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法脫硫裝置降低漿液氯離子濃度的分析及建議

2020-11-22 中國環境報

  摘要: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漿液中氯離子濃度高是普遍存在的問題。通過廢水排放解決氯離子濃度高的措施受到電廠排放限制。本文主要分析了脫硫吸收塔漿液氯離子濃度產生的主要來源,對某電廠脫硫漿液密度、氯離子濃度、廢水排放等歷史數據進行分析。通過分析某電廠運用控制吸收塔漿液密度、調整旋流站沉砂嘴孔徑、石膏漿液置換的方法,對吸收塔漿液氯離子濃度的控制起到一定作用,緩解脫硫廢水排放受限帶來的難題。

  關鍵詞:脫硫裝置 氯離子 廢水系統 數據分析 漿液密度 沉沙嘴 漿液置換

  一、脫硫漿液中產生氯離子的原因及危害

  燃煤中含有的0.01%-0.2%的氯元素在燃燒後隨煙氣進入脫硫裝置,由於脫硫裝置水的循環使用,氯離子在吸收塔漿液中逐漸富集,會導致吸收塔漿液氯離子濃度嚴重超標,不僅影響石膏的品質,還會引起脫硫效率的下降,增大石膏結垢的可能,加速對脫硫設備破壞和腐蝕,直接威脅脫硫裝置的安全穩定經濟運行。因此脫硫裝置都設置有配套的脫硫廢水處理系統,目的就是通過排放一定量的廢水,降低吸收塔漿液中氯離子濃度和重金屬離子濃度,改善吸收塔漿液品質。

  二、脫硫廢水處理系統簡介

  某電廠脫硫裝置採用化學沉澱法廢水處理工藝,包括廢水處理系統、化學加藥系統、汙泥處理系統及排汙系統。 其核心機構是三聯箱:中和箱、沉降箱、絮凝箱。進入脫硫廢水處理系統的廢水,經中和、絮凝和沉澱等處理過程,處理後的排水用於燃料煤場噴淋,經廢水處理系統壓縮後的泥餅外運。要求吸收塔漿液中氯離子濃度達到16000mg/l時,投運廢水處理系統。處理後廢水排放的標準:濁 度NTU≤70; PH值6-9;(COD)Cr mg/l≤100。近幾年,脫硫處理後的廢水,濁度和PH值都在合格範圍,COD比較高,在100-800之間,經過加藥處理量調整,也很難達到標準排放值。

 

 

  

  三、溼法脫硫吸收塔漿液中氯離子濃度高的分析

  (一)吸收塔漿液中氯離子來源的分析

  1、脫硫裝置氯離子總體來源分析。首先,從氯離子濃度的總來源進行分析:燃煤中含有的0.01%-0.2%的氯元素在燃燒後隨煙氣進入脫硫裝置;脫硫用工藝水、工業水中氯離子濃度在200-500mg/l。由此可以看出,吸收塔氯離子不是從工藝水中進入脫硫裝置,其總來源主要是由煙氣攜帶進入脫硫裝置。

  2、脫硫吸收塔氯離子濃度高其他來源。主要是脫硫裝置水的循環使用,使氯離子在吸收塔漿液中逐漸富集。結合某電廠脫硫系統配置和運行情況,主要來源於以下三個方面:

  (1)石膏旋流器溢流(回吸收塔),廢水旋流器底流(回吸收塔);

  (2)真空皮帶脫水機底部濾液水(汽水分離器濾液排水、濾布衝洗水、真空泵排水、皮帶密封水);

  (3)地溝及其他來水(各泵、風機的冷卻水、機封水、管道衝洗水、煙道疏水、溼除排水;過濾水地坑、吸收塔地坑、煙道地坑、事故漿液箱排放以及脫硫廠房地面保潔水等)。

  3、脫硫裝置氯離子各種來源對吸收塔氯離子濃度的影響。綜上煙氣中攜帶的氯離子和脫硫裝置各種水源,通過各類地坑回收水泵返回到吸收塔系統內,造成氯離子濃度在系統內循環累積,居高不下。特別是真空皮帶脫水機底部濾液水(汽水分離器濾液水)和石膏旋流器底流是引起吸收塔漿液氯離子濃度累積增高的主要原因。

  (二)某電廠脫硫漿液氯離子及相關指標歷史數據統計及分析

  2013年以前,吸收塔漿液中氯離子濃度高於15000mg/l或漿液品質惡化時,對吸收塔漿液進行拋漿處理,排放至老廠水力除灰系統;2014年-2015年,拋漿處理,外排至#1、#2廢棄涼水塔內;2016年以後脫硫廢水排放至輸煤廢水池,主要用於煤場噴淋,受季節因素影響較大,夏季環境溫度較高,蒸發量大,脫硫廢水偶爾外排;冬季氣溫低,蒸發量小,且管道、噴嘴易發生凍結,脫硫廢水不外排。

  #1、#2、#3吸收塔漿液氯離子濃度、漿液密度、廢水排放量歷史數據統計表

 

 

    

   

  

  備註:

  1、空白表格為機組停機狀態。

  2、每次停機後,機組再次啟動,漿液氯離子濃度都降低。(a、在2015年以前進行了拋漿處理;b、2015年以後,由於停機後吸收塔漿液液位上漲,同時一部分置換到事故漿液箱)

  通過具體數據可得出以下結論:

  1、2012年、2013年、2014年廢水處理排放量較大,同時可以得到拋漿處理,吸收塔漿液密度也較低,因此漿液中氯離子濃度較低。

  2、脫硫廢水排放因受煤場噴淋條件限制和脫硫廢水系統運行情況不穩定的影響,與設計排放值相距甚遠。#1、#2脫硫廢水2016年僅排放508m3、2017年僅排放934m3;#3脫硫2016年僅排放568m3、2017年僅排放326m3,遠低於設計值要求。(#1、#2脫硫裝置設計廢水排放量單臺5.5t/h,#3脫硫設計6t/h)

  氯離子濃度高,造成石膏脫水困難,相應的漿液密度也升高;漿液密度升高,氯離子含量也隨之升高,兩方面相互作用,相互影響。2017年三臺脫硫漿液密度高,氯離子濃度也高。

  四、控制吸收塔漿液中氯離子濃度採取的措施

  (一)連續投運石膏脫水系統。其核心意圖是降低吸收塔漿液密度,從而降低吸收塔漿液中氯離子的濃度。

  2018年三臺脫硫氯離子濃度與漿液密度對比表

 

 

  

  (二)增加石膏底流量。其核心意圖是通過調整大孔徑旋流器沉砂嘴(即增大底排流量)來達到降低石膏溢流回到吸收塔的流量,增大到皮帶的流量,從而在脫除石膏中帶走一部分氯離子。

  具體實例

  2017年02月,#1機組試驗旋流器石膏漿液處理量及底流濃度,更換沉沙嘴9個,內徑16mm,經過調整,石膏漿液密度不降 ,氯離子濃度不降,且有上升趨勢。

  2017年05月,#1機組試驗旋流器石膏漿液處理量及底流濃度,更換陶瓷沉砂嘴9個,內徑18mm。經過調整,底流密度較低約1420kg/m3(標準:1450kg/m3),但石膏漿液密度基本穩定 ,氯離子濃度保持在平衡狀態。

  2017年06月,#2機組試驗旋流器石膏漿液處理量及底流濃度,更換陶瓷沉砂嘴9個,內徑18mm。

  截止目前,#1吸收塔密度基本穩定在1200-1220kg/m3左右,氯離子濃度基本在24000mg/l;#2吸收塔密度基本穩定在1200kg/m3左右,氯離子濃度基本在20000-22000mg/l。

  由於旋流器沉砂嘴孔徑調整,使脫硫石膏的含水率隨之升高,2017年、2018月均值約15%。石膏含水率的增加使石膏品質有所下降,但同時帶走了一部分脫硫廢水,緩解了目前脫硫廢水排放受限帶來的難題。

  (三)漿液置換。其核心意圖是當氯離子濃度達到一定程度,向事故箱排放一定數量。再把事故箱漿液按照少量多次回用的原則,逐漸由吸收塔回收再利用。

  具體實例

  2018年1月11日3號機停機前吸收塔漿液氯離子濃度22000mg/m3,停機後向事故漿液箱排放漿液約1200m3;

  1月17日#3機組啟動時,吸收塔漿液氯離子濃度9500mg/l後,利用約20天時間,平均隔一天#3脫硫(回用到#3AFT塔,緩解舊漿液對吸收塔漿液的直接影響)回用事故箱漿液100m3。

  在吸收塔密度得到控制的情況下,目前#3塔漿液氯離子濃度基本維持在17000mg/l以下,比較穩定。

  以上所採取的控制吸收塔漿液中氯離子的方法,基於吸收塔漿液密度的控制、旋流站沉砂嘴孔徑的調整、石膏漿液的置換既是單獨作用的體現,同時也是相互作用的結果,其實是相輔相成的。總之,通過以上調整,對吸收塔漿液氯離子濃度的控制起到了一定作用,緩解了脫硫廢水排放受限帶來的難題。

相關焦點

  • 溼法脫硫吸收塔漿液氯根含量高的原因分析及解決對策
    說明2020年吸收塔漿液氯根上升趨勢非常快,如果不及時進行調控將超出溼法脫硫系統規定值20000mg/L2 吸收塔漿液氯根高對溼法脫硫系統的危害2.1 對脫硫系統的腐蝕加劇吸收塔內金屬件腐蝕:一是氯離子對不鏽鋼造成腐蝕,破壞鈍化膜;二是不斷富集的氯離子,會直接降低漿液的pH值,會引起金屬腐蝕
  • 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技術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本文介紹了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技術的流程與涉及到的化學反應;通過對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技術存在的脫硫效率低、石膏脫水困難與結垢等問題的分析,為脫硫系統運行優化,降低運行成本,提高脫硫效率提供依據。目前,各國研究的煙氣脫硫方法已超過一百種,其中真正能應用於工業生產中的只有十餘種,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技術具有可靠性高、脫硫效率高、操作簡單、成本低等特點,因此得到了國內外燃煤電廠的廣泛應用。本文主要通過對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技術存在的脫硫效率低、石膏脫水效率低、結垢問題的介紹,為脫硫系統運行優化,降低運行成本,提高脫硫效率提供依據。
  • 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技術問題及脫硫效率
    -石膏溼法脫硫技術。該技術較為成熟,具有較高的穩定性和較好的效益,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常會出現結垢、堵塞以及腐蝕等技術問題,如果不有效處理存在的問題,則脫硫效果就會大大降低。本文分析了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技術問題及脫硫效率。當前時期下世界上使用最多的以及最為廣泛地溼式脫硫技術就是石灰石一石膏溼法脫硫技術。該技術之所以能夠被世界廣泛地應用。主要還是在於其工藝較成熟、穩定度較高以及效益較好的原因。
  • 影響溼法脫硫效率的關鍵因素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大氣網訊:摘 要石灰石溼法脫硫(WFGD)技術被國內電廠廣泛應用,就 WFGD 法而言,從脫硫系統的專業角度出發,重點分析了對溼法脫硫系統現場運行影響效率的關鍵因素,並提出提高脫硫效率的建議,能夠確保脫硫吸收塔長期穩定運行
  • 溼法脫硫協同去除細顆粒物的研究進展
    溼法脫硫過程中,燃煤煙氣在噴淋漿液的洗滌作用下不僅能 高效脫除SO2而且可以協同去除細顆粒物,但同時存在石灰漿液夾帶導致出口顆粒物濃度增加的問題。溼法脫硫一方面 可以通過脫硫漿液的洗滌作用去除顆粒物,另一方 面脫硫漿液在高溫煙氣的作用下蒸髮結晶形成新的 顆粒物,使煙氣經溼法脫硫洗滌後細顆粒物的排放 濃度反而會增加[7] 。國內部分燃煤電廠在溼法脫硫 裝置後增設溼式靜電除塵器去除脫硫塔後細顆粒 物、硫酸霧滴以及逃逸的石灰石漿液小液滴[8-9] , 但溼式靜電除塵器存在運行費用高、佔地面積大等 不足。
  • 技術丨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工藝在水泥窯尾煙氣脫硫中的應用
    2 水泥窯尾煙氣採用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的優勢2.1 溼法脫硫的原理及特點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工藝採用石灰石作脫硫劑。石灰石經破碎磨成粉狀與水混合攪拌製成脫硫劑漿液,在脫硫塔內,脫硫劑漿液與煙氣接觸混合,煙氣中的SO2與漿液中的Ca2+以及鼓入的氧化空氣進行化學反應,最終生成石膏,從而達到除去SO2的目的。
  • 350MW超臨界機組電石渣-石膏溼法脫硫技術的應用分析
    通過內蒙古350MW機組電石渣-石膏溼法脫硫技術的實際應用,對電石渣-石膏溼法脫硫技術pH值及SO2排放的控制、漿液循環泵運行情況以及該技術的經濟性等進行分析,結果表明:採用電石渣-石膏溼法脫硫技術後,SO2的排放並未受到顯著影響,漿液pH值則有顯著提高,漿液使用量將更低;此外,漿液循環泵的運行臺數及時長也有明顯減少,降低了電廠用電電耗,顯著提升了經濟性。
  • 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吸收塔結垢分析及預防措施
    :結垢是影響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wetfluegas desulfurization,WFGD)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主要問題之一。某發電公司330MW機組煙氣脫硫一級塔及除霧器結垢情況嚴重,已影響脫硫系統的正常運行。針對該問題,對吸收塔及脫硫系統運行參數進行了系統分析,發現脈衝懸浮系統故障、除霧器噴嘴堵塞、漿液參數波動是造成吸收塔結垢的主要原因。通過加強對除霧器的衝洗、密切監視對比除霧器和漿液脈衝泵啟動初期及正常運行中的參數、合理控制脫硫一級塔漿液密度、pH值、氧化風量及氟離子濃度等,吸收塔結垢問題已得到有效緩解。
  • 廢水「 零排放 」 下燃煤電廠脫硫廢水水量的確定
    關鍵詞:脫硫廢水;水量確定;氯離子;漿液品質;超低排放0 引言隨著燃煤電廠煙氣處理超低排放改造工程的推進,對煙氣中SO2排放濃度的要求日益嚴格,對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系統的運行產生了重要影響。為保證溼法脫硫系統的穩定達標運行,須更為嚴格地控制脫硫漿液的品質,由此造成部分電廠溼法脫硫系統的脫硫廢水排放量有所增加。
  • 石灰石-石膏溼法煙氣脫硫石膏脫水技術探析
    文章研究脫硫石膏質量影響因素與煙氣脫硫反應參數控制範圍,分析了石灰石石膏煙氣脫硫反應中的石灰石品質、石膏漿液固體含量、石膏漿液pH值合理範圍、吸收塔氧化空間與停留時間、煙氣入口煙塵濃度等各參數的理想值,探討了水力旋流器脫水系統與真空皮帶脫水系統這兩種常用的物理脫水系統的技術特點及在石膏脫水中的應用。
  • 句容發電廠1000MW機組脫硫系統問題分析及處理
    不斷提高的排放要求對火電廠大氣汙染治理設施的運行、維護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我廠脫硫系統由華電工程總包,採用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技術,一爐一塔,吸收塔為噴淋空塔。自2013年隨機組雙投以來運行比較平穩,未發生長時間的環保排放超標。2016年1月、10月兩臺機組將相繼進行超低排放改造。本文主要重點介紹煙氣脫硫系統投產以來遇到的一些問題的分析及處理,供大家探討。
  • 【知識講解】淺談溼法煙氣脫硫石膏雨
    【知識講解】淺談溼法煙氣脫硫石膏雨北極星大氣網訊: 火力發電廠普遍採用石灰石-石膏溼法煙氣脫硫裝置進行脫硫,但是,近一段時間新上馬脫硫設備基本上取消了原來氣-氣換熱器(GGH)裝置,直接將淨煙氣(煙溫45℃~55℃)排向大氣,並將煙筒內部加襯了鈦合金防腐板,形成新的「溼煙筒」改造方案。
  • 火電廠溼法煙氣脫硫脫硫石膏脫水問題分析及改進措施
    火電廠溼法煙氣脫硫脫硫石膏脫水問題分析及改進措施北極星大氣網  來源:《科學技術創新》  作者:昌松  2020/2/20 10:42:03  我要投稿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 要針對目前國內電廠石灰石-石膏溼法煙氣脫硫中脫硫石膏脫水的常見問題,進行原因分析,並根據分析結果提出可行的改造措施
  • 【案例】脫硫吸收塔廢水坑漿液溢流原因分析及控制對策
    某燃煤電廠脫硫系統中,#1吸收塔出現廢水坑大量漿液溢流、石膏含水量過高和除霧器堵塞等現象。通過分析,發現主要原因為吸收塔負荷較大,導致空塔流速過快、亞硫酸鈣氧化不充分、吸收塔內漿液密度過高、脫硫吸收漿液霧化顆粒量不足;結合其脫硫系統的超低排放改造,進行了增設噴淋層和改用單向雙頭式噴嘴、增設不鏽鋼託盤、設置增效環、改用三級屋脊高效除霧器、增加備用旋流子等設備改擴建。
  • 論漿液PH值對脫硫系統優化運行的影響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在脫硫系統中,漿液循環泵的電耗約佔脫硫系統電耗的70%,因此降低循環泵的電耗對降低整個脫硫系統的運行成本有著很重要的作用。研究發現石膏漿液PH值提高時,會提高脫硫效率,降低脫硫運行電耗,而增加的石灰石耗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是石膏漿液PH值過高,會導致脫硫系統內形成化學硬垢,影響脫硫系統安全運行。
  • 關於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廢水零排放系統乾燥床內部板結的分析及...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廢水零排放系統乾燥床頻繁板結,是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廢水零排放系統中的常見問題。廢水零排放系統乾燥床板結、停運,嚴重製約脫硫廢水處理量,影響脫硫石膏漿液氯離子指標控制。本文以廢水零排放系統乾燥床運行經驗為基礎,從乾燥床設備、廢水品質、運行參數方面,分析了乾燥床板結的原因,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 關於脫硫吸收塔內壁結垢的危害分析及措施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裝置吸收塔內壁結垢,是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工藝中的常見問題。吸收塔內壁結垢不但會造成吸收塔設備的損壞,危及脫硫裝置的安全運行,同時會給脫硫裝置的安全檢修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本文以脫硫運行經驗為基礎,分析了吸收塔內壁結垢的原因,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望對脫硫系統的設計、運行調整及異常分析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 【技術匯】脫硫塔漿液起泡的危害、原因及消泡方法
    在正常工況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增加設備的使用壽命,從而保證脫硫系統的正常穩定運行。關鍵詞 :脫硫系統 ;漿液起泡 ;漿液溢流 ;原因分析 ;危害 ;對策石灰石 - 石膏溼法煙氣脫硫工藝是目前電廠中技術相對最成熟、應用最為廣泛的煙氣脫硫方法,被廣泛應用於1000MW 燃煤發電機組。
  • 燃煤電廠脫硫廢水氯離子脫除技術研究進展
    摘 要:燃煤電廠脫硫廢水中含有較高濃度的 Cl-,過量的 Cl-會影響脫硫效率、降低石膏品質、導致設備的腐蝕加劇,因此,Cl-的脫除是制約燃煤電廠廢水零排放的關鍵因素。文章介紹了脫硫廢水的組成特性,綜述了化學沉澱法、吸附法、離子交換法、電解法、氧化法和萃取法等脫硫廢水除氯技術的最新進展。
  • 【脫硫】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技術的工藝流程、反應原理及主要系統
    北極星大氣網訊: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工藝流程如下圖的石灰石-石膏溼法煙氣脫硫技術的工藝流程圖。圖一常見的脫硫系統工藝流程如上圖所示引風機將除塵後的鍋爐煙氣送至脫硫系統,煙氣經增壓風機增壓後(有的系統在增壓風機後設有GGH換熱器,我們一、二期均取消了增壓風機,和旁路擋板,圖二),進入脫硫塔,漿液循環泵將吸收塔的漿液通過噴淋層的噴嘴噴出,與從底部上升的煙氣發生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