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人真正讓誰恐懼

2020-11-29 中國科學院

今年是世界上第一隻克隆動物多利羊誕生5周年。隨著豬、羊、牛、鼠、猴、貓等大批動物被克隆成功,美、加有人宣布著手複製人。加上沸沸揚揚的人造子宮問題,生物技術恐懼症再度瀰漫。
2月底,聯大特別委員會開始討論和擬定《禁止生殖性複製人國際公約》,標誌著推動在世界範圍內禁止複製人的行動進入了起步階段。那麼,「人造人」到底會給我們帶來什麼呢?
東方處之泰然
聯大開會討論複製人之際,正值中國九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開幕。會議期間,又爆出了中國克隆牛問世的新聞,但這些在代表中的反應都不大。
筆者在人民大會堂臺階上隨機「圍堵」了十餘位代表,請他們談對複製人的看法,大多數人露出一種不可思議的表情。有人立即說:「這不是我的專業領域。」有人馬上推脫:「我現在有事,約了別人。」還有人顧左右而言他。僅有兩位停下來簡短地回答了筆者的提問。陝西代表團的鞏德順坦承:「與會的人大代表中,關注此事的不多。」
在全球鬧得翻天的事情,在中國變得似乎僅有政府的聲音,這其實是有原因的。因為克隆一詞發源於西方,本身是一個西方文化的問題。中國一直處於邊緣,是後來才「捲入」的。
複製人問題進入普通中國人的視野是在1981年。其時,葉永烈讀了描寫複製人的美國科幻小說《酷肖其人》後,為其寫了續篇《自食其果》,寫那個克隆出來的孩子,因為難以接受自己存在的事實,最後殺死了他的「父親」。結果,小說遭到了批判,被認為是「荒誕」,「偽科學」,「脫離了馬克思主義」。可惜20年過去了,仍然很少有人能真正說清什麼是克隆。
實際上,在中國的正統科普、科幻中,生物工程的產物都是人類改造自然和社會的工具,它們存在的價值便是為國家和集體服務,作者較少從倫理、宗教的角度去思考。
中國科普作協會員、著名科幻作家王晉康認為:「國外反對複製人,內中有宗教的影子,中國是無神論國家,生物倫理學又從來沒有深厚的基礎,所以對複製人難以形成發自內心的主動關注。按說,中國在複製人技術上應該是阻力最小的,我國目前態度鮮明地反對,只表明一個問題:最近20多年來中國已經融入世界,需要服從國際主流,遵守國際規則。」
就算這樣也仍然保留著東方特色。聯大開會時,以美國、西班牙以及拉美的一些天主教國家為代表的一派堅持認為,公約應該禁止一切包含人類胚胎的克隆研究。但中國、日本不認可,堅持能夠救人一命的醫療性克隆仍是可行的。這也是東方文化的反映,是一種注重世俗、注重現實的哲學,也能看出那麼一點佛教慈悲情懷。
西方非常恐懼
除了宗教傳統,人造人還是與西方工業革命相伴相生的一個話題。西方人擔心大機器時代會造出怪物和魔鬼,成為上帝和人類毀滅性的對立面。這方面,最著名的是《弗蘭肯斯坦》。這是瑪麗·雪萊在1818年寫的一部科幻小說,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說。小說中,青年科學家弗蘭肯斯坦造出了一個人樣的怪物,這怪物最後卻成了殺人機器。
這便建立了現代西方文化中人類與他們造出的生物相衝突的模式。直到今天,這仍是好萊塢的最流行的主題之一。被造出來的怪人和異種生物,是邪惡勢力的象徵,最後總要被代表正義的原型所消滅。
總之,在西方人的內心深處,一種外貌酷似人類的異種存在,是不祥和可怕的。複製人也好,基因重組人也好,外星人也好,機器人也好,它們與人類的關係是緊張而微妙的。即便在阿西莫夫這樣的大師那裡,機器人也只能是人類的僕從。為此,他制定了著名的機器人三定律,以避免機器人對人類社會的顛覆。這正如同今天立法限制複製人。
因此,「克隆恐懼」便是一個基督教的末日意識、對未來的不確定感以及混沌理論等現代科學觀念互相混合形成的怪胎。這便有了轟動一時的電影《侏羅紀公園》。人工無性繁殖出的恐龍,作為一個簡單系統,它的最終表現是無法預測的。有人說:「就像把一副已洗得很徹底的牌再洗一次,你知道這樣做會改變你的運氣,但你絕不知道這樣做是好還是壞。」
既然受這種一貫思想的支配,立法限制複製人就並不是什麼新話題了。早在1974年至1975年,西方國家就曾興起一場運動,要求停止對人類具有潛在威脅的重組DNA研究,在學術界、政界和宗教界引起一場大辯論,在科學史上罕見。
對此,坦然的還是中國人。王晉康說,「以目前的技術看,複製人是不可避免的,我想10年內它必定會出現。政治家們對此是心知肚明,指望用什麼公約來禁絕它只是痴人做夢——當然推遲十年八年還是能做到的,恐怕這也正是西方各國政治家的真實用意。」
未來人類會怎樣
複製人悖論,涉及到了對人是什麼、生命是什麼的拷問。它導致的一個副產品,是西方人對人類未來的豐富想像。
因此,比起科幻作家的預言,複製人僅是小菜一碟。科幻作家早就構思出了「頭腦複印術」,不是克隆肉體,而是克隆大腦和思想。兩個長得完全不同的人,可以擁有同一副大腦。億萬人可以按同一模式思考。這是什麼社會?
總之,隨著分子生物學、器官移植和再生、神經外科學和神經生理學、遺傳學和生物控制論的發展,人的生物本性將完全取決於科學技術,與之而來,人的社會本性也會發生極大的改變。
思想比較「新潮」的一些西方科學家進而認為,這不應看著是改變了宇宙秩序或「神意」,而是進化過程中發生的新機制的表現。人工設計人,屬於特殊的「同型工程學」,它標誌著人從自然進化階段,進入到了自主進化階段。
這種進化的結局是什麼呢?地球同步通訊衛星概念的提出者克拉克描述了一幅前景:人早晚會拋棄掉大自然賦予他們的易朽軀殼,在自然形體耗損之前,就代之以金屬和塑料結構,用比盲目進化所能達到的程度更加精細而完善的電子感官去體驗宇宙。早晚大腦也會死亡,但作為知覺的物質基礎,它並不是不可缺少的。人類又會發展出電子智力。但這還不是終點。知識最終會儲存在空間本身的結構裡,思想將永久凝聚成光格,人類成為輻射狀的生物,最終擺脫物質的束縛而存在,在宇宙中自由漂流。如果「精神」再進一步發展,那就是「上帝」了。到了那時,人類再回過頭來看看早年間發生在他們祖先間的種種倫理和技術爭論,會是什麼感覺呢?
王晉康說:「當對人體的改造從『補足』(用醫療手段恢復上帝的原來設計)變到『改進』(基因嵌入、人腦晶片、器官改良)時,新人類就誕生了。複製人不屬補足,也不屬改進,正好算做臨界點吧。它引起的爭論,有趣之處也正在這裡。」
(據科技之光網)

相關焦點

  • 龍珠最美女神是人造人18號嗎?可能是你沒見過人造人21號!
    看了這麼多年《龍珠》,一直以為人造人18號是龍珠最美女神,本子王稱號非她莫屬,就連女一號布瑪都比不上她!但自從看到了人造人21號才知道,原來龍珠最美本子王稱號另有所屬,21號才當之無愧啊!人造人18號本名是拉姿麗,本來地球上普普通通的一個女孩子,但自從被改造成人造人後就不一樣了!她外表看起來其實跟普通人還是沒區別的,因為不是機械改造,而是基因改造,所以生理結構還是普通女孩子,這也是為什麼與克林會有後代的原因!當克林追到18號後,很多龍珠迷克林是龍珠中最大的贏家,是屌絲逆襲的成功典範!如果人造人21號被克林先看到,恐怕18號就要靠邊站了!
  • 人造人21號登場,18號的江湖地位懸了
    在這麼多女性角色中,要說誰最漂亮,那必然是人造人18號了。18號由於其漂亮的容貌和灑脫的性格,成為了眾多觀眾心目的女神。然而,今天要講的這位女性角色,在顏值上一點也不輸於18號,甚至有超越的趨勢。這是怎麼回事呢?
  • B肝真正令我們恐懼的其實是恐懼本身
    今年22歲的雷闖,本科畢業後,為了驗證《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中對B肝「解禁」是否真正奏效,較真的他提出了辦理健康證的申請。但是,在辦證的過程中,當地部門卻總以各種理由拒絕辦證。直到新聞播出並引起媒體熱議之後,雷闖才辦到了真正的「健康證」。然而這個時候,已經距離開始申請有40天之久了。我們不禁要問,如果沒有雷闖的魄力及膽識,屬於B肝攜帶者的健康證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容易的辦出來?
  • 龍珠超127集:吉連首次受傷,人造人17號自爆身亡
    孫悟空、貝吉塔、人造人17號三人聯手攻擊吉連,第一個回合下來,吉連還是小看了他們三人,在三人同時攻擊下,吉連覺得還是有些麻煩,一直向後退,吉連惱怒的提升了力量,瞬間打飛三人,並且在貝吉塔和人造人17號合力攻擊下毫髮無傷。  第二個回合是孫悟空和貝吉塔分別單挑吉連,無論是貝吉塔的超級賽亞人深藍還是孫悟空超級賽亞人藍色界王拳狀態,根本不是吉連的對手。
  • 龍珠人物正常版與肌肉版對比,人造人18號由女神變成了金剛芭比
    金剛芭比版的人造人18號都說人造人18號是女神,一方面是因為她顏值高身材好,另一方面是因為她有無限體能,而且戰鬥力也超過了超一水準,拿得出手又能當保鏢的漂亮妹子誰不喜歡呢?當人造人18號變成金剛芭比之後,頭部幾乎沒變化,畢竟這腦袋上還沒見過長肌肉的!
  • 龍珠:人造人18號和21號相比,誰才是龍珠最美一姐?
    人造人18號和21號相比,誰能勝任「最美一姐」的稱號呢?首先來介紹一下人造人21號吧,人造人21號並未在龍珠正史中登場,她是龍珠衍生遊戲作品《龍珠鬥士Z》中的角色,同樣是由格羅博士製造的,因為製作過程比較緩慢,所以格羅博士生前並未見過製造成功的21號!假如以後有一天人造人21號被鳥山明老師歸到龍珠正史中,恐怕人造人18號的「最美一姐」的稱號就難保了!
  • 《龍珠:超宇宙2》明日免費更新 超級歐布、人造人21號12月12參戰
    《龍珠:超宇宙2》明日免費更新 超級歐布、人造人21號12月12參戰而付費DLC中則包含可用角色「人造人21號」以及「超級歐布」以及相關任務。
  • 人造人18號的美貌簡直突破天際!
    人造人18號18號是被從人類改造成了人造人,她經常被人說是除布瑪之後最受歡迎的龍珠女角色!真實版的18號也太美了吧,簡直就是仙女級別的美貌,雖然官方說18號身材姣好,但是從原版裡面根本看不出來啊,真實版倒是把這點表現地淋漓盡致!
  • 酷似「人造人18號」日本格鬥美女平田樹:我是最強的
    平田樹很快成為了拳迷熱議的焦點,除了她擂臺上的冷靜和果斷之外,這位綽號「雄心戰士」的美女拳手還因為長相酷似《龍珠》漫畫中的人物「人造人「不管是誰,我都等不及要戰鬥了。我的狀態保持很好,即便換了對手,結果也不會改變。」
  • 魔獸世界9.0劇情大反轉:藏了20年的秘密將揭曉,恐懼魔王才是真正的...
    難道恐懼魔王才是真正的編劇?翻看編年史,我們可以得知恐懼之王的種族納茲雷斯姆,早就數萬年前就與尚未墮落的薩格拉斯有過初次見面。結合以上信息,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恐懼之王和他的主人上萬年來,很有可能一直在計劃推翻除了死亡勢力以外的其他宇宙勢力。
  • 龍珠超宇宙生存篇最強防禦力 人造人17號的防護罩真的無敵了?
    原標題:龍珠超: 最強防禦力, 人造人17號的防護罩真的無敵了?日本動漫《龍珠超》的劇情進入「宇宙生存篇」,目前參加全王舉辦「力量大會」的戰士正在擂臺上進行著激烈的戰鬥,主角孫悟空為了在戰鬥中避免消耗過多的體力,遲遲未拿出真實的戰鬥力,總是被動挨打,毫無看點。
  • 《龍珠超宇宙2》新角色「人造人21號」實機截圖曝光_遊俠網 Ali213...
    萬代旗下《龍珠:超宇宙2(Dragon Ball Xenoverse 2)》中《龍珠格鬥Z》的原創角色「人造人21號」將會參戰,預計將會在今冬推出的第二彈DLC角色中推出。而油管博主PS360HD2也曝光了該角色大量實機截圖!
  • 獨家專訪:為何《小丑回魂2》講的才是真正的恐懼?
    比爾·哈德爾這兩年在HBO電視劇黑色喜劇《巴裡》中展露他能喜劇能戲劇的演技,他形容揣摩《小丑回魂2》的演出心境和觀眾是一樣的驚悚恐懼,明知道前方有危險所以會一直問「我們為什麼還要繼續往前?」你眼前的恐懼都是真實的視覺給你前所未有的感官體驗《小丑回魂2》片長更長、場面效果也更盛大。
  • 智慧機器為何使人心生恐懼?從科幻電影中或許能找到線索
    根據影片的設定,人造人在維特甘測試中會有極其短暫的反應時間,因為它們需要通過理性來分析、判斷這些問題,無法直覺地依照情感給出回答。影片把記憶作為最重要的情感載體,強調人工智慧如果擁有了記憶,其實也就有了人性——記憶意味著生活經歷,意味著情感的沉澱,意味著獨特的個性。
  • 龍珠英雄第15集三大精彩看點:面對合體人造人,吉連前往支援?
    No.3 面對合體人造人,吉連前往支援?看點指數:85分期待指數:80分小欣點評:在已經發布的龍珠英雄宇宙爭亂篇漫畫中,合體人造人卡敏奧連並非是由第七宇宙戰士打倒的,而是由超級戰士吉連直接打解體。不知道官方是否會與漫畫保持一致,最後由吉連將這位人造人打倒。不過被哈茲封印住的吉連,真的可以前往第七宇宙支援嗎?No.2 增加力量,哈茲也吸收宇宙之種?
  • 生命之花從恐懼中成長
    你內心的恐懼是什麼?你內心的恐懼來源於哪裡?你內心最渴望的是什麼?陪著孩子又看了一遍《恐龍當家》,內心的感受和2年前完全不同。2年前覺得這是一部很清新的動畫;2年後看懂了影片背後的心理邏輯。阿洛最恐懼電閃雷鳴的下雨天氣。為什麼?因為他父親被洪水衝走的那天,是一個烏雲密布、電閃雷鳴的天氣,所以每當這樣的天氣出現,他都會十分恐懼。阿洛的內心最渴望的是回到母親的身邊,雖然哥哥和姐姐對他並沒有那麼友好。
  • 《滅絕》:人類VS外星人,誰才是真正的入侵者
    影片展示了災難來襲,震撼人心的史詩級視覺畫面,火光四射,驚心動魄,毀滅性的末日景象被展現得淋漓盡致,能夠使觀眾切身感受到世界末日來臨前的恐懼並且有種讓人窒息的感覺。結局反轉讓人深思,誰才是真正的入侵者「外面的危機,是蓄謀已久的。」大衛的這句話似乎著暗示眼前的戰爭,並不只是兩個物種之間的爭奪與保衛這麼簡單,事實也正如此。
  • 《恐懼反應:賽德納》評測:一款名為恐懼效果的動漫風格動作遊戲
    說起恐怖冒險遊戲,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會想到經典遊戲《恐懼反應》吧,而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這款遊戲《恐懼反應:賽德納》就是其最新續作。本作品由Sushee製作,Square Enix發行。作為經典的延續,其比上一代作品畫面更加精緻,遊戲內容也非常飽滿故事發生在第一部作品《恐懼反應》四年後,會探索部分角色的過去,並對抗全新的敵人。最初的恐懼效果和前傳是第一批將類似安尼的視覺效果帶入生活的遊戲,它們流暢的故事情節幫助它們脫穎而出。塞德娜沒能重獲這些魔力。一般的環境缺乏霓虹燈的光芒和異國情調的技術,使原來的系列如此耀眼,而故事是一堆令人尷尬的對話。
  • 真正的恐懼是什麼:恐怖文學中的人類原始情感
    本文為洛夫克拉夫特系統性解釋恐怖文學的學術作品,從遠古人類對超自然的崇拜到美國的怪奇傳統,「未知」都是人類骨髓深處潛藏的最大恐懼。在未知被大面積剝離的當代,或許只有恐怖文學能給人們帶來久違的崇高感。01 真正的恐懼是什麼?人類最古老、最強烈的情感便是恐懼,而最古老、最強烈的恐懼則來源於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