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數與方程思想在數列中的應用(含具體案例)

2021-01-11 高考網

  函數思想和方程思想是學習數列的兩大精髓.「從基本量出發,知三求二.」這是方程思想的體現.而「將數列看成一種特殊的函數,等差、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和前n項和公式都是關於n的函數.」則蘊含了數列中的函數思想.藉助有關函數、方程的性質來解決數列問題,常能起到化難為易的功效.

  本文列舉幾例分類剖析:

  一、方程思想

  1.知三求二

  等差(或等比)數列{an}的通項公式,前n項和公式集中了等差(或等比)數列的五個基本元素a1、d(或q)、n、an、Sn.「知三求二」是等差(或等比)數列最基本的題型,通過解方程的方法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例1等差數列{an}的前n項和為Sn,已知a10=30,a20=50,(1)求數列{an}的通項公式;(2)若Sn=242,求n的值.

  解(1)由a10=a1+9d=30,

  a20=a1+19d=50,

  解得a1=12,

  因為n∈N*,所以n=11.

  2.轉化為基本量

  在等差(等比)數列中,如果求得a1和d(q),那麼其它的量立即可得.

  例2在等比數列{an}中,已知a6―a4=24,a3a5=64,求{an}的前8項的和S8.

  解a6―a4=a1q3(q2―1)=24.(1)

  由a3a5=(a1q3)2=64,得a1q3=±8.

  將a1q3=―8代入(1),

  得q2=―2(捨去);

  將a1q3=8代入(1),得q=±2.

  當q=2時,a1=1,S8=255;

  當q=―2時,a1=―1,S8=85.

  3.加減消元法利用Sn求an

  利用Sn求an是求通項公式的一種重要方法,其實這種方法就是方程思想中加減消元法的運用.

  例3(2011年佛山二模)已知數列{an}、{bn}中,對任何正整數n都有:

  a1b1+a2b2+a3b3+…+an―1bn―1+anbn=(n―1)?2n+1.

  若數列{bn}是首項為1、公比為2的等比數列,求數列{an}的通項公式.

  解將等式左邊看成Sn,令

  Sn=a1b1+a2b2+a3b3+…+an―1bn―1+anbn.

  依題意Sn=(n―1)?2n+1,(1)

  又構造Sn―1=a1b1+a2b2+a3b3+…+an―1bn―1=(n―2)?2n―1+1,(2)

  兩式相減可得

  Sn―Sn―1=an?bn=n?2n―1(n≥2).

  又因為數列{bn}的通項公式為

  bn=2n―1,

  所以an=n (n≥2).

  當n=1,由題設式子可得a1=1,符合an=n.

  從而對一切n∈N*,都有an=n.

  所以數列{an}的通項公式是an=n.

  4.等差、等比的綜合問題

  這一類的綜合問題往往還是回歸到數列的基本量去建立方程組.

  例4設{an}是公比大於1的等比數列,Sn為數列{an}的前n項和.已知S3=7,且a1+3,3a2,a3+4構成等差數列,求數列{an}的通項公式.

  解根據求和定義和等差中項建立關於a1,a2,a3的方程組.

  由已知得a1+a2+a3=7,

  (a1+3)+(a3+4)2=3a2.

  解得a2=2.設數列{an}的公比為q,

  由a2=2,可得a1=2q,a3=2q.

  又S3=7,可知2q+2+2q=7,

  即2q2―5q+2=0,

  解得q1=2,q2=12.

  由題意得q>1,所以q=2.

  可得a1=1,

  從而數列{an}的通項為an=2n―1.

  二、函數思想

  數列是一類定義在正整數或它的有限子集上的特殊函數.可見,任何數列問題都蘊含著函數的本質及意義,具有函數的一些固有特徵.如一次、二次函數的性質、函數的單調性、周期性等在數列中有廣泛的應用.如等差數列{an}的通項公式

  an=a1+(n―1)d=dn+(a1―d),

  前n項和的公式

  Sn=na1+n(n―1)2d

  =d2n2+(a1―d2)n,

  當d≠0時,可以看作自變量n的一次和二次函數.因此我們在解決數列問題時,應充分利用函數有關知識,以它的概念、圖象、性質為紐帶,架起函數與數列間的橋梁,揭示了它們間的內在聯繫,從而有效地分解數列問題.

  1.運用函數解析式解數列問題

  在等差數列中,Sn是關於n的二次函數,故可用研究二次函數的方法進行解題.

  例5等差數列{an}的前n項的和為Sn,且S10=100,S100=10,求S110,並求出當n為何值時Sn有最大值.

  分析顯然公差d≠0,所以Sn是n的二次函數且無常數項.

  解設Sn=an2+bn(a≠0),則

  a×102+b×10=100,

  a×1002+b×100=10.

  解得a=―11100,

  b=11110.

  所以Sn=―11100n2+11110n.

  從而S110=―11100×1102+11110×110

  =―110.

  函數Sn=―11100n2+11110n的對稱軸為

  n=111102×11100=55211=50211.

  因為n∈N*,

  所以n=50時Sn有最大值.

  2.利用函數單調性解數列問題

  通過構造函數,求導判斷函數的單調性,從而證明數列的單調性.

  例6已知數列{an}中an=ln(1+n)n (n≥2),求證an>an+1.

  解設f(x)=ln(1+x)x(x≥2),

  則f ′(x)=x1+x―ln(1+x)x2.   因為x≥2,

  所以x1+x<1,ln(1+x)>1,

  所以f ′(x)<0.

  即f(x)在[2,+∞)上是單調減函數.

  故當n≥2時,an>an+1.

  例7已知數列{an}是公差為1的等差數列,bn=1+anan.

  (1)若a1=―52,求數列{bn}中的最大項和最小項的值;

  (2)若對任意的n∈N*,都有bn≤b8成立,求a1的取值範圍.

  (1)分析最大、最小是函數的一個特徵,一般可以從研究函數的單調性入手,用來研究函數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方法同樣適用於研究數列的最大項或最小項.

  解由題設易得an=n―72,

  所以bn=2n―52n―7.

  由bn=2n―52n―7=1+22n―7,

  可考察函數f(x)=1+22x―7的單調性.

  當x<72時,f(x)為減函數,

  且f(x)<1;

  當x>72時,f(x)為減函數,

  且f(x)>1.

  所以數列{bn}的最大項為b4=3,最小項為b3=―1.

  (2)分析由於對任意的n∈N*,都有bn≤b8成立,本題實際上就是求數列{bn}中的最大項.

  由於bn=1+1n―1+a1,

  故可以考察函數f(x)=1+1x―1+a1的形態.

  解由題,得an=n―1+a1,

  所以bn=1+1n―1+a1.

  考察函數f(x)=1+1x―1+a1,

  當x<1―a1時,f(x)為減函數,

  且f(x)<1;

  當x>1―a1時,f(x)為減函數,

  且f(x)>1.

  所以要使b8是最大項,若且唯若7<1―a1<8,

  所以a1的取值範圍是―7  3.利用函數周期性解數列問題

  例8數列{an}中a1=a2=1,a3=2,anan+1an+2an+3=an+an+1+an+2+an+3且anan+1an+2≠1成立.試求S100=a1+a2+…+a100的值.

  分析從遞推式不易直接求通項,觀察前幾項a1=1,a2=1,a3=2,a4=4,a5=1,a6=1,a7=2,a8=4,a9=1,…可猜測該數列是以4為周期的周期數列.

  解由已知

  兩式相減得

  通過上述實例的分析與說明,我們可以發現,在數列的教學中,應重視方程函數思想的滲透,應該把函數概念、圖象、性質有機地融入到數列中,通過數列與函數知識的相互交匯,使學生的知識網絡得以不斷優化與完善,同時也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以不斷發展與提高.

相關焦點

  • 函數方程思想在解析幾何中的應用,如此應用,才得法,您知道嗎?
    在高考數學的考察中,解析幾何作為五大核心考點之一,命題專家是絞盡腦汁,作為考生,我們該如何應對呢?眾所周知,直線與圓的方程,橢圓,雙曲線,拋物線等,他們的定義,方程,幾何性質及圖形等是支撐解析幾何的基石,是高考命題的基本元素,在解析幾何中的求解問題中,函數方程思想至關重要。
  • 高考數學中數學思想的應用例析
    1、函數與方程思想函數與方程的思想就是用函數、方程的觀點和方法來處理問題,從而可利用函數的性質、圖象或解方程來獲得問題的解的一種思維策略。函數與方程的思想是中學數學中最重要的數學思想之一,許多問題一旦轉化為函數或方程來研究,思考的方向就會非常明確,從而有效解決。函數思想是指運用運動變化的觀點,分析和研究數學中的數量關係,通過建立函數關係運用函數的圖像和性質去分析問題、轉化問題和解決問題;方程思想,是從問題的數量關係入手,運用數學語言將問題轉化為方程或不等式模型去解決問題。同學們在解題時可利用轉化思想進行函數與方程間的相互轉化。
  • 高考數學解題思想:函數與方程思想
    高考數學解題思想:函數與方程思想 2012-09-11 14:49 來源:新浪博客 作者:李廣學
  • 中考數學專題複習:第37講 方程、函數思想型問題(含壓軸題)
    第37講 方程、函數思想型問題(含壓軸題)考點分析一、內容特性1.在解決問題時,把某一個未知量或幾個未知量用字母來表示,根據已知的條件或有關的性質、定理或公式,建立起未知量和已知量之間的等量關係,列出方程或方程組,從而使問題獲得解決的思想方法稱為方程思想
  • 高中數學,數列之解題思想總結!(經典例題詳解版)
    數列是高中代數的重要內容之一,首先數列可以視作函數,也就是正整數集到實數集的映射.但數列又有不同於高中大多數函數的特點,即數列有離散性.所以,數列與函數,方程,不等式,解析幾何,二項式定理等有較緊密的聯繫,又有自己鮮明的特徵,因此它是歷年高考考查的重點、熱點和難點.在高考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 高中數列專題:經典題目集錦(含答案)及題型精選,十分鐘解題!
    數列是高中數學的重要知識點,也是高考分值佔比較重的必考內容。數列主要分為兩大類,即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高考中的數列題目基本上都是對數列基礎知識和相關解題方法,和與方程、函數、不等式、導數、圓錐曲線等綜合考查。
  • 數學思想的重大變革,常量數學到變量數學
    從常量數學到變量數學是數學思想的一次根本變革,其其標誌是解析幾何的誕生和微積分的建立。解析幾何解析幾何通過坐標,把代數與幾何結合在一起:實數與直線上的點成一一對應,而實數對與平面上的點成一一對應;平面上的曲線可用含兩個變暈的代數方程來表示,而一個含兩個變量的代數方程表示著平面的曲。
  • 教學研討|2.5 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
    從在教材中的地位與作用來:看《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是數列這一章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它不僅在現實生活中有著廣泛的實際應用,如儲蓄、分期付款的有關計算等等,而且公式推導過程中所滲透的類比、化歸、分類討論、整體變換和方程等思想方法,都是學生今後學習和工作中必備的數學素養。
  • 數學中的相鄰思想為何如此重要?
    微分在數學中的定義是:由函數B=f(A),得到A、B兩個數集,在A中當dx靠近自己時,函數在dx處的極限叫作函數在dx處的微分,微分的中心思想是無窮分割。微分是函數改變量的線性主要部分。微積分的基本概念之一。通常把自變量x的增量 Δx稱為自變量的微分,記作dx,即dx =Δx。於是函數y = f(x)的微分又可記作dy = f'(x)dx。函數因變量的微分與自變量的微分之商等於該函數的導數。
  • 高考數學大題的解題技巧及解題思想
    二、數列題  1.證明一個數列是等差(等比)數列時,最後下結論時要寫上以誰為首項,誰為公差(公比)的等差(等比)數列;  2.最後一問證明不等式成立時,如果一端是常數,另一端是含有n的式子時,一般考慮用放縮法;如果兩端都是含n的式子,一般考慮數學歸納法(用數學歸納法時,當n=k+1時,一定利用上n=k時的假設,否則不正確。
  • 生成函數 (科普向)
    生成函數 (母函數) 是組合數學中的一個重要理論和工具。生成函數有很多種,包括 普通母函數、指數母函數、L級數、貝爾級數、狄利克雷級數。
  • 高中數學,數列與函數題,解題方向一般在函數的性質,只需這樣做
    原題原題:已知函數f(x)=axlnx-x^2+2的圖像在點(1,1)處的切線方程為y=1.其實這道題主要是解決第三問的問題,之所以給出前兩問是為了將低第三問的難度,因為前兩問就是要求證第三問的步驟之一,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考察數列的拓展,即怎樣將數列和函數結合起來,藉助函數的性質解決數列的問題。所以要解決這道題,首先要將前兩問求證出來,然後再根據前兩問函數的性質將其應用在數列之中。
  • 吳國平:要拿到高考數學數列的分數, 就要學會求等差數列及其前n項和
    如果一個數列從第2項起,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差都等於同一個常數,那麼這個數列就叫做等差數列.符號表示為an+1-an=d(n∈N*,d為常數).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知識概念:等差中項。指的是在數列中,a,A,b成等差數列的充要條件是A=(a+b)/2其中A叫做a,b的等差中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