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晶矽片切割技術發展趨勢分析

2020-12-06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矽片薄片化,不僅有效減少矽材料消耗,而且薄片化所體現出的矽片柔韌性也給電池、組件端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

1.前言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光伏,一個技術驅動型的行業,技術革新是永恆不變的主題。矽片環節處於光伏產業鏈的中上遊,不僅接上遊矽料的發展,還為下遊電池、組件的技術革新與效率提升提供原材料方案。此外,矽片在整個組件的成本結構佔比也很大,矽片的降本佔據了光伏產業的重頭,為光伏的平價上網貢獻良多。錦州陽光能源作為以單晶矽起家的至今發展20年的一家老牌全產業鏈光伏上市企業,在遼寧錦州、青海西寧、雲南曲靖、江蘇鹽城擁有四大生產基地,形成了12GW從拉晶到組件的全產業鏈。在過去的5年時間裡,聯合行業內四家企業統一了單晶M2產品規格、又將首創M3產品大批量用於國內外客戶電站,較早完成了金剛線切對砂漿切的全部替代,使老產能具備了新的生命力,更使得效率、質量大幅提升,成本大幅度下降。站在2020年這個起始之年,從全產鏈出發、放眼未來5年,矽片又將如何演變創造新的篇章。

2.未來光伏產業鏈對矽片需求

2.1矽片變薄

矽片薄片化,不僅有效減少矽材料消耗,而且薄片化所體現出的矽片柔韌性也給電池、組件端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矽片薄片化除了受切片環節設備、金剛線、工藝等的制約,也隨後道電池、組件技術的需求變化。如:異質結電池(HIT)的對稱結構、低溫或無應力製程完全可以適應更薄的矽片,而且其效率不受厚度影響,即使減薄到100μm左右,依賴超低表面複合,短路電流Isc的損失可以通過開路電壓Voc得到補償。

薄片的切割,需要對切片設備及切割工藝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實現高線速條件下更高的切割穩定性;切削液系統需要有更好導入,起到冷卻、潤滑、排屑作用;金剛線需要有更好的顆粒均勻性以及更好的切削能力。其他插片機、清洗機、分選機也需要相應優化。在切割工藝端,超薄片更易表現出彎曲、以及進刀收刀的邊緣翹曲,因此需要在工藝端與設備、金剛線有更好的匹配度。

目前,單晶矽片量產厚度在170~180μm,陽光能源和部分企業已具備單晶140μm的切割技術,在陽光能源和日本夏普合作的N型晶棒業務中,N型矽片實際厚度可以做到100-120μm,韌性十足。由於受制於電池和組件技術發展,預計矽片厚度的變化趨勢如下圖1所示。

圖12016-2025年矽片厚度變化趨勢

2.2矽片變大

未來光伏產業鏈對矽片的另一個重要需求,即大尺寸矽片,這幾乎已成為行業不爭的事實。基於產業鏈各環節設備、人力投入不變的前提下,矽片尺寸的增大,增加了從矽片、電池、組件到電站等各環節的產能輸出與利益收入,因此相當於側麵攤銷了部分人工、折舊、水電氣、施工等成本投入。目前,市場上156.75mm(M2)、158.75mm (G1)、166mm(M6) 、 210mm(G12)等多款尺寸共存。2020年陽光能源將重點圍繞166矽片推出系列全新產品。

大尺寸矽片的推廣在切片端,主要體現在切割設備對大尺寸矽棒的兼容,目前市場上已有的金剛線專用切片機都無法適用於G12大矽片。此外,大尺寸與薄片化二者存在一定對立,大尺寸矽片在切割薄片化上對切片機、金剛線及切割工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減少碎片、TTV、線痕,以及大尺寸薄片可能產生的彎曲與翹曲。

2.3矽片變形

目前,行業將矽片尺寸分成方形和準方形兩種,方形矽片、準方形矽片示意圖分別如圖2和圖3所示。

2020年,隨著矽料成本、拉晶成本的不斷下降以及單晶矽片的產能過剩,也將加速方單晶矽片標準在行業的推廣。表中看出M2、G1、M6方單晶矽片較準方單晶矽片面積分別增加了0.56%、0.85%、0.50%。方單晶的最大優勢是可以增加組件的效率,還可以解決準方片在半片組件串間距處形成不規則形狀的問題,使組件更加美觀。

表1 方片與準方片對比

方單晶生產,在切片粘棒環節需要對樹脂板規格以及用膠量進行調整,切割工藝方面主要是進刀及收刀位置的微小工藝優化。總體來說對切片環節影響較小。

3.未來金剛線切割矽片自身發展維度

3.1投資成本下降

(1)高線速高產能使得單GW投資額減少

在矽材料的切割過程中,材料去除方式主要表現為脆性斷裂切除和塑性變形切除。脆性斷裂切除在矽材料的切割頂端會產生裂紋,產生的裂紋會使矽片表面損傷增加;而塑性變形切除是將矽棒在塑性區域內切除。

根據斷裂力學理論以及矽材料的特性,當金剛石磨粒的最大切削深度大於矽材料的臨界切割深度時,將發生塑性切除向脆性斷裂切除的過渡。因此,在金剛線承載允許範圍內,適當提高多線切割過程中的鋼線速度,有利於矽材料在延性域內去除,矽片表面的質量將會提高。此外,線速度的提升,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金剛線的切削能力,因此可以適當增加臺速縮短工藝時間。下表為不同線速條件下切割對比,隨著線速度提升,工藝時間縮短,單臺日產能提升。

表2 不同線速切割對比

對於切片設備生產廠家,考慮降本的同時,需進一步提升設備整體穩定性,特別是張力控制穩定性、主軸軸承箱穩定性及設備強度。目前市場主流切片線速在1800~2100 m/min,從2017年開始,切片機線速度的提升開始出現分化,到2019年,一部分金剛線專用切片機廠家受制於技術路線選擇及自身研發能力所限維持1800m/min,少數研發能力強的廠家繼續提升線速度至2400m/min,提高技術壁壘。隨著切割設備及金剛線技術的提升,線速也將進一步提升,對未來發展趨勢預期如下圖4所示。

圖4 切片線速度發展趨勢圖

切割線速的提升,配合金剛線切割能力的增強,可以進一步提高切割進刀臺速,即縮短了每刀切割時間,增加了每臺設備的日產能。2016年,每GW產能需要將近約40臺切片機,而目前隨著線速、裝載量的提升,每GW產能僅需16臺切片機;隨著切割線速度對產能進一步提升、大矽片趨勢對單片功率的提升,在不久的未來,每GW切片機的投入會更少。因此,對於新規劃產能和計劃增加產能的企業來說固定資產的投入,以及後期水電氣成本、維護成本、人工成本將會得到縮減。

(2)切割設備的小型化單GW廠房佔地面積減少

切片機需要實現更高的穩定性與高線速,除了要在主軸電機、主輥潤滑冷卻、主輥切割室精度、切削冷卻潤滑系統等方面重點研究,還需要對設備整體結構進行優化。金剛線收線、放線路徑需要進一步縮短,減小張力波動。未來切割設備性能提升的同時,整體結構將更加緊湊、小型化。單臺設備佔地面積的縮減,也大大減少新建廠房的單GW廠房佔地面積,因此可以一定程度減小廠房的投資成本。

3.2運營成本下降

切片工廠從矽棒來料到最終切片、分選、包裝,矽成本和非矽成本的佔比如下圖5所示。非矽成本主要包括了金剛線、其餘物料、人工成本、水電費用、折舊及其他費用。

因此對於切片工廠運營來說,想要減少運營成本,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就是矽料多出片、矽片高質量、人工水電成本降低。

(1)細線化薄片化切割帶來的低成本加工方式

隨著光伏降本的不斷推進,不難發現金剛線將繼續沿著出片更多、切割更快、線耗更省、矽片更薄的方向發展。電鍍金鋼線線徑不斷細化,有利於切割矽縫的減小,減少矽料的損耗,提高矽片的出片率。

目前,金剛線細線化的進程遠比之前預期的要快。隨著單晶市場份額的全面提升,預計2020年,單晶用45金剛線將在客戶端穩定大量使用。單晶矽用金剛線線徑變化趨勢如圖6所示。

圖6單晶矽用金剛線線徑變化趨勢圖

薄片化切割同樣可以減少矽料損耗,增加出片率。出片數隨片厚下降增加趨勢和片厚下降帶來的矽成本下降趨勢分別如圖7和圖8所示。

(2)矽片高質量切割

高質量矽片主要體現在低TTV、低線痕。對於大尺寸矽片、薄片來說還需要考慮低碎片率、無崩邊、彎曲、翹曲等。

高質量矽片的切割,設備端經測試發現相同切割工藝,主輥材質、開槽參數不同,TTV表現有很大差異。此外,主輥裝配高精度、低跳動也能夠有效控制線網抖動,提高矽片加工質量。金剛線端,減小金剛線微粉粒徑大小,同樣可以提高矽片切割質量。但是粒徑也不能無限的減小,當粒徑減小到一定程度時,材料去除機理將發生改變,反而會降低加工的表面質量。根據切割測試發現,相同切割工藝,母線徑一致,金剛砂粒徑越小、均勻性越好,有利於矽片質量的提高。

以矽片良率93%為例,每公斤單晶矽棒可出片約51片,如果良率提升到95%,每公斤矽棒則可以多出片1片,以每片單晶矽片3.07元計算,相當於每片矽片的生產成本降低了3.07/51≈ 6 分。因此,高質量矽片有利於矽片廠運營成本的下降。

高質量矽片不僅可以提高矽料的利用率,更能滿足未來電池端PERC、HIT等高端需求,因此,優質的矽片值得擁有更高的價格,也更能贏得客戶的信賴與滿意度,從而在切片環節獲得更高的利潤。

(3)智能化工廠

隨著光伏行業降本的加速,以及2020年疫情的影響,對於智能化工廠的需求會進一步引起人們的關注。智能化工廠不僅可以大大縮減人工成本投入,在企業的管理、運營方面也可以增效降本。切片環節典型的智能化工廠架構如下圖9所示,一般包括現場層、控制層、操作層、企業層、資料庫、通信系統。

智能化的建設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現場層自動化的程度,畢竟智能化上層架構相對較為成熟。切片環節最典型的自動化要屬自動檢棒配棒粘棒系統和切片自動上下棒。從陽光能源整個產業鏈鏈自動化程度來看,下遊產業的自動化程度遠遠高於上遊產業,所以目前陽光能源正在積極推進拉晶、切片環節的自動化生產,提升整個產業鏈自動化、智能化水平。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智能化工廠終將是光伏切片企業的最終模式。

切片環節智能化還有很重要的一方面,即切片設備的自動化+智能化。在切片機自動化方面,為了最大程度的解放勞動力,降低人工成本,降低操作時間,部分專用切片機目前可實現自動加液、排液,自動清洗,自動對刀、抬棒。智能化方面基於對切割大數據實時監控與分析,將人工切割工藝調整邏輯數據化,使切片設備在一定程度上具備模擬工藝人員對切割過程出現的複雜問題的識別、學習和解決能力,能針對切割過程中出現的異常情況給出快速、精確、可重複的處理措施,從而降低斷線率、提升生產效率、提高切片良率。高度自動化智能化將是未來切片設備的重要趨勢之一。

4.總結

站在2020年庚子年初,遙望未來5年,光伏切片環節的發展必將圍繞矽片「變薄」「變大」「變形」,切割 「高線速」、「細線化」、「高質量」、「低成本」、「自動化」「智能化」的方向上不斷技術創新,創造新的輝煌。儘管2020年的開端疫情對光伏各產業環節都產生了影響,但是相信全體光伏人會以嶄新的姿態推進光伏產業的快速發展。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電力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2018年中國單晶矽片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性能優勢凸顯 N型...
    1、早期多晶矽片得益於成本優勢佔據主要市場份額從生產工藝來看,單多晶生產工藝差別主要體現在拉棒和鑄錠環節,其中單晶矽棒工藝對設備、生產人員的要求嚴格,早期單晶矽片因長晶爐投料量、生長速率、拉棒速度等方面技術不夠成熟,生產成本居高不下,而多晶矽錠使用鑄錠技術成本優勢明顯而佔據主要市場份額。
  • 價值分析:隆基股份,全球第一單晶矽片供應商
    公司長期專注於為全球客戶提供高效單晶太陽能發電解決方案,主要從事單晶矽棒、矽片、電池和組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光伏電站的開發及系統解決方案。目前市值4200億以上,是光伏行業龍頭企業,也是全球最大的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於一體的單晶光伏產品製造企業。公司股價今年一飛沖天,距離年初價格已上漲4倍有餘。針對光伏行業的發展和概念分析。
  • 全球與中國單晶矽太陽能電池板行業現狀調研與未來發展趨勢分析...
    《全球與中國單晶矽太陽能電池板行業現狀調研與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年)》首先介紹了單晶矽太陽能電池板的背景知識,包括單晶矽太陽能電池板的相關概念、分類、應用、產業鏈結構、產業概述,國際市場動態分析,國內市場動態分析,宏觀經濟環境分析及經濟形勢對單晶矽太陽能電池板行業的影響,單晶矽太陽能電池板行業國家政策及規劃分析,單晶矽太陽能電池板產品技術參數,生產工藝技術
  • 單晶矽與多晶矽技術大比拼
    單晶矽與多晶矽技術大比拼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單晶矽和多晶矽的區別是,當熔融的單質矽凝固時,矽原子以金剛石晶格排列成許多晶核,如果這些晶核長成晶面取向相同的晶粒,則形成單晶矽。如果這些晶核長成晶面取向不同的晶粒,則形成多晶矽。多晶矽與單晶矽的差異主要表現在物理性質方面。
  • 雷射切割技術在太陽能電池製造的應用
    3應用案例隨著全球一次性能源緊缺的趨勢越來越嚴峻,開發和利用清潔能源已經成為全球各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矽片切割矽片切割是生產單晶矽電池的較為關鍵的一道工序。工業製作的矽電池所用的單晶矽材料一般都是單晶矽棒,原始形狀為圓柱形,需要將其切割成方形矽片,通常採用線切割來進行切片。 傳統線切割,相比雷射切割有哪些不足之處呢?
  • 蓄勢待發的單晶矽片龍頭企業
    公司的主營業務包括單晶矽棒、矽片的研發、生產、銷售。公司主要產品包括6英寸、6.5英寸、8英寸的單晶矽棒、單晶矽片。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專注於單晶矽片生產製造領域,隨著業務的不斷深入開展,2004年從半導體領域轉向光伏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生產經營經驗。截 至2 0 1 1年 , 公 司 單 晶 矽 片 加 工 量 超 過700M W ,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單晶矽片供應商之一。
  • 解析投資:單晶矽片替代多晶矽片進行時下的「隆基」與「中環」
    一、單晶矽片替代多晶矽片進行時在單晶替代多晶下,作為單晶矽片市場的雙寡頭企業「隆基股份」與「中環股份」成為了當仁不讓的受益者。單晶完成性價比反超 主要基於三方面原因,一是長晶成本下降,憑藉長晶技術的進步和設備規模提高,單晶的長晶成本從2010年之前超過100元/kg降至2015年的50元/kg左右,而多晶只是從30元/kg降至20元/kg,兩者絕對差距在快速縮小;二是切片技術的進步,2015初,隨著隆基率先使用的金剛線切割技術的成熟和其餘單晶廠商的跟進,單晶矽片成本大幅下降,並進一步攤薄了單多晶在長晶成本端的差距;三是高效電池技術的快速推廣
  • 雷射切割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
    現在在雷射應用上面有打標、切割、熔覆等方面,這些都是應用在目前非常熱門的行業。這個是雷射切割技術的優勢,它的各種優勢凌駕於其他切割的方式方法上,有非常獨特的一些特點,還有很多閃光點。雷射在航空航天,包括熱門的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農機、電機、廚具等各行業都有應用。
  • 2019年中國光伏玻璃行業競爭格局與發展趨勢趨勢分析
    隨著雙玻趨勢帶動薄玻璃需求增長、玻璃大廠大產線技改及技術進步,薄玻璃價格將下降。》三、中國光伏玻璃行業競爭格局分析需求確定性高增長、競爭優勢突出的光伏玻璃龍頭信義光能、福萊特玻璃(A/H);大幅擴產單晶矽片、優勢PERC產能的隆基股份、通威股份;競爭格局穩定的膠膜行業龍頭福斯特。
  • 國內重點單晶矽企業產業布局全解
    結合其2019年中報數據分析預計,2019、2020、2021年隆基股份將矽片產能擴張至36GW、50GW、65GW;組件產能將分別擴張至16GW、25GW、30GW;電池片產能將分別擴張至10GW、15GW、20GW。隆基股份計劃圍繞優勢環節積極擴張單晶矽片、電池片以及組件產能,打造一體化單晶光伏產業鏈航母。隆基單晶矽片生產基地布局銀川、中寧、無錫、楚雄、保山、麗江和馬來西亞等地。
  • 「一根線」的威力:金剛線切割技術橫掃光伏業 易成新能損失慘重或...
    受技術更迭影響,以晶矽片切割技術見長的易成新能,此刻只能「暗自神傷」。近日,河南易成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易成新能」)發布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公司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為10.2億元,歸屬母公司淨利潤-3.03億元,同比下降9090.74%。
  • 晶片產業又迎來「山東造」,德州8英寸半導體級單晶矽片拉製成功
    位於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山東有研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正忙得熱火朝天,公司副總經理劉斌來到單晶製備車間,十幾個高大的直拉單晶矽生長爐豎立在車間內,生長爐內是1420攝氏度的超高溫,原輔料多晶矽正在一點點融化。山東有研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的單晶製備車間。
  • 2017年中國單晶矽拉晶爐市場現狀調查與未來發展前景趨勢報告
    由於太陽能具有清潔、環保、方便等諸多優勢,近**年來,太陽能利用技術在研究開發、商業化生產、市場開拓方面都獲得了長足發展,成為世界快速、穩定發展的新興產業之一。  單晶矽可以用於二極體級、整流器件級、電路級以及太陽能電池級單晶產品的生產和深加工製造,其後續產品集成電路和半導體分離器件已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在軍事電子設備中也佔有重要地位。
  • 單晶矽VS多晶矽技術路線大PK!(最全面分析總結)
    頭10年衰減最大,中值達到0.7%/年,這與國家發改委《關於促進先進光伏技術產品應用和產業升級的意見(國能新能【2015】194號)》中的要求是相同的。使用10年以上時,衰減率中值低於0.5%/年。 最後,來看一下單晶和多晶的衰減數據對比。
  • 我國半導體雷射隱形晶圓切割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中國長城表示,該裝備是鄭州軌交院與河南通用歷時一年聯合攻關研發成功,最終實現了最佳光波和切割工藝,開啟了我國雷射晶圓切割行業發展的序幕。而半導體雷射隱形晶圓切割技術取得實質性重大突破,相關裝備依賴進口的局面即將打破。鄭州軌交院成立於2017年,幾年來,該院圍繞自主安全工業控制器、高端裝備製造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突破開展科研創新、技術攻關。
  • 安徽首張單晶矽太陽能電池片蕪湖下線
    日前,安徽省首張單晶矽太陽能電池片在蕪湖明遠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線,標誌著該省利用新能源發展光伏發電產業邁出堅實的一步。  作為21世紀最具潛力的能源,太陽能產業的發展潛力巨大。光伏發電是利用太陽能最好的模式之一,單晶矽電池片是太陽能電池板的主要部件,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省級高新技術企業蕪湖明遠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引進國際先進的太陽能生產設備和儀器,採用最新的工藝與技術,開展高效太陽能電池研發、電池片和新工藝探索。目前,該公司已有兩條生產線投入運行,年產晶體矽太陽能電池片與組件120兆瓦。
  • 半導體級刻蝕用單晶矽:晶圓製造的核心耗材
    2019年以來,終端市場需求有所放緩,導致半導體材料行業市場規模增速放緩或有所縮減,但長期來看,全球半導體行業仍處於螺旋式上升的發展趨勢。從全球競爭格局來看,全球半導體材料產業依然由日本、美國、韓國、中國臺灣、德國等國家和地區佔據絕對主導地位。
  • 中國太陽能電池行業發展監測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
    《中國太陽能電池行業發展監測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對太陽能電池市場的分析由大入小,從宏觀到微觀,以數據為基礎,深入的分析了太陽能電池行業在市場中的定位、太陽能電池行業發展現狀、太陽能電池市場動態、太陽能電池重點企業經營狀況、太陽能電池相關政策以及太陽能電池產業鏈影響等。
  • 偏光片介紹及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偏光片介紹及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工程師周亮 發表於 2018-06-22 09:40:00 1.偏光片:顯示面板的剛需 偏光片:控制光束偏振方向。
  • 2015-2020年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市場調查研究及發展前景趨勢分析報告
    一、中國光伏產業技術現狀    二、太陽能光伏發電材料技術新進展    三、2015年光伏發電併網關鍵技術獲重大突破    四、2015年三部委《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創新指導目錄》之光伏製造裝備    五、發展中國太陽光伏電池技術的建議  第五節 光伏發電技術進步的趨勢_訂購′熱′線:′4′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