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列bn和an的關係2^bn=a1a2a3……an求bn?重在指數和對數的轉化

2021-01-11 玉w頭說教育

原題

原題:等比數列「an」的首項為2,數列「bn」滿足2^(bn)=a1a2a3…an,b4=b3+4,則bn=?

圖一

這道題的主要難點就在於給出的式子2^(bn)=a1·a2·a3…an中的bn是一個指數的冪指數,讓很多同學不知道該如何入手。

那這道題該如何解決呢?關鍵就是改變bn是冪指數的事實,將其轉化。將冪指數表示出來,就要用對數來轉化。

用對數來改變bn是冪指數的形式

對數函數和指數函數是一對反函數,它們可以相互轉化。

為了保證等式2^(bn)=a1·a2·a3…an不變,我們可以將式子2^(bn)=a1·a2·a3…an等號左右兩邊都放入對數之中。

又因為式子2^(bn)=a1·a2·a3…an中的指數涉及了底數是2的情況,所以可以將該式子放入以底數為2的對數之中。

即log(2^(bn))=log(a1a2a3…an) (註:這裡的對數都是以2為底對數!可能不顯示。)

所以有bn=log(a1·a2·a3…an) 。

這樣我們就將bn從冪指數的形式轉化出來了。

圖二

之後再根據給出的b4=b3+4列出式子和an是等比數列的條件,就可以求出bn通項公式。

求出bn的通項公式

因為an是等比數列且a1=2,設an的公比為q,則有an=2·q^(n-1),即a2=2·q,a3=2·q^2,a4=2·q^3。

所以b3=log(a1·a2·a3)=log(2·2q·2q^2),b4=log(a1·a2·a3·a4)=log(2·2q·2q^2·2q^3),這裡的log均是以2為底的對數。

又因為b4=b3+4,則有log(2·2q·2q^2·2q^3)=log(2·2q·2q^2)+4,所以有log(2^4·q^6)=log(2^3·q^3)+4,進一步整理log2^4+logq^6=log2^3+logq^3+4,再次整理4+6logq=3+3logq+4,解得logq=1,所以q=2(註:這裡的log是以2為底的對數!)。

所以an=2·2^(n-1)=2^n。

所以bn=log(a1·a2·a3…an)=log(2×4×8×…×2^n)=log2^(n(n+1)/2)=n(n+1)/2,所以bn=n(n+1)/2(註:這裡的log是以2為底的對數!)。

圖三

總結

當數列中出現指數或者對數時,我們都可以根據指數和對數的轉化將需要表示的數列表示出來,然後再進行計算。

該題比較簡單,但是重在方法,希望大家喜歡!

高中:數列an和數列√(Sn+n)有相同的公差求數列an?關鍵在遞推

求數列前n項和常用的方法以及數列常見的結論

詳細講解數列的綜合運用

詳細講解「不同底數,判斷兩個對數的大小關係的問題」

高中階段特殊數列的前n項和以及證明大全

相關焦點

  • 高考數列大題證Sn<2+2㏑2?媒介和該不等式須知,一般沒見過都不知
    ⑴求a3的數值;⑵求數列{an}的前n項和Tn;⑶令b1=a1,bn=T(n-1)/n+(1+1/2+1/3+…+1/n)an(n≥2),證明:數列{bn}的前n項和Sn滿足Sn<2+2㏑n。對於沒有數列的遞推公式,只有數列a1到an的關係式的時候,需要再構建出一個這樣的數列關係式,通過做差得到數列{an}的通項公式。求數列{an}的通項公式具體做法:因為a1+2a2+…+n·an=4-(n+2)/2^(n-1)①,令n=n-1,則有關係式為a1+2a2+…+(n-1)·a(n-1)=4-(n+1)/2^(n-2)②.
  • 形如a(n+1)=(an)^2是什麼數列?只需一步它就能變成等比數列
    第三步,求出an的通項公式雖然我們根據第二步得到了a(n+1)+1/2和an+1/2的關係,但是它們的關係既不滿足等差數列也不滿足等比數列。所以要將a(n+1)+1/2=(an+1/2)^2構建成等比數列或者等差數列的形式。
  • 吳國平:圈起來,這個一般會考到,怎麼求數列遞推問題以及通項公式
    典型例題分析1:數列{an}中,已知a1=2,an+1=an+cn(n∈N*,常數c≠0),且a1,a2,a3成等比數列.(1)求c的值;(2)求數列{an}的通項公式.解:(1)由題知,a1=2,a2=2+c,a3=2+3c,因為a1,a2,a3成等比數列,所以(2+c)2=2(2+3c),解得c=0或c=2,又c≠0,故c=2.
  • 函數與方程思想在數列中的應用(含具體案例)
    2.轉化為基本量  在等差(等比)數列中,如果求得a1和d(q),那麼其它的量立即可得.  例2在等比數列{an}中,已知a6―a4=24,a3a5=64,求{an}的前8項的和S8.  解a6―a4=a1q3(q2―1)=24.(1)  由a3a5=(a1q3)2=64,得a1q3=±8.
  • 詳細講解數列的綜合運用
    第二問出現了不等式恆成立的問題,直接的想法就是求出關於λ的不等式,所以就要求出Cn的前n項和Tn即可,要想求出Tn就要求出Cn,要想求出Cn,就要求出Sn,要想求出Sn,就要求出bn,要想求出bn,就要求出an,所以這道題的思想就就很清晰了。第一步第一步就是求出等比數列an的通項公式。
  • 高中數學:求數列前n項和的7種方法
    求數列的前n項和要藉助於通項公式,即先有通項公式,再在分析數列通項公式的基礎上,或分解為基本數列求和,或轉化為基本數列求和。當遇到具體問題時,要注意觀察數列的特點和規律,找到適合的方法解題。我們在學知識時,不但要知其果,更要索其因,知識的得出過程是知識的源頭,也是研究同一類知識的工具,例如:等差數列前n項和公式的推導,用的就是「倒序相加法」。例題1:設等差數列{an},公差為d,求證:{an}的前n項和Sn=n(a1+an)/2解析:Sn=a1+a2+a3+...
  • 吳國平:數列怎麼學都不會?估計都是這裡出問題,踏踏實實學起來
    典型例題分析1:數列{an}中,已知a1=2,an+1=an+cn(n∈N*,常數c≠0),且a1,a2,a3成等比數列.(1)求c的值;(2)求數列{an}的通項公式.解:(1)由題知,a1=2,a2=2+c,a3=2+3c,因為a1,a2,a3成等比數列,所以(2+c)2=2(2+3c),解得c=0或c=2,又c≠0,故c=2.
  • 高二數學期中考試考點匯總之數列第一講
    如數列:2,4,8,16,32就是等比數列,每一項都是其相鄰的前面項的2倍。等比數列通常也可以寫作dbsl。考點匯總考點1:已知數列是等差或者等比數列,求數列的通項公式解題技巧:已知數列{an}為等差數列,公差為d,首項為a1,則數列an的通項公式為an=a1+(n-1)d。
  • [例題解析]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
    (1)計算:a2,a3,a4  (2)求數列的通項公式解:(1)由=3n-2此時a42=a2a9成立當a1=2時,an=2+3(n-1)=3n-1此時a42=a2a9不成立,故a1=2捨去所以an=3n-2例4.各項為實數的等差數列的公差為4,其首項的平方與其餘各項之和不超過100,這樣的數列至多有多少項?
  • 吳國平:很多人說數列就是不會做,估計是這一塊知識沒掌握好
    2、倒序相加法如果一個數列{an},首末兩端等「距離」的兩項的和相等或等於同一常數,那麼求這個數列的前n項和即可用倒序相加法,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即是用此法推導的。3、分組轉化求和法若一個數列的通項公式是由若干個等差數列或等比數列或可求和的數列組成,則求和時可用分組轉化法,分別求和而後相加減。
  • 作為高考數學的熱點,數列有關的綜合題,值得考生關注
    解:(1)設數列{an}的公比為q(q≠0,q≠1),由a5,a3,a4成等差數列,得2a3=a5+a4,即2a1q2=a1q4+a1q3.數列有關的高考試題分析,講解2:已知數列{an}的前n項和為Sn,且Sn=n2,數列{bn}為等比數列,且首項b1=1,b4=8.
  • 數列裂項相消新模型,級次升級依然可用,但你未必認識,奇蹟見證
    設數列{an}的前n項和為Sn,a1=3,且Sn=na(n+1)-n^2-n.⑴求{an}的通項公式;⑵若數列{bn}滿足bn=(2n+1)/[n^2·(a(n+1)-1)^2],求{bn}的前n項和Tn。
  • 很多人沒有聽過轉化與化歸思想,但它比你想像的更加重要
    (1) 當a2=-1時,求λ及a3的值;(2) 數列{an}是否可能為等差數列?若可能,求出它的通項公式;若不可能,說明理由;(3) 求λ的取值範圍,使得存在正整數m,當n>m時總有an<0.解:(1) 由於an+1=(n2+n-λ)an(n=1,2,…),且a1=1.
  • 高考數學解題能力提升專題講解:如何解數列求和問題
    解:(Ⅰ)當n=1時,a1=S1=﹣5,當n≥2時,an=Sn﹣Sn﹣1=2n﹣7,又∵當n=1時滿足上式,∴an=2n﹣7;∵bn+1=3bn,b2=3,∴數列{bn}為等比數列,故其通項公式bn=b23n﹣
  • 衝刺2018年高考數學,典型例題分析67:數列求和相關綜合題型 - 吳國...
    已知兩個無窮數列{an}和{bn}的前n項和分別為Sn,Tn,a1=1,S2=4,對任意的n∈N*,都有3Sn+1=2Sn+Sn+2+an.(1)求數列{an}的通項公式;(2)若{bn}為等差數列,對任意的n∈N*,都有Sn>Tn.證明:an>bn;(3)若{bn}為等比數列,b1=a1,b2=a2,求滿足(an+2Tn)/(bn+2Sn)=ak(k∈N*)的n值.
  • 求數列通項?不簡單!不會這樣構建真解不出來,一種構建的新模型
    01原題再現[全國二卷理科題]已知數列{an}和{bn}滿足a1=1,b1=0,4a(n+1)=3an-bn+4,4b(n+1)=3bn-an-4.求數列{an}和{bn}的通項公式。圖一該題雖然只是求數列{an}和{bn}的通項公式,但是給出的遞推公式卻和以往不同。這次給出的遞推公式不再是一個數列之間的關係,而是兩個數列交織在一起的關係。
  • 求數列通項?你還在埋頭苦刷題嗎?做題須注意這些才能取得高效果
    已知數列{an}滿足a1=1,a(n+1)=an/(1+2an)(n∈N+)。⑴求a2,a3,a4的值;⑵證明:數列{1/an}為等差數列;⑶設Cn=ana(n+1),求數列{Cn}的前n項和Sn.即根據觀察一些數列的項數,得出數列的通項,例如,a2=1/3,a3=1/5,a4=1/7,則該數列an就很可能為an=1/(2n-1)——這是學習數列重要的猜想之一;根據哪些固定的式子,能變化成什麼樣的數列,例如,式子a(n+1)=an/(1+2an)可固定的轉化成1/a(n+1)-1/an=2這樣的形式——做題需要積累的知識點。
  • 類型五:an=ma(n-1)/「ka(n-1)+c」求通項?思路不同一般都不會構建
    則就將形如an=ma(n-1)/[ka(n-1)+c]成了數列{1/an}的形式,即1/an=c/m·1/a(n-1)+k/m。第二步,求出數列{1/an}的通項。設bn=1/an,則上述的遞推公式就轉化為bn=c/m·b(n-1)+k/m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