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
原題:已知函數f(x)=axlnx-x^2+2的圖像在點(1,1)處的切線方程為y=1.
⑴當x∈(0,2)時,證明:0<f(x)<2;
⑵設函數g(x)=xf(x),當x∈(0,1)時,證明:0<g(x)<1;
⑶若數列{an}滿足a(n+1)=f(an),0<a1<1,n∈N+,證明:lna1+lna2+lna3+…+lnan<0.
這道題前兩問證明的都是函數f(x)=axlnx-x^2+2的一些性質,而第三問卻是要證明數列的問題。
其實這道題主要是解決第三問的問題,之所以給出前兩問是為了將低第三問的難度,因為前兩問就是要求證第三問的步驟之一,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考察數列的拓展,即怎樣將數列和函數結合起來,藉助函數的性質解決數列的問題。
所以要解決這道題,首先要將前兩問求證出來,然後再根據前兩問函數的性質將其應用在數列之中。
第一問
第一問是當x∈(0,2)時,證明:0<f(x)<2。
該第一問實際就是給出函數定義域,求值域的題,所以只要將函數表達式求解出來,對其求導,根據導數與0的大小關係得到該函數曲線的變化情況,然後根據該曲線的變化情況以及端點求出該函數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從而求出該函數的範圍。
第一步,求出函數f(x)的解析式。
因為函數f(x)=axlnx-x^2+2的圖像在點(1,1)處的切線方程為y=1,所以該函數的一次導數在x=1處的斜率為k=0,則有k=f'(1)=0.
因為f(x)的一次導數為f'(x)=alnx+a-2x,所以k=f'(1)=a-2=0,所以a=2,所以該函數f(x)=2xlnx-x^2+2.
第二步,對函數f(x)求導,求出函數f(x)在x∈(0,2)上的變化情況。
函數f(x)的一次導數為f'(x)=2lnx-2x+2,此時該一次導數無法判斷與0的大小關係,所以要從該函數的二次導數入手判斷該函數的一次導數與0的大小關係。
即該函數的二次導數為f"(x)=2/x-2=2(1-x)/x,因為x>0,所以只需要考慮1-x與0的大小關係即可。
當0<x<1時,二次導數為f"(x)>0,所以一次導數為f'(x)此時是單調遞增的;當1<x<2時,二次導數為f"(x)<0,所以一次導數為f'(x)此時是單調遞減的。
所以一次導數為f'(x)在區間(0,2)上是先增後減,所以在此區間存在最大值,即f'(1)=0,所以一次導數為f'(x)≤0在區間(0,2)上恆成立,所以該函數f(x)在區間(0,2)是單調遞減函數。
第三步,得出函數f(x)的範圍。
因為函數f(x)在區間(0,2)是單調遞減函數,所以當x趨近2時,該函數在該區間(0,2)上趨近最小值,即f(2)=4ln2-4+2=4ln2-2=ln16-lne^2=ln16/e^2>0,所以該函數f(x)>0。
當x趨近於0時,該函數在區間(0,2)上趨近最大值,但是當x=0時,ln0沒有意義,所以這裡不能直接將x=0代入函數f(x)得出的趨近值。
那怎麼辦呢?這裡需要構建一個不等式,將lnx換掉,即lnx≤x-1——這也是常用替換的不等式,可以記住!
證明:設h(x)=lnx-x+1,因為一次導數h'(x)=1/x-1=(1-x)/x,所以當0<x<1時,h'(x)>0,所以h(x)為增;當x>1時,h'(x)<0,所以h(x)為減。所以h(x)的最大值為h(1)=0,所以h(x)≤0恆成立,所以有lnx≤x-1。
所以原函數f(x)=2xlnx-x^2+2≤2x(x-1)-x^2+2=x^2-2x+2=(x-1)^2+1<2。
綜上所述,當x∈(0,2)時,有0<f(x)<2。
第二問
第二問是設函數g(x)=xf(x),當x∈(0,1)時,證明:0<g(x)<1.
同理,我們依然要先得到函數g(x)的函數得到表達式,然後對該函數進行求導,根據導數與0的大小關係判斷該函數在區間(0,1)的單調性,再根據函數的單調性和該函數的定義域得出該函數的值域的範圍。
第一步,求出g(x)的表達式。
因為f(x)=2xlnx-x^2+2,且g(x)=xf(x),所以g(x)=2x^2lnx-x^3+2x。
第二步,對函數g(x)求導,判斷該函數的單調性。
函數g(x)的一次導數為g'(x)=4xlnx-3x^2+2x+2=4xlnx-2x^2+4+(-x^2+2x-2)=2f(x)+(-x^2+2x-2)。
因為函數f(x)在區間(0,1)上是單調遞減,所以f(x)>f(1)=1,而-x^2+2x-2=-(x-1)-1∈(-2,-1),所以g'(x)=2f(x)+(-x^2+2x-2)>0,所以函數g(x)在區間(0,1)上是單調遞增的函數。
第三步,得出函數g(x)的在區間(0,1)上的值域。
所以當x取趨近1時,函數g(x)在區間(0,1)上是趨近最大值,所以g(x)<g(1)=1;
當x趨近0時,函數g(x)在區間(0,1)上趨近最小值,又因為當x∈(0,1)時,f(x)>1,所以g(x)=xf(x)>0。
綜上,當x∈(0,1)時,有0<g(x)<1。
第三問
第三問是若數列{an}滿足a(n+1)=f(an),0<a1<1,n∈N+,證明:lna1+lna2+lna3+…+lnan<0.
將lna1+lna2+lna3+…+lnan<0變形得到0<a1·a2·a3·…·an<1,因為a(n+1)=f(an),所以有a2=f(a1),a3=f(a2),a4=f(a3),…,an=f(a(n-1)),a(n+1)=f(an),所以再將其變形為0<a1·f(a1)·a3·f·(a3)·a5·f(a5)·…·a(n-1)·f(a(n-1))<1。但是要注意:這樣的變形是需要數列的項數n為偶數時才成立。
因為a1·f(a1)·a3·f·(a3)·a5·f(a5)·…·a(n-1)·f(a(n-1))是a1a2一組,a3a4一組,a5a6一組,…,即兩兩一組的形式出現的,所以當n為偶數時正好全部滿足函數g(x)的解析式的模式。
所以還要考慮當數列n為奇數項的時候,該lna1+lna2+lna3+…+lnan的變形,即當n為奇數項時,該數列的變形為0<a1·f(a1)·a3·f·(a3)·a5·f(a5)·…·a(n-2)·f(a(n-2)·an<1
所以要想證lna1+lna2+lna3+…+lnan<0成立,只要證0<a1·f(a1)·a3·f·(a3)·a5·f(a5)·…·a(n-1)·f(a(n-1))<1和0<a1·f(a1)·a3·f·(a3)·a5·f(a5)·…·a(n-2)·f(a(n-2)·an<1即可。
而這裡「0<a1·f(a1)·a3·f·(a3)·a5·f(a5)·…·a(n-1)·f(a(n-1))<1」它中的每一項,即a1·f(a1)、a3·f·(a3)、a5·f(a5)、…、a(n-1)·f(a(n-1))都是符合函數g(x)=xf(x)的模式,所以只需要證明數列an中的奇數項都在區間(0,1)內即滿足函數g(x);
而0<a1·f(a1)·a3·f·(a3)·a5·f(a5)·…·a(n-2)·f(a(n-2)·an)<1中除了每一項滿足函數g(x)=xf(x)的模式,還要有最後一項不滿足,所以還要求出最後一項的範圍。
因為函數f(x)的在區間(0,2)上是減函數,當函數f(x)在區間(0,1)上時有,1=f(1)<f(x)<2,所以函數f(x)在區間(0,1)上的值域為(1,2);當函數f(x)在區間(1,2)上時有,0<f(2)<f(x)<f(1)=1,所以函數f(x)在區間(1,2)上的值域為(0,1)。
則有
當0<a1<1時,f(a1)的值域為(1,2),因為a(n+1)=f(an),所以a2=f(a1),所以a2的範圍為(1,2);
當1<a2<2時,f(a2)的值域為(0,1),因為a(n+1)=f(an),所以a3=f(a2),所以a3的範圍為(0,1);
當0<a3<1時,f(a3)的值域為(1,2),因為a(n+1)=f(an),所以a4=f(a3),所以a4的範圍為(1,2);
當1<a4<2時,f(a4)的值域為(0,1),因為a(n+1)=f(an),所以a5=f(a4),所以a5的範圍為(0,1);
…
綜上所述當數列an為偶數項時,其範圍為(1,2);當數列an為奇數項時,其範圍為(0,1)。
當n為偶數時。
「0<a1·f(a1)·a3·f·(a3)·a5·f(a5)·…·a(n-1)·f(a(n-1))<1」中每一項數列均屬於區間(0,1),所以其中的每一組a1·f(a1)、a3·f·(a3)、a5·f(a5)、…、a(n-1)·f(a(n-1))都滿足函數g(x)的解析式,所以每一組a1·f(a1)、a3·f·(a3)、a5·f(a5)、…、a(n-1)·f(a(n-1))的範圍都是(0,1),所以它們的乘積,即a1·f(a1)·a3·f·(a3)·a5·f(a5)·…·a(n-1)·f(a(n-1))∈(0,1),即0<a1·f(a1)·a3·f·(a3)·a5·f(a5)·…·a(n-1)·f(a(n-1))<1,0<a1·a2·a3·…·an<1;
當n為奇數時。
a1·f(a1)·a3·f·(a3)·a5·f(a5)·…·a(n-2)·f(a(n-2)中的每一項數列都是屬於(0,1)的,所以a1·f(a1)·a3·f·(a3)·a5·f(a5)·…·a(n-2)·f(a(n-2)中每一組數,即a1·f(a1)、a3·f·(a3)、a5·f(a5)、…、a(n-2)·f(a(n-2)都滿足函數g(x)的解析式,所以a1·f(a1)、a3·f·(a3)、a5·f(a5)、…、a(n-2)·f(a(n-2)它們的範圍都是屬於(0,1),所以它們的乘積也是屬於(0,1)的,即a1·f(a1)·a3·f·(a3)·a5·f(a5)·…·a(n-2)·f(a(n-2)∈(0,1)。
又因為n為奇數,所以an是奇數項,所以an的範圍屬於(0,1),所以[a1·f(a1)·a3·f·(a3)·a5·f(a5)·…·a(n-2)·f(a(n-2)]·an∈(0,1),即0<a1·f(a1)·a3·f·(a3)·a5·f(a5)·…·a(n-2)·f(a(n-2)·an<1,0<a1·a2·a3·…·an<1.
綜上所述,若數列{an}滿足a(n+1)=f(an),0<a1<1,n∈N+,則有lna1+lna2+lna3+…+lnan<0.
總結
數列的拓展就是將數列與函數結合,所以當題中給出的數列滿足某一函數的關係式時,需要知道該函數的一些性質,然後通過函數的一些性質來求證數列之間的一些關係。
高中數學,求已知函數的單調性?看似送分實則送它,不會構建看這
高中:由數列的遞推公式到數列的通項公式的轉化方法?在這
怎用「a(n+1)」^2=3(an)^2+2an·a(n+1)導出遞推公式?常用方式兩種
數列an滿足a(n+2)-an=2,它是等差數列嗎?不是,這點要注意
由a(n+1)-an=3×2^n怎麼求a(n+1)?裂項相消的反向還原是解題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