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大氣壓強》教學設計

2020-12-01 中公教師網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能說出大氣壓產生的原因,能簡單描述託裡拆利實驗,知道標準大氣壓的數值。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觀察託裡拆利實驗,知道如何測量大氣壓強以及大氣壓的數值。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觀察實驗,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通過對大氣壓應用的了解,認識到科學技術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大氣壓存在的原因和大氣壓的測定

【難點】

大氣壓的測定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教師拿出馬德堡半球進行講解:這是兩個半球,將兩個半球靠在一起,抽去裡面的空氣製成馬德堡半球,在上課之前,我們來做一個小實驗,實驗名字叫拔河,請幾位力氣大的同學上臺來與馬德堡半球進行拔河,在規定時間內,如果把半球拉開,則同學們贏,反之則半球贏。

時間到,馬德堡半球依然紋絲不動,請同學們思考為什麼不能將半球拉開?在學生存在疑惑的時候,

教師引導,大氣像液體一樣具有流動性,那麼它是不是也像液體存在液體壓強一樣也存在大氣壓強呢?我們這節課就來一探究竟。

環節二:建立規律,生成新知

演示:1.將塑料掛鈎掛在光滑的牆上;2.在玻璃管裡盛滿水,用紙片覆蓋,再倒立過來,水不會流出來;3.請同學用吸管吸飲料。

師生總結:大氣壓強確實存在,產生原因是由於重力,且空氣具有流動性,發生了擠壓。

環節三:深化概念

提問:大氣壓強如何測量?

教師播放演示實驗:在長約1m、一端封閉的玻璃管裡灌滿水銀,用手指將管口堵住,然後倒插在水銀槽中。放開手指,管內水銀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時就不再下降,這時管內外水銀面高度差約為760mm。把管子傾斜,豎直高度差也不發生變化。

教師講解:實驗中玻璃管內水銀面的上方是真空,管外水銀面的上方是大氣,因此,是大氣壓支持管內這段水銀柱不會落下,大氣壓的數值等於這段水銀柱產生的壓強。這個實驗最早是由義大利科學家託裡拆利做的,他測得的水銀柱高度為760mm,通常把這樣大小的大氣壓叫做標準大氣壓,記為。請同學計算標準大氣壓為多少。

學生:

教師:在粗略計算中,標準大氣壓可以取

當學生得出實驗結論之後,教師對實驗過程進行提問:

1.以下操作對實驗有無影響:

a.玻璃管是否傾斜;

b.玻璃管的粗細;

c.在不離開水銀槽面的前提下玻璃管距水銀面的位置。學生結合教材在交流討論後會得出不會影響實驗結果的結論。

2.如果在實驗中玻璃管不慎漏有少量空氣,液體高度減小,測量值與真實值的大小關係。

生答:測量值比真實值偏小。

3.這個實驗利用了什麼思想?

生答:等效替換。

4.測量大氣壓的儀器叫做氣壓計,影響大氣壓的因素有哪些?

生討論得:高度。

師繼續補充:還與溫度有關,氣溫升高時,空氣密度變小,大氣壓減小。

師:測量大氣壓的儀器叫做氣壓計。學生思考大氣壓在我們生活中有什麼應用?

環節四:鞏固提高

問:我們如何解釋拔河比賽中拉不開馬德堡半球?我們生活在大氣層的底層,為什麼沒有感到難受或被壓癟呢?

環節五:小結作業

提問:大氣壓產生的原因是什麼?數值是什麼?課後思考如何用塑料瓶分離蛋黃和蛋清。

四、板書設計

大氣壓強

一、產生原因

二、測量-託裡拆利實驗

三、影響因素

五、教學反思

以上是《在農場裡》教學設計,更多教師招聘面試備考資料,請查看教師招聘面試備考頻道。

中公講師解析

 

中公教師題庫上線啦!點此進入題庫,海量題,隨心刷!

 

掃描二維碼關注「qgjsks」微信·回復「教育理論」下載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時政熱點」查看時事政治熱點匯總

回復「我要過面試獲取試講教案(含音頻)+答辯+結構化解題思路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初中物理《大氣壓強》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大氣壓強》,本課的內容與生活實際聯繫非常緊密,學生在生活中更有一些感性認識但是由於其在生活中不太能引起學生的理性思考,所以我想通過本節課的教學,首先讓學生能學到大氣壓強的知識,同時能學會其中實驗的方法,以此為思路,我設計了本堂課的教學。
  • 初中物理力學重點知識:大氣壓強、流體壓強,還不快看看,速記!
    初中物理力學重點知識:大氣壓強、流體壓強,還不快看看,速記!壓強分為很多種,今天主要介紹的是大氣壓強、流體壓強,何為大氣壓強?眾所周知,我們所生活的地球不是直接裸露在太空之中,而是在外部包圍了厚厚的一層空氣層,這個空氣層被我們稱之為大氣層。
  • 2019年初中物理複習之大氣壓強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19年初中物理複習之大氣壓強,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大氣壓強   1、大氣壓的存在——實驗證明:歷史上著名的實驗——馬德堡半球實驗。   2、大氣壓的測量:託裡拆利實驗。
  • 初中物理壓強自學攻略
    一,本章概述本章是力學知識的重點內容,也是難點內容.本章知識包括壓強,液體壓強,大氣壓強,氣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的知識.這些知識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都有廣泛的應用,學生對與這些知識相關的物理現象較為熟悉,但對其道理卻若明若暗,因此學生對這些知識有極強的求知慾望,這就給教師的發揮,調動學生進行探究教學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 《液體的壓強》教學設計
    《液體的壓強》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知道液體壓強的特點和液體壓強大小的計算方法,了解液體壓強的特點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二、教學重難點【重點】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和液體壓強的大小。【難點】應用液體壓強的特點解決實際問題。三、教學過程環節一:新課導入設疑導入:回顧上節課學習的固體的壓強,提出問題:液體內部是不是也有壓強呢?
  • 第3節 大氣壓強
    篇目來源: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九章第3節《大氣壓強》1.篇目類型:實驗課(演示類)2.知識點框架:(1)大氣壓產生的原因(2)大氣壓的測量-託裡拆利實驗①實驗方法②大氣壓的數值③以下操作對實驗有無影響a.玻璃管是否傾斜;b.玻璃管的粗細
  • 微課|八下物理9.3 大氣壓強
    1000Km,如果把大氣看作海洋,我們就是生活在它的底部,初中物理微課 由於它也受到地球的引力,且具有流動性,所以象水一樣,大氣對浸在其中的物體也會產生壓強,這個壓強我們叫它大氣壓。初中物理微課 所以人們應用這個原理製作了登山用的高度計。由於高山上地理位置高,以我們來說的高就相當於對大氣層的淺,所以大氣壓就相應地小一些。2、大氣壓還與季節、天氣等其它因素有關。
  • 初中物理《壓強》教案
    壓強·教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初步認識壓強以及運用公式進行計算,了解如何增大或減小壓強。【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實驗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關,學習控制變量法,學生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得以提高。
  • 2021初中物理知識點之壓強和浮力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物理知識點之壓強和浮力,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壓力: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   2.壓強: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   3.壓強公式:P=F/S,式中p單位是:帕斯卡,簡稱:帕,1帕=1牛/米2,壓力F單位是:牛;受力面積S單位是:米2   4.增大壓強方法:(1)S不變,F↑;(2)F不變,S↓(3)同時把F↑,S↓。而減小壓強方法則相反。   5.液體壓強產生的原因:是由於液體受到重力。
  • 初中物理壓強知識點:影響大氣壓強的因素
    影響大氣壓強的因素:   ①溫度:溫度越高,空氣分子運動的越強烈,壓強越大;   ②密度:密度越大,表示單位體積內空氣品質越大,壓強越大;   ③海拔高度:海拔高度越高,空氣越稀薄,大氣壓強就越小。
  • 初中物理壓強知識點-壓力與壓強
    壓力和壓強 任何物體能承受的壓強有一定的限度,超過這個限度,物體就會損壞。 物體由於外因或內因而形變時,在它內部任一截面的兩方即出現相互的作用力,單位截面上的這種作用力叫做壓力。 一般地說,對於固體,在外力的作用下,將會產生壓(或張)形變和切形變。
  • 2019年初中物理知識點之液體的壓強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中考五大必考學科的知識點,主要是對初中三年各學科知識點的梳理和細化,幫助各位考生理清知識脈絡,熟悉答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9年初中物理知識點之液體的壓強》,僅供參考!
  • 初三物理同步視頻:比熱容的單位與公式-王尚老師講初中物理
    初三物理同步視頻第十三章《內能》第三節《比熱容》本文包括如下三段視頻:視頻1:比熱容的單位視頻2:比熱容公式
  • (初中物理)壓強相關知識
    初中物理2020新版初二、初三八九年級物理輔導資料書中考物理提分筆記1.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1)壓力大小 (2)受力面積大小2.壓強的計算公式:P=F/S3.液體壓強的特點:(1)液體內部朝各個方向都有壓強;(2)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3)在同種液體中,深度越深,液體壓強越大;(4)在深度相同時,液體的密度越大,液體壓強越大。
  • 名師談教學 | 基於核心素養的初中物理「深度學習」策略
    原標題:名師談教學 | 基於核心素養的初中物理「深度學習」策略 案例:「小」試管的「大」作用 在學習《大氣壓強》一節課的時候,為了給學生創造更多動手的機會,我設計了4個教學片段,讓小小的試管驗證了大氣壓的存在以及特點,具體的教學流程如下: (1)用「
  • 初中物理知識點之大氣壓強
    證明大氣壓強存在實驗     馬德堡半球實驗:有力地證明了①大氣壓的存在②大氣壓很大。     託裡拆利實驗:在長約1m,一段封閉的玻璃管裡灌滿水銀,用手指將管口堵住,然後倒插在水銀槽中。
  • 初三物理同步視頻:歐姆定律及其公式-王尚老師講初中物理
    >視頻2:歐姆定律的公式與推導式視頻3:歐姆定律應用視頻1視頻2視頻3推薦初中物理同步教學視頻:第七章《力》21講》33講第1節《壓強概念》第2節《液體壓強》第3節《大氣壓強》第4節《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第十章《浮力》14講
  • 大氣壓強計算新方法
    什麼是大氣壓強?物理教材或網上科普都很清楚了,就是無數不停運動的空氣分子撞擊物體的表面,形成了對物體表面持續的壓力,就產生了大氣壓強。由於空氣分子的運動是雜亂無章地,朝著各個方向運動,所以同一位置各個方向的大氣壓強都相等。
  • 初三物理同步視頻:正電荷、負電荷規定、電荷量及其單位-王尚老師講初中物理
    推薦:視頻集:第七章《力》第一節《力的概念》10講|八年級下初中物理教學同步視頻視頻集:第七章《力》第二節《彈力》4講|八年級下初中物理教學同步視頻視頻集:第七章《力》第三節《重力》7講|八年級下初中物理教學同步視頻
  • 大氣壓強 流體壓強與流速|中考物理考點分析+重難點探究,收藏
    大氣壓強 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是中考物理複習的一大難點和重點,學習是要注意它們之間的關係,特別是大氣壓強的運用與實際生活的聯繫的考察是近幾年的出題熱點,希望大家在複習的時候多注意。下面我們來看看《大氣壓強 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專題都有哪些考點?考點一、大氣壓強複習時重點注意大氣壓的產生原因(空氣因受重力的作用而具有流動性)和大氣壓測量的著名實驗(託裡拆利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