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數學命題動向:
從近五年高考試題分析來看,等差、等比數列是重要的數列類型,高考考查的主要知識點有:等差、等比數列的概念、性質、前n項和公式.由於數列的滲透力很強,它和函數、方程、向量、三角形、不等式等知識相互聯繫,優化組合,無形中加大了綜合的力度.解決此類題目,必須對蘊藏在數列概念和方法中的數學思想有較深的理解.
題型1 等差、等比數列的綜合運算
[解法點撥]解決由等差數列、等比數列組成的綜合問題,首先要根據兩數列的概念,設出相應的基本量,然後充分使用通項公式、求和公式、數列的性質等確定基本量.解綜合題的關鍵在於審清題目,弄懂來龍去脈,揭示問題的內在聯繫和隱含條件.
題型2 數列的通項與求和
(1)一般求數列的通項往往要構造數列,此時要從證的結論出發,這是很重要的解題信息.
(2)根據數列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求和方法,常用的有錯位相減法,分組求和法,裂項求和法等.
題型3 數列與其他知識的交匯
(1)數列與函數的綜合問題一般是以函數作為背景,給出數列所滿足的條件.解決這類問題的關鍵是利用函數知識,將條件進行準確轉化.
(2)此類問題多考查函數思想及性質(多為單調性),注意題中的限制條件,如定義域.
角度1 數列與函數的交匯
角度2 數列與不等式的交匯
數列中不等式的解決方法
(1)函數方法:即構造函數,通過函數的單調性、極值等得出關於正實數的不等式,通過對關於正實數的不等式特殊賦值得出數列中的不等式.
(2)放縮方法:數列中不等式可以通過對中間過程或者最後的結果放縮得到.本題第(2)用到「放縮」.一般地,數列求和中的放縮的「目標數列」為「可求和數列」,如等比數列、可裂項相消求和的數列等.
(3)比較方法:作差比較或作商比較.
角度3 數列與實際應用問題的交匯
(1)此類問題的解題思路:仔細閱讀所給材料,認真理解題意,將已知條件翻譯成數學語言並轉化為數學問題,分清是等差數列還是等比數列,是求通項問題還是求項數問題,或是求和問題等,並建立相應數學模型求解.
(2)一般涉及遞增率,要用等比數列,涉及依次增加或者減少,要用等差數列,有的問題是通過轉化得到等差或等比數列,在解決問題時要向這些方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