密的秘密研究,可以說他們大可不必這樣,現在的系統遷移或許只是為了防止因為信號幹擾而對俄羅斯造成通信影響的緣故。(何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