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大氣網訊: 火力發電廠普遍採用石灰石-石膏溼法煙氣脫硫裝置進行脫硫,但是,近一段時間新上馬脫硫設備基本上取消了原來氣-氣換熱器(GGH)裝置,直接將淨煙氣(煙溫45℃~55℃)排向大氣,並將煙筒內部加襯了鈦合金防腐板,形成新的「溼煙筒」改造方案。溼煙筒由於排煙溫度低,煙氣從煙筒排出不能有效提升、擴散到大氣中,形成「石膏雨」。在採用溼法脫硫的火力發電廠中 「石膏雨」 存在是一普遍現象。當機組帶大負荷運行時,煙氣攜帶石膏漿液現象較為突出,對周邊環境帶來二次汙染,俗稱「石膏雨」現象。
延伸閱讀:
【技術】一文看懂脫硫塔塔堵的處理措施!
【技術】六種溼法脫硫技術分類解析
【技術大全】電廠煙氣脫硫脫硝工藝全解析
1、「石膏雨」形成原因
①外部原因:天氣靜穩條件下,不利於擴散;環境溫度低,容易形成液滴,霧滴顆粒凝結機率增大。
②內部原因:煙氣流量過大流速過快;除霧器效率低;出口煙氣溫度低。以及吸收塔液位高度、石灰石漿液pH值、原煙氣中煙塵顆粒物含量等因素。
2、石膏雨的運行控制
①鍋爐燃煤品質下降
原煤中的灰分大,導致除塵器效率低,進入脫硫塔中的煙氣含塵量大,塔內漿液泡沫厚度大。吸收塔漿液起泡是形成「石膏雨」的重要原因。吸收塔起泡現象嚴重,大量泡沫上揚,隨煙氣進入煙囪,直接形成「石膏雨」。
②飛灰可燃物增加
鍋爐在運行過程中燃燒不充分,不完全燃燒損失加大,未燃盡成份隨鍋爐尾部煙氣進入吸收塔,造成吸收塔漿液有機物含量增加,這些有機物與石灰石或亞硫酸反應生成可溶性鹽,導致漿液中的鹽分增加,導致漿液成分複雜,極易造成吸收塔漿液起泡,排放的煙氣攜帶漿液量大,加重了「石膏雨」。
③除霧器除霧不好
煙氣通過脫硫除霧器時流速過高。當機組帶大負荷運行時,煙氣流量大,流速較快。還有一種原因是除霧器局部結垢,除霧器不能正常衝洗。衝洗間隔太長時,煙氣中攜帶的一些細小的石膏顆粒經過除霧器,大量石膏顆粒沒有及時被衝洗,使除霧器結垢,煙氣流速增加,造成通流面積減小,煙氣流速增加。還有一種原因是除霧器的溢流質量差或溢流孔堵,造成無法溢流。其攜帶石膏漿液能力增強,形成「石膏雨」。
④漿液中CaSO4濃度高
漿液中CaSO4過飽和,缺少晶種,使生成的CaSO4難以結晶生成石膏,大量的漿液攜帶CaSO4循環,使脫硫效率低,而且還隨煙氣排出脫硫塔,石膏漿液就會被高速煙氣攜帶出吸收塔進入煙囪。
⑤pH值控制導致
CaSO3的溶解度隨pH值降低而顯著增大,而CaSO4的溶解度卻隨著pH值降低而略有減少。pH值越低,亞硫酸鹽溶解度越大,SO32-的濃度越高,則系統中硫酸鹽的生成量越大。但隨著pH值的降低CaSO4的溶解度反而變得越來越小,所以會有大量的CaSO4析出,從而容易結垢而堵塞設備影響系統的正常運行。相反,若pH值較高時,CaSO3的溶解度較小,SO32-的濃度較低,CaSO4的生成速率就小,不會生成CaSO4的硬垢,但是因CaSO3的溶解度較小,易形成亞硫酸鹽的軟垢。這種軟硬垢的生成,都將造成「石膏雨」的存在。
⑥脫硫塔液位的控制
脫硫塔液位過高,導致石灰石噴淋小,漿液液面的高度距離除霧器比較近,吸收塔內噴嘴的水花、攪拌器的水花、氧化空氣的水花,都極其容易的飛濺到除霧器上。吸收塔液位控制不當,吸收塔經常溢流,亦會增加煙氣攜帶石膏量,加重「石膏雨」,如果吸收塔再起泡,則這種現象會更嚴重。
原標題:【知識講解】淺談溼法煙氣脫硫石膏雨
投稿聯繫:0335-3030550 郵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請將#換成@)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